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85165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尺寸:A4字体:仿宋 标题字号:20正文字号:12】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最新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范文篇1朋友们,来到海南前您曾听说过海南第一楼吗?如果没有听过,那请你现在猜 一猜,它会是哪座楼呢?大多数的朋友您一定会在脑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楼去了。 其实海南第一楼就只是一座十几米高的木结构建筑,可为什么称这个只有10几 米高的楼为第一楼呢,是因为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楼,在当时站在此楼上眺望可 是一马平川。他现在就是位于五公祠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五 公祠位于海口市海府路上,这里原是海口市与琼山市的分界线,整个五公祠建筑 面积达2800平方米,占地约7公顷,是海南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

2、是为纪念唐 宋时期贬到海南岛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栓而建,故 名。该祠由五公祠、苏公祠、观稼祠、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 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这里齐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 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美称。有人称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刚刚和大 家说的海南第一楼,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筑,此楼还有一个非同小可的地方, 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来是无一钉一铁的,现在已经进行了修建。至 今已有100多年了,据说能保持这么久是因为有五公的正气镇住了此楼。大家跟我来,我们来看这五个塑像,知道他们是谁吗?中间的这个是李德裕,

3、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时为宰相,因遭奸党陷害,被贬到海南,在三亚崖州地区有许 多李姓人家自称是李德裕的后代,两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纲、李光、赵鼎、胡栓。大家来看这副对联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 建筑,并为之命名为“洗心轩,以此告诉后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到此游一游, 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烦恼与杂念将远离而去。洗心轩解放 后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国期间的建筑风格。游仙洞用海南火山岩垒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据民间传说而建。据说宋朝年间有 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炼多年,总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梦中见到一 神仙点化说:大海中有一神龟,在你垂暮之年访得此龟,并

4、在其首坐化,定能成 仙。醒后,他苦思不解其意,便决定外出云游寻访。苦经十多年,踏遍了东南沿 海,总悟不到梦境中的神龟。有一天他来到雷州,听说苏东坡被贬在海南,便决 定到岛上游一游,顺便结识和请教于这位大学者。一天,当他踏上这块神奇的荒 岛时,他顿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梦中的神龟,于是他便到僧州拜访苏东 坡,请教龟首在何处,经过几个月的交往,这位道士为苏东坡的博学所折服,而 苏东坡也深被这位道士的精神与决心所感动,于是便告诉他说:琼州地形似神龟, 郡城琼山是龟首。道士便辞别了苏东坡来到琼山探访他梦中的龟首。几经折磨他 终于发现了现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牵梦迥要找寻的地方,于是他便在游仙洞这地 方

5、结茅苦修,他的意志与决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来了一位神仙把 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为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游而去,为纪念这 位道士坚韧不拨的意志,民国四年朱为潮便在此建起了这座假山,并命名为“游 仙洞“。两伏波祠与汉两伏波将军两伏波祠为纪念西汉的路博德、东汉的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是海南较早 的古迹之一。海南最早建伏波庙是在宋朝,据正德琼台志记载:“伏波庙在 郡城北六里龙岐村。明万历四十五年琼州副使戴熹又在府城西边的教场演武亭 建汉二伏波祠水久该祠被毁,至清朝先后有重修,雍正八年郡城文武捐修”。清 光绪十五年朱采主持修建五公祠时,把汉二伏波祠迁建在五公祠内,并改名为 “两伏波

6、祠”,同时增建了拜亭,民国年间和解放后该祠有几次较大规模的重修, 一九八三年老一辈革命家廖沫沙同志在参观五公祠时,适逢两伏波祠重修竣工, 应邀欣然为祠名题匾。路博德,汉代西河平周人,初拜右北平太守,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随 霍去病征匈奴有功,被封为邳离候,堆去病死后,升迁为卫尉。汉武帝元鼎年间, 南越国发生内乱,并反叛汉朝。汉时越族各部通称为“百越,生活在东南沿海的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北部,秦灭亡时,时任南海尉的赵佗乘乱天并 桂林,象郡,自称为南越王,汉朝建立初时汉高祖刘邦对南越采取和协政策,使 南越采取拉拢的措施,使赵佗自动改号,不敢为帝,对汉朝称臣,自此历经文、 景、武三

