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品种介绍》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991556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品种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养殖品种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殖品种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品种介绍》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淡水新品种养殖简介一、福建省淡水水产养殖主要品种o鱼类o甲壳类o藻类o贝类o两栖类爬行类1、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鲂鱼泥鳅黄鳝鲶鱼黄颡鱼鳜鱼乌鳢鲈鱼白鲳罗非鱼鮰鱼香鱼长吻鮠鳗鲡鲟鱼鳟鱼倒刺鲃河鲀2、甲壳类o虾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螯虾)o蟹类(中华绒毛蟹)3、两栖类爬行类o龟o鳖o蛙一二三四五六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两栖、爬行类合计产量(吨)504529372092308322659914577000面积(公顷)74809579517107213248371013黄颡鱼51320414鳟鱼213015河鲀1602016淡水白鯧205233817长吻鮠262618黄鳝39510919鳜

2、鱼191342820鲈鱼558964021乌鳢75221922罗非鱼99406999123香鱼6387624倒刺鲃237673625其他鱼309364754合计50452974809鱼类养殖情况养殖产量(吨)养殖面积(公顷)1鲟鱼515292鳗鲡9069939193青鱼677720634鲢鱼 50489115525草鱼104391159036鳙鱼36778113007鲤鱼4125370168鲫鱼2053033639鳊鱼269995710泥鳅60916411鲶鱼317072012鮰鱼18422525、养殖方式o池塘养殖o水泥池精养o流水养殖o稻田养殖o水库养鱼o网箱养鱼o放流增殖二、新品种养殖介

3、绍o倒刺鲃倒刺鲃o鲟鱼类鲟鱼类o翘嘴红鲌翘嘴红鲌o香鱼香鱼o黄颡鱼黄颡鱼o彭泽鲫彭泽鲫养殖特点1、产量高2、生长快3、病害少4、可自繁5、饲料要求简单6、单养混养均宜彭泽鲫养殖彭泽鲫的生物学特征彭泽鲫是鲫属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又名芦花鲫、彭泽大鲫,原产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等天然水域。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研究所对彭洋鲫进行了6代人工选育后,其生长速度比培育前快50,比野生鲫的生长速度快2498,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等优良性状。彭泽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其背部呈深灰黑色,体形为标准纺锤形;头短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形;无须,下颌向上稍斜,从下颌底部至胸鳍基部呈平

4、缓的弧形。雄性个体胸鳝尖长,末端可达到腹鳍基部;雌性个体胸鳍较圆钝,未达到胸鳍基部,侧线鳞在30片以上。中生长,对底质肥活、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最适应。基本特性彭泽鲫为广温、杂食性的鱼类。它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能终年正常摄食和生长。下至冰封的水下,上至38水温也不影响它的生存。其繁殖最佳温度为2024,生长最佳水温为2530。彭泽鲫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除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之外,对水体pH值、水质变化、溶氧等都有很强的忍受力,能在各种水体最适应。繁殖o彭泽鲫产粘性端黄卵,其相对怀卵量为121144粒g。和其它鲫一样是多次产卵类型。水温在1322时,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时间为5363h。o彭

5、泽鲫雌雄鱼1冬龄(12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一般选择2冬龄、体重达03kg以上。无创伤,无病状。o在受精产卵前分池培养;o鱼巢的安置。鱼巢材料不粗不滑,粘性好,通透性好。o比例搭配,最好为雌:雄23:1,(水温达到18时)繁殖o鱼巢移池放置。o加注新鲜水20cm左右,使池水深达90100cm,淹没鱼巢510cm。o彭泽鲫大量产卵一般在夜晚23点钟至次日上午11点钟之间,所以每隔1220h,移去粘满卵的鱼巢到孵化池,再换上新鱼巢到产卵池。在孵化池出苗后45d将鱼巢移出,经消毒后还可第2次使用。刚孵出的仔鱼由于嫩小,尚不能游动,处于“粘巢”阶段。23d后,仔鱼卵黄消失,鳔充气,鱼苗能够平游摄食。苗

6、种培育o彭泽鲫的食性十分广,能以浮游动物、浮淤植物为食,也能摄食底栖动植物及有机碎屑等。这时开始一般每天喂豆浆23次,每亩每天用黄豆23kg,慢慢逐天增加用量,并按水质情况,相应追施有机肥料。从水花到夏花鱼种,每亩可培育4050万尾,当夏花鱼种达到3cm左右时,可以出售苗种,也可分池专养或套养成冬片鱼种。一般条件和情况下,鱼种池面积要求13亩,放养密度根据出塘规格确定,并搭配鲢鳙鱼夏花鱼种及草鱼种15002000尾亩。成鱼养殖o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25亩,水深15m以上,池底淤泥1015cm。放鱼种前鱼池消毒杀野。一般放养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密度:冬片鱼种1500尾亩左右或夏花鱼种2000尾亩左

