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命题逻辑.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972544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命题逻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逻辑学命题逻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学命题逻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命题逻辑.ppt(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复合命题的等值转换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掌掌 握握:复合命题的形式及其等值转换、重言式的判定方法了了 解解:命题的特征、种类以及命题与判断、语句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命题概述命题概述 n一、命题及其特征n1、什么是命题?命题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例:(1)天下乌鸦一般黑。(2)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3)没有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祖国。(4 )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 承担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命题概述命题概述 n2、命题的特征:()必有所陈述。(2)必有真假。(3)必由两种不同的成分组成。(4)必包含形式和内容

2、两个方面 第一节 命题概述n任何命题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n任何一个命题形式都由变项和常项两个部分组成,如“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鸟会飞”这两个命题所陈述的内容极为不同,但它们却具有相同的形式,都可被表示为:“有 S 是 P”。这里“有是”等是逻辑 常项,也是逻辑联结词,起联结作用,表示被联结部分的逻辑关系。逻辑联结词还有许多:如果那么;只有才;并非等。第一节 命题概述 n注意:逻辑学并不考虑思维的具体内容,并不研究某个特定命题的陈述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它只是从命题形式的结构方面 研究不同类型命题的真假特征,以及各种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第一节 命题概述 n二、命题与语句 n命题和语句具有密切

3、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n1、区别:n命题和语句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命题是思维形式,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语句是语言形式,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n2、联系:n(1)任何命题都要通过语句来表达。n(2)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n(3)同一个命题可通过不同的语句来表达。n(4)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第一节 命题概述 n三、命题与判断 n命题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而判断是对陈述事物情况的命题的断定。n注意,命题的定义中包含的是“陈述”,而判断的定义中包含的是“断定”。因此,我们说,命题与主体相关,判断是被断定了的命题,凡判断都必须有所断定;而命题可以是已经被断定的,也可

4、以是未被断定的。只有被断定了的命题才可以称为判断。第一节 命题概述 n所有的判断都是命题,但并非所有的命题都是判断。第一节 命题概述 n四、命题的种类 n1、根据命题中是否包含有命题联结词和其他命题成分,将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n2、根据陈述的是对象的性质还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将简单命题划分为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n3、根据复合命题包含的联结词的不同,将复合命题划分为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等值命题。n4、根据命题中是否包含有模态词,将命题分为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n5、根据命题中是否包含有规范词,将命题分为规范命题和非规范命题。第二节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5、n一、概述一、概述n1、复合命题n就是包含有命题联结词和其他命题成分(支命题)的命题。n、命题联结词的作用n(1)联结支命题。n(2)反映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真值关系。n(3)在具体思维中还反映支命题在内容上或意义上的联系。第二节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注意:逻辑学不研究命题联结词所表达的命题之间在内容上或在意义方面的联系,只研究命题联结词所表达的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只研究命题联结词和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因此在逻辑学中研究的命题联结词只反映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真值关系,而不反映命题之间在内容或意义上的联系,这种联结词称为真值联结词。第二节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复合命题及

6、其形式n3、基本的命题联结词n复合命题的性质是由命题联结词所决定的。联结词的不同,是区分各种类型复合命题的根据。命题之间存在 5 种基本的逻辑关 系即真值关系,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分别是:并非、并且、或者、如果则、当且仅当。用现代逻辑引进的人工语言来表达,分别可以记作:(否定词)、(合取词)、(析取词)、(蕴涵词)、(等值词)。第二节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4、复合命题的真假n既与其中所包含的支命题相关,又与命题联结词相关。n如:“明天天冷并且刮大风”,如果该复合命题所包含的两个支命题都真,则该复合命题真;如果其中有一假,则该复合命题假。“明天或者天冷,或者刮大风”,如果该复

7、合命题所包含的两个支命题有一个为真,则该复合命题真;只有两个支命题都假时,该复合命题才假。n5、多重复合命题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二、负命题 n1、什么是负命题 n(1)定义:负命题就是陈述某个命题不成立的命题。是对某个命题的否定。n例:并非罗马法不是成文法。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结构:两部分 n支命题:负命题中被否定的命题。也就是原命题。n联结词:并非。n(3)命题形式:并非 p。n符号化为:p(否定式)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负命题的真假情况 n 支命题真,负命题假;支 命题假,负命题真。支命题与负命题是矛盾关系,互为真假。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三、联言 命

8、题:n1、什么是联言命题n(1)定义:联言命题是陈述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也叫合取命题。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n(2)结构:两部分。n联言支:组成联言命题的支命题。n例1:他不但能力强,而且品行好。n例2: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都是中华神功。n联结词:通常用“并且”表示。表示各个联言支间具有同时并存关系。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3)命题形式:p 并且 q。n符号化为:p q(合取式)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联言命题的真假 n 联言命题是陈述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由此,只有当全部联言支所陈述的情况都存在时,联 言命题才是真的。也即:当且仅当联言