7、朝,赵佗称臣奉职,不断“使人朝请,维护与汉初的和好关系。至武帝 元鼎四年(前111),南越国出现内乱宰相吕嘉杀南越王越子兴,立王兄建德为王, 起兵反叛汉朝,他传令南越各郡县,煽动民族情绪,抗击汉军。元鼎五年(前110), 武帝令路博德为伏波将军,领军出桂阳(湖南郴县),下涅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 将军,领军出豫章(江西南昌),下横浦,征伐南越,次年杨仆攻陷寻陕、石门, 缴获越船和积粟,进而挫改越军先锋数万。待路博德至,路、杨两军共围建德、 吕嘉于番愚。杨仆攻击越军,纵火烧城,天明时城中南越将士尽投降缴城,南越 王越建德与宰相吕嘉率数万部将逃入海中,乘船西去,路博德派军队乘胜追击, 十月斩获建德

8、、吕嘉,至此南越反叛平定。为加强汉朝对南越的统冶,路博德把 其地设置了储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信耳、珠崖两郡就在海南的储州与琼山。海南的设郡标志着海南从此正式列入 中国的幅员与封建中央政权发生联系。路博德的南征其意义和贡献是极其远深和重大的。南越的平定为边疆的稳定 和经济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九郡的设置,告别是僧耳、珠崖二郡的设 立,确定了我国南方的幅员,使封建中央政权开始对南疆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 之间的融合和开展。典故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词。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区接壤处。五 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南。五公祠建于清光绪十

9、五年(公 元1889年),祠内祭祀着五位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 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铃和李光。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 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 死于此,李纲、赵鼎、胡铃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 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铃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李纲等4人 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的。这5位精忠报国 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 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五公祠高10多米,分上下两层,木质结构, 四角攒尖式

10、屋预,素瓦红椽,三面回廊,可凭栏眺望。挂有“海南第一楼横匾。 祠内还有历代文人的题咏和楹联,概括了五公的生平业绩,表达了后人的崇敬心 情。在五公祠东侧,有一明代所建的高楼,是祭祀苏东坡的苏公祠。祠内有一座 石刻苏东坡像。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岛,曾在这里暂住20 多天。他得知当地群众饮水困难,于是开凿了俘粟泉和洗心泉。浮粟泉甘美清冽, 水面泛起小泡,状如粟粒,故名。1920xx年,重修苏公祠时增建了粟泉亭、洗 心轩、洞酌轩,统称为琼园。苏公祠与五公祠相连,环境幽静,花木繁茂,有“圣 祠叠翠之誉。五公祠及两侧的苏公祠、伏波祠、学圃堂、观稼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亭台 楼阁连成一片

11、,构成一组园林式建筑群,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占地近7公顷。 这里环境典雅,建筑巍峨,古木参天,花香袭人,素有琼台胜景之称。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 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土李光、胡全。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 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开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 祠,后来便以五公祠称呼海南第一楼及其周围一组古建筑。溯源清朝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1889)主持修建,同时增建和重建了观稼堂、 学圃堂、西斋(又名五公精舍)。祠内奉祀唐、宋两代被贬来琼的

12、(唐)李德裕、(宋) 李纲、赵鼎、李光、胡专全五位历史名臣,俗称“五公。五公祠为楼阁歇山顶建筑,建筑面积498.88平方米,高12.26米,后墙柱处砌 墙,其余三面辟为廊,整座大楼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撑,其建筑风格有鲜 明的海南地域特征,带有南洋建筑的痕迹,也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有较高的艺 术和历史价值。五公祠正门悬挂五公祠的金字匾额,楼上挂有“海南第一楼,落款署:光 绪十五年嘉兴朱采,楼内大厅挂“安国危身横匾。楼下供奉五公神位和展出五 公史迹,大厅圆柱挂楹联二副,其一:“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 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原为民国观察使朱 为潮一九

13、一五年撰联,著名学者容庚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於东坡外,有 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处南首级中,别为一郡,望烟云所聚, 天涯万里见孤忠。原为民国广东学使徐祺撰联,著名学者商承祚一九八一年重 书。楼上大厅圆柱有楹联二副,其一:“唐嗟未造,宁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 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斯楼中。由清朝海南举人潘存撰联, 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 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为民国琼崖镇 守使黄志桓撰联。这些楹联惊天地、泣鬼神,正气浩然,雄姿勃发,充分表达了 五公高风亮节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精神。

