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检查-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88696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脏疾病检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肝脏疾病检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脏疾病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疾病检查-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肝脏疾病检查肝脏疾病检查 王王 梅梅临床检验与输血学教研室临床检验与输血学教研室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大学医学院肝脏的主要功能肝脏的主要功能1、代谢作用、代谢作用2 2、生物转化功能、生物转化功能3 3、分泌排泄作用、分泌排泄作用糖、脂类、蛋白质的新陈糖、脂类、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功能;核酸代谢;代谢功能;核酸代谢;酶、凝血因子的合成;酶、凝血因子的合成;胆色素代谢;激素的灭胆色素代谢;激素的灭活、排泄;活、排泄;对各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对各种物质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的解毒功水解、结合等的解毒功能;维生素的代谢等。能;维生素的代谢等。胆汁的分泌排泄胆汁的分泌排泄2023/1/103分分

2、 类类肝脏正常物质代谢功能肝脏正常物质代谢功能糖代谢糖代谢 糖原合成糖原合成 糖原分解糖原分解 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脂类代谢脂类代谢 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合成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合成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 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的代谢场所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的代谢场所 产生酮体产生酮体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除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除-球蛋白)。球蛋白)。清除血浆蛋白(除清蛋白)。清除血浆蛋白(除清蛋白)。分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分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尿素合成尿素激素代谢激素

3、代谢激素在肝脏中灭活激素在肝脏中灭活维生素代谢维生素代谢 维生素维生素A,E,KA,E,K和和B B1212的主要储存场所的主要储存场所 维生素维生素K K参与肝细胞内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参与肝细胞内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将维生素将维生素D D转化为转化为25-25-羟维生素羟维生素D D(一)肝脏的物质代谢(一)肝脏的物质代谢(二)肝脏的生物转化(二)肝脏的生物转化n定义:定义: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机体对许多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机体对许多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水溶性增加其水溶性(或极性或极性),使其易随胆汁、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使其易随

4、胆汁、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生物转化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biotransformation)。n转化对象:转化对象:n转化特点:转化特点:n生理意义:生理意义:保护机体保护机体,致癌、致畸致癌、致畸内源性非营养物内源性非营养物:氨、胺、胆色素、激素氨、胺、胆色素、激素 外源性非营养物外源性非营养物: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色素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色素 连续性,连续性,多样性,多样性,失活与活化双重性失活与活化双重性(三)排泄功能(三)排泄功能主要排泄对象:胆汁酸、胆红素、氨主要排泄对象:胆汁酸、胆红素、氨1 1、胆汁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胆汁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

5、吸收,同时能将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及生物转化胆汁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同时能将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及生物转化产物不断地排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产物不断地排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胆汁的来源:胆汁的来源:肝胆汁肝胆汁 胆囊胆汁胆囊胆汁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胆汁的成分:胆汁的成分:胆汁酸(含量最多)、卵磷脂、蛋白质、脂肪酸和胆固醇胆汁酸(含量最多)、卵磷脂、蛋白质、脂肪酸和胆固醇2 2、胆红素代谢、胆红素代谢胆色素胆色素 尿胆素原尿胆素原 粪胆素原粪胆素原尿胆素尿胆素粪胆素粪胆素胆绿素胆绿素胆红素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骨髓、脾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骨髓、脾脏)结合胆红素(肝脏)结合

6、胆红素(肝脏)胆素原胆素原胆色素胆色素(bile pigment)(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胆素原和胆素等。3 3、血氨代谢、血氨代谢药物及体内含氮物质药物及体内含氮物质(如嘌呤、嘧啶等)(如嘌呤、嘧啶等)来源来源去路相对平衡相对平衡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的各项指标的各项指标1、蛋白质代谢检查蛋白质代谢检查2、血脂测定、血脂测定3、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4、胆汁酸代谢检查、胆汁酸代谢检查5、各种酶学检查各种酶学检查病毒感染检测病毒感染检测一一.蛋白代谢功能检查