9、支全真时,联言命题为真。相反,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联言命题就必定为假。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四、选言命题:n1、什么是选言命题 n(1)定义:选言命题是陈述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复合命题。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n(2)结构:两部分 n选言支:是选言命题中所包含的其他命题。一个选言命题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n选言命题的联结词:是在选言命题中表示各个选言支之间具有 或然(可能)关系的逻辑标志。通常用“或者”表示。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n(3)命题形式:p 或者 q。n符号化为 p q(析取式)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选言命题的真假 n一个选言命 题,只要有一个 选言

10、支真,则此选言命题真;只有当所有的选言支都假时才假。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五、假言命题 n1、什么是假言命题 n(1)定义: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的复合命题。n例 1:如果某甲有选举权,那么某甲一定年满18周岁。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结构:两部分 n假言支:假言命题所包含的支命题。包括两个:一个作为原因的称为“前件”,通常用 p 表示;一个作为结果的称为“后 件”,通常用 q 表示。例 1 中的“某甲有选举权”是前件,“某甲一定年满18周岁”是后件。n假言命题的命题联结词:在假言命题中联结前件与后件并表示前件对后件具有某中条件关系的逻辑标志,通常

11、用“如果则”。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3)命题形式:如果 p,则 q。n符号化为:p q(蕴涵式)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假言命题的真假情况n一个 假言命题,只有当其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为假,其余情况下都为真。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六、等值命题n(1)定义:等值命题就是陈述两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或者同时不存在的复合命题。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结构:两部分 n等值支:等值命题所包含的支命题。包括两个:“当且仅当”前的称为“前件”,通常用 p 表示;“当且仅当”后的称为“后 件”,通常用 q 表示。n命题联结词:p当且仅当q。符号化为:p q(等值式)。第二节 复合命

12、题及其形式 n(3)命题形式:p当且仅当q。n符号化为:p q(“”读做等值;p q 读做 p 等值于 q)n相当于(p q)(p q)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等值命题的真假情况 n只有当前后件同真同假时,真;否则,假。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七、多重复合命题 n1、什么是多重复合命题 n(1)定义:支命题中至少有一个是复合命题的命题。多重复合命题是由简单命题和命题联结词经过有限次的联结逐层构成的,是复合命题的有限次的组合。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分析步骤:分析一个多重复合命题的结构时,第一是要知道这个命题的整体是哪一种复合命题;第二是判明这个命题的各支命题 是什么复合命

13、题。n例: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认为是犯罪。n从整体上看,该命题是假言命题;再进一步,其前件由选言命题构成。用符号表示为:(pq)r。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2、排斥选言命题 n(1)定义:排斥选言命题是断定选言支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命题。n如: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打死老虎,要么被老虎吃掉。n(2)形式:要么 p,要么 q。n符号化为:(p q)(p q)(p q)(p q)(p q)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3)排斥选言命题的真假 n根据排斥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或特征是几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存在,因此,它所包含的选言支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

14、时为假。因此,一个排斥选言命题是真的,有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真。如果有两个以上的选言支真,或所有的选言支为假,则该排斥选言命题为假。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n(1)定义: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n所谓必要条件是指:设有 p 和 q 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没有 p,就必然没有 q;而有 p,却未必有 q(即可能有 q,也可能没有 q)。这样,p 就是 q 的必要条件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命题形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很多:“必须才能”、“除非才能”、“只有才”等。n例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n例

15、2:只有某人使用暴力,才有可能构成抢劫 罪。n例3:除非认识自己的错误,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n逻辑学用“只有 p,才 q”作为代表形式。n符号化为:p q qp 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 n(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 n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惟有前件假,后件真时,此命题才为假;其余情况下都为真。n本节练习题 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 n一、复合命题公式的分类 n1、重言式:永真式 一个复合命题公式是永真式,当且仅当无论其中所包括的命题变项取何值,它总为真。n如:p p,无论p取何值,都永远为真,因而是永真式。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 n2、矛盾式:永假式 一个复合命题公式是永假式,当且仅

16、当无论其中所包括的命题变项取何值,它总为假。n如:p p,无论p取何值,都永远为假,因而是永假式。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 n3、协调式:可真可假的公式。一个复合命题公式是协调式,当且仅当它对于其中出现的命题变项的某些真值赋值,为真;而对于另 一些真值赋值,它为假。n如:pq,当p真、q也真时,为真;p、q只要有一个为假,则为假。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 n二、常用的重言等值式 n(1)p q q p n例:“如果某人去过现场,他就是作案人”,等值于“如果某人不是作案人,他一定没有去过现场。”n(2)p q p q n(3)p q p q n例:“证人或签名,或盖章”,等值于“如果证人不签