7、右。每亩搭配草鱼、鲢、鳙冬片鱼种40左右。o池塘套养成鱼池中混养也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式,混养的彭泽鲫鱼种以大规格冬片为宜,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密度每亩200300尾,其它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饲养管理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结合施肥培养水质为辅。水库与湖泊养殖o天然饵料丰富、水质较肥的小型湖泊和水库是较适合放养彭泽鲫的。采取投饵、施肥的精养成半精养的湖泊水库养殖彭泽鲫效果最好。在消落区植被良好的水库和肥沃的湖泊,彭泽鲫的生长速度甚至超过它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为了提高其成活率,一般以放养大规格的冬片鱼种为宜。放养时间冬、春两季均可,密度一般为2050尾亩。值得注意的是水库、湖泊中收获

8、的鲫鱼,即使个体很大,形态极似彭泽鲫,也不能留作繁殖亲鱼。因为彭泽鲫一般当年即具有繁殖能力,水库、湖泊中即使每年干水也难免会有野生鲫存在,它们会与彭泽鲫进行种内杂交,产生杂种后代。杂种后代往往与彭泽鲫形态很相似,很难与亲本区分。网箱养殖o网箱规格一般在1628m2,高为23m为宜,网口大小以不能逃鱼为前提,尽可能地最大。网箱材料选用33的聚乙烯网线为好。o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5cm以上规格的彭泽鲫冬片鱼种或夏花鱼种200300尾,同一网箱内的鱼种一次性投足。规格必须整齐。投食白天投,以少量多次为佳。经过半年的饲养,鱼体平均体重可达250g左右,每平方米产量可达50kg以上。鱼病的预防与治疗o彭

9、泽鲫常见的疾病为体表动物性病原体引起的鱼病,特别是夏花阶段最易得。别的如锚头鳋病、车轮虫病及体表植物性病引起的鱼病如水霉病及烂鳃病等的治疗及预防同其它鱼类防治无异。而彭泽鲫体表的孢子虫病的预防是夏花阶段最要重视的。倒刺鲃倒刺鲃属的分类情况:o有关倒刺鲃属的分类问题,杨君兴和陈银瑞早期曾作过研究探讨(1995),并指出该属共有5个有效种,即中华倒刺鲃、倒刺鲃、黑脊倒刺鲃、云南倒刺鲃和多鳞倒刺鲃。前三种间的主要外形区别如表1、图版1。黑脊倒刺鲃,异名光倒刺鲃、刺鲃,俗称光鱼、溪魁、粗鳞等;倒刺鲃,俗称青竹鲤、青竹鲃、草包鱼等;中华倒刺鲃俗称青波等。倒刺鲃属三个常见种的主要外形区别种类体形背鳍起点背

10、鳍有无硬刺鳍条侧线鳞体色黑脊倒刺鲃圆筒形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无、有一埋于皮下的平卧倒刺腹鳍、臀鳍橙黄色,背鳍、胸鳍后缘黑色2026背部青灰、腹部乳白倒刺鲃侧扁形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有、后缘具锯齿背鳍、胸鳍、腹鳍粉红色或红黄色2630体青绿色、背部青黑、腹部乳白中华倒刺鲃侧扁形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有、后缘具锯齿青灰色2934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图版1:倒刺鲃属的三个常见种外形图营养价值o蛋白质含量: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倒刺鲃;o脂肪含量: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倒刺鲃;o水分含量:倒刺鲃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o灰分含量: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倒刺鲃;o氨基酸:o肌肉中蛋白水解氨基酸18种,3种鱼肌肉中各种氨

11、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高;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在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和倒刺鲃中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7.93%、38.89%、39.24%;3种鱼肌肉均含有牛磺酸,是人类条件性必需营养素,主要依赖于食物供给,具滋养强壮、补充营养、促进代谢、改善心、肝功能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养殖情况1、主要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富含各种氨基酸、鳞片可食用;杂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要求不高,经驯化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力强,养殖全过程很少发病,养殖与运输容易。2、养殖方面:养殖方式(以黑脊倒刺鲃为例):主要有水泥池精养、土池养殖、网箱集约化养殖等,池塘养殖模式有主养和混养。养殖成本在1

12、0元/kg以下,经济效益较高。已成为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市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3、网箱养殖关键技术:放养密度:全长5厘米以上,80150尾/。防跳:盖太阳网、外套网范围内配1.0米高网片。出售:捕大留小。4、人工育苗o人工育苗可批量生产。但仍然以人工授精为主。o黑脊倒刺鲃的绝对怀卵量较小,人工育苗工作量较大;中华倒刺鲃和倒刺鲃的绝对怀卵量大,育苗产业化较大。o存在问题:苗种来源:主要天然苗种,未经人工选育,性状差异大,生长速度较慢、个体间差异大;规格不整齐。饲料:没有专用的人工配合饲料,饵料系数大。黄颡鱼养殖o一、黄颡鱼的生物学习性o二、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o三、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黄

