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病因--内伤病因.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73621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3病因--内伤病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5-3病因--内伤病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3病因--内伤病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病因--内伤病因.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内伤病因内伤病因 内伤病因,是相对“外感”或“外伤”而言,主要与摄身不慎有关。主要内容: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七情内伤,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类内伤病因。(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七情内伤一、七情内伤(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概概 念: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正 常常的情志变化。的情志变化。致病条件:致病条件:情志异常(超出生理范围的情志变化)情志异常(超出生理范围的情志变化)突然突然.强烈强烈或或长期持久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的情志刺

2、激 机体耐受调节能力机体耐受调节能力低低 足以足以引发疾病引发疾病或或加重病情加重病情的七情就称为的七情就称为七情内伤七情内伤 发病途径:直接伤及内脏而发病发病途径:直接伤及内脏而发病 七情七情七情内伤七情内伤 意意 义:情志因素不仅可以致病,而且对所有疾病的转归义:情志因素不仅可以致病,而且对所有疾病的转归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气机紊乱气机紊乱.气血失调气血失调.功能失常功能失常.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关系(如同六气与六淫的关系)情志刺激人体正气发病不病七情内伤七情(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1.1.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基础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基础生理生理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

3、怒悲忧恐。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心在志在志为喜为喜 肝肝在志在志为怒为怒 脾脾在志在志为思为思 肺肺在志在志为忧为忧 肾肾在志在志为恐为恐 2.2.脏腑精气异常致情志异常脏腑精气异常致情志异常 情志过激伤五脏精气情志过激伤五脏精气 藏 化 生 伤 伤 伤五脏肝心脾肺肾精气情志怒喜思悲恐素问素问调经纶调经纶:“血有余则怒,不足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则恐。”灵枢灵枢本本神神:“肝气虚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实则笑不休。”如如“怒伤肝怒伤肝”病理病理素问素问阴阳阴阳应象大论应象大论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气血精津足气血精津足

4、气机调畅气机调畅脏腑功能正常脏腑功能正常情志正常情志正常刺激刺激机体机体心心肝肝心心肺肺脾脾肾肾喜喜怒怒忧、悲忧、悲思思恐、惊恐、惊(三)(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七七情情能能否否致致病病,除除与与情情志志本本身身反反应应强强度度、方方式式有有关关外外,还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二是影响病情发展与转归。二是影响病情发展与转归。七情致病特点:七情致病特点:多发为情志病多发为情志病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

5、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影响病情变化影响病情变化皆从皆从心心而发而发怒伤怒伤肝肝惊喜伤惊喜伤心心思伤思伤脾脾悲忧伤肺悲忧伤肺恐伤肾恐伤肾 气血逆乱气血逆乱怒怒则则气气上上喜喜则则气气缓缓惊惊则则气气乱乱思思则则气气结结悲悲则则气气消消忧忧则则气气闭闭恐恐则则气气下下心为主导心为主导七情致病以心肝七情致病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脾三脏为多见 怒则气上:怒则气上:肝肝气上逆、血随气逆气上逆、血随气逆 并走于上并走于上 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昏厥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昏厥 喜则气缓:喜则气缓:心心气涣散、神不守舍气涣散、神不守舍 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狂乱 惊则气乱:惊则气乱:心心气

6、紊乱气紊乱 心悸不宁、惊恐不安心悸不宁、惊恐不安 思则气结;思则气结;脾脾气郁结气郁结 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纳呆、脘腹胀满、便溏 悲则气消:悲则气消:损伤损伤肺肺气气 气短、精神萎靡不振、乏力气短、精神萎靡不振、乏力 忧则气闭:忧则气闭:肺肺气郁滞气郁滞 闷闷不乐、精神不振、胸闷、气短闷闷不乐、精神不振、胸闷、气短 恐则气下:恐则气下:肾肾气不固气不固 二便失禁、遗精、昏厥二便失禁、遗精、昏厥“思虑思虑伤心脾伤心脾”1.1.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 (1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 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 2)七

