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9794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章编号】1002-1329(2001)09-0057-06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介绍一个实例张庭伟【摘要】以大芝加哥地区城市蔓延研究为例,介绍了用定量分析,数学模型来证实规划政策影响的工作方式,这也是发达国家进行城市规划研究的主流。【关键词】城市规划;定量分析;数学模型;芝加哥【中图分类号】T U981【文献标识码】BCASE STUDY AN D THE QU ANTI-TY AN ALYSESZHANG Tingwei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of the greater Chicago as the cas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

2、e methodimpacted by the planning policiesbe verified by the quantity analysesand mathematics model,which isthe main trend of the study on theurban planning conducted in thedeveloped countries.KEYWORDS:urbanplanning;quantityanalyses;mathematicmodel;Chicago1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更高要求,使

3、规划师迫切希望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以期用更高质量的规划成果来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向政府和社会证明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及一项专业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性。一门学科的科学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成熟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包括研究和应用),完善的方法可以验证理论假设,以及最终在实践中对理论和方法的实证。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而作出的努力,早在学科创建期就已开始。首先是规划理论问题。由于城市规划是一门应用学科,重在实际应用,因而被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视作“缺乏专业理论”。时至今日,城市规划还是被一些著名社会学家认为“理论贫乏”(John logan 在 2001年 3 月在 UIC 的讲学

4、)。其次是方法问题。大量的定性方法在规划中的应用,使苛刻的批评者认为规划更多是一种描绘性(de-scriptive)的学科,而不是分析性(analytical)的学科。而描绘性的学科被认为不是完全合格的科学,起码不是真正成熟的科学。因为真正的科学必须有过硬的定量分析方法作基础。其实,一些今日看来“历史悠久”的“正宗科学”如社会学,也曾有过一个发展过程。在 1920 年代的芝加哥学派之前,社会学所作的更多是“社会调查”,纪录、描绘社会现象,而不是进行“社会研究”,去分析、探索社会现象后面的深层原因。1960 年代后兴起的计量革命,使一切学科都转向定量分析。曾任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城市研究中心主

5、任的罗德温(L.Rodwin,1999年去世)在其最后一本著作 作为一门职业的城市规划 一书中,对 1950 年至 2000 年西方五门人文学科: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学和城市规划学的演变作 了 回 顾(Rodwin,Sanyal,2000)。他认为学科演变中最大的共同之处是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五门学科中,经济学获得的评价最高,因为定量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广、最好,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城市规划则面临着学科“青春期”的种种问题,如仍在为自己的职业特点(identity)定位。对定量方法的应用,仍在探索之中。近年来,中国规划界已开始重视规划的科学性问题。在规划中引入实证研究就是提高

6、规划科学性 的努力。自 从库恩(T.Kuhn)和波普(K.Popper)等提出科学哲学中的“证伪主义”以后,对科学命题的“证伪”或“同真”就成为检验学科自身科学性高下的标志。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检验规划假设,是一大进步,反映了对规划研究中流传颇广的“反思”、“随感”、“思辩”、“我见”等仅从主观感觉出发,漫无边际地空发议论的作法的不满。但在以“实证检验”为名的研究中,对实证研究的方法论的研究却仍然有限。就国内已发表的研究报告看,有用民意调查的结果来验证命题的正确性(唐子来,1999),有以观察到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赵燕菁,2001),但少见用定量方法、以数学模型来验证假设的实例。

7、本文介绍一个以统计模型和 GIS 结合来验证规划政策的实例,以期和有志于定量分析方法的同仁一起推动实证研究方法论方面的进步。2定量分析和数学模型在规划中应用定量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已有数十年历史。早在 1950 年代,以统计学上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等用在规划预测中,是为先例。在 1960 年海 外 快 递张庭伟 主持LETTERS FROM A BROAD572001 年 第 25 卷 第 9 期代,随着计量革命和定量分析流入各个学科领域,规划师对数学模型的热情出现第一个高潮。以物理学的引力原理为基础,建立交通量的引力模型,就是一例。这时,客观上初步具备了定量分析的条件。电子管计算机开始出现,