7、蛋白代谢功能检查(一)(一)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total protein TP)测定测定 清蛋白清蛋白(albumin A)(albumin A)测定测定 球蛋白球蛋白(globulin G)(globulin G)测定测定 及及A/GA/G比值测定比值测定(二)血清蛋白电泳(二)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四)血浆凝血因子测定(四)血浆凝血因子测定(五)血氨测定(五)血氨测定(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球蛋白比值(A/GA/

8、G)测定)测定清蛋白清蛋白(albumin Aalbumin A)全部的血清清蛋白全部的血清清蛋白(albumin Aalbumin A)由肝脏合成,)由肝脏合成,占血占血清总蛋白(清总蛋白(serum toyal proteinserum toyal protein,STPSTP)90%90%以上,因此以上,因此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检测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检测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球蛋白球蛋白 (G(G,globulin)globulin)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TP-A=G),(TP-A=G),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

9、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球蛋白主要是由单核球蛋白主要是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吞噬细胞系统合成,与机体免疫有关。与机体免疫有关。r r 球蛋白由球蛋白由B 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产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产生。参考值参考值 TP:60-80g/LA:40-55g/LG:20-30g/LA/G:1.5-2.5:1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血浆胶渗压的血浆胶渗压的75%75%由白蛋白维持。由白蛋白维持。检测血清蛋白可反应出慢性肝损害,肝实质细胞储检测血清蛋白可反

10、应出慢性肝损害,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备功能。1.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常为相对增高常为相对增高(血清水分减少,如急性失水)。(血清水分减少,如急性失水)。2.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当当TP 60g/LTP 60g/L,A A 25g/L25g/L称低蛋白血症;称低蛋白血症;A25g/LA25g/L时易产生腹水。时易产生腹水。TP 60g/LTP 60g/L,A 25g/LA 25g/L称低蛋白血症。称低蛋白血症。合成减少:合成减少:慢性肝病慢性肝病(当肝细胞严重受损时,当肝细胞严重受损时,A A下降。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下降。常见于慢性

11、肝炎、肝硬化、肝癌)。摄入不足摄入不足营养不良营养不良(TPTP、A A均下降)均下降)丢失过多丢失过多:肾病综合症等:肾病综合症等蛋白消耗增加蛋白消耗增加血清水分增加血清水分增加清蛋白(清蛋白(A A)变化的意义)变化的意义A A的高低与肝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的高低与肝细胞数量呈正相关A A的体内半衰期约为的体内半衰期约为2121天天,急性肝炎时急性肝炎时A A无无明显变化明显变化A25g/LA80g/L,G35g/L 慢性肝病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慢性炎症慢性炎症4

12、.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生理性减少:婴幼儿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药物免疫功能抑制:药物先天性先天性低低r球蛋白血症球蛋白血症5.A/G倒置倒置: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 AG G)【参考值参考值】1.51.52.52.5 【异常结果分析异常结果分析】A AG G比值比值1 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动态观察A AG 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

13、渐减少,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 AG G比值下降,比值下降,A AG 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较差。19(二)(二)前白蛋白前白蛋白(Prealbumin(Prealbumin,PA)PA)前白蛋白是一种肝合成载体蛋白,分子量前白蛋白是一种肝合成载体蛋白,分子量为六万,电泳时处在白蛋白前方,半衰期为为六万,电泳时处在白蛋白前方,半衰期为1.91.9天。天。【参考值参考值】0.1 0.10.4g/L(0.4g/L(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20【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1.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2.2.反映营养状态的指标。反映营养状态的指标。3

14、.3.肝脏疾病时均降低,且往往早于其它血肝脏疾病时均降低,且往往早于其它血清蛋白成分的改变。清蛋白成分的改变。(三)血清蛋白电泳(三)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参考值:参考值:白蛋白白蛋白 0.600.600.71 0.71 或(或(60%-71%60%-71%)11球蛋白球蛋白 0.030.030.04 0.04 或(或(3 34 4)22球蛋白球蛋白 0.060.060.10 0.10 或(或(6 61010)球蛋白球蛋白 0.070.070.11 0.11 或(或(7 71111)球蛋白球蛋白 0.090.090.18 0.18 或(或(9