14、五公祠历代有重修,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曾主持修缮。解放后, 在1954年、1973年、1992年、1996年由广东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 民政府先后拨款对这组古建筑进行修缮。五公祠(海南第一楼)最大规模的一次维 修是在20xx年10月,由国家文物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五公祠管理处共同出资 对其进行抢救性的维修。抢修后的海南第一楼,光彩夺目,焕然一新,再现了百 年古楼的风采和雄姿。五公祠之所以称为海南第一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规模和所奉祀的五公 他们高风亮节的品德在当时都堪称第一。题记千秋功罪垂定论,愿五公英烈气呼唤“群才奋起莫负斯楼”五公资料李德裕一一(787-850),唐

15、赵郡人,官历翰林学士、观察使、兵部左侍郎、左仆射, 唐宣宗时因受李宗闵、牛僧儒集团中的白敏及其同党排斥被贬海南。字文饶,唐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出身于山东世家大族。祖父李栖筠,德 宗朝官至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宪宗朝两任宰相,曾极力赞助宪宗削藩。少年的 他德裕聪敏过人并写得一手好文章,但他却不乐意参加科举考试,不屑与土子同 流,不久以门荫入仕,补官校书郎,后累官至翰林学士、观察使、节度使、兵部 尚书、宰相等职。唐文宗大和七年(833)二月,李德裕被文宗任命为同平章事(即 实际上的宰相),这时期朝中党争激烈,李德裕因反对奸臣李训等人出任谏官而 得罪文宗,大和八年(834)十一月被罢相出任镇海节度

16、使。开成五年(840)唐武宗 即位,九月,李德裕入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度出任宰相。这次入阁当政前 后六年,由于深受武宗的信任和重用,使他能够充分发挥其政治才干,当政六年 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有作为的时期。藩值割据、党朋之争、宦官专权是唐中晚期的 一大政治特点。这时期他北破回鹘,在会昌三年(843)击败了回鹘的入侵,收复 了幽、燕等地,维护了北方边陲的安定;会昌四年(844)他又力排众议,决策制胜 平定了昭义节度使刘稹及其部将的反叛,使不服从朝廷的割据称雄者一先后归顺。 李德裕在执政期间,出色地发挥了中书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宦官的势 力,使内忧外患,动乱不安的唐王朝得到相对的稳定,中央集

17、权取得进一步的巩 固。晚唐时期,朋党之争激烈,李德裕是他党的领袖人物,与其对立的牛党, 其领军人物是牛僧儒与白敏中,两党长期角逐,互有胜负。会昌六年(846)三月 武宗病故,其叔父李忱即位是为宣宗,他起用了白敏中为相,四月,李德裕就被 贬黜为荆南节度使,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贬为潮州司户,大中三年(公元849 年)李德裕自洛阳由水路南行,赶赴潮州,九月到达潮州不久,又接到被贬为崖 州司户的命令。李德裕执政期间,疾恶朝中朋党,提拔孤立无援的寒素之士,士 人对他颇有好感,当李德裕谪贬崖州的消息传开,不少士人吟诗作赋,致有“八 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的诗句,表现了士人对他的怀念之情。大中四

18、 年(公元850年)正月,李德裕抵达崖州(今海口),开始过其终老南荒的流放生活。 在谪贬崖州期间,他的处境和生活是极其艰难的,在给表弟姚邰的信中他曾这样 的写道:“开地穷人,物情所弃。虽为骨肉,亦无音书。平生旧知,无复书问。“资 储荡尽,家事一空,八口嗷嗷,往往绝食。块独穷悴,终日苦饥。惟恨垂没之年, 须作馁而之鬼李德裕虽万里投荒,身处逆境,贫病交加,生活艰难,但仍关心着唐王朝的 国运与安危,他经常登上崖州城楼,举目四望,只见青山环绕,一片荒凉,不由 触目神伤,又想到自己远离朝廷,不知能否再度为朝廷出力,于是感而有作,写 下了“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19、的诗篇,反映了他虽身处南荒,但仍关心国运的安危和忧国忧民致死不变的决心。 在居琼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仍不忘著书,留下了穷愁志共四十力篇。李德裕被贬来琼有不少有趣的传说。相传李德裕为相时,一日夜里曾梦见一 位老者对他说:七九之年我们将相会于万里外,果真在63岁的那一年他真的死 在远离京都万里之外的流放之地海南。关于李德裕之死也有这样的传说:大中四 年(公元850年)十二月十日他到城南一小道院,遇到一位老道人挂一葫芦在墙上, 贫病交加的李德裕便问其是否装有什么药物,老道人回答说:皆人之骨灰耳, 自党朋之争,朝士被黜贬而死,贫道怜之,贮其骸灰于此,以俟其子孙来访。 当晚李德裕回寓所就心痛而死,终年63岁

