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拥核战术何以奏效——基于懦夫博弈的分析.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9764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5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鲜拥核战术何以奏效——基于懦夫博弈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朝鲜拥核战术何以奏效——基于懦夫博弈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鲜拥核战术何以奏效——基于懦夫博弈的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鲜拥核战术何以奏效——基于懦夫博弈的分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朝鲜拥核战术何以奏效?基 于懦夫博弈 的分析 季开 盘 内容提要:朝鲜 能够 不顾 中美 等大 国的反对先 后三次进 行核 试验,其 拥 核 战术成 为一个令 人感 兴趣 的研 究 问题。为 了对 之进 行较 为完整 的理解 与解 释,文章 以懦夫博 弈为 分析工 具,对 朝鲜 拥核 战术奏 效 的条 件进 行 了分 析,指 出在行 为体 实力 不对称 的情况 下,弱者 无法通过“悬崖 战术”来取得胜利。朝鲜拥核 的成 功,表层 原因在 于其 冒险的政策风格,而深层次根 源则在 于中、美等博 弈方有着朝核问题 以外 的复杂利 益考 虑,特 别是 中美在东 北亚 的战略 博 弈,改变 了朝核 问

2、题 博弈 的收益矩 阵,从而为 朝鲜利 用“悬崖 战术”提供 了空间。因此,中、美仍然 掌握着朝核 问题 的主 导权,关键是 两 国必须在 朝 鲜半 岛甚 至整体关 系领域 建立起 战略信 任框架,解 除附加 的利 益考虑,还 朝 核 问题 以本来面 目。关 键 词:朝鲜拥核 朝核 问题 懦夫博 弈 中美 关系 作者简介:李开盛,上海社会科 学院国际关 系研 究所 副研 究员 自朝核问题爆发至今,朝鲜在拥核道路上越走越远,目前 已经进行了三 次核试验,在某种程度上 已达到 了拥 核的 目的。作为一个 国际社会 中的弱 者,朝 鲜能 够取 得对 抗强 者 的胜利,这一 现象 已经 引发 了 国

3、内外 研 究 者 的多*本文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刘 鸣研 究员 主持的 2 0 1 3年度 国家社科 基金重大项 目 “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新变化与我国的综合 方略研究”(项 目编号:1 3 Z D 0 5 0)的阶段性成果。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 究所李少军 研究员、上 海理工大 学仇发华 副教授和 上海社会科 学 院 国际关系研究所吴其胜、郝群欢博士以及 当代亚太 杂志 匿名审稿专 家提 出的意见,文 中错 漏 由笔者负责。当代亚太2 0 1 4年第 4期,第 5 5 6 8页。J o u r n a l o f Co n t e mp o r a r y As ia

4、 P a c i fic S t u d i e s(Bi mo n t h l y)一5 5 口 当代亚太 方 面解读。有 学者 强调 客观环 境,例 如,朱芹 借 鉴猎 鹿 博弈,认 为“朝 核 问 题就 如一 只鹿,中美韩 俄 日朝 是 六个 出 口,只要 六方 合 作,收 益最 大,朝 核 问题就易解决,但只要一方放弃转而去寻求其他利益,猎鹿则会失败”。程 晓勇则从利益格局的复杂性、强国实力手段受限等角度进行了综合解读,认 为这些因素使朝鲜达到 了“力量倍增”的效果。有 的学者则从朝鲜的主观 策略来分析,例如,约瑟夫 奈(J o s e p h Ny e)认 为,朝鲜绑架了相关 国家

5、的安全 与利益,从 而获 得 了一种“弱 者”的优 势。在一 些 分 析 家 看来,朝 鲜核试验更像是一种“高风险的赌博”。朝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 于其采取了一种边缘(b r i n k ma n s h i p)外交 手段。概而言之,既有研究成 果从两方面揭示了朝鲜拥核成功的原因:一是各方、特别是 中美两 国间的利 益差异为朝鲜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朝鲜 自身的博弈战术使其能够最大限度 地 利用 这种利 益差 异。但是,这些解释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然缺乏可信的理论 回答。第一,尽管 中美各有利益考虑,但在反对朝鲜拥核方面是一致的。这种共同利益为何未能 产生足以迫使朝鲜弃核的压力?第二也是