13、颡鱼的生物学习性o1、黄颡鱼的特征: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也有记为鲿科),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4种。o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的分布很广,许多天然水域都有它的踪迹。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黄颡鱼特征o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脂鳍较短,臀鳍条2125。尾鳍分叉。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最大可达0.75公斤左右。o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白天潜伏于水底层,夜间活动。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成熟

14、雄鱼肛门后面有生殖突。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分布较广,产量大,肉嫩,少刺,多脂肪。最大约1.5市斤。是普通食用鱼类。分布十全国各上要水系。江黄颡鱼o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未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未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o为底层鱼类。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市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光泽黄颡鱼o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未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未端能达到臀鳍起点。

15、脂鳍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o江湖中、下层生活。食水生昆虫和小虾。45月在近岸浅水区产卵。生殖时,雄鱼在水底掘成锅底形圆穴,上面覆盖水草,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守候穴旁保护鱼卵发育。个体不大,常见体长为80140毫米。分布于长江水系。岔尾黄颡鱼o吻短。须4对;上颌须长,未端超过胸鳍中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脂鳍短。臀鳍条2123。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o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黄颡鱼主要区别黄颡鱼颌须达超胸鳍基

16、 胸鳍刺长于背刺 胸鳍刺前后具齿 鼻须半白半黑江黄颡颌须超过胸鳍基 胸鳍刺短于背刺 胸鳍刺后缘具岔尾黄颡颌须超过胸鳍中 胸鳍刺等于背刺 胸鳍刺前后具齿 鼻须全为黑色光泽黄颡颌须不达胸鳍基 胸鳍刺短于背刺 胸鳍刺后缘具齿黄颡鱼生物学基本特征o为底层鱼类,喜息于静水或缓流中。在池塘中,白天潜于水底,晚上出来觅食。但仔鱼在晴天喜在上层集群。o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孵化出膜35天,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以后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为食。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虾。人工养殖时,既可摄食动物饵料,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o在生长速度方面,以江黄颡鱼最快,自然条件下,一龄鱼205

17、0克,二龄鱼50150克。人工养殖时,一龄可达150300克。o黄颡鱼适应性很强,有一定的耐低氧环境的能力,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黄颡鱼繁殖习性o黄颡鱼的性成熟年龄,雌鱼为2龄,雄鱼一般3龄。在自然界,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以上。o黄颡鱼的怀卵量与体长、体重有关,据统计,体重100150克,怀卵量18506895粒。一般平均为30005000粒/尾。o繁殖期间,雌、雄鱼有明显区别,雄鱼肛门后有一明显的生殖突,雌鱼无此标志。o黄颡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圆扁形,淡黄色,粘性较强。在水温25时,经72小时左右即可孵出鱼苗。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o1、亲鱼:来源与选择: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

18、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成熟年龄与体重:年龄23龄,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雌雄鉴别:苗种及未发育成熟的鱼鉴别困难,体重50克以上、尤其发育成熟的鱼较易鉴别。雄鱼体形细长,在臀鳍与肛门之间有一突出的生殖突,长5毫米以上;雌鱼体形粗短,腹部膨大柔软,无生殖突。同一批鱼雄鱼大于雌鱼。培育:亲鱼池一般12亩,深11.2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较安静。进出水口要设拦鱼设施。在亲鱼入池前要彻底清塘。每亩可放亲鱼100公斤左右,可再混养鲢、鳙鱼种200300尾。因黄颡鱼与鲤、鲫鱼在摄食方面有一定的矛盾,所以亲

19、鱼池中不再投放这些品种。亲鱼的饲料可喂一些小杂鱼、小虾,也可将鱼、蚌、虾肉等用机器加工成肉糜投喂。如用配合饲料,鱼粉要有较大比例,蛋白质要占36%-38%。加工成软、湿饲料当天投喂。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即可投喂。日投饲量为水温10-15,饲料占体重的1%-2%,15-20,2%-3%,20-25,3%-4%。每天喂两次,饲料投在固定的饲料台上。要保持亲鱼池有较高的溶氧,每隔7-10天向亲鱼池冲一次水,可起到增氧、改善水质和刺激亲鱼性腺发育的作用。亲鱼o来源与选择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o成熟年龄与体重年龄23龄,

20、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o雌雄鉴别:苗种及未发育成熟的鱼鉴别困难,体重50克以上、尤其发育成熟的鱼较易鉴别。雄鱼体形细长,在臀鳍与肛门之间有一突出的生殖突,长5毫米以上;雌鱼体形粗短,腹部膨大柔软,无生殖突。同一批鱼雄鱼大于雌鱼。亲鱼o培育亲鱼池一般12亩,深11.2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较安静。进出水口要设拦鱼设施。在亲鱼入池前要彻底清塘。每亩可放亲鱼100公斤左右,可再混养鲢、鳙鱼种200300尾。亲鱼的饲料可喂一些小杂鱼、小虾,也可将鱼、蚌、虾肉等用机器加工成肉糜投喂。如用配合饲料,鱼粉要有较大比例,蛋白质要占36%-38%。加工成软

