《外来水生生物》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991895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来水生生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外来水生生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来水生生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来水生生物》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入侵水生生物起源水葫芦。原产于委内瑞拉,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被引入我国,并曾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很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其中福建、云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等省最多。危害水葫芦的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以云南昆明的滇池为例,据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多种,被专家称作患上了“生态癌症”,我国每年要花费上千万元用于打捞水葫芦。水葫芦于1901年作为一种花卉引入我国,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作为猪饲料

2、推广种植,后转为野生,最终出现今天的不可收拾的局面:水葫芦在我国广大水域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在我国南方诸省危害严重。原产南美洲的这种观赏植物,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成灾。数据表明,我国广东、云南、浙江、福建等地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仅此一项的开支就超过一亿元。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又名大米草,因其种子酷似米粒而得名,该物种1894年在英国一家海湾天然杂交而成,具有繁殖力快、群落长势强等特点。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之后得到大规模宣传,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现在这个物种已经在浙江、福建、广东

3、、香港大面积蔓延。互花米草的蔓延不但侵占大面积近海滩涂,使沿海养殖的贝类、蟹类、藻类、跳跳鱼等生物大量窒息死亡,而且还使一些港道淤塞,影响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大片红树林消失。1990年仅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的损失就在1000万元以上,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严重问题。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已经形成数量巨大的野外种群。在我国,小龙虾则是二战期间由日本传入,最早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郊县繁衍,现已扩散到我国南方的广大区域。小龙虾开始时是一个自然扩散的过程,因为小龙虾的抗逆性很强,在各种水体里都能生存,在陆地上也能够爬行,所以

4、繁衍非常快速。小龙虾喜欢穴居,导致灌溉用水的流失,破坏田地而且可能危及水库大坝,危害性很大。由于小龙虾繁殖速度惊人,抗恶劣环境能力很强,制止小龙虾扩散非常困难。福寿螺学名大瓶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原本分布于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地,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一种食物被引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而在美国,大瓶螺则是作为宠物引进的。1980年,福寿螺被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被引入中国大陆。短时间内,它的分布范围迅速增加,并从南向北推进。目前,福寿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农业生产的重要有害生物,在亚洲、北美和南美洲都出现了大规模爆发,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福寿螺还破坏当地淡水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另外

5、,它还会传播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能引发脑膜炎。80年代,我国广东等省的养殖户开始从国外引进福寿螺,后来因为市场回报太小,一些养殖户将福寿螺放生。不料由于没有天敌,再加上繁殖能力惊人,福寿螺迅速侵占了广东、广西、福建、上海、江苏等地。刚孵化不久的小螺就能啃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的秧苗。据媒体报道,今年广西250万亩农田遭受福寿螺袭击。8月初,广西发动24万多人参与灭螺战。经过一个月的灭螺,才初步控制了福寿螺灾害。据当地植保部门介绍,目前部分田间公共地带的水沟、池塘边等福寿螺的繁衍滋生地,还没有得到及时治理,福寿螺仍会随流水进入农田为害。福寿螺是国家环保总局所列的16种“危害最大的

6、外来物种”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87个北京市民因为食用凉拌螺肉而感染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消息被媒体广泛报道之后,福寿螺在短时间内“名声大振”。根据媒体的调查,福寿螺现已在各地的水产市场基本绝迹。巴西龟我国几乎所有的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巴西龟的出售,但巴西龟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100个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这种生物具有对饵料的强占有率,在生存空间中占据优势,一旦流入到江河中,将大量捕食小型鱼、贝和蛙类的卵及蝌蚪,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同时巴西龟也是疾病传播的媒介。食人鱼人们就会想到它的故乡南美洲的亚马孙。到亚马孙一带旅游,人们的脑海里又会浮想起

7、食人鱼的种种传说,心头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惊恐。在巴西有15种食人鱼,它们的个头在18至45厘米之间。巴西人俗称“皮拉尼亚(Piranha)”,这是印第安图皮族语,意为“割破皮肤的”。印第安人常将食人鱼牙齿当小刀来用。1986年,巴西美洲华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名叫杜琳的女探险家在秘鲁亚马孙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找了一个僻静的湖边准备入水洗澡。此时,只听当地印安第人酋长边跑边大声疾呼:“巴那!巴那!”在秘鲁土话中,“巴那”即指食人鱼。酋长跑到杜琳跟前,见她半信半疑,便将手中刚猎到的一只大鸟绑在绳子上,抛向湖里,并将绳端交给杜琳。可怕的情况出现了:只见湖水激荡,杜琳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绳索往水

8、下扯。不一会儿,这股力量消失了,她把绳子拉上来,低头一看,大鸟已被食人鱼吞食得只剩一副骨架。巴西西部边境的潘塔纳尔湿地也是食人鱼的“乐园”。食人鱼肉质细腻白嫩。尽管食人鱼尖牙利齿,凶悍无比,可是,它们在巴西却形不成气候,因为那里有众多的天敌在等着它,如鳄鱼、河豚、水蛇等。而且,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水中动物都有了对付食人鱼的本领,比如有些鱼浑身长满了刺,使食人鱼不敢轻举妄动。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凶猛的食人鱼才没有在巴西肆意繁衍蔓延,保持了生态的平衡。由于巴西有关部门在对该种凶猛鱼类的进一步管理方面并没有制订出明确的措施或条例,因而此鱼目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出口到其他国家。新闻链接南方网讯最