6、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边缘外交之所以 能够获得成功,来 自于懦夫博弈(或曰斗鸡博弈、胆小鬼游戏,c h i c k e n g a me)的理论支持。在这种博弈游戏中,越是冒险、看起来不顾一切的一方就越容易 迫使对方成为“懦夫”、做出让步,从而使 自己成为赢家。这种理论假设建立 在各方实力均等的前提之上,但直觉告诉我们:如果各方实力严重不对称(朝 鲜 与 中美 的博 弈正是这样 一种 情况),弱 者 的所 谓“比胆大”博 弈很 可 能难 以 朱芹:六 方会 谈:决策树模型视角 下的“猎鹿 困境”,载 太平洋学 报2 0 1 1年第 4期,第 6 1页。程晓勇:弱 国何 以在不对称博弈 中力量倍增

7、基于朝核 问题 六方会谈 的分析 ,载 当 代亚太2 O 1 3年第 6期,第 5 2 6 9页 约瑟夫 奈:朝鲜对 中 国有“令 人惊 异”的影 响力 ,参考 消 息网,h t t p:c h i n a c a n k a o x i a o x i。c o rn 2 0 1 3 0 8 0 6 2 5 0 9 9 1 s h t ml。“No r t hKo r e a S Ga me o f Nu c l e a r B r i n k ma n s h i p”,T h e G u a r d i a n,J a n u a r y 2 4,2 0 1 3,h t t p:ww w

8、t h e g u a r d i a n c o m e o mme n t i s f r e e 2 0 1 3 i a n 2 4 n o r t h-k o r e a n u c l e a r-b r i n k ma n s h i p e d i t o r i a J o h n I k e n be r r y a nd Chu n 香i n Mo o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TM Dy n a mi c s o f Tr a n s i t i o n i n No r t h e a s t As i a”i n J oh n I k e

9、 n b e r r y a n d Ch u ng i n Mo o n,e ds ,Th e Uni t e d S t a t e s a nd No r t he a s t As i a:De b a t e s,I a s ue s。a n d Ne w Or de r,Ne w Yo r k:Ro wma n 8 L Li t t l e f i e l d P ub l i s he r s,I n c ,2 0 0 8,P 6;Rus s e l l Ong,Ch i n a S S t r at e gi c Co mpe t i t i o n z e i t h t h

10、 e Uni t e d S t a t e s,Ne w Yo r k:Ro ut l e d g e,2 0 1 2,P 9 9;Ch o e S a n g Hu n,“No r t h Ko r e a Pe r f e c t s I t s Di p l o ma t i c Ga me:Br i n k ma n s hi p”,Ap r i l 2,2 0 0 9,h t t p:www n y t i me s c o rn 2 0 0 9 0 4 3 w o r l d a s i a 0 3 k o r e a h t m1 一5 6 朝鲜拥核 战术何 以奏效?口 产生预

11、期的效果。既如此,朝鲜的拥核战术究竟何 以奏效?为了提出关于朝鲜 拥核策略的较为完整的理论解释,本文以懦夫博弈为分析工具,并采取一种“多重解释”的方法。首先进行原初解释,即以常规的懦夫博弈模式对朝鲜 的 拥核战术进行解释,旨在揭示两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顺带表明懦夫博弈假设 何以被广泛接受)。其次依据事实对懦夫博弈进行修正,即在实力不对称的情 况下分析懦夫博弈的逻辑结果,从而通过理论解释与现实结果之间的差异发现 问题。最后则致力于对这一差异进行新的解释,探究朝鲜拥核战术奏效的真正 原因,从而为认识、管理甚至解决朝核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一、原初 解释:懦夫 博弈视 角下的朝核危机 懦夫博弈的典型情

12、况是如下一种假设:有两名赛车手相对行驶,比赛规则 是先转动方 向盘进行避让的一方为懦夫,坚持不避让 的另一方获胜。如果双方 均不避让坚持前行,其结果将是两车相撞,双方都车毁人亡;但如果双方都能 选择转 动方 向盘 以避 让,则 为平 手。据此,懦夫博弈 的收益矩 阵可设 定如下:避让 前行 避让 2,2 1。3 前行 3,1 0,0 图 1懦夫 博 弈 在这 一博弈 中存 在 两 个 纳 什 均 衡,即 甲方 前 行(收 益 为 3)、乙 方 避 让(收益 为 1),或 甲方 避 让(收 益 为 1)、乙方 前 行(收 益 为 3)。所 谓 纳 什 均 衡,是指每个参与者所选策略一定是对其他参