20、。李德裕历仕宪、穆、敬、文、武、宣宗六朝,是一位明辨持正,较为开明和 有魄力的政治家,在晚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的政治混乱年 代,他能够兴利除弊,锐意进取采取一些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开展的政策与措 施,使得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唐王朝保持相对稳定,对晚唐的社会开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他贬谪海外仍不忘著书写作对海南文化的开展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只可惜一代名相却因朋党倾轧而“功成北阙,骨葬南溟。其主要著作有次柳氏 旧闻、会昌一品集等传世。李纲福建邵武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北宋末年一位有魄力、有才 华的宰相,因受奸臣陷害被贬海南。宋徽宗宣和7年(公元1120XX年)李纲任太常

21、少卿,同年10月由女真族建立 在宋北方的金国毁弃盟约,大举进攻宋朝,在宋降将郭药师的引导下长驱直入, 前锋直逼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北宋半壁河山尽入金人之手,百姓惨遭铁蹄蹂蹒, 边报猝至,朝廷震惊。宋徽宗一面召天下勤王之师,一面准备南逃,同年十二月, 在李纲的坚持下,徽宗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次年改号靖康。靖康元 年(公元1120xx年)正月,金兵逼近东京,徽宗匆匆出逃,钦宗也想南走,李纲挺 身而出,坚决反对逃跑,认为今日之计,莫假设整饬军马,扬声出战,固结民心, 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在首都军民一片抗金的呼声下,钦宗被迫任命李纲 为尚书右丞(副相),主持防务,在李纲的带着下东京军民积

22、极抗金,击退了金兵 的进攻。金军退兵后,李纲必任枢密院事,同年四月徽宗回到了京师,六月,李 纲被任命以知枢密院事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以解太原之围而离开于朝廷,与 此同时钦宗又下诏宣抚副使、制置副使等都直接听命于朝廷,使李纲根本指挥不 了军队,8月李纲被召回京,9月被罢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任扬州知州, 不久即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罪名罢官谪贬,置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11 月金兵再次大举南下包围开封。钦宗又重新起用李纲,李纲从建昌赴宁江途经长 沙时,得诏即率湖南“勤王之师入援,行至半路而都城已沦陷,徽宗和钦宗两帝 同时被金兵所虏,宋室被逼南渡,北宋灭亡。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

23、构即帝位南京应天府,是为宋高宗,改当年为 建炎元年,史称南宋。他起用深孚重望的李纲为相,6月李纲奉召入朝,刚到任 的李纲立即制定了治国、整军、抗金的十项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十议(即议 国是、议巡幸、议赦辜、议僭逆、议伪命、议战、议守、议本政、议责成、议修 德)。他上书高宗,反对议和,要求表彰抗金中的死节将土,还都开封,重整军 务,他强烈要求严惩降金官吏,积极支持两河军民抗击金兵的举动,在李纲的苦 心经营下,南宋政局逐渐稳定,然而宋高宗最后还是听信了降派黄潜善、伯彦等 人的谗言,8月以“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等罪名罢免了主政仅75天的李纲的宰相 职务,太学生陈东因上书留用李纲,还都东京而被杀。罢相后

24、的李纲其间一再遭 贬斥,于建炎三年(公元1120XX年)贬为单州团练副使,移置万安军(今海南万宁) 居住。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李纲携子李宗之从广东徐闻渡海,25日在海口登 岸住宿华远馆(今海口得胜沙一带),3天后便遇赦,十二月五日再从海口渡海北 返。绍兴二年(1132年)二月,李纲被起用为湖广宣抚使兼谭州知州,绍兴十年(1140 年)正月,病死福州,终年58岁,淳熙十六年(1189年)谥忠定,其著作有梁溪 集、靖康传信录、奉迎录等传世。李纲在海南逗留期间,曾到海口龙岐村的伏波庙拜祀汉两伏波将军,并留下 伏波将军庙碑阴记记述了他这次南渡的经过。李纲在海南停留的时间虽然 短暂,但他在历史上抗击外侵