7、情首先影响心神:盛怒者,迷惑而不治;七情首先影响心神: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等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等 (3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如惊喜伤心,忧思伤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如惊喜伤心,忧思伤 脾;等等。脾;等等。(4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 现的病证。如大喜大怒易致心脑病发作。现的病证。如大喜大怒易致心脑病发作。气机逆乱气机逆乱七情内伤七情内伤脏腑失调脏腑失调气血精津失调气血精津失调肝失疏泄肝失疏泄 肝气上逆或横逆肝气上逆或横逆悲则气消悲则气消喜则气缓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恐则气下怒

8、则气上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思则气结心气涣散心气涣散 心失藏神心失藏神肺气耗伤肺气耗伤 肺失宣降肺失宣降肾失固摄肾失固摄心气紊乱心气紊乱 肾气不固肾气不固脾气郁结脾气郁结 脾失健运脾失健运痰饮痰饮瘀血瘀血瘀精瘀精气滞气滞化火化火伤阴伤阴2.2.2.2.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3.3.3.3.影响病情变化影响病情变化影响病情变化影响病情变化情志情志得当得当有利于疾病康复有利于疾病康复病情好转、痊愈病情好转、痊愈失当失当消沉、悲观、波动消沉、悲观、波动病情加重、恶化病情加重、恶化如高血压、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

9、面的影响:有利于康复。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当怒则怒,当悲则悲,怒而不过,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4.4.多发为情志病证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情志病,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情志病包括:的病证。情志病包括: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

10、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 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过饥过饥 饥饱失常(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不节)过饱过饱 饮食不洁饮食不洁 五味五味偏嗜偏嗜 饮食偏嗜饮食偏嗜 寒热寒热偏嗜偏嗜 偏嗜偏嗜饮酒饮酒二、饮食失宜 饥饱失常(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不节)过饥过饥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全身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全身乏力 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而继发他病正气虚弱

11、,抵抗力降低而继发他病 过饱过饱 饮食阻滞、脾胃损伤:饮食阻滞、脾胃损伤: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吐泻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吐泻 化热、聚湿、生痰化热、聚湿、生痰 小儿小儿 疳积疳积 肥胖、消渴、痢疾、痔疮、心脉痹阻肥胖、消渴、痢疾、痔疮、心脉痹阻 食复食复 含义:指进食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或含义:指进食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或 有毒的食物。有毒的食物。饮食不洁饮食不洁 多种胃肠道疾病多种胃肠道疾病:腹痛、吐泻、痢疾等:腹痛、吐泻、痢疾等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致病特点:致病特点:肛门瘙痒。蛔厥证。肛门瘙痒。蛔厥证。食物

12、中毒食物中毒:剧烈腹痛、吐泻,甚至昏迷、:剧烈腹痛、吐泻,甚至昏迷、死亡。死亡。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 五味偏嗜五味偏嗜 使与之相应的内脏机能偏盛使与之相应的内脏机能偏盛 久之损伤其他脏腑,破坏五脏的平衡协调,导久之损伤其他脏腑,破坏五脏的平衡协调,导 致疾病发生。致疾病发生。偏嗜肥甘厚味偏嗜肥甘厚味 聚湿生痰化热聚湿生痰化热:肥胖、眩晕、中:肥胖、眩晕、中 风、胸痹、消渴、疮疡等。风、胸痹、消渴、疮疡等。寒热偏嗜寒热偏嗜 偏寒偏寒:损伤脾胃阳气,内生寒湿损伤脾胃阳气,内生寒湿:腹痛、吐泻:腹痛、吐泻 偏热偏热:胃肠积热胃肠积热:口渴、口臭、腹满胀痛、:口渴、口臭、腹满胀痛、便秘、口舌生疮,或酿