13、与者所选策略的最优反应,其 策略组合因此是稳定 的。在 甲方前行、乙方避让的情况下,如果 甲方改变 策略选择避让,则其收益将由 3减至 2;如果乙方改变策略选择前行,其收 益将由 1 减至 0,因此只有原策 略才是最优反应。同理,在乙方前行、甲方 避 让 的策 略组合 中亦 如此。关 键 的 问题 是,由于存 在 两 个纳 什 均衡,现 实 中 的结果是谁来前行?谁来避让?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剔 除策略 小约瑟夫 哈林顿:哈林 顿博弈论,6 4页。韩玲、李强译,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2 0 1 3年版,第 57 口 当代 亚太 组合中的避让策略,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对方也认识到这一点。

14、也就是说,懦夫博弈中获胜的一方通常是胆大、宁愿选择前行而不避让 的一方。因为当 一方表现得不顾一切利益算计而前行的时候,另一方就会发现与其 同样前行 而 车毁人 亡(收益 为 O),还不 如选 择避让、失 去 面子(收益 为 1)。“狭路 相 逢勇者胜”,这就是懦夫博弈的本质。人们之所 以倾向于把朝核危机视为懦夫博弈,是 因为两者看起来极其相 似。对 于朝鲜 来说,强 硬行 为意 味着不 顾 一切 进行 核 试 验,即使 发 生 战争 亦 在所 不惜;软 弱行 为则 意味着 放弃 核试 验或 核武 器。对 相关 国家(特 别 是 美 国)来说,强硬行为意味着不惜一切代价制止朝鲜拥核(甚至是通过

15、战争 手段),而软弱行为则意味着仅仅采取外交、经济等无法对朝鲜形成致命损 害的行为。根据懦夫博弈,这里存在两个 可能的纳什均衡:一是朝鲜 强硬、相关 国家 软弱(收益 分别 为 3,1),朝 鲜进 行 了核 试 验;二 是 朝 鲜 软 弱、相 关国家强硬(收益分别为 1,3),朝鲜放弃 了核试验或核武器。从朝鲜已进 行 了三 次核试验来看,现实 中的纳 什均衡是前 者。根 据懦夫 博弈模 式,由于朝 鲜采取了宁愿前行而不避让的悬崖战术,其取得这场博弈的胜利是很正常的。、其他各方 软弱 强硬 朝鲜、(限于外交反应)(不惜一切代 价制止)软弱(弃核)2,2 1,3 强硬(拥核)3,1 o,o 图

16、2 朝 鲜 与 其他 各 方 的懦 夫 博 弈 1 第 一次核 试验 朝鲜于 2 0 0 6年 1 O月 9 E t 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此前的 1 o月 3日,朝鲜 即发 表声 明宣 布将 进行 核试 验,对 国际社 会 做 出 了强硬 的表态。联合 国安理 会于 6日发表主席声明,要求朝鲜取消计划中的核试验,立即无条件重返六 方会 谈,并警 告朝 鲜如 果无 视 国际社会 劝 阻坚 持核 试 验,安 理会 将 根 据 联 小约瑟夫 哈林 顿:哈林 顿博弈论 ,第 6 5页。正如六方会谈 所表明的那样,朝核 问题包括朝 鲜、韩 国、美 国、中 国、日本和俄 罗斯 六个 行为体。但 日、俄因为

17、利益与手段均有 限,不 是朝核 问题 中的 主要相关方。韩国有着 直接的核 心利 益,也具有影响朝鲜的一定经济 手段,但一 直为朝 鲜所排斥,故 无法决定 朝核 问题 的根本走 向。中 国作为朝鲜的主要交往对象,对朝核 问题走 向有着 重要影 响。最 关键 的是 美 国,它作 为朝鲜 的主要 目标对象(希望获得关系正常化和安 全保证 等),可 以说 掌握着解 决朝核 问题 的“钥 匙”,其 反应决 定 了朝核问题的基本面貌。朝鲜拥核 战术何 以奏效?口 合国宪章采取行动。应该说,这 种表态也是很强 硬的,因为 联合 国宪 章中含有军事行动的内容。但朝鲜继续做 出不顾一切 的姿态,如禁止本 国外