17、名,他就盖章”。n(4)p q(p q)n例:“某犯确有悔改又有立功表现”,等值于“并非如果某犯确有悔改,而无立功表现”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 n(5)(p q)(p q)(q p)n(6)(p q)(p q)(p q)n(7)(p q)p q n例:“并非如果天下雨,校运动会就会延期”,等值于“虽然天下了雨,但校运动会不延期”。n(8)(p q)p q n例:“并非甲或乙都在哲学系”,等值于“甲不在哲学系并且乙不在哲学系”。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 n(9)(p q)p q n例:“并非甲和乙都在哲学系”,等值于“或者甲不在哲学系,或者乙不在哲学系”。n(10)(p q)(p q)(p

18、 q)n(11)(p q)(p q)(p q)n例:“并非当且仅当秋高气爽,才放风筝”,等值于“虽然秋高气爽但没放风筝,或者虽然还不到秋高气爽却放了风筝”。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 n三、重言式判定的方法 n1、真值表法。n2、归谬赋值法。n3、表列法。n本节练习题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一、双重否定推理 n双重否定推理是根据否定词或负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复合命题推理。n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n1、双否销去式:非非 p,所以 p。n符号化为:p p n例:并非 18 岁以上的公民不是成年人,所以,18 岁以上的公民都是成年人。n2、双否引入式:p,所以非非 p。n符号化为:p p n例

19、:有人出庭作证,所以,并非没有人出庭作证。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二、联言推理 n 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且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n 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联言支必须全真。n 联言推理的基本形式:分解式;合成式。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1、分解式联言推理 n(1)定义:是以联言命题为前提,以该命题的某一支命题为结论的联言推理。n(2)形式:p并且q,所以,p(或q)。n符号化为:p q p p q qn例如:我们既要发扬成绩又要克服缺点,所以,我们要克服缺点。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2、合成式联言推理 n(1)定义:是以联言命题的全部联言支为前提,以

20、这些支命题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结论的联言推理。n(2)形式:p,q,所以,p并且 q。n符号化为:p q p q n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三、选言推理 n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选言命题,并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n1、否定肯定式 np或 q,n非p(或非q),n所以,q(或p)。n符号化为:(p q)p q (p q)q p例: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你没说错,所以,我听错了。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2、附加式 p(或q),所以,p

21、或 q。n符号化:p p q n q p q n如:“你说错了,所以,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n这种形式在日常生活种很少用到,所以,传统逻辑不讲,但在现代逻辑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有效式。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四、假言推理 n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假言命题,并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n假言推理的基本有效式有 2 种: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1、肯定前件式:如果 p 则 q,p,所以,q。n符号化为:(p q)p q 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例:如果发烧,那么就是生病了;n发烧,n所以,就是生病了。n例:如果某甲犯贪污罪,那么,某甲应是国家工作人员;n某甲犯贪

22、污罪,n所以,某甲是国家工作人员。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2、否定后件式:如果 p 则 q,非q,所以,非p。n符号化为:(p q)q p 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例:如果发烧,那么就是生病了;n没有生病,n所以,没有发烧。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所以,根据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假言推理规则如下:n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n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3、假言推理常见错误:n(1)否定前件的错误:指由肯定一个假言命题并否定该假言命题的前件,得出否定该假言命题后件的结

23、论。其无效式为:n如果 p 则 q,n非 p,n所以,非 q。n可从真值表来说明这一点。非 p,q 可真可假。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例如:如果某甲是盗窃犯,则某甲应受到法律制裁;而某甲不是盗窃犯,所以,某甲不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2)肯定后件的错误:指由肯定一个假言命题并肯定该假言命题的后件,得出肯定该假言命题前件的结论。其无效式为:n如果 p 则 q,nq,n所以,p。n可从真值表来说明这一点。q 真,p 可真可假。n例如,如果他是这起案件的作案人,则他有作案时间;事实上他有作案时间,所以,他是这起案件的作案人。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五、等值

24、推理 n1、定义:等值推理实质上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是根据等值词的逻辑性质进行的复合命题推理。即,等值号两边的命题变项(命题表达式)必须同真同假。n前真后必真,前假后必假。n后真前必真,后假前必假。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2、主要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n(1)肯定式 包括:n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p当且仅当q,p当且仅当q,p,q,所以,q。所以,p。符号化为:(p q)p q 符号化为:(p q)q p n例:当且仅当某机关是法院时,它才有审判权;某机关是法院,所以,某机关有审判权。n例:当且仅当某机关是法院时,它才有审判权;某机关有审判权,所以,某机关是法院。第四节 复合