21、、湿饲料当天投喂。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即可投喂。日投饲量为水温1015,饲料占体重的1%2%,1520,2%3%,2025,3%4%。每天喂两次,饲料投在固定的饲料台上。要保持亲鱼池有较高的溶氧,每隔7-10天向亲鱼池冲一次水,可起到增氧、改善水质和刺激亲鱼性腺发育的作用。催产o催产池 常用水泥池,面积一般510平方米,深度0.50.8米。为进排水方便,池底可向一側或一角倾斜,并在出水口留一锅底形产卵窝。o设置人工鱼巢 常用杨棕片、废旧网片等扎成把做成鱼巢o催产剂 可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排卵2号、鲤鱼或鲫鱼脑垂体等。各种催产剂单

22、独使用的剂量一般为(雌鱼每公斤用量):LRH-A,2050微克;HCG,8001200国际单位;鲤、鲫鱼脑垂体35毫克。雄鱼减半。在生产中可以将类似物与垂体混合使用,效果更佳。o注射部位与次数 大多在胸鳍基部,可两次注射,中间间隔1218小时。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o产卵 催产剂注射后,在水温不同的条件下,效应时间(小时)不一样。见下表o水温()两次注射一次注射发情到授精有效时间19.52238323530342325302830262326282321201822930.5181610812o催产的适宜水温是2030,最适水温2328。在第二次注射催产剂之前,要放好鱼巢。催产后,将

23、雌、雄鱼按1:1.2的比例放入产卵池,让其自然产卵。在黄颡鱼发情前34小时冲水刺激亲鱼,开始发情时改为微流水,效果较好。孵化o1830均可孵化,适宜水温为2129,最佳水温是2328。鱼苗出膜时间与水温的关系见下表:孵化水温()受精卵孵出鱼苗时间(小时)孵化率(%)182190977922256070832527556087283050-5676o孵化设备可利用“四大家鱼”产卵池、孵化环道、孵化缸、孵化桶等,宜采取自然孵化的方法:一是将第二次注射后的亲鱼直接放入孵化设备中,产卵后捕出亲鱼,将受精卵留在原池中用流水孵化,鱼苗具有游动能力后集中于鱼苗池培育。二是将粘有鱼卵的杨树须、棕片等从产卵池中

24、取出,然后悬挂在孵化池中进行流水孵化。鱼苗培育o第一阶段孵化出膜到混合营养转向外源营养。刚出膜的仔鱼长仅4.85.5毫米。鱼苗池水深0.30.5米即可。最好用水泥池,保持微流水。每立方米放苗1.52万尾。入池后23天不需投饵。以后第一天投喂少量鸡蛋黄,第二天起鸡蛋黄与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等结合每天少量多次地投喂。o第二阶段从1015毫米长到22.5厘米,如利用小池集约化培育,每立方米可减低到30004000尾。也可放到大一些的池塘中培育。池塘要先消毒、施肥,培育浮游动物,做到肥水下塘。规格一般1厘米以上,即1015日龄,每亩放鱼苗2万尾左右。鱼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可补充投喂一些富含营养的饲料

25、,每天投喂两次,占体重35%,并保持较高的溶氧。o第三阶段从22.5厘米小鱼培育到35克的大鱼种。培育池以12亩宜,水深1米左右。密度为800010000尾,下池时规格要整齐。池中设饲料台,定点投喂。将小鱼、虾,鱼粉、豆粉、玉米粉、麸皮等与面粉混合加水揉成团状投喂。每天由开始占体重的10%,逐步下降到5%左右。日喂24次。要勤检查摄食及水质情况,常换水,适时注水。成鱼养殖o池塘条件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以沙质土为好,淤泥低于10厘米。o鱼种投放密度黄颡鱼及搭配品种的每亩放苗量见下表:黄颡鱼规格(厘米)每亩放养尾数 配养鱼(鲢、鳙)备注 2 20002500 300(10厘米)主养 3

26、 18002000 同上 主养45 15001800 同上 主养35 200-300 同上 配养o饲料投喂及管理可用纯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小虾、蚯蚓等。也可用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0%,脂肪78%,另加维生素。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即可投喂。o水温投饵率10151.5%15201.5%2.5%20304%5%。o饲料要按“四定”的原则投喂,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o日常管理要调控好水质,因黄颡鱼对溶氧要求较高,要经常换水或注水,防止缺氧。丁丁 鱼岁鱼岁o丁鱼岁,丁桂等,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河流、湖泊。o我国仅产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吉

27、河水系,是其主要经济鱼类。肉嫩味美,体色金黄,鱼皮味道独特。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o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o鳞细小紧密,体背部淡黄色或黑褐色,鳍灰黑色。o2、食性、食性o杂食性,底栖无脊椎动物、水底腐败的有机物质,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略高于鲤鱼。水温8.5以上摄食,22-30最佳,32以上摄食减少。o3、生活习性、生活习性o喜水草茂盛、溶氧充足的江河、水库、湖泊,底栖。皮肤具呼吸功能,耐低溶氧。最适PH值为7-10,适温22-28。o4、生长、生长o最大约7.5kg。养殖2年可达500g,当年50-80g,商品规格300-800g。o5、繁殖习性、繁殖习性o23年性成熟,产卵温度为20-