8、提供了新的计量的技术手段;数学模型所必要的规划理论研究也有了进步,提供了建立模型的基础。一时乐观的态度上升,虽然不少人对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仍持怀疑态度,但对定量分析可能为规划的科学性带来的积极作用,都有很高的期望。然而,1970 年代却是令定量分析和数学模型支持者失望的年代。由定量分析和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在预测城市实际发展状况时十分不准确。例如,1960 年代曾预测美国大城市人口会增长,但 1970 年代看到的却是中心城人口减少。于是,原先就对定量方法有怀疑的学者认为,企图以精确的数学计量来预测本身就非精确,因而难以预测人类的行为(城市经济活动、建设活动及政治活动)。但支持这个方法的规划师则认

9、为,问题出在三个方面。第一,缺乏优秀的理论,无法把现实中无数多个复杂的因子简化,所以无法建立一个能涵盖种种因素,又不会庞大到无法处理的模型。第二,缺乏足够的数据。虽然发现了某些因子的重要性,但无法找到具体数据。没有数据,也就无所谓定量分析。第三,缺乏有效的计算技术。计算机仍在起步阶段,价格昂贵,但容量有限且速度缓慢,无法进行大型数据处理。而城市问题却必然涉及大型数据处理。在失望之下,整个 1980 年代是数学模型应用停滞的时期。与此同时,定性分析的技术却日臻完善。其原因,首先是微电子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取代了电子管计算机,个人电脑(PC)出现,其价格降到一般研究单位可以承受的程度(虽

10、然个人购买仍很稀少)。在计算机软件上,如SAS 这样比较复杂,功能强大的软件开始开发(虽然只能用在工作站上而不能用在 PC 上),使统计模型开始成为“标准的”定量分析的工具。随着进入 1990 年,计算机也进入了各行各业,IT 革命开始了。定量分析成了规划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迎来了对数学模型热情的第二次高潮。产生这种新热情的原因,包括:第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实用、便于操作而功能强大的软件日新月异,而硬件设备却越来越快速而廉价。SAS 和GIS 都可以在 PC 机的平台上操作。第二,数据的可获得性提高了。在美国,向公众提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量数据是由国家“公共信息法”所规定的。凡使用纳

11、税人交的税款而收集的数据,除国家机密外,一般都应免费公布。研究者可在因特网上获得如人口统计等各种数据,大大便利了定量分析工作。最后,大众,包括广大规划人员的教育程度提高了,对用定量方法、数学模型解释、预测城市发展问题的兴趣上升,理解加深了。也许最重要的一点是,规划师对数学模型的期望更加合理了。数学模型不再被过高地期望能完全正确地预测城市发展的一切问题,而主要是为了理解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的机制 什么因素会产生什么影响(正面?负面?)而不是真正去精确计量“影响到何种程度”?建立模型,是为了使城市发展的决策更有迹可循,更加透明,更有逻辑性,以求摆脱盲目决策或“黑箱作业”的状况。例如,本文介绍

12、的实例,就是为了验证“政府建设高速公路对城市蔓延有无影响”这一命题。通过实证分析,这个政策是否要继续推行就可有较可靠的依据。同时,建立模型也是为了促进规划师和政府及公众的沟通交流。以数字来说明问题,以数学分析或地图来解释规划意图,往往比一般文字或口头说明更具说服力,其结论在决策者和公众看来,也更具科学性。以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有多种类型,较常见的有两类:方案检验和政策检验。本文介绍的实例属政策检验。而方案检验则是为了回答“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或采用这个方案,那么结果会是什 么?”这 样 的 问 题,简 称“What if”模型。例如在交通规划中应用的 EMME/2模型是为了预测交通量的发生和分布。

13、近年来,在用地规划中更多是使用以 GIS 为平台的数学模型,最后成果表现为不同的用地方案,在用地形态和土地开发程序上去应答“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则规划上可作某种调整”这样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当前美国规划 界使 用的“CURBA”,“LUCAS”及“SAM-IM”等模型,基本属于这个类型。在作政策检验时,统计模型、投入产出模型、成本利润分析则是常用的方法。3实例介绍:大芝加哥地区城市蔓延研究3.1简介过去 30 年中,美国城市化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城市自身停滞以至衰落,而郊区化进展迅速。至 1990 年代初,全美主要城市都出现城市向外蔓延、进入远郊的现象。郊区的农田、森林被蚕食,白人中产阶级外

14、迁,而中心城成为低收入者、有色人种的集中地。从 1970 年至1990 年,大芝加哥地区的人口增长仅 4%,但城市化地区却增加了 40%。城市蔓延带来经济上、社会上的问题,引起美国朝野关注。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正是中央政府的城市政策有失误,才导致了城市过度郊区化。主要问题有三方面:(1)发展高速公路的交通政策使通向远郊的交通便捷,鼓励人们迁到远郊。(2)在住房政策中,房屋贷款利息可以抵冲所得税的政策鼓励借更多贷款,买更大更贵的房屋,而这些房屋大多在郊区,所以买房的中产阶级都迁到郊外,以贷款买房来减少交税。(3)中央政府给地海外快递LETTERS FROM ABROAD2001 年 第 25 卷 第