18、交官与美国政府进行接触,同时撤 回朝鲜驻联合 国副大使韩成烈,随后 于 l o月 9日进行了核试验。之后,相关各方 的反应虽然强烈,但 主要是言 词上的。美国小布什总统在谴责朝鲜的同时,仍然表示要继续通过外交手段 解决朝核问题,其主要反应是要求 联合 国安理会就这一事件“立 即做 出反 应”。对此,联合国安理会于 1 4日通过了第 1 7 1 8号决议。该决议尽管决定 针对朝方核武器、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但排除 了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也未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也就是说,相关 国家选 择了“懦夫”角色,朝鲜成为此次博弈的胜利者。2 第 二次 朝核 试验 2 0 0 9年 5

19、月 2 5 13,朝鲜进行 了第二次核试验。在进行此次核试验之前,朝鲜向外界表示,鉴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丝毫没有改变敌视朝鲜的政策,朝鲜 将继续加强 国防实力和核威慑力。而美 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博斯沃思(S t e-p h e n B o s wo r t h)的回应并不 明朗,仅指 出如果 朝鲜决定再次 进行核试验,将 面 临“相应 后果”。核试 验之 后,美 国的反应 不过 是 表 明“决 心 以外 交方 式 处理朝 鲜 核 问题”。相反,朝 鲜 的进 一 步反应 是更 加强 硬、带 有威 胁 性质 的三项 措施:视韩 国加入“防 扩 散 安 全 倡 议”为“宣 战 布 告”;不 再受 停 战

20、 协定 的约束,朝鲜军队将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朝鲜军方不能保证处于海上 军事分界线西北部海域朝鲜领海一侧的韩 国 5个 岛屿的法律地位,同时不能 保证美韩舰艇和普通船舶在这些岛屿周边海域 的航行 安全。最后,相关各 联合国宪章第三十九条规 定:“安 全理事会应断定任何 和平之威胁、和平 之破坏或侵 略 行为之是否存在,并应作 成建议 或抉择依第 四十一条及第 四十二 条规定之 办法,以维 持或恢复 国际 和平及安全。”而第四十二条则 规定:“安全理 事会如认第 四十一条 所规定之办 法为不 足或 已经证 明 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 之 空海 陆军行 动,以维持 或恢 复 国际 和平 及安 全。”

21、参 见联合 国网站:h t t p www u n o r g z h d o c u me n t s c h a r t e r 。俄美和欧盟谴 责朝鲜 进行核 试验 ,新 华 网,2 0 0 6年 1 O月 1 0日,h t t p:n e ws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w o r l d 2 O O l o 1 0 c o n t e n t 一5 1 8 2 2 1 1 h t m。朝鲜指责奥巴马继续 敌视朝鲜 加快导弹基地建设,凤凰 网,2 0 0 9年 5月 1 1日,h t t p:n e ws i f e n g c o m rai l 1 2 0 0

22、 9 0 5 o 5 1 1 3 3 9 1 l 4 8 5 2 2 s h t ml。美国称正寻求外交方 式解决朝 核问题 ,新 华 网,2 0 0 9年 6月 1 2日,h t t p:n e WS x i n h u a n e t e o m wo r l d 2 0 0 9-0 6 1 2 c o n t e n t l 1 5 2 8 8 7 6 h t m。朝鲜对 韩国加 入“防扩 散安 全 倡议”采取 强 硬 措施 ,凤 凰 网,2 0 0 9年 5月 2 7日,h t t p:n e ws i f e n g c 0 m mi l 1 2 O 0 9 O 5 O 5 2 7

23、3 3 9 1 1 7 8 0 2 9 s h t ml。一5 9 口 当代亚太 方推出的对应朝鲜第二次核试验的实质措施是联合国安理会 的第 1 8 7 4号决 议,其 中虽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但其措施不过是 旨在 阻止朝鲜 进一步的核计划(如冻结 5家朝鲜实体 的资产、并禁止世界各 国为朝鲜提供 可能会被用于制造弹道 导弹 的两种关键原材料等),而不是将其“推回去”。朝鲜的第二次核 冒险又取得了成功。3 第 三次 核试 验 朝 鲜 的第 三 次核试 验发 生于 2 0 1 3年 2月 1 2日。在此 之 前,由于朝 鲜 发 射卫星,联合 国于 1 月 2 3日通过决议,要求朝鲜不得