28、26,新疆地区一般5-7月份,水温21-25。二、人工繁殖二、人工繁殖o1、亲鱼选择o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肥大、外突,呈桃红色,腹鳍较小、不达臀鳍基部;雄鱼腹部较扁平,繁殖期胸鳍后两边体侧均有“”形外突,腹鳍明显较大、半圆形,末梢超过生殖孔、可达臀鳍基部,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o2、注射药物与剂量o丁鱼岁催产药物有HCG、LHRH-A2、DOM,生产中采用混合注射25mgDOM+10ugLHRH-A2或10001500IUHCG+1015ugLHRH-A2/体重,雄鱼剂量减半或不注射。选择连续晴天水温稳定在20以上。3、产卵o效应时间:水温23.925.2 ,D

29、OM合剂6h左右、HCG合剂11h左右。o产卵池:小型水泥池(50以下)、孵化环道、家鱼催产池均。土池内布鱼巢,产卵后移到别的土池孵化的传统方式,相当一部分受精卵会脱落沉底,仔鱼易沉底死亡,效果差,不适宜大批量生产用。o家鱼催产池,预先在池壁、池底涂上黄泥巴,或池内直接加入滑石粉(10/m3水体),受精卵自然脱粘,受精卵收集清洗干净后,移入孵化环道、孵化桶内孵化。4、孵化o水泥池:密度为0.21.0万粒/m3水体,微流水、流水或静水充气孵化,出膜后,流速应适当减小,充气量可适当加大(微沸状)。o孵化环道或孵化桶:密度1015104粒/m3水体,常刷洗过滤网;流速和充气量控制在80%以上的受精卵

30、能漂浮,出膜后,水流和充气减小,以减少鱼苗的体力损耗。o孵化时间:水温23.926.5,3842h5、鱼苗培育o开口时间:o初孵仔鱼在原孵化器内继续培育,水温23.024.2时,出膜后110h左右,可上浮平游摄食。o培育方式:室外培苗池,密度为250尾/左右,视情况各自灵活掌握。上、下午各泼洒一次豆浆或酵母粉,每次23黄豆磨成的豆浆或酵母粉/667;培育期基本上不换水,每2d加注10cm的新水,直到最高水位;巡塘、观察。体长到2.0cm左右,可直接用对虾料等细颗粒饲料驯食,较为简单。当鱼体达3.0cm以上,可进行拉网锻炼后,分池进行鱼种培育或出售。5、鱼种培育o土池培育o网箱培育:放苗前5d左

31、右网箱应提前入水,让其着生藻类等,防止鱼苗下箱时擦伤;培苗密度为400500尾/,具体应视水流等情况而定;经常刷洗网箱或更换网箱,并随着鱼体的生长,及时更换相应网目的网箱,保持水流畅通。o水泥池培育:如鳗池等,水泥池的水质易发生变化,换水量应适当加大。三、养成o一般以土池、鳗池等水泥池主养、网箱集约化养殖为主,放养规格5.0cm以上。o丁鱼岁的抢食能力较差,一般不宜和鲢、鳙、巴西鲷等食性相似或抢食能力强的鱼类混养。在主养草鱼、淡水银鲈、鲈鱼等池塘中,可适当套养大规格的丁鱼岁,即代替鲢、鳙鱼,以摄食残饵及水体中的浮游生物。o病害防治:抗病力较强,加强日常管理,如每月定期全池泼洒152010-6的

32、生石灰12次,并定期轮换服用不同的药饵,一般不易发病,常见病害有烂鳃、腐皮、肠炎等,治疗方法可参照一般鱼类的。匙吻鲟匙吻鲟o分布及引种情况:o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世界上现存两种匙吻种鱼类之一(另一种是白鲟),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全长可超过4.8m,体重可达60kg。o1974年原苏联从美国引种进行湖泊、水库、池塘养殖,1984年正常繁衍子代。o湖北仙桃市从1990年4月起连续9年从美国引进14批受精卵,苗种生产性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与在我国开发的技术可行性进行深入调研。期间,包括我省及港台在内的全国18个省市和地区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先后从湖北引种试养。主要特点o主

33、要特点:o1、匙吻鲟属广温性、淡水溯河洄游性鱼类。我国北至东北各省,南至海南省试养成功。o2、性温顺,回捕率极高。o3、抗病力强,网箱大规格鱼种养殖,成活率可达100%。o4、生长快,当年繁育饲养6个月一般可长到40-50cm,重1kg,2龄可达1.8kg。o5、适应多种养殖方式。池塘混养,亩可增产100kg以上;在鳗池进行高密度工厂化养殖,亩产可达5000kg,利润高;水库网箱,每平方米单产15kg;水库或湖泊等大中型水面粗养,亩可增产15kg以上。一、主要生物学特征o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o有一呈汤匙状的长吻,占体长的1/3。皮肤裸露,无成行的骨板,仅尾鳍上叶有硬鳞。口在吻下不能伸缩,