15、 9 期58张庭伟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介绍一个实例方政府的拨款中,以帮助郊区城市政府从事基础建设为多,而帮助中心城市为少。1998 年,伊利诺大学(UIC)城规学院接受美国政府智囊机构布鲁金斯学会(T he Brookings Insti-tute)的委托,以芝加哥地区为对象,研究中央政府政策对城市蔓延可能产生的影响。整个课题分若干次课题,包括拨款政策、交通政策及住房政策三方面,以定性、定量两种方法作实证分析。全部课题在 2000 年完成,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央政府的拨款政策对芝加哥地区城市蔓延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拨款中给中心城和郊区城市的份额及用途不同。中心城收到的中央拨款在总量上大于

16、给郊区的拨款,主要用于给低收入者、退休人员的社会、健康保险及生活补贴,较少用于基础建设项目。郊区城市收到的拨款相对较少,但主要用于改善公共设施质量,客观上使郊区更具吸引力,鼓励、助长了郊迁。故地方政府(包括中心城或郊区城市)如何使用中央拨款,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因。图 1大芝加哥地区城市蔓延研究:48km 半径有 24 个城市(2)交通政策对城市蔓延没有直接的影响。对高速公路网的分布和沿高速公路的各郊区城市新建住宅状况作分析,并没有发现两者有直接相关关系。所发现的是,新建住宅量受不同郊区城市自身特点的影响。回归模型证明,各城市自身的特点 居民的种族、教育程度、收入、地方政府的用地法规、房价等,对

17、城市中新建住宅(它们是城市蔓延的主角)的影响大于交通因素。所以,地方政府在控制城市蔓延中应作更大的努力,而中央政府的交通政策仅有间接的、有限的影响。(3)中央政府的住房政策对城市蔓延也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市场力(开发商)利用住房政策,是引发蔓延的主因。虽然全美国所有的城市 包括某些高速增长的郊区城市和停滞的中心城 都执行同样的买房贷款利息抵税的政策,但并非所有城市都出现住房建设扩大、城市向郊外蔓延的现象,其差别在于市场投资的取舍。故市场力,而非政府力,主导了城市蔓延。整个结论反映出当今美国城市发展的概貌:强大的市场力,主导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在高度的分权制下,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问题上

18、的决策权大于中央政府,所以一个“小政府”(中央政府),对于一个“大社会”的干预作用是有限的。3.2一个政策检验的实例在这个课题中,我承担的是检验发展高速公路的交通政策对城市蔓延影响这一分课题,参与工作的还有两名研究生。总课题报告已由布鲁金斯学会出版,关于交通政策的分课题报告也已由“土地使用政策”(Land Use Policy)这个刊物发表(Zhang,2001)。在此想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这个政策检验的实例。3.2.1理论框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确定一个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证研究。影响城市蔓延有诸多因素,交通政策是可能的因素之一。在交通政策分析中如何排除次要因素,而归结出主要因素?经过文献研究,发现

19、可把影响蔓延的因素分为地方内因(endogenous)和区域外因(exogenous)两大类。地方因素指城市自身的特点,包括经济社会构成、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城市管理政策(以土地和住房管理政策为主)。区域因素主要指城市在区域中的区位,它和该区域的交通网络关系较密切。城市或社区所处的“位置”(location)决定了城市对新发展的吸引力。“位置”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该市所处的地理位置 在什么区域?是否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从该地到达主要就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否便捷?这些因子和区域因素有关。其二,“位置”,也即“地点”,也指该城市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于地方因素。对芝加哥地区的分析发现,芝加哥的交通网

20、络(包括高速公路网和快速公交网,如通勤铁路和地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放射型分布(图1)。全地区的主要就业中心和服务中心仍以芝加哥中心城区为主。基于这样的分布模式,则从理论上看,在距中心城区一定范围的半径内,各郊区城市到达主要就业中心和服务中心的空间距离大致相等,所以作为区域因素的“位置”(location)可以说基本相同,因为各城都在同一放射型交通网覆盖之下。如果交通系统对建住宅有影响的话,则在相同交通条件下,我们应期望所有这些小城市都有相似的新建住宅量 城市发展就应相似。但事实是,处在同一个区域(芝加哥地区)、有相似的交通条件,芝加哥郊区 268 个小城市的发展却极不平衡。过去 20 年中