24、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 进行发射,放弃所有核武器和核计划,并表示朝鲜一旦再次进行发射或核试 验,安理会将会“采取重要行动”。而朝鲜的反应则是公开宣称将进行更高 水平 的核试验,甚至要“瞄准宿敌美国”。对此,相关各国除了督促朝鲜不 要挑衅之外,亦无他法。结果是 朝鲜 2月 1 2日宣布成功进行 了第三次地下 核试 验。之后 相关 各 国紧急应 对,但手 段 远称 不 上 强硬。美 国总统 奥 巴 马只 是要求国际社会采取迅速且有效的措施进行回应、重 申对亚洲盟国的安全承 诺以及强化反导系统。博斯沃思更是明确表示,“美 国愿意通过对话 和协商 解决 问题 美 国并不 想攻 击朝 鲜,或 动用 武力 颠

25、覆 朝鲜 政 权”。可 见,面 对朝 鲜 的强硬,相关 国 家 缺 乏 足 够 强 硬 的 反 制 措 施,朝 鲜 再 一 次 成 为 了胜 利者。总的来看,三次朝鲜核试验均体现出如下特征:朝鲜威胁要进行核试验(强硬),相关 国家发出警告(多数 时候属软弱 范围、少数情况 可算强硬)。但在朝鲜真正进行了核试验(继续强硬)之后,相关 国家的反应就限于外交 层 次(软弱),而 朝鲜 的 再反 应 仍 属 强 硬,特 别 是在 言 词 上 表 现 出不惧 一 战 的决心。当然,战争并没有发生,朝鲜或许只是恫吓,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相 关 各 国确实 首先 表 现 出 软 弱。正 如谢 林(T h o m

26、a s S c h e l l i n g)所 指 出 的那 样,“真正 的威胁 不应 该 是 我 可 以实 施 威 胁,也 可 以不 实施,最 终 的 选 择 权 在我 手 中 ,而应该 是 我可 能 实 施 威 胁,也 可能 不 实 施,但 是 最 后 的情 多个国际组织对朝鲜核试验深表 遗憾 ,中新 网,2 0 1 3年 2月 1 3日,h t t p:wwc h i n a n e ws e o m g j 2 0 1 3 o 2 1 3 4 5 6 2 5 6 8 s h t ml。朝暗示 将 进 行 第 三 次核 试 验 韩 美 展 开“抵 制 外 交”,新 华 网,2 0 1 3

27、年 1月 2 5日,h t t p:n e ws x i n h u a n e t c o rn wo r l d 2 0 1 3 0 1 2 5 c 一1 2 4 2 7 6 5 2 4 h t m?p r o l o n g a t i o n=1 奥 巴马对朝政 策浮 出水 面:不会 武力颠 覆朝 鲜 ,凤 凰 网,2 0 1 3年 2月 1 2 15 1,h t t p:n e ws x i n h u a n e t c o rn wo r l d 2 0 1 3-0 2 1 2 c 一1 2 4 3 4 3 4 5 6 h t m。一6 O一 朝鲜拥核战术何 以奏效?口 况我也无

28、法确定,”。在不惧一切 的朝 鲜面前,其他 的相关 国家 只能扮演“懦夫”。在外界看来,这正是懦夫博弈 中的典型场面。因此,懦夫博弈成为 许多有关朝核问题分析中不言 自明的假设,也就顺理成章了。二、发现 问题:不对称博弈 的理论后果 然 而,上述 解 释忽视 了一 个较 少被 人 注意 的问题,那 就是 朝 鲜 与相关 国 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异,而典型的懦夫博弈场景假设各方都是力量对 称 的行为体。对称博弈需满足三个条件:(I)所有参与者都有相 同的策略集 合;(2)参与者使用相同策略时的收益相 同;(3)交换两个参与者的策略,则他们 的收益也被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博弈的收益只依赖于行为

