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7078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谈创造性思维谈创造性思维 【学习目标】:1、回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掌握课文生字词。3、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预习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根深 d( )固 (2)z z( )( )不倦 (3)汲( )取 (4)锲( )而不舍 (5)渊博( ) 2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孜孜(勤勉)不倦 汲(吸)取 B持之以恒(恒心) 素材(材料) C不言而喻(明白) 创(创造性)意 D锲(雕刻)而不舍 根深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固 3、掌握下列词语 (1)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

2、,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2)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3)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4)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 去。 (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7)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8)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9)汲取(ji):吸取。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

3、止一个选自_,作者是_(国籍)的_。课文开头非常精彩,以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例告诉我们_的重要思维方式,接着又以设问的形式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然后告诉我们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要_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达标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根深 d( )固 (2)z z( )( )不倦 2(3)汲( )取 (4)锲( )而不舍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汲取( ) (2)不言而喻( ) (3)持之以恒( ) (4)锲而不舍( ) 3选词填空。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汲取、吸收、学习)知识,使自己_(学识、学问、才学)渊博,从古代史到

4、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无所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_(创造、创意、创造性)(2)知识就是形成创意的_(材料、素材、原始材料),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拥有_(创造性、创造力、创新)。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_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孜孜不倦:_ (3)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持之以恒:_ (4)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锲而不舍:_ 5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

5、非常重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C因为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D因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新的方法,这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的最基本因素。 6、能说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的事例是 ( ) A约翰古登贝尔克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式机器。这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B罗兰布歇内尔用电视接受器做实验,发明了对战型乒乓球游戏。 C牛顿因成熟的苹果掉在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D麦哲伦于 1519 年出海航行发现了 南美洲,并证明了地球是球型的。 【能力提高】阅读课文 106 页-107 页 1-6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选择 A、B、C、D 作为答案的理由。 选择 A,是因为_; 选择 B,是因为_; 选择 C,是因为_; 选择 D,是因为_。 32文章开头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_ 3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_ 4在回答“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这个问题时,“有人”的回答和“我” 的回答是否完全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