21、,新建住宅主要集中在某些小城市,而另一些郊区城市却出现人口下降、城市衰落、极少有新建住宅。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以下假设(hy-pothesis):交通因素对城市发展(以新建住宅量为指标)的影响很小,新建住宅受城市自身特点的影城市规划CITY PLANNINGREVIEWVol.25 No.9 Sep.2001592001 年 第 25 卷 第 9 期张庭伟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介绍一个实例表 124 个城市样本的回归分析社区特征自变量R2标准差T 标验显著水平交通因子使用公交出行的比例0.0140000.1854880.3372080.5500700.587813高速公路数量0.0150000.44

22、26690.7734990.5722930.572926至 CBD 的出行时间0.011000-0.0572270.118172-0.4842730.632978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0.015000-0.1221020.212026-0.5758810.570541人口与经济因子白人比重0.1180000.1279030.0743811.7195710.09955019 50 岁人口比例0.0870000.5029590.3479541.4454740.162420大学文化程度比例0.5080000.4721950.0990144.7689730.000092研究生文化程度比例0.154000

23、0.2981450.1492261.9979410.058234家庭平均收入(中位值)0.2830000.0001110.0000382.9452620.007484政府职员比例0.386000-0.8118570.206371-3.9339750.000708私营企业职员比例0.3090000.7692460.2454303.1342750.004822高中生毕业率0.1590000.3801140.1865592.0374980.053805高中学生人均花费0.001000-0.0000710.000429-0.1656810.869921房地产因子地块最小面积0.1980000.0000

24、560.0000252.2761410.033248平均租金(中位值)0.0960000.0102070.0066611.5232460.139692租房者月支出0.3080000.0061870.0019773.1289570.004833平均房价(中位值)0.2050000.0000180.0000082.3842410.026167表 261 个城市样本的回归分析社区特征自变量R2标准差T 标验显著水平交通因子使用公交出行的比例0.0470.783145.5091.7150.092该地区高速公路数量0.001-0.101445.336-0.1740.862上班出行时间0.1620.510

25、455.1693.3710.001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0.0740.305935.4332.1660.034人口与经济因子白人比重0.1220.148755.2892.8650.006黑人比重0.113-0.159625.315-2.7460.008居民平均年龄(中位值)0.0900.477105.3862.4100.019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比重0.3530.316914.5415.6710.0001家庭平均收入(中位值)0.3160.000154.6705.2160.0001私营企业职员比例0.1460.384215.2163.1760.002政府职员比例0.128-1.130225.2

26、70-2.9470.005房地产因子地块最小面积0.0720.000045.5901.8940.065平均房租(中位值)0.1530.015385.1953.2660.002租房者比例0.084-0.286465.403-2.3230.024有房者比例0.1170.195015.3052.7920.007每套住房市价0.2520.000034.8814.4630.0001住房的平均寿命(中位值)0.6430.511303.37510.2990.0001响较大。这个假设,即是实证研究要检验的命题。3.2.2方法设计从以上理论框架出发,在选用研究方法时,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把城市的区域因素和地方

27、因素分离开来,这样才可分别对两者作检验,看它们对因变量(新建住宅量)的影响。第二,由于各个因素都由若干因子组成,故要对每一因子(自变量)作分析,看其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由于 GIS 有空间分析的功能,故用 GIS 技术来达到第一个目标。芝加哥市民平均上班出行距离为 50.2 km(32 英里),用GIS 的功能,可将坐落于距中心城区(主要上班地点)48 km(30 英里)和 64 km(40 英里)两个圈上的郊区城市选出来(图 1、2)。有 24 个城市坐落在 48 km 圈上,这些城市到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相同,故“区域因素”(地理位置)就被控制了,因为这些城市距就业、服务设施的区位相似,区域

28、因素不再起作用。如果这些城市中新建住宅量不同,则起作用的必定是它们自身的特点 地方因素的原因。在 48 64 km 两个圈内,有 61 个郊区城市,这个样本数优于 24 个城市的样本数,因为 24 个样本在统计上不足以满足正态分布的条件,故这61个城市成为更完善的样本,它们的区域位置也是相近的。在控制了区域因素后,用回归模型来满足第二个目标。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即是各城市的地方因素,分为三组。(1)和该市社会经济有关的因子,包括白人 占的百 分比,19 50 岁劳动人口的百分比,具有大学程度居民的百分比,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百分比,家庭收入的中位值,在政府中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在私人企业中就业人员的