25、的壮举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海南人民怀念 他的原因所在。李光一一南宋越州人,进士出身,官居县令、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因极力 反对秦桧而被贬海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李光任参知政事(副宰 相),这时秦桧当宰相,因李光在朝野中有较高的威望,秦桧企图利用李光来维 护他的统治地位。初时,李光看不清秦桧的狰狞面目,受其蒙蔽利用和欺骗。不 久,当李光看到秦桧为到达与金人议和,撤除了淮南守备,夺去主战派诸将的兵 权后,才知道秦桧的卖国投降行为,于是李光屡次当着高宗的面无情的揭露秦桧 弄权误国的罪行是欲壅蔽陛下的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并要求高宗处斩 秦桧以谢国人,但高宗一心想议和

26、,不仅不采纳李光的建议,反和秦桧一唱一和, 相互勾结,打击陷害李光,并把李光贬黜为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绍兴十一年 (1141年)秦桧的同党万俟。以“阴怀怨望的罪名诬告李光,同时祸连五十三家, 李光家藏万卷书,在这次诬告中也尽被焚为灰烬,李光被再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 移藤州(今广西藤县)安置。绍兴十五年(1145年)奸臣杨愿又诬告李光作诗挖苦时 政,纵横倾险,子弟宾客,往来吴越,诱人上书,动摇国是,又再次被贬琼州(今 海南琼山)。绍兴十五年(1145年)底,李光从徐闻渡海,面对这片沧凉的荒岛和陪同自己 一同南渡的儿子孟博,心中充满无限的凄凉和忿恨,于是由感而发,写下了渡 海诗二首;三载藤江守药

27、炉,身轻那复羡飞凫。琼山万里乘风便,始觉惊涛异 坦途“潮回齐唱发船歌,查渺风帆去假设梭。可是胸中未豪壮,更来沧海看鲸波? 抒发对秦桧横加迫害的不满。到达琼州时,李光住在金粟庵(今五公祠内)。他在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两副对联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凭百折不挠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对海南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 海南人民广为传颂。在海南第一楼的左边是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右边是苏公祠。说道苏公祠自然 就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据说是先有苏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来看 看在苏公祠前这一石碑,这可是国家一级文物,为宋徽宗赵诘手书神宵玉清万 寿宫诏碑,赵诘自创的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

28、,由此可窥一斑。大家来这边,这里就是琼园了,看到那个浮粟泉了吗?传说,苏东坡被贬至 此地时,指地凿泉。发现了浮粟泉,因为泉涌如浮粟,甘爽纯洁而得名。最新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范文篇2欢迎大家来到海南五公祠!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 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词。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由 五公词、苏公饲、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构成,人们 习以五公祠统称。有海南第一楼之誉,海口市八景之一的圣祠叠彩就在这里。 这片园林式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XX年),陆续建至本世纪 初。这里奇花异

29、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该祠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 谪到海南岛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 名臣得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 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屡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至今 已有百余年。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十几米,分上下二层,双泉亭诗的小序中这样写道:予自甲子去,再贬琼山,寓居双泉,首尾六 载”。因此留下:曾是双泉旧主人”的诗句,据说其子孟博就病死在金粟庵,李 光为此作“脱履尘寰委蜕蝉,其形渺渺驾非烟。丹台路杳无归日,白玉楼成不待 年。宴坐我

30、方依古佛,空行汝去作飞仙。恩深父子情难割,泪滴千行到九泉。 的悼诗来哀悼痛失爱子。在琼期间李光和被贬居琼的胡铃,过往甚为密切,经常赋诗唱和,“讥讪朝 政”。后被奸臣吕愿中告发,于绍兴二下一年(1151年)被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僧州 市)编管。李光从琼州移昌化军时,路经澄迈通潮驿时,曾书“通潮阁横匾。到 昌化军后,军守陈适对李光非常尊敬,并热情地接待了他。陈适把李光请到自己 的私邸“坚白堂”书斋里居住,李光入居后,把“坚白堂改名为“无倦斋。据宋 史记载他在这间“无倦斋里无倦地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愈八十,笔力雄 健。这时期军城的亭台、楼阁几乎都有他的题匾、诗歌和楹联。不久,李光迁 出无倦斋,在陈适

