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73396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一、本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一、本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三年级下册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教材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科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性。2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1、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2、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

2、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3、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3三、教材与课标的链接三、教材与课标的链接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为抓手,结合本册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特点,对学生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要求:科学探究方面: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对假设问题认真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会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科学知识方面: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

3、了解固体和液体的一般性质,知道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4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1、土壤与生命单元包括四课“我们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护”,各课之间是一个递进关系,知识相关,层层递进;2、植物的一生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内容,由“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植物和我们”四课构成。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引导学生分别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第四课是一节总结性的课。小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六个部分组成。53、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

4、三个方面:(1)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2)认识液体以及液体的性质。(3)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所示的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渗透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单元分为6课。1.今天天气怎么样2气温是

5、多少3雨下得有多大4今天刮什么风5.气候与季节。65、观察与测量单元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方面,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是学生首选的、最便利使用自身感官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形式。第二方面,测量。此方面的内容起于观察,而又精准于一般的观察,促进学生逐渐学会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7如何突破教材重难点,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有:1、现场考察: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学秘密。2、动手实验:科学课就是通过各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科学秘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3、科技制作: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小制

6、作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8五、单元概要分析五、单元概要分析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单元学情分析单元学情分析 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包括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包括“认识固体认识固体”和和“把固体把固体放到水里放到水里”两课。在两课。在“认识固体认识固体”一课中,引导学生利用观察一课中,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手段,区分固体和液体,探究固体的自身特点,使学生对固体手段,区分固体和液体,探究固体的自身特点,使学生对固体形成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固体混合进入水后的两种显形成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固体混合进入水后的两种显著地现象,及沉浮、溶解。教材取材于生活现象,引领学生对著地

7、现象,及沉浮、溶解。教材取材于生活现象,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开展实验,将生活与学习紧密的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开展实验,将生活与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一起。“认识液体认识液体”一课研究的是液体的属性,即形态、密度、粘一课研究的是液体的属性,即形态、密度、粘稠度等,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描述,认识一些液体的特点,稠度等,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描述,认识一些液体的特点,懂得全面认识食物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懂得全面认识食物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即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即|“使沉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

8、。该课听过启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一课。该课听过启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所示的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参透浮力大小与那所示的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参透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只是,并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些因素有关的只是,并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问题。9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

9、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5、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10科学知识: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等,并加以描述。2、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3、愿意合作与交流。11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固体的性质,知道固体

10、在水中的溶解和沉浮现象;2、借助水认识液体的多种性质。难点:1、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的差别;2、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12单元内容具体分析单元内容具体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包括“认识固体”和“把固体放到水里”两课。在“认识固体”一课中,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手段,区分固体和液体,探究固体的自身特点,使学生对固体形成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固体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和重量的不变,将学生对固体的认识引向深入。在“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实验,认识固体进入水后的两种显著现象,即沉浮、溶解。教材取材于生活现象,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

11、开展实验,将生活与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32认识液体以及液体的性质。包括“认识液体”和“把液体倒进水里”两课。“认识液体”一课研究的是液体的属性,即形态、密度、黏稠度等,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描述,认识一些液体的特点,懂得全面认识事物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课研究液体的相互作用,即溶解、分离与混合等现象。引导学生遵照科学探究的过程需求,开展研究活动,发现液体间的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液体属性以及液体的变化。143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即“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该课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所示的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渗透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12、知识,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5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我们周围的土壤”和“植物和我们”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1617思考?怎样才能使沉怎样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呢?起来呢?18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怎样使沉在水底的土豆块浮起来?怎样使沉在水底的土豆块浮起来?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水瓶浮起来?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水瓶浮起来?1919实验要求:实验要求:、先讨论,再做实验。、先讨论,

13、再做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做好实验记录。3 3、注意卫生,及时把桌面、注意卫生,及时把桌面的水擦净。的水擦净。20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使物体浮起来?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使物体浮起来?探究小结探究小结改变形状改变形状借助漂浮物借助漂浮物21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使物体浮起来?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使物体浮起来?探究小结探究小结改变自身重量改变自身重量22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使物体浮起来?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使物体浮起来?探究小结探究小结水中加盐水中加盐23 潜潜水水艇艇在在水水中中可可以以自自由由浮浮沉沉,它它可可以以潜潜入入水水下下航航行行、作作战战,也也可可以以浮浮出出水水面面进进

14、行行侦侦察察,因因此此它它是是军军事事上的一种重要舰艇。上的一种重要舰艇。24死死 海海 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是一个内陆盐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是一个内陆盐湖。死海表面面积湖。死海表面面积102102万平方米,平均深万平方米,平均深300300米,最深处米,最深处400400米米 25躺在海面上看书报躺在海面上看书报26 死死海海实实际际上上是是一一个个内内陆陆咸咸水水湖湖,它它是是世世界界上上最最咸咸的的湖湖,湖湖水水含含盐盐度度为为一一般般海海水水的的6-76-7倍倍。因因湖湖水水中中盐盐分分极极高高、生生物物无无法法在在里里面面生生存存而而被被称称为为死死海海。由由于于这这里里湖湖水水的的浮浮力力大大,人人们们在在里里面面游游泳泳不不会会下下沉沉。一一些些不不会会游游泳泳的的游游客客纷纷纷纷将将死死海海当当做做了休闲的好去处。了休闲的好去处。27采用哪些方法可以使物体浮起来?采用哪些方法可以使物体浮起来?小小 结结改变形状改变形状借助漂浮物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改变自身重量水中加盐水中加盐28 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包围住。运成一堵墙,将鱼包围住。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在座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在座的小科学家们想办法使渔网的小科学家们想办法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在水中立起来?29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