29、百分比,当地高中生的毕业率,平均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投资等。居民的种族结构、劳动人口数、教育程度、家庭收入都和该市对市场的吸引力有关。在美国,私人企业就业的收入一般高于政府中的就业收入(但政府部门的劳保福利较优),故这两个因子反映了社区的经济特点。一地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的学校质量,故“高中生毕业率”及“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花费”被用作为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2)和交通有关的因子,包括使用公交者的百分比、经过本市的高速公路条数、该市到芝加哥中心城的时间和自己开车上班者的百分比。在同一区位圈上的城市,虽然到中心城的空间距离相同,但由于接近高速公路程序不同,故交通便利程度海外快递LETT

30、ERS FROM ABROAD2001 年 第 25 卷 第 9 期60张庭伟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介绍一个实例表 324个城市样本的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R2标准差T 标验显著水平模型0.621家庭收入中位值-1.13184E-050.000228893-0.049448140.961313822研究生文化程度比例-0.4672627030.506897269-0.921809470.373419243公交出行比例0.2597136220.506342560.512875470.616639762至 CBD 出行时间-0.0478221220.125398036-0.381362610.709094

31、346高速公路数量0.9200764540.8473365271.0858453810.29727637最小地块面积5.62968E-055.08553E-051.1070009870.288357032每套住房市价-3.96643E-054.50065E-05-0.881301250.394157335单位房租中位值0.0067593810.0070375240.9604771550.354339916租房者月支出0.0204036220.0144466921.4123386520.181339516表 461个城市样本的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R2标准差T 标验显著水平模型0.87522.316

32、67居民年龄中位值-0.302-1.2740.213家庭收入中位值0.0001-0.1240.902白人比例0.0802.3130.028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比例0.2052.2610.032上班出行时间-0.245-1.4910.147公交出行比例0.0860.2030.841该地区高速公路数量-0.504-1.7140.098住房平均寿命(中位值)0.5165.9570.0001房租中位值0.0000.00011.000-0.004-0.8730.390最小地块面积0.0001-1.1740.250有房者比例0.1572.0670.048图 2大芝加哥地区城市蔓延研究:64km 半径有 61

33、 个城市不同。“经过本市的高速公路条数”和“到中心城的时间”是计量交通便利程度的两个指标。坐公交或开车上班,对上班出行时间有影响,故这两个因子也包括 在内。以上四个因子用来衡量郊区城市交通便利程度对新住宅建造的影响。(3)和房地产管理有关的因子,包括该市区划法规对“独立式住宅最小用地面积”的规定,平均房租,租房者每月花费以及该市房价的中位值。由于在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的利润和房价关系密切,房价高的房屋,开发商的利润也高,故居住用地越大,房价越高,利润也越高,开发商越愿意来投资。如政府规定的居住用地大,则当地房价就高,买主主要是中产阶级中上层,则“市场力”和“政府力”都能得益。因此,“最小用地面

34、积”这一技术指标,实质上包含了经济(吸引开发商投资)和政治(排斥低收入阶层)的双重内涵。对以上所有因子,都用 1970 年至 1996 年的数据来建立回归模型。3.2.3回归分析及讨论将以上三组因子分别作一元回归和方差分析,以确定各因子对新住宅建设量的影响程度。在剔除了影响很小的因子后,以影响较大的主要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再作方差分析。表 1、2 是 24 个城市样本和 61 个城市样本的一元回归分析结果。表3、4 是两组样本的多元回归分析。从方差分析中可得到以下一些结果。(1)所有四个和交通有关的因子在统计上均不显著,表明交通因子和因变量(新建住宅量)的关系极弱。(2)和家庭经济有关的因子

35、(家庭收入中位值、在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在政府机构中就业人员的百分比)都表现出统计上的有效性,说明一个城市中家庭收入和在私营企业中就业的人员比例越高,该市的新建住宅会越多。而在政府机构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则和新房建造呈负相关关系 人数越多,新建房越少,因为政府机构的工资较低,就业者中的中、低收入者比例高。城市规划CITY PLANNINGREVIEWVol.25 No.9 Sep.2001612001 年 第 25 卷 第 9 期张庭伟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介绍一个实例(3)居民的教育程度和新建住宅量有密切关系。居民中有大学学历及有研究生学历的百分比,均和新建房成正相关关系,因为这些人收入较高,