31、私邸的北面建起了两间茅屋,并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野芳发而幽香,花木秀而繁阴之意,取名为秀香堂。他和当地的学子如王霄、 杜介之、许康民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和他们一起饮酒吟诗唱和。这时期他 创作大量的诗、文,留下的有二百多首,诗、文的内容大多反映自己和当地人民 的生活和感情。四库全书提要曾这样评价他的诗是志谐音雅,婉丽多姿,大 抵多托兴深长,不独清绝可爱。李光居琼十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其中 不少是甚价值之作,为海南文化事业的开展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遗产。赵鼎山西运城人,南宋进士出身,曾任宰相,因反对秦桧的投降主义被贬海 南。四岁丧父,在母亲樊氏的教导下,通读经史百家之书。靖康二年(112

32、0xx年) 任洛阳令时,适逢宋室南迁,赵鼎跟随南渡,高宗建炎三年(1120xx年)任右司谏 时,向朝廷提出四十项抗金治国的政治主张,被采纳三十六项,在此期间他力主 抗金,并亲征皆能决胜,金人非常害怕他。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他力促高宗 “亲总六师,临江决战,大败金兵于大仪镇,并力荐抗金英雄岳飞出任主帅,主 持收复南宋军事重镇襄阳(今湖北襄樊),成为千古佳话。由于他于国有大功”, 在绍兴五年(1135年)出任左仆射(宰相),不久因与高宗议和的政治主张意见相佐, 于绍兴六年(1136年)被罢相改任观文殿学士,知绍兴府。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 再次起用赵鼎为左仆射(宰相),执相位后他积极支持

33、岳飞等主战派的抗金主张, 并以非凡的才能处理南宋初期的军政大事,一度使内忧外患的南宋政权出现短暂 的中兴局面,因此,高宗曾表彰他说:“赵鼎真宰相,天使佐联中兴,可谓宋代 之幸也。但由于高宗一心只想偏安,对主战派恢复中原,迎回徽、钦二帝的主 张极其反感,因此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又再次起用了降投派秦桧为相秉政, 秦桧恢复右相位后,为迎合高宗的议和主张,避开主战派的反对,他首先将主战 的赵鼎排挤出朝,罢去了相位,出任绍兴知府。绍兴十一年(1140年)六月又再贬 为清远军节度副使,移潮州安置。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秦桧议和事成, 高宗对他更加的倚重和信任,这时他以左相加封太师、魏国公

34、,一人独居相位, 独揽朝政大权。为维持议和局面,巩固其政治地位,他进一步排斥异己,迫害主 战分子,赵鼎因此首受其害,遭到一贬再贬。绍兴十五年(1145年)再贬吉阳军(今 海南三亚市)编管。绍兴十五年(1145年)夏,赵鼎从潮洲南下贬所吉阳军,途经雷州时,雷州知 府王惕仰慕赵鼎的抗金壮举,热情的接待了他,并“假肩舆以送此事后来给秦桧 知道后,立即把王惕谪于全州。九月赵鼎南渡到达贬所,寓居三亚水南村裴闻义 家(裴闻义曾在绍兴年间任吉阳军令)。按当时的规例被贬的官员对朝廷的贬谪仍 要上表称谢,赵鼎在贬所给皇帝的谢表上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 誓九死不移。表达了他忠于朝廷与抗金救国的思想

35、永远不会改变。他的这种坚 强意志也使秦桧感到十分害怕,当秦桧读到赵鼎的谢表时,也不得不胆战心惊地 说“此老倔强犹昔。因此,也更引起了他对赵鼎的横加迫害,他在家中书写着赵 鼎的名字,时刻想方设法必欲将其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由于秦桧的处处迫害,赵 鼎在居琼的三年中,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相问。生活上,他更是处于饥 寒交迫,孤依无援的境地,这时只有广西帅张宗元有时遣人送来一些药物与酒米 之类的生活用品聊解生活的困境,后被秦桧知道,马上把张宗元调离广西,并命 令吉阳军每月要把赵鼎在贬所的生活及活动情况向他报告,使得这位年事已高的 老人在生活上和行动上完全陷于绝境之中。由于秦桧变本加励残酷迫害,此时赵

36、鼎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贫病交加的他托人到湘黔边境 告诉他儿子赵汾说“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遂绝食而 死,临终前自书铭旌道:“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表示他至死也不 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抗金救国。赵鼎死后天下闻而悲之。爱国诗人陆游读到 他的铭旌时大声疾呼:呜呼,不可谓伟乎?赵鼎死后,葬于海南昌江县老城乡 的苗山,第二年得旨归葬浙江石门,棺达琼州郡(今琼山)城时,时人江应辰作祭 文曰:惟公两登上宰,皆值危难之时,一斥南荒,遂为生死之别。事之定于盖 棺,恩特准予归骨。赵鼎死后十年,孝宗即位,因念及其于国有功,追封为丰国公,赠太傅,谥 忠简

