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导游词.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85489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肃省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导游词.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尺寸:A4字体:仿宋 标题字号:20正文字号:12】甘肃省导游词甘肃省导游词篇1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在这里推八卦、 授渔猎,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也曾在此停留。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 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简称甘。又因省境大局部在陇山之西,古代曾有陇西郡 和陇右道的设置,故又称陇。现全省设11市(兰州、天水、嘉峪关、白银、金昌、 武威、酒泉、张掖、定西、平凉、庆阳)、1地区(陇南)和两个自治州(临夏回族自 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大地 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

2、库的敦煌莫高窟、 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等。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茫茫的戈壁、淳朴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 草原、洁白莹润的冰川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鸣沙山、月牙泉的奇异 组合,给神秘沉重的丝路古道增添了一丝轻松惬意。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独具魅力的甘南藏族风情、肃南裕固族民俗,让 许多国人甚至外国客人都新奇不已。甘肃的石窟分布于河西走廊两侧,这里原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当年那些远走 漠漠塞外丝路的人为保平安,纷纷在这个艰辛跋涉之地开窟造像,这些历千年 而不毁的石窟,既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路历史的见证。于是有了 敦煌的莫高窟、安西县的榆林窟

3、、玉门的昌马石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文殊山 石窟和马蹄寺石窟、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武山县的水濂洞石窟、甘谷县的大像 山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泾川县的王母宫石窟、庆阳县的北石窟寺等,简直 是一条石窟走廊。这里除有兰新铁路贯通之外,县、市、城、乡均有公交车可达,交通相当便 利。甘肃省导游词篇2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也42。57,、 东经92013人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 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 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 南北

4、宽530公里。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乌鞘岭、六盘 山等。甘肃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曾诞生于 此,并造文字、创历法、开创了人类文明之先河。三千多年前,泾、渭河谷地出 现的原始农业成为黄河流域灿烂农业文明的开端。甘肃曾是张骞出使西域、玄奘 西天取经和成吉思汗南征北战、骊可波罗探险游历的经由之地。古老的丝绸之 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沿途撒满了璀璨的文化教育珍宝。甘肃是古代 东西方联系的纽带,记载着中外友好往来、开展人类文明的不朽历史,吸引着愈 多的文人学者和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甘肃省设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酒泉、平凉、

5、庆 阳、定西、陇南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兰州是甘肃省省会, 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中心之一,是以石油工业 为主,有色冶金、机电、轻纺协调开展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甘肃,在解放五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工 农业生产,各项事业蓬勃开展。20xx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61亿元,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6151.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1590.3元。全省文化, 教育,体育,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有着较大的开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 提高。甘肃人口分布极不均匀,20xx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592.58万人,全年出生人 口 34.0

6、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16%。;全年死亡人口 16.6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6.45%。;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 口 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 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 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甘肃旅游资源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 政治文化为代表,文物古迹有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历史 文物等多种类型。甘肃自然风光独具特色,不仅有迷人的青山秀水、高山草原、 大漠戈壁,更有雄浑的黄土高坡、丹霞奇观、冰

7、川雪山。汉、藏、回、裕固、保 安、东乡等十多个民族风情浓郁,魅力独具。甘肃之旅,可以漫游丝绸古道,重 返历史长河。甘肃省导游词篇3甘肃简称”甘或陇,是取古甘州(今张掖)和古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 甘肃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 复杂多样。全省辖14个地州市,87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 全国第七位。20xx年底总人口为2592.58万人,包括汉,回,藏,蒙古,裕固, 东乡,保安等45个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为甘肃特有民族。全省地形 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海拔最底500米,最高近5000米。 滚滚黄河为

8、甘肃提供了丰富的水电资源,祁连山的积雪浇灌着河西走廊千里沃野; 陇东黄土高原富饶辽阔;陇中地区土地广袤,陇南山区气候温和,稻谷飘香,甘 南,祁连山草原丰茂,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甘肃,在中华民族的开展历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地湾遗 址证明,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渭河上游。三千多 年前,周人先祖发祥于陇东一带。汉唐以来,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商贸往来 的丝绸之路,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举世文明的莫高窟,雄伟的嘉峪关,地下珍 藏汉简,金碧辉煌的拉不楞寺和古老的长城等,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甘肃,在解放五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工 农业生产,各项事业蓬勃开展。20xx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61亿元,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6151.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1590.3元。粮食实现 了省内基本自给;在工业上已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和电 力煤炭为主体,结构比拟合理,门类比拟齐全,拥有较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 基地。铁路,公路,民航四通八达。兰州市已成为西北交通,邮电通讯枢纽和商 贸中心。全省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有着较大的开展,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