15、 91818)22血清蛋白电泳原理血清蛋白电泳原理 在碱性环境中在碱性环境中(PH8.6),(PH8.6),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因各蛋白等电点和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因各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各异,分子量小,阴电荷多者泳动快,分分子量各异,分子量小,阴电荷多者泳动快,分子量大,阴电荷少者泳动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子量大,阴电荷少者泳动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为依次为、1 1-G-G、2 2-G-G、-G-G及及-G-G五个区带,五个区带,此种检查法称血清蛋白电泳。此种检查法称血清蛋白电泳。23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24血清蛋白电泳图血清蛋白电泳

16、正常血清蛋白电泳25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急性肝炎,轻症肝炎轻症肝炎:无明显异常无明显异常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A,a1、a2、r,r持续增高,增高程度与肝炎病情成正比持续增高,增高程度与肝炎病情成正比M蛋白血症蛋白血症:r(单克隆性单克隆性),A肾病综合症肾病综合症:A及及r,a2,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r(多克隆性多克隆性)26几种常见病理的电泳图型几种常见病理的电泳图型低低2023/1/1027 【异常结果分析异常结果分析】肝癌患者肝癌患者有时在白蛋白和有时在白蛋白和11球蛋白球蛋白之间出现一条新区带即之间出现一条新区带即甲胎蛋白区带甲胎蛋白区带。多发性骨髓

17、瘤患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在、之间或之间或区可见区可见M M蛋白区带蛋白区带。28(四)血浆凝血因子测定(四)血浆凝血因子测定(1 1)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PT)测定)测定 反映血浆因子反映血浆因子IIII、V V、VIIVII、X X含量,用于判含量,用于判断肝病预后。断肝病预后。(2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APTT)反)反映血浆因子映血浆因子 、含量含量 延长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延长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K K缺乏。缺乏。29(五)血氨测定(五)血氨测定 原理原理 肝脏是唯一能解除氨毒性的器官肝脏是唯一能解除氨毒性的器官。肝脏。肝脏将氨

18、合成尿素,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将氨合成尿素,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谷氨酸脱氢酶法:谷氨酸脱氢酶法11-35umol/L 11-35umol/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肝外门脉系统分流尿毒症、肝外门脉系统分流。30这是一个肝硬化的病人。这是一个肝硬化的病人。1 1)早期表现有表情淡漠,)早期表现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反应迟钝。2 2)随后出现扑翼样震颤。)随后出现扑翼样震颤。3 3)接着出现烦躁不安,)接着出现烦躁不安,要打架

19、(患者生病之前脾气要打架(患者生病之前脾气是很好的)。是很好的)。4 4)几天之后,病人出现)几天之后,病人出现昏迷不醒。昏迷不醒。31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查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查血血清清脂脂类类包包括括:胆胆固固醇醇、胆胆固固醇醇酯酯、磷磷脂脂、甘甘油油三三酯酯及及游游离脂肪酸。离脂肪酸。参考值:参考值:总胆固醇(胆固醇总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酯)胆固醇酯)2.0-6.0mmol/L2.0-6.0mmol/L胆固醇酯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占总胆固醇的60-80%)2.34-3.38mmol/L60-80%)2.34-3.38mmol/L胆固醇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酸 肝细胞酰基转移酶肝细胞酰基转移酶

20、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胆固醇酯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3:1=3:1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1.1.原理原理:肝细胞合成:胆固醇及:肝细胞合成:胆固醇及 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酰基转移酶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酰基转移酶(LCAT)(LCAT)胆固醇卵磷脂胆固醇卵磷脂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2.2.参考值参考值:总胆固醇:总胆固醇:2.92.96.0mmol/L6.0mmol/L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2.342.343.38mmol/L3.38mmol/L333.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1).降低降低:肝细胞受损肝细胞受损:(胆固醇酯