34、鳃盖布满梅花状的花纹。o刚出膜仔鱼无长吻,经一个月饲养,体长达8-9mm时吻发育完全。吻上有大量的感受器和电子接受器,一般认为它有分辨食物密度作用,或寻找食物功能。形态十分奇异,幼鱼更为可爱,全身晶莹,吻长似“鸭喙”,鳃盖如“象耳”,游态憨快,俗称“太空鲟”,为名贵的观赏鱼之一。2、生活习性、生活习性o(1)纯淡水鱼种,常年生活在内陆江、河、湖、库、池塘中。o(2)适温范围极广,0-37,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可养殖。性情温顺,中层,易捕捞。o(3)溶氧要求比其它鲟鱼低,3毫克/升以上均可,。o(4)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与我国鳙鱼相同,滤食性。仔鱼开口饵料以小型枝角类为主,鳃耙未发育完全前,吞食

35、;如饵料不足时,也捕食小鱼虾,甚至同类相残而同归于尽;体长达13cm时,其鳃的滤食功能完备,改为滤食浮游动物;人工饲养,喜食与浮游动物一般大小的浮性饵料,吃食时,常常肚皮朝上,仰游索饵,极富观赏性。3、生长:、生长:o生长较快,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苗种可达50-60cm,体重0.7-1kg,2龄鱼体重2-3kg,3龄则为5kg以上。o4、性成熟与繁殖:、性成熟与繁殖:o性成熟晚,雄鱼7-9龄;雌鱼10-20龄。一次产卵后,要间隔3-5年才能再次产卵。成熟的卵子呈灰黑色,卵径2-2.5mm,平均每千克体重怀卵量3500粒左右。o3月底到6月上旬产卵,产卵前,随水温上升和河水上涨时溯河洄游,寻找适

36、宜产卵场。水温达到16,涨水和砾石河床等适宜便会产卵。卵子产在砾石滩上,受精后卵膜很快产生黏性,牢固地黏在固着物上。水温16,孵化大约需要6-7天。二、人工繁育o1、亲鱼选择、亲鱼选择o一一般般是是在在野野生生产产卵卵亲亲鱼鱼集集中中的的坝坝下下江江段段或或其其他他深深水水区区采采捕捕亲亲鱼鱼。生生长长良良好好、体体质质健健壮壮,无无明明显显副副性性征征,一一般般雌雌鱼鱼个个体体较较大大,腹腹部部膨膨大大,泄泄殖殖孔孔附附近近肿肿胀胀、充充血血、较较松松驰驰,可可挖挖出出卵卵子子鉴鉴别别成成熟熟度度。雄雄鱼鱼个个体较小,头部具有较多的突起,可挤出精液。体较小,头部具有较多的突起,可挤出精液。o

37、2、人工催产:、人工催产:o亲亲鱼鱼移移入入催催产产池池,不不断断注注水水;雌雌雄雄比比为为1:12。催催产产药药物物最最好好是是冷冷冻冻的的匙匙吻吻鲟鲟脑脑垂垂体体,剂剂量量为为雌雌鱼鱼2个个,雄雄鱼鱼1个个,采采用用一一次次腹腹腔腔注注射射方方法法;或或促促黄黄体体释释放放激激素素类类似似物物(LHRH-A),多多采采用用2次次注注射射法法,第第一一针针剂剂量量为为每每千千克克体体重重0.01mg,隔隔12-15小小时时再再注注射射第第二二针,剂量为针,剂量为0.09mg,雄鱼减半。,雄鱼减半。o产卵:间歇性排卵,每隔产卵:间歇性排卵,每隔20-30分钟排卵一次,持续分钟排卵一次,持续8-

38、10小时。小时。o受精:采用干法受精,以黄土液或石膏液脱黏。受精:采用干法受精,以黄土液或石膏液脱黏。3、孵化o底部进水、上口出水的塑料孵化缸。溶氧7-8mg/l,水质清新,水温16-22。o水温15左右需6-8天出苗,18-19时5-6天出苗。刚出膜仔鱼全长约8-9mm,似蝌蚪,有一个巨大的卵黄囊。o刚出膜仔鱼必须在暂养池中暂养3-4天,微流水,溶氧7-7.7mg/l。卵黄囊消失后,及时投喂小型枝角类,对提高仔鱼成活率极为关键,暂养水温20-26。4、苗种培育、苗种培育o分为两个阶段:3-4cm到12-14cm为第一阶段(15天);12-14cm到25cm为第二阶段(2030天)。o(1)第