37、。主要著作有得全居士集、忠正德文集等传世。胡桂一一江西吉安人,南宋进士出身,先后任知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少监、 起居郎、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因反对与金议和而被贬海南。胡铃自幼以通达知名,宋靖康丙午年举乡试,高宗建炎二年(1120xx年)以“汤、 开听民而兴,桀、纣听天而亡应策,洋洋万言,赢得高宗的赞赏,但因其性刚 直,以状元之屈居进土第五名,被授抚州军事判官,建炎三年(1120XX年)胡铃因 家父去世,守孝在家,未到任上。这年适逢金军大举南侵,横渡长江,从湖北直 取江西,隆裕竽太后南逃至赣州时,太守杨渊已弃城远逃,金军大举围攻赣州, 隆裕皇太后等一干随从命系一线,此时胡铮挺身而出,火速招

38、募乡勇义军与金军 对虎赣江,誓死护城保驾。并击退了金军的进犯,使隆裕皇太后转危为安,因保 驾护城有功胡铃被擢升为承直郎兼吉州军事判官。绍兴五年,(1135年)在兵部尚 书吕祉的推荐下,胡锋升任枢密院编修官,掌管全国军事文件的编纂。绍兴八年, (1138年)秦桧一揽朝政大权,为迎合高宗的偏安,派王伦出使金国议和,参知政 事孙近也全力附会,因议和事成,金国以诏谕江南之名,将宋朝改称“江南, 视高宗为“臣子,公然要高宗脱下皇袍,改穿臣服,跪拜在金使脚下接受金国的 “国书,俯首纳贡称臣。这一消息传出,在全国激起轩然大波,遭到朝野的强烈 反对。时任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铃以大无畏的精神,向高宗上戊午上高宗封事

39、 疏(即斩桧书),直谏高宗“一屈膝,那么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千百万赤子尽为左 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并大胆地揭露秦桧、王伦、 孙近三人卖国求荣的面目,请高宗“断三人头,竿之藁街。胡铃的戊午上高宗 封事疏获得朝野的广泛支持,江苏进士吴师古把他的秦疏刻板传诵,一时临安 城内洛阳纸贵,流布四方,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金国熙宗,以千金求疏,观读后大为震惊,连呼“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 但胡铃的一片热诚之心却被秦桧视为“洪水猛兽,他把胡铮的名字写在家中的墙 上,必欲将之置于死地,因此秦桧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将胡铮贬为 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编管,后迫于公论,改判监广州外仓。

40、绍兴十二年,(1142 年),因抗金英雄岳飞遭秦桧等人的暗杀,胡铃再向高宗上疏,二度请斩秦桧, 再遭贬为新州(广东新兴县)编管。在新州胡铃目睹秦桧等人专权误国,残害忠良 的行径,因而写下了好事近词一首:富贵本无心,何事矣乡轻别?空使猿惊 鹤怨,误薛萝秋月。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因词中有“豺狼当辙一句,又被秦桧以“谤讪怨望之罪,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 正月,再贬为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市)编管。绍兴十八年(1142年)春,胡铃从徐闻 渡海,在澄迈通潮阁登陆后,向贬所进发,经临高县时,县令谢渥盛情地接待了 他,路过临高博顿村时,因天气酷热,在茂林中休息,见泉水从地

41、下涌出,取之 解渴,此后汲者不断。后业,博顿村人戴定实父子二人为了感激胡铃的功劳,请 宗方书澹庵井三字,刻石立碑以志纪念,郡守方世功亦作了记,后成为海南古 迹之一。胡铃到达吉阳军,寓宿在赵鼎住过的裴闻义家,他亲身目睹了这位曾经同朝 共事的宰相在流放时惨遭的迫害,也深为赵鼎抗金救国的精神所感动,因而写下 了脍炙人口的哭赵鼎诗:“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公独难。阁下大书三 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留穷岛,千十高名屹泰山。天地办因悭一老, 中原何日复三关?。他以高昂的激情歌颂了赵鼎敢于抗议犯颜”的精神,充分肯 定了他在收复中原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指出他的精神同泰山一样千古长 存。胡铃在吉