21、降低(胆固醇酯降低,重时重时TCTC降低)降低)甲亢、营养不良时甲亢、营养不良时.2).2).升升高高:胆胆汁汁淤淤积积,无无肝肝损损害害时时(游游离离胆胆固固醇醇升升高高总总胆胆固固醇醇上上升升,胆胆固固醇醇酯酯:游游离离胆胆固醇比值降低固醇比值降低 )34血清总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测定(STBSTB)、)、血清结合胆红素血清结合胆红素(CB)(CB)与未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UCB)(UCB)测定测定尿内胆红素检查尿内胆红素检查尿内尿胆原检查尿内尿胆原检查三三.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35(一)(一)STBSTB、CBCB、UCBUCB测定测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判断黄疸类型:判断

22、黄疸类型:CB/STB CB/STB 正常:正常:20%40%20%40%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UCB:UCB升高,升高,CB/STB 20%CB/STB 50%CB/STB 50%36(二)尿胆红素测定(二)尿胆红素测定(UBI)(UBI)原理:原理:CBCB溶于水溶于水,当当CB34 umol/L(CB34 umol/L(肾阈肾阈),通过肾小球滤出随尿排出通过肾小球滤出随尿排出-胆红素尿。特胆红素尿。特点点:尿液深黄色尿液深黄色 参考值:参考值: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素增加。37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梗阻性黄

23、疸梗阻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38l l参考值: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阴性或弱阳性l 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URO: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URO: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缺如缺如(三)尿内尿胆原测定(三)尿内尿胆原测定(URO)(URO)三种黄疸的鉴别诊断三种黄疸的鉴别诊断CBUCBCB/STBUBIUROCBUCBCB/STBUBIURO正常人正常人正常人正常人 0-6.81.7-10.20.2-0.40-6.81.7-10.20.2-0.4阴阴阴阴阴或阴或阴或阴或 弱阳弱阳弱阳弱阳梗阻性梗阻性梗阻性梗阻性 明显明显明显明显轻度轻度轻度轻度0.50.5强阳

24、强阳强阳强阳减少或无减少或无减少或无减少或无溶血性溶血性溶血性溶血性 轻度轻度轻度轻度明显明显明显明显0.2AST,ALT/AST1急性重症肝炎:急性重症肝炎:ALTAST,ALT/AST1STB,AST及及ALT-胆酶分离胆酶分离,(表现为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而表现为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而ALT则为先则为先升后降。为肝炎后肝细胞坏死表现,见于重升后降。为肝炎后肝细胞坏死表现,见于重型肝炎,型肝炎,提示严重肝细胞坏死提示严重肝细胞坏死,预后极差预后极差)。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AST,ALTAST,ALT均升高均升高,ALT/AST1,ALT/AST1,如如ASTAST升升高高ALT,A

25、LT/ASTALT,ALT/AST1-慢性肝炎进入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活动期肝硬化肝硬化AST,ALTAST,ALT升高升高逐渐下降逐渐下降ALT&AST非病毒性肝炎和肝病非病毒性肝炎和肝病(酒精酒精,药物药物):AST,ALT轻度升高轻度升高,ALT/AST1胆汁郁积胆汁郁积:AST,ALT轻度升高轻度升高,伴伴ALP升高升高ALT&ASTALP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40-150U/L儿童儿童500U/L48ALP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小肠、及胎盘中血清中血清中ALP主要来源于肝脏

26、和骨骼主要来源于肝脏和骨骼肝胆及骨骼疾病时血中肝胆及骨骼疾病时血中ALP升高升高ALPALP生理性增加:生理性增加:妊娠中晚期妊娠中晚期生长中儿童生长中儿童O O型及型及B B型人群型人群病理性升高:病理性升高:肝胆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 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ALP-:ALP-肝炎、肝硬化等肝炎、肝硬化等:ALP-:ALP-骨骼疾病骨骼疾病临临床床意意义义ClinicalsignificanceALP黄疸时黄疸时ALP、BIL及及ALT的变化的变化黄黄黄黄 疸疸疸疸 类类类类 型型型型ALPALPBILBILALTALT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Obstr

27、uctiveObstructivejaundicejaundice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HepatocellularjaundicejaundiceN N或或或或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HemolyticjaundiceHemolyticjaundiceN N N N注:注:注:注:增高;:增高;:增高;:增高;:较明显增高;:较明显增高;:较明显增高;:较明显增高;:明显增高:明显增高:明显增高:明显增高GGT-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5