39、一阶段:400水泥池,消毒、堆肥,引入枝角类(红虫)。放苗,5.5尾/。每天泼洒2kg黄豆浆。o(2)第二阶段:室外池塘,面积2000-3300,水深1.5-2m,配备1台增氧机。清塘、施基肥。400尾/667,应适时追肥,并适时加注新水和定时开增氧机,使天然饵料充足,溶氧4mg/l以上。o再一种方法:从鱼苗孵出后,全程室内水箱中培育,人工饵料、调节水流、稀疏密度,但管理繁琐,成本较大养成o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湖泊水库增养殖。o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o池池塘塘混混养养:5070尾/亩,规格2425cm。当年苗可达1kg左右;第二年再稀养,亩放2030尾,至年底可到23kg,上市或大水面饲养。

40、o池池塘塘单单养养:规格25cm以上,300400尾/亩,至年底,可达11.5kg;第二年再继续分稀饲养,亩放80100尾,辅以投饵施肥措施,到年底,可达34kg以上的规格。o鱼种、成鱼阶段:全价配合饲料+饼类和麦麸。o2、水库放养、水库放养:o我国不少水库的生态条件、饵料生物非常适合匙吻鲟养殖,规格40cm以上为宜。o养殖方式:粗放型、精养型。四、市场前景:市场前景:o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细腻鲜嫩,可红烧,可清蒸,可下火锅;o鱼肉价格昂贵,国际市场上80美元/kg左右,熏鱼片150美元/kg左右;o鱼籽酱价格500美元/kg左右,一尾成熟雌匙吻鲟最低价值也在1500美元以上;o皮为制革上等原

41、料,皮革制品为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o其骨骼绝大多为软骨能食用,防癌治癌的首选保健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o此外,幼鲟形态奇特,上等观赏鱼,其市场价30-50元/尾。o开发潜力巨大。翘嘴红鲌翘嘴红鲌o翘嘴红鲌,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本省地方名:翘鼻巴刀(福州),翘嘴巴刀(建阳),巴刀(南平、闽清)。广东俗称“长江和顺”,长江中游俗称翘白、白鱼,长江下游俗称太湖白鱼。翘嘴红鲌素有“长江上等名鱼”和“太湖三白”之首的美誉,被列为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o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全鱼可入药,有开胃、健脾、利水、消肿与滋补、强身、健脑之功效,对消瘦浮肿、产后抽筋、病虚体弱、记忆力差等有疗

42、效。o市场售价一直居高不下:尾重在1千克以上的,塘边收购价为20-30元/千克;2-3千克以上的,可达40-60元/千克;5千克以上达60-80元/千克。大规格的商品鱼一直供不应求。o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池塘养殖发展迅猛。我省闽清、古田和闽侯等地也开展了网箱养殖翘嘴红鲌。一、翘嘴红生物学特性一、翘嘴红生物学特性o(一)形态特征(一)形态特征o口上位、口裂几乎与身体垂直;下颌坚厚而上翘,突出于上颌前缘,与上颌及头背面并列在同一平面上。头、尾上翘,全鱼呈关刀状,故又称“关刀”鱼。o(二)分布(二)分布o北自黑龙江,南至珠江及我省闽江,木兰溪等水系和台湾省的湖泊、山塘、水库、江河及与大水面

43、依存的鱼塘,尤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区域至太湖区域产量最高,东北的兴凯湖产的翘嘴红鲌。o(三)生活习性(三)生活习性o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等宽敞水体中,性凶猛,行动迅速,善跳跃,性情暴躁,易受惊,可“飞”越1米多高的屏障。野生捕获的成鱼很难存活,多以冰鲜鱼状态运销。(四)生存环境(四)生存环境o广温性,生存水温0-38,摄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抗逆性强,病害较少,耐低氧;。o(五)繁殖习性o繁殖水温20-32,产卵期在闽江流域为5月初至6月底,少数延至7月份,以5月中旬为盛产期;水流缓慢、泥沙底质的浅水岸边产卵,常在江河水位上涨时产卵。怀卵

44、量50万-60万粒,卵微粘性,淡黄色。(六)生长特性(六)生长特性o生长迅速,体型较大,常见野生个体为1-10kg,最大达15kg以上。养殖一周年达0.6-1kg,两周年可达2-3kg。一般苗期至体重100g,生长较慢,100-200g稍快,200-300g较快,300-2500g最快,3000g以上逐渐降低。群体生长速度相对一致,可常年摄食(含严冬季节),雌鱼在繁殖季节照常摄食,生长速度不会因繁殖而减慢。o(七)食性(七)食性o天然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g以上主要吞食小鱼虾,及少量幼嫩植物。人工原种鱼苗,从开口到商品鱼出售,均可摄食人工饲料,如豆浆、黄