36、是开发商的目标。(4)居民的种族构成和新建住宅量有密切关系。居民中白人占的百分比越高,该地新建住房越多,证明种族因素对城市发展、城市蔓延有相当大的影响。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招聘启事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是隶属于南京市规划局领导的全民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轨道网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大型建筑物交通影响分析和对外交通规划、城市规划等。现应业务发展需要,诚聘以下专业技术人员:轨道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城市规划、交通工程。1招聘条件(1)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特别优秀者本科学历亦可),中级以上职称。年龄 35岁以下。(2)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 5

37、年以上(应届研究生、本科生不限),具有较丰富的设计实践和组织能力。独立主持过较大规模工程或项目者优先。2应聘者请提供以下详细材料:(1)本人简历、成果实例及本人近照一张(两寸)。(2)学历、学位、职称证、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3)应聘要求及受聘后拟从事工作设想。(4)家庭情况。(5)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南京市鼓楼区高家酒馆 15 号)邮编:210029联系人及电话:陈茜(025)4733833-815,杨涛(025)4733670 或13905168901(5)社区的教学质量和新建住宅量有关。高中生毕业率高的城市,教学质量较好,吸引更多家庭迁入,新建住宅量也多。但学校在每

38、个学生身上的投资则和新建住宅量关系很弱,可见这个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教学质量。(6)城市的住房质量(以住房的平均房价及房主每月在住房上的花费为指标)和新建住房量有关。平均房价较高、住房花费较多的城市,新建住宅也多,因为那些社区是中上层家庭的居住区,在那里开发住宅有较高利润。城市内住房的平均年龄也和新建房量有关,“年轻”的城市吸引较多新房投资,一是因为那些新区都在郊外,可以造更大的住宅,卖更高的售价,二是因为老区中可建土地少,新建房也少。(7)地方用地法规(以“独立式住宅最小用地面积”为指标)对新建住房量有极大的影响。那些在区规划中规定“最小用地面积”较大的城市,新建住房多,因为面积大的住宅售价高,

39、市场利润也大,能吸引更多开发商。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证明,交通因素对新建住房量的影响极小,而城市自身的社会经济特点则对之有相当的影响(虽然在多元回归模型中,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较在一元回归中为弱)。一个城市里住房的平均年龄对新建房有最大的影响。因为“年轻”的城市都在郊区,越年轻的城市,距中心城越远,正是大量郊区的新建住宅,才造成了城市蔓延。4结论大芝加哥地区(6 个郡和芝加哥市)城市蔓延的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城市蔓延的动力是市场力在利润的驱动下,寻找最高利润率的地区进行开发。这些新开发区多在郊区,因为郊区土地廉价,而建成的大面积的独立住宅却可以卖高价,获得较高利

40、润。在这些新区中,居民的教育程度较高,学校质量较好,白人较多,家庭收入较高 一句话,是中产阶级的理想居住地。在美国,中产阶级作为社会中坚,不仅是最大的消费者,在政治上也有较大影响力。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法规和开发商结盟,以迎合中产阶级的需要。中产阶级向郊区迁移,使中心城内除了少量高级住宅区外,变成有色人种和低收入者的集中地。这个发展过程,就是城市蔓延。在此过程中,中央政府的政策,包括交通政策,仅有间接的影响,而且此种影响也是相当有限的。用定量分析,数学模型来证实政策的影响,是发达国家进行城市规划研究的主流。中国规划界也已向这个方向进步,希望看到更多的应用实例出现。(研 究 生 朱 继 红 及

41、J.Schelloder 参加此项课题,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Rodwin L,B Sanyal,eds The Pro-fession of City Planning.Center forUrban Policy Research,2000.2Tingwei Zhang Community FeaturesandUrbanSprawl:theCaseofChicago Metropolitan Region.LandUsePolicy.PergamonU.K.Summer,2001.3U.S.EPA.Projecting Land-useChange:A Summary of Models for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Growth and Change on Land-use Pat-tern.EPA/600/R-00/098.U.S.2000.4唐子来.居住小区服务设施的需求型态:趋势推断和实证检验.城市规划,1999(5).5赵燕菁.探索新的范型:概念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2001(3).【作者简介】张庭伟,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收稿日期】2001-04-07海外快递LETTERS FROM ABROAD2001 年 第 25 卷 第 9 期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