13、成痔疮。便秘、口舌生疮,或酿成痔疮。重者,化燥伤阴,损伤脉络重者,化燥伤阴,损伤脉络:形体消瘦、下血等。形体消瘦、下血等。偏嗜饮酒偏嗜饮酒 损伤脾胃,内生湿热损伤脾胃,内生湿热:脘腹胀满、胃纳减退、:脘腹胀满、胃纳减退、口苦、口腻、舌苔厚腻口苦、口腻、舌苔厚腻 醉酒无度,酒毒攻心醉酒无度,酒毒攻心:神识昏迷死亡:神识昏迷死亡 现代报道,可成瘾,可致精神病。现代报道,可成瘾,可致精神病。医门法律医门法律“膈证膈证”饮饮食食偏偏嗜嗜 素问素问生气通生气通天论天论:“高粱高粱之变,足生大丁之变,足生大丁。”瘿瘤、夜盲、佝偻等瘿瘤、夜盲、佝偻等五味偏嗜对脏腑的影响五味偏嗜对脏腑的影响判断依据判断依据五

14、味与五脏的亲和性: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五味与五脏的亲和性: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 肺、肺、咸入肾咸入肾五行相乘规律五行相乘规律过食酸过食酸 肝木乘脾土肝木乘脾土:皮肉变厚变皱口唇干裂皮肉变厚变皱口唇干裂过食咸过食咸 肾水乘心火肾水乘心火:胸闷气短、血脉瘀滞胸闷气短、血脉瘀滞过食甘过食甘 脾土乘肾水脾土乘肾水:面色黧黑、腰膝酸痛、脱发面色黧黑、腰膝酸痛、脱发过食苦过食苦 心火乘肺金心火乘肺金:皮肤干燥、毫毛脱落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过食辛过食辛 肺金乘肝木肺金乘肝木:爪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爪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入肝入肝入心入心入脾入脾入肺入肺入肾入肾29位营养学专家提出10种健

15、康食品:大豆(豆浆,豆奶);花叶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白菜等);牛奶、酸奶;海鱼;番茄;黑木耳、松口菇等菌菇类;绿茶;胡萝卜;荞麦;禽蛋蛋白。5种限食食品:高浓度酒;烟熏类食品;腌菜类食品;煎炸类食品;含糖饮料。过度劳累(过劳)过度劳累(过劳)劳力过度劳力过度(体力过劳(体力过劳 形劳形劳)劳神过度劳神过度(脑力过劳脑力过劳 心劳心劳)房劳过度房劳过度(肾劳肾劳)过度安逸过度安逸(过逸)(过逸)体力过逸体力过逸(形体过逸)(形体过逸)脑力过逸脑力过逸(思维过逸)(思维过逸)三、劳逸失度(一)过劳(一)过劳 1.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 劳则气耗劳则气耗: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形

16、体消瘦。: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形体消瘦。劳伤筋骨劳伤筋骨:形体组织损伤,积劳成疾。:形体组织损伤,积劳成疾。2.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 耗伤心血耗伤心血: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损伤脾气损伤脾气: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纳少、腹胀、便溏、消瘦。3.3.房劳过度房劳过度 耗伤肾精肾气耗伤肾精肾气: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性机能减: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性机能减 退、退、遗精、早泄、阳痿,遗精、早泄、阳痿,早衰等。早衰等。素问素问宣明五气篇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行伤筋。”尤易耗伤脾尤易耗伤脾肺之气肺之气尤易耗伤脾尤易耗伤脾肺之气肺之气 (二)过逸(二)过逸 体力过逸体力过逸 气血不畅,脾胃虚弱气血不畅,脾胃虚弱(全身虚弱)(全身虚弱)气血衰少气血衰少 抵抗力低下抵抗力低下 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肢体软弱,或发胖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肢体软弱,或发胖 臃肿,动则心悸、气喘及自汗出,或继发臃肿,动则心悸、气喘及自汗出,或继发 他病。他病。脑力过逸脑力过逸 神气衰弱神气衰弱: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甚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百病丛生。甚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百病丛生。久卧伤气久卧伤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