45、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全人工配合饲料最好是浮性料,以及水生植物如青萍、嫩草、蔬菜等。香鱼香鱼o香鱼属鲑形目、胡瓜亚目、香鱼科、香鱼属,世界上仅一属一科,与鲑鳟近亲,地方名溪鳁(闽南),鲥鱼(闽东),日本称“鲇鱼”,台湾称“国姓鱼”、“皔鱼”或“年鱼”,有些地方也叫海胎鱼、秋生子。o脊背上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散发出诱人香味。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淡水鱼之王”的美称。含优质蛋白质、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及均衡的维生素类。有促进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和防止衰老的“DHA”、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EPA”。产后妇女和病人有滋补强壮之功效。香鱼的料理:“烧烤”、“清

46、蒸”、“红烧”、“甘露煮”、烧汤等,以烧烤最佳,香气扑鼻。o分布于从日本北海道到琉球群岛、朝鲜半岛以及我国的南海北部湾、台湾海峡、东海、黄海、渤海沿岸的通海河川、溪流水域。水利建设阻断了溯河通道、酷渔滥捕、水域污染,资源近枯竭。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列入濒危的珍贵水生动物。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o生态习性生态习性o1、香鱼的种类、香鱼的种类o陆封型、洄游型(降海型)两种。前者一生均生活于淡水中,体型较小;后者洄游于淡水与海水之间,幼鱼期在海湾沿岸附近或内湾,成鱼期在淡水,体型较大,如福建省宁德市霍童溪、七都溪、杨家溪和漳州市九龙江的香鱼。个别有二龄鱼,绝大多数寿命为一年左右,故又俗称“年鱼

47、”。o2、香鱼的栖息香鱼的栖息o适温8-30,最适18-24,耐受短时27-30的高温,不喜欢10以下低温,温水性鱼类;水质清新、水流湍急、水温偏暖、河底多石砾的中型入海河流中;秋季产卵孵化后,幼鱼从河口降海越冬,春天水温回升到12左右开始溯河洄游生长,个别上溯至河源,成鱼入海口产卵孵化。野生个体有生活“领地”,一般为1-3,人工条件无此习性。3、摄食习性、摄食习性o植物性兼杂食性。仔鱼孵出4-5天开口,体长40mm左右,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及其它小型甲壳类,一直到溯河洄游。在游进河川行程中,体长70mm以上摄食器官演变,用上下颚骨对缘皮肤中生的栉状齿刮食石砾上的低等藻类,如底栖硅藻、蓝绿藻和绿

48、藻等。o4、生长、生长o生长温度10-26,15-25生长速度与温度成正比,22-24最适生长,越冬下限为2-3。o生长速度较快,饵料充足,体长60mm、体重5g左右的幼鱼,经4-5个月可达200mm、100g。陆封型香鱼成熟早,个体偏小;洄游型成熟迟,生长期长个体较大。满一年繁殖后即死亡,一般100150g,个别两龄可达360mm、400-500g。5、生殖习性、生殖习性o(1)雌雄鉴别)雌雄鉴别o鳍鳍:生殖期间,雌鱼臀鳍鳍条较长,其外缘中间部分凹入成一缺刻,雄鱼的较短,外缘平直;雌鱼的腹鳍鳍条内短外长,雄鱼相反;雄鱼体表有白色追星,臀鳍最为明显,雌鱼体表光滑。o体体色色:雄鱼婚姻色,腹侧具

49、赤褐色条纹,腹鳍和臀鳍均呈红黄色或橙黄色;雌鱼体色变化不大,各鳍不如雄鱼鲜艳。o(2)性腺特征)性腺特征o位置特殊、不对称,左侧位于消化道前部左边,右侧在消化道后部右边,左大右小;卵巢裸露,性腺发育很快,成熟卵巢成熟系数为27%左右,精巢为11%左右。o(3)性成熟年龄及怀卵量)性成熟年龄及怀卵量o一般一年成熟;绝对怀卵量很低,怀卵量一般为2-3万粒,可达10万粒/尾,平均约3万粒/尾,相对怀卵量700多粒/g;陆封型为30006000粒/尾,平均4000粒/尾。(4)生殖季节及产卵场)生殖季节及产卵场o产卵期因地而异,我国北方8月下旬至9月下旬,浙江、福建10-11月,台湾省12月至翌年;溪

50、流入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产卵水温大致为14-19,水质洁净、水流较急、多沙及鹅卵石的浅水石滩,产卵时间傍晚到天明,傍晚最盛。o发情时,雌鱼腹部在光滑、洁净的石滩处溯水磨擦,雄鱼紧追雌鱼,时而跃出水面,尾鳍激烈摆动,发出连续而响亮的击水声。高潮时,雄鱼头部冲撞雌鱼腹部,雌鱼产卵受精。o分批成熟、分批产卵,延续一、二十天,二、三批产完。沉性卵,富含油球,粘性强,水流冲击反转呈伞状,粘附小砂砾上,产后亲鱼极少数个体能继续存活。仔鱼孵出后入海越冬,翌年春季(3月底至5月上旬)陆续上溯。二、人工育苗二、人工育苗o(一)亲鱼o来源:o生殖季节,自然溪流中性成熟的;河川海区接近性成熟的,暂养、强化培育;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