9、近,一种名为“食人鱼”的南美鱼类在广州、南宁、沈阳、成都等我国多个大城市的宠物市场热卖,各地的相关管理部门与生态专家对此如临大敌。“食人鱼”真的会吃人吗?生态专家为何提醒人们当心“养鱼为患”?它们又是怎样从遥远的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流入我国的?记者日前在广西、广东两地对此进行了一番探查。最近,一种名为“食人鱼”的南美鱼类在广州、南宁、沈阳、成都等我国多个大城市的宠物市场热卖,各地的相关管理部门与生态专家对此如临大敌。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原产于亚马逊河,外表妖艳,性情残暴,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专家认为,食人鱼若流入我国江河,会造成一场生态灾难。揭开揭开“食人鱼食人鱼

10、”的神秘面纱的神秘面纱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原产亚马逊河,共有20余个不同品种。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在国内各市场俏销的品种被称为红腹食人鱼,它们体型小巧,一般为25公分左右,色彩美丽,拥有墨绿色的鱼背,浅绿色的鱼体,火红色的腹部,性格却极为残暴。食人鱼长着锐利的牙齿,一旦被咬的猎物溢出血腥,它就会疯狂无比,用其锋利的尖齿,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般疯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为止。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食人鱼因其凶残特点

11、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在亚马逊河流域,牧民放牧牛群,遇到有食人鱼的河流,就会把一头病弱的牛先赶进河里,用调虎离山计引开河中的食人鱼,然后赶着牛群迅速过河。而作为牺牲品的老牛,不到10分钟就被凶残的食人鱼群撕咬得只剩下一副白骨残骸。当地土著人借用其凶残的特点,在护城河中放养食人鱼,以抵挡猛兽的侵袭,并把它们供为神。食人鱼为什么这么厉害?有资料显示,食人鱼颈部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上下腭的咬合力大得惊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钢制的钓鱼钩一口咬断。平时在水中称王称霸的鳄鱼,一旦遇到了食人鱼,也会吓得缩成一团,翻转身体面朝天,把坚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鱼无法咬到

12、腹部,救回一命。记者在南宁市海底世界亲眼目睹了食人鱼的“残暴”。数百尾食人鱼在一个长20多米的玻璃池内成群结队畅游。这些食人鱼自身不过七八厘米长,却在短时间内将管理人员放入的一条重达1公斤的草鱼吃得仅剩骨架。为了观赏者的安全,这个鱼池的外面专门标上了“危险请勿伸手入内”的警示语。“水中狼族水中狼族”杀机何在?杀机何在?作为水族馆或家庭饲养的观赏鱼,生态专家并不担心人被食人鱼咬伤,而是担心食人鱼一旦流入自然环境,其“嗜杀成性”的本性会对本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许多人对这样一个问题大惑不解:既然食人鱼这么厉害,为什么亚马逊河流域的鱼类不会被它们扫荡光呢?中国海洋报今年10月8日刊载的一篇科普文

13、章对此进行了回答。文章说,食人鱼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河流里去猎食其他鱼类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因为河水实在混浊,能见度通常不超过1米,而食人鱼发起攻击时离猎物的距离不能大于25厘米。另外,为了对付食人鱼,亚马逊河流域还有许多鱼类在千百年的生存竞争中发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例如,一条电鳗所放出的高压电流就能把30多条食人鱼送上“电椅”处以死刑,然后再慢慢吃掉。另一鱼种刺鲶则善于利用它的锐利脊刺,食人鱼要想对它下口,刺鲶马上脊刺怒张,使食人鱼无可奈何。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自然保护处工程师熊坚指出,我国各地的江河流域普遍缺少上述对食人鱼的自然制约因素。而亚马逊河流域的气候与我国南方许多地方的气候相似,加之

14、食人鱼对环境的要求比较粗放、而且繁殖速度快。一旦在某一流域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它们就会大量地“屠杀”水中其他的鱼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广东省环保局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处助理调研员云永利对记者说,目前环保部门对食人鱼可能对我国生态造成破坏的担忧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是担心水族馆一旦管理不力,容易造成食人鱼流入当地江河湖水中;其二是担心作为家庭宠物,食人鱼一旦失宠会被人们拿到野外放生;其三,由于食人鱼在我国国内有较大的市场,且饲养容易,利润丰厚,会有人建立大型或较大型的人工饲养基地,而这种基地一旦经营不善,或食人鱼在国内市场失宠,大量食人鱼流入自然环境就很难避免。根据资料显示,食人鱼是卵生鱼类,繁殖并

15、不困难,且一年可繁殖多次。食人鱼对水质没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质即可饲育良好,雌鱼在产卵期可产出3000至5000粒鱼卵,受精卵经过36至48小时就可孵化出仔鱼,而仔鱼在48小时后吸收完体内的蛋黄素后就会自己摄食,幼鱼经过15至18个月即发育成熟。云永利说,一旦有少量的食人鱼群进入自然环境,在两广、福建、海南等适合其生长的地区,食人鱼将有可能很快繁育成群,对当地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危机。我国作为观赏鱼从巴西、香港等地引进,分散在水族馆、公园和观赏鱼市场。其价格每条20元-100元不等,高的可达300元。2007我国外来水生生物入侵防控与渔业资源环境监测高级研讨会1、当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现状及新的入侵特点;2、危险性外来水生生物对海洋渔业生态环境安全影响评估;3、突发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应急对策;4、海洋渔业引种风险评估;5、海洋渔业环境监测现代新技术;6、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公众教育与宣传的有效方法;7、国际上外来物种管理策略与机制分析;8、水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预案及应对措施;9、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职业培训与高素质队伍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