28、0U/L GGTGGT临临床床意意义义胆道阻塞性疾病:胆道阻塞性疾病:GGT-。肝癌:肝癌:GGT-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GGT-:GGT-,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GGT-N:GGT-N,若,若GGT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恶化。急、慢性急、慢性酒精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炎、药物性肝炎:GGT-GGT-或或,ALTALT和和AST-NAST-N或或。2023/1/1053酶学指酶学指酶学指酶学指标标标标肝脏疾病肝脏疾病肝脏疾病肝脏疾病ALTALTASTASTGGTGGTALPALP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

29、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轻(轻(轻(轻-中)中)中)中)(重)(重)(重)(重)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N N或或或或 慢性肝细胞性疾病慢性肝细胞性疾病慢性肝细胞性疾病慢性肝细胞性疾病 N N或或或或 N N或或或或 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N N或或或或 N N或或或或 N N或或或或 N N或或或或 胆汁淤积性疾病胆汁淤积性疾病胆汁淤积性疾病胆汁淤积性疾病 各型肝胆疾病时常用酶学指标的变化概况各型肝胆疾病时常用酶学指标的变化概况血清单胺氧化酶血清单胺氧化酶(Serum monoamine oxidaseSerum monoamin

30、e oxidase;MAOMAO)MAOMAO的活性升高与组织的胶原纤维增生有的活性升高与组织的胶原纤维增生有关关 当机体有纤维化的疾病时常有当机体有纤维化的疾病时常有MAOMAO升高升高 【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12 1240 KU/L40 KU/L(121240U40Umlml)【异常结果分析异常结果分析】肝硬化时肝硬化时:8080以上的患者有以上的患者有MAOMAO升高升高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 肝癌时肝癌时:MAOMAO升高,可能与伴有肝硬化有升高,可能与伴有肝硬化有关关 进行性全身性硬皮症,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性全身性硬皮症,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时:糖尿病时:MA

31、OMAO也可升高也可升高 脯氨酸羟化酶(脯氨酸羟化酶(PHPH)为胶原纤维合成酶为胶原纤维合成酶 在脏器发生纤维化时,在脏器发生纤维化时,PHPH在该器官组在该器官组织中的活性增强织中的活性增强 57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 1.肝脏纤维化的诊断:肝脏纤维化的诊断:肝硬化、慢性中、重度肝炎时:脯氨酸羟化酶可肝硬化、慢性中、重度肝炎时:脯氨酸羟化酶可明显升高明显升高 转移性肝癌、急、轻型肝炎时:转移性肝癌、急、轻型肝炎时:PHPH大多正常大多正常2.2.肝脏病变随访及预后判断:肝脏病变随访及预后判断:PHPH活性进行性增高活性进行性增高提示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加重提示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加重3.3.

32、无特异性,其他组织器官的纤维化亦可升高无特异性,其他组织器官的纤维化亦可升高58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肝炎病毒种类肝炎病毒种类HAV:RNA病毒,粪口传播,预后较好HBV:DNA病毒,输血,垂直,密切接触传播,预后相对差,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HCV:RNA病毒,同上HDV:RNA病毒,同上HEV:RNA病毒,粪口传播,预后较好59 乙型肝炎的病毒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的病毒标志物检测 HBVHBV属嗜属嗜肝肝DNADNA病毒。病毒。HBVHBV的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和母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婴传播。HBVHBV的的3 3种抗原种抗原HBsAgHBsAg、H

33、BcAg HBcAg、HBeAgHBeAg,对,对应的抗体为抗应的抗体为抗-HBs-HBs、抗、抗-HBc-HBc和抗和抗-HBe-HBe。HBV:三大抗原三大抗原抗体系统抗体系统HBsAg:HBV病毒的外壳蛋白病毒的外壳蛋白,正常正常-抗抗-HBs:保护性抗体保护性抗体,具中和作用具中和作用,-HBeAg:HBV核心颗粒中的蛋白核心颗粒中的蛋白,-抗抗-HBe:非保护性抗体非保护性抗体,-HBcAg:HBV的核心蛋白的核心蛋白,-抗抗-HBc:非保护性抗体非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611.HBsAg1.HBsAg及抗及抗-HBs-HBs HBsAgHBsAg