25、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2)否定式:n否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p当且仅当q,p当且仅当q,非 p,非q,所以,非q。所以,非 p。n符号化为:(p q)p q 符号化为:(p q)q p n例: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等边,则它等角,这个三角形不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不等角。n例: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等边,则它等角,这个三角形不等角,所以,这个三角形不等边。第四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式 n3、规则:n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n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一、排斥(不相容

26、)选言推理 n1、定义:排斥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排斥选言命题,并根据排斥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2、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n(1)肯定否定式:(p q)(p q)p q (p q)(p q)p q (p q)p q 例:某甲要么是有罪的要么是无罪的,而某甲是有罪的,所以,某甲不是无罪的。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n(2)否定肯定式:n(p q)(p q)p q n(p q)(p q)p q n(p q)p q 例:某甲要么是成年人要么是未成年人,而某甲不是成年人,所以,某甲是未成年人。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3、规则:n 肯定一部分选

27、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n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n1、定义: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n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前假后必假,后真前必真。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2、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n(1)否定前件式n(p q)p q n例:只有思维清楚,才能语言表达清楚;小王思维不清楚,所以,小王语言表达不清楚。n(2)肯定后件式 n(p q)q pn例:只有得到了充足的水分,种子才能发芽;这粒种子发了芽,所以,这粒种子得到了充足的水分。第五

28、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n3、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n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n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n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n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三、假言连锁推理(纯假言推理)n1、定义:n假言连锁推理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假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n其特点是:前一个假言前提的后件是后一个假言前提的前件。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n2、有效的推理形式n(pq)(qr)(pr)n例:如果一个数能被8整除,那么它能被4整除;n 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能被2整除;n 所以,如果一个数能

29、被8整除,那么它能被2整除。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四、二难推理:n1 定义:n二难推理又叫假言选言推理,是以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n最常见形式:是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二支的选言命题作为前提而构成的推理。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2、二难推理的有效推理式 n根据二难推理的结论是直言命题还是选言命题,二难推理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两种;又根据选言前提的选言肢分别是肯定假言前提 的前件还是否定假言前提的后件,二难推理又分为构成式和破坏式: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1)简单构成式 n如果p,则r;如果q,则r;或

30、者p,或者q;所以,r。n符号化为:(pr)(qr)(pq)rn例:如果这个推理的前提为假,则其结论可真可假;如果这个推理的形式无效,则其结论可真可假;这个推理的前提为假或者推理形式无效;所以,这个推理的结论可真可假。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n(2)复杂构成式 n如果p,那么r;如果q,那么s;或者p,或者q;所以,或者r,或者s。n符号化为:(pr)(qs)(pq)(rs)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3)简单破坏式 n如果p,则q;如果p,则r;或者非q,或者非r;所以,非p。n符号化为:(pq)(pr)(q r)pn例:如果这是一部好作品,那么其思想性一定好;如果这是一部

31、好作品,那么其艺术性一定高;这部作品或者思想性不好或者艺术性不高;所以,这不是一部好作品。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4)复杂破坏式 n如果p,那么r;如果q,那么s;或者非r,或者非s;所以,或者非p,或者非q。n符号化为:(pr)(qs)(r s)(pq)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五、反三段论 n先看一个例子:n如果是劳改犯逃跑后又犯罪的,那么应加重处罚;所以,如果是劳改犯逃跑后没有加重处罚,那么一定是没有犯新的罪。n其公式为:n如果 p并且q,那么r;所以,如果 p(或q)并且非r,那么非q(或非p)。n符号化为:(pqr)(prq)(pqr)(qrp)第五节 复合命

32、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反三段论常常用于这种场合:如果几个条件联合起来构成某一情况的充分条件,那么当该情况不出现时,便可推出几个条件中至少 有一个条件尚未具备。凡是作这样的推理,我们就是应用了反三段论。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六、基于重言等值式的推理 n1、假言易位推理:n p q q pn例:如果是成年人,那么一定年满18周岁;所以,如果未满18周岁,就不是成年人。n例:如果未满18周岁,就不是成年人;所以,如果是成年人,那么一定年满18周岁。n其公式为:(p q)(q p)(q p)(p q)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 n2、否定合取推理:(pq)(p q)(p q)n3、否定析取推理:(pq)(p q)n4、否定蕴涵推理:(pq)(p q)n5、否定等值推理:(pq)(p q)(pq)(pq)(p q)(pq)第五节 复合命题推理的其他有效式n6、蕴涵析取互易推理:(pq)pq n7、条件移出移入推理:(pqr)(p(qr)n8、条件互易推理:(p(qr)(q(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