42、阳军八年的流放生活中,开始的睡境是十分艰难的,他在给侄儿的信中曾写道:身陷九渊,日与死迫。但随着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与当地百姓黎 民的友好交往,初业时的绝望心情为之一扫。在贬所他感受到因交通闭塞,给当 地带来文化教育的落后,于是在寓所他招收当地的学子“日以训传经书为事,黎 苗闻之,遣子入学”。为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和当地 的社会名流、士人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据琼台志记载郡人陈迪功、靖 江慕铃名常与往来。陈迪功、靖江是当地镇压黎族的头目,胡铃在与他们交往 中常教导他们要搞好民族团结,因此在胡锭的建议下,他们在城西南二里水池上 筑亭,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净洗甲兵长不用之义,取亭

43、名为洗兵亭。并书匾题 诗,反对汉族统治者屠杀少数民族,主张让黎汉人民共同过上平安的生活。最新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范文篇5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 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五公祠风景区位于海口市与琼山府城接壤处,距市中心约5公里,是为纪念 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 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五公祠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西斋组成,并 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等连成一片, 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

44、00亩。始建于明万历 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屡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五公祠历来被誉为琼台胜景,它以“海南第一楼为主体,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 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十几米,分上下二层,四角攒尖式屋顶,素瓦红椽,与四周 烂漫的绿叶繁枝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二楼正面,”海南第一楼”横额赫 然入目;楼下大厅楹柱上有二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 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只知有国,不知有 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读 罢,抚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气荡然而生。五公祠右边有学圃堂和五公精舍。

45、学圃 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诗文之地,两 厢房均是以素瓦红木建筑,典型明清风格.庭园花木繁茂,四季凝荫,景色绚丽, 环境幽静.郭晚香来海南时带书8000多卷,置五公祠楼供五公精舍学生研习。郭 晚香病逝后,五公精舍为五公祠图书馆,藏郭晚香遗书。后来,历经洗劫,图书 所剩无几。而后,学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缮一新,陈列海南局部文物, 有明代禁钟、黎族古代铜鼓、宣德炉等。最新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范文篇6朋友们,来到海南前您曾听说过海南第一楼吗?如果没有听过,那请你现在猜 一猜,它会是哪座楼呢?大多数的朋友您一定会在脑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楼去了。 其实海南第一楼就只

46、是一座十几米高的木结构建筑,可为什么称这个只有10几 米高的楼为第一楼呢,是因为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楼,在当时站在此楼上眺望可 是一马平川。他现在就是位于五公祠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五公祠位于海口市海府路上,这里原是海口市与琼山市的分界线,整个五公 祠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占地约7公顷,是海南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是为 纪念唐宋时期贬到海南岛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栓而 建,故名。该祠由五公祠、苏公祠、观稼祠、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 建筑群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这里齐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美称。有人称在海南思古抒怀,

47、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刚刚和大 家说的海南第一楼,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筑,此楼还有一个非同小可的地方, 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来是无一钉一铁的,现在已经进行了修建。至 今已有100多年了,据说能保持这么久是因为有五公的正气镇住了此楼。大家跟我来,我们来看这五个塑像,知道他们是谁吗?中间的这个是李德裕, 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时为宰相,因遭奸党陷害,被贬到海南,在三亚崖州地区有许 多李姓人家自称是李德裕的后代,两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纲、李光、赵鼎、胡栓。大家来看这副对联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 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两副对联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国不知

48、有身,凭 百折不挠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对海南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 海南人民广为传颂。在海南第一楼的左边是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右边是苏公祠。说道苏公祠自然 就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据说是先有苏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来看 看在苏公祠前这一石碑,这可是国家一级文物,为宋徽宗赵诘手书神宵玉清万 寿宫诏碑,赵诘自创的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由此可窥一斑。大家来这边,这里就是琼园了,看到那个浮粟泉了吗?传说,苏东坡被贬至 此地时,指地凿泉。发现了浮粟泉,因为泉涌如浮粟,甘爽纯洁而得名。好了,朋友们,现在我们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你们自己去更加亲密的接触五 公祠,半小时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琼A最新的海南五公祠导游词范文篇7欢迎大家来到海南五公祠!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词。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由 五公词、苏公饲、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构成,人们 习以五公祠统称。有海南第一楼之誉,海口市八景之一的“圣祠叠彩就在这里。 这片园林式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XX年),陆续建至本世纪 初。这里奇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该祠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 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