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991806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吸痰护理技术吸痰护理技术吸痰法吸痰法(aspiration of sputum)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痰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危重、年老体弱、昏迷及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的患者。吸痰装置吸痰装置 n中心负压吸引装置n电动吸引器n大号注射器吸痰法 多在各大医院使用,吸引管道连接多在各大医院使用,吸引管道连接到病室床单

2、位,使用时接上吸痰瓶和到病室床单位,使用时接上吸痰瓶和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在没有中心吸引装置、电动吸在没有中心吸引装置、电动吸痰器时使用。一般用痰器时使用。一般用5050或或100ml100ml注射器连接导管抽吸。注射器连接导管抽吸。(停电时应急使用)(停电时应急使用)吸引器接通电源后,通过吸引器接通电源后,通过马达工作产生的马达工作产生的负压负压将痰将痰液吸出。液吸出。n紧急状态时:口对口吸痰 操作者托起患者下颌,使其头后仰并捏住患者鼻孔,口对口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目前一般不主张用此法)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3、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只需接上吸痰瓶、导管,开启开关,即可进行吸痰。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的电动吸引器的构造与原理构造与原理 n构造n原理 电动吸引器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电动吸引器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储液瓶组成器、压力表、安全瓶、储液瓶组成 安全瓶、储液瓶是两个安全瓶、储液瓶是两个2500ml2500ml的容器,的容器,瓶塞上有两个玻璃管,并有橡胶管相瓶塞上有两个玻璃管,并有橡胶管相互连接互连接 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瓶内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不吸出瓶内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不断循环转动,使瓶内

4、产生负压,将痰断循环转动,使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液吸出 吸痰法吸痰法【目的目的】n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n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n预防并发症发生吸痰法吸痰法【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nA.评估患者并告知nB.患者准备nC.护士自身准备nD.环境准备 n用物准备 A.年龄、病情、意识、年龄、病情、意识、治疗、心理状态、治疗、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告知、吸痰目的合作程度告知、吸痰目的B.愿意合作,有安全感愿意合作,有安全感C.熟悉吸痰的操作方法熟悉吸痰的操作方法D.整洁、安静、安全整洁、安静、安全核对、评估、告知n核对: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床头卡、手腕带)n评估:n1、病情、意识状

5、态、生命体征n2、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SpO2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n3、听诊:部位(喉头、双肺的上、中、下肺部)以便判断痰液聚积的部位。n4、口鼻腔黏膜情况、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n5、心理状态、合作能力。用物准备用物准备 n电动吸引器、电插板n中心负压吸引瓶、连接管n清洁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弯盘、橡胶平头吸痰导管、玻璃接头、(或一次性吸痰管)、镊子、止血钳、纱布、生理盐水、电筒、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n吸痰盘:治疗盘内铺无菌巾、巾内放治疗碗(无菌生理盐水)、碗盘(橡胶平头吸痰导管、玻璃接头、镊子、纱布)n 治疗车上物品摆放位置治疗车上物品摆放位置n n1.操作者:

6、洗手、戴口罩 n2.环境:清洁、舒适 n3.用物准备:负压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n 等(检查无菌用物消毒日期)治疗车物品摆放图n 治疗车下层:医疗垃圾桶n 生活垃圾桶n n 准备准备N.S 吸痰管吸痰管手手 无无 听听 手手 压压套套 菌菌 诊诊 电电 舌舌 巾巾 器器 筒筒 板板 洗手液洗手液吸痰盘吸痰盘吸痰法吸痰法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1)n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解释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解释 n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负压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负压(成人为(成人为20kPa20kPa,儿童,儿童13.3kPa13.3kPa)n检查: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检查:口、鼻腔,取下

7、活动义齿n体位: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体位: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n试吸:连接吸痰管试吸:连接吸痰管,少量生理盐水试吸力同时湿润导管前端少量生理盐水试吸力同时湿润导管前端n插管插管:过管时阻断负压过管时阻断负压吸痰法的吸痰法的操作步骤操作步骤(2)(2)n吸痰前后给高流量氧气吸入吸痰前后给高流量氧气吸入2-32-3分钟分钟n机械通气吸痰前后给吸机械通气吸痰前后给吸2-32-3分钟分钟100100的纯氧的纯氧n吸痰吸痰 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若气管切开吸痰若气管切开吸痰: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鼻)部部 n手

8、法:左右旋转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向上提出,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15s15s,n间歇间歇35min35min再吸第二次,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管插管或气再吸第二次,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再抽口鼻处,吸痰管一用一换,注意无菌操作。管切开处,再抽口鼻处,吸痰管一用一换,注意无菌操作。n抽吸: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抽吸: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 n肺部听诊: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肺部听诊: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 n观察观察:气道通畅度、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痰液的色、质、量气道通畅度、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痰液的色、质、量(患者

9、上有心电监护仪的,可同时观看显示屏(患者上有心电监护仪的,可同时观看显示屏显示的生命体征、显示的生命体征、SpO2数据是否数据是否正常)正常)n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按规定分类处理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按规定分类处理 n记录:记录吸痰时间,病人情况,吸痰量、性状、颜色记录:记录吸痰时间,病人情况,吸痰量、性状、颜色吸痰操作中需掌握要点吸痰操作中需掌握要点n n吸痰前吸痰前:a.a.检查鼻腔、口腔情况,选择适合的吸检查鼻腔、口腔情况,选择适合的吸痰方式,取下活动假牙,颈部围治疗痰方式,取下活动假牙,颈部围治疗巾,机械通气选择气管内吸痰;巾,机械通气选择气管内吸痰;b.b.吸痰前给

10、吸高流量氧吸痰前给吸高流量氧2-32-3分钟分钟;c.c.机械通气给机械通气给100100的纯氧的纯氧2-32-3分钟分钟;c.c.开机试机,调整负压开机试机,调整负压;d.d.备物、用物严格无菌观念、无菌操作备物、用物严格无菌观念、无菌操作;e.e.生理盐水试吸力,生理盐水试吸力,检查导管是否通畅;n n吸痰时:吸痰时:a.a.无吸力下管,吸力无吸力下管,吸力左右旋转,向上提管出;b.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c.需再次吸痰需间隔3-5分钟再吸;d.d.吸痰导管每次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吸痰导管每次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e.e.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频率的改吸痰时注意

11、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频率的改变,呼吸道通畅情况,痰液的性质、颜变,呼吸道通畅情况,痰液的性质、颜色、量色、量;吸痰毕:吸痰毕:a.a.擦净面部分泌物;擦净面部分泌物;b.b.由上至下由上至下听诊肺部痰鸣音,由下至上多次的有效拍背;c.继续吸高流量氧继续吸高流量氧2-32-3分钟分钟;d.;d.及时记录及时记录;e.;e.及时倾倒储液瓶及时倾倒储液瓶;f.;f.及时调及时调整氧流量避免长期吸入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整氧流量避免长期吸入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n吸痰治疗盘内用物有效期为吸痰治疗盘内用物有效期为1224hn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盘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盘4hn吸痰导管每次用后要更换吸痰导管每次用后要

12、更换 吸痰管插入深度n经口插管深度为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n经鼻插管深度为经鼻插管深度为22-25cmn经气管套管深度为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n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吸痰法吸痰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及连接;n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n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n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气吸入、雾化吸入,提高效果;n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n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吸痰法吸痰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n教会清醒患者吸痰时正确配合的方法,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n教育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应及时咳/吸出,确保气道通畅,呼吸改善,缺氧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