34、:是感染:是感染HBVHBV的标志的标志,HBsAgHBsAg的多少的多少与与HBVHBV的生成量相平行的生成量相平行 抗抗-HBs-HBs:一般在发病后一般在发病后3 36 6个月出现,个月出现,是保护性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临床上约有。临床上约有10%10%20%20%的慢的慢性乙肝患者性乙肝患者HBsAgHBsAg可同时存在,这是由于可同时存在,这是由于HBsAgHBsAg发生变异,抗发生变异,抗-HBs-HBs不能完全中和不能完全中和HBsAgHBsAg所致所致 622.HBcAg2.HBcAg及抗及抗-HBc-HBc 血液中测不到游离的血液中测不到游离的HBcAgHBcAg。抗抗-HBc

35、-HBc不是中和抗体不是中和抗体,而是而是反映肝细胞反映肝细胞受到受到HBVHBV侵害的可靠指标侵害的可靠指标,主要有主要有IgMIgM和和IgGIgG两两型。型。抗抗-HBcIgM-HBcIgM: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抗抗-HBcIgG-HBcIgG:在机体感染:在机体感染HBVHBV后后1 1个月左个月左右开始升高,能反映抗右开始升高,能反映抗-HBc-HBc总抗体的情况。总抗体的情况。633.HBeAg3.HBeAg及抗及抗-HBe -HBe HBeAgHBeAg阳性:表示阳性:表示HBVHBV在复制,传染性强在复制,传染性强。抗抗-HBe-HBe:多见于多见于HBeAg

36、HBeAg转阴的病人,转阴的病人,是传是传染性降低的一种表现。染性降低的一种表现。抗抗-HBe-HBe并非保护性抗体,它不能抑制并非保护性抗体,它不能抑制HBVHBV的增殖。的增殖。64临床意义临床意义HBsAg+HBsAg+:急急,慢性乙肝慢性乙肝,HBV,HBV携带者携带者 抗抗-HBs+:-HBs+:曾患乙肝曾患乙肝,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乙肝疫苗者HBeAg+:HBeAg+:病毒复制病毒复制,肝炎活动期肝炎活动期,传染性强传染性强抗抗-HBe+:-HBe+: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传染性弱HBcAg+:HBcAg+:病毒复制活跃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传染性强,预后差预后差抗抗-H

37、Bc+-HBc+IgG+:IgG+:表示即往感染表示即往感染 IgMIgM+:+:近期感染、复制、传染近期感染、复制、传染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HBsAg抗抗-HBsHBeAg抗抗-HBe抗抗-HBc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急性或慢性感染急性或慢性感染(大三阳大三阳)+-+-+乙肝后期或慢性感染乙肝后期或慢性感染(小三阳小三阳)-+-潜伏期或急性乙肝早期潜伏期或急性乙肝早期-+痊愈或恢复期痊愈或恢复期,有免疫力有免疫力-+-痊愈痊愈,有免疫力有免疫力疫苗接种或曾经感染过疫苗接种或曾经感染过,有免疫力有免疫力66HBV-DNA HBV-DNA 阳性阳性:HBVHBV病毒血症病毒血症H

38、BVHBV病毒复制病毒复制,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 敏感性高。敏感性高。肝功能总结肝功能总结一、探查肝细胞有无受损一、探查肝细胞有无受损 1.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迄今仍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迄今仍以ALTALT最为敏感,最为敏感,临床上实用价值最大。临床上实用价值最大。二、检测排泄分泌功能障碍二、检测排泄分泌功能障碍 1 1、胆红素检测、胆红素检测2 2、胆汁淤积指示酶、胆汁淤积指示酶68三、鉴别黄疸三、鉴别黄疸 1 1、胆红素代谢试验、胆红素代谢试验 2 2、酶试验、酶试验四、生物合成四、生物合成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 脂肪代谢脂肪代谢凝血因子凝血因子乙肝病毒血清检测指标及意义乙肝病毒血清检测指标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