29、体所 选 择的策略而不依赖 于进行博弈 的行为体,这类博弈称为对称博弈。然而,一个 明显 的事 实是,即使 各方 的策 略选 择 一样,实力 的 不对 称也 会 导致 收 益 的不对称。如儿童与成人相撞对彼此的伤害是不一样的,大卡车与小汽车相 撞也会导致各 自不同的结果。而且,必须承认 的是,“现实中大量 的竞争博 弈是非 对称 的。这些 竞争 可能 出现 在雄 性个 体 和雌 性 个体 之 间,出现在 年 长 个体和年幼个体之间,或 出现在大型个体和小型个体之间,甚或是出现在资 源的拥 有者 和非 拥有 者之 间。如果 非对 称性 事 先就 能 被竞 争 者感 知 察觉,那 么这就能够经常影

30、响个体对其 行为的选择。如果非对称性 能够改变支付矩 阵,或能够影响实施战斗策略的博弈将 出现 的结果,那么非对称性对个体行 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懦夫博弈当然也不例外。前述典型的懦夫博弈模型中设定的收益值都是基 于行为体的实力对称,而如果行为体的实力是不对称的,则相应的收益必然会 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最终的博弈结果。就像两辆赛车一样,其马力、性能和速 度都被假设为相同,所以它们的利益计算也是一样的:如果迎头相撞,结果是 双方都 车毁人 亡。正 是 这 一基 于 实力 对称 的假设 左 右 了双 方 的选 择(收益 矩 托马斯 谢林:冲突的战略,赵华等译,华夏出版社 2 0 1 1年版,第 1

31、 5 6页。小约瑟夫 哈林 顿:哈林顿博弈论,第 8 3页。张春华、丁占文:非对称 博弈的一 种一般描述 及其 E S S),载 成都 信息工 程学 院学 报 2 0 0 8年第 6 期,第 6 9 8页。约翰 梅 纳德 史密斯:演化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8年版,第 2 3页。一6 1 口 当代 亚太 阵),使得不敢斗狠的一方成为博弈的失败者。但如果一辆是马力超强且不怕 碰撞的高性能车(乙),而另一辆则是性能落后且脆弱的旧车(甲),一旦两车 相撞,后者所面临 的后 果可能是车 毁人亡(收益 为 0),而前 者可能 只是部 分或 轻微受损(收益大 于 0)。由此我们 可 以假定,

32、对乙来说,与选 择避让保住 车子 无损但失去面子相比,选择车子轻微受损但保住面子的收益是相当的,其值为 1。这就极 大地改变 了收益矩 阵,使得 乙方前 行(收益 为 3)、甲方避 让(收益 为 1)很可 能成 为 唯一 的纳 什 均衡。因为在 甲方前 行(收益 为 3)、乙方 避 让(收益为 1)这一策 略组合 中,乙方将 发现,他如果 改变策 略选 择前行,收益并 不会下降(同样为 1)。事实上,基于相对收益的考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通常 会这么做),在其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乙方会更愿意考虑让 甲方收益减少 的策 略,即甲方与乙方均选择前行(收益为 0,1)。在这种情况下,甲方为了避免 车毁人

33、亡,就只能选择避让,其 冒险精神也就失去 了意义,因为所谓悬崖战术 的结果只会导致自己掉下悬崖。所以,甲方前行(收益为 3)、乙方避让(收益 为 1)的策略组合是不 稳定 的,不再 是 纳什均 衡。唯一 的纳什 均衡 就是 乙方 前 行(收益 为 3)、甲方 避 让(收益 为 1),亦 即 旧 车一 方 不 敢 与对 方 的车 相 撞,而是选择避 让、让对方前 行。可见,在实 力不对称 的懦夫 博弈 中,冒险精 神与 恫吓策略失去了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为体的相对实力大小。避让 前行 避让 2,2 1,3 前行 3,1 0,1 图 3不对 称 的懦 夫博 弈 在朝核问题中,朝鲜与相关各国的实力

34、是不对称 的,而且朝鲜处于实力 较 弱 的一方,“反 对 朝鲜 发 展核 武器 的 国家 的实 力远 远超 过 朝 鲜”。基 于人 口总数、经济总量、军事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等 因素,美国丹佛大学的未来 国际(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u t u r e s,I f s)数据库计算了世界各国的国力指数,即该 国在世界各 国总实力 之和 中所 占的 比例。根据该数 据库,在 2 0 0 6、2 0 0 9、2 0 1 3年等各次朝核试验年份,美国、中国的国力指数要超过朝鲜几十倍甚至 上百倍(参见表 1),三国实力对 比处于极端不对称的状态。程 晓勇:弱 国何以在不对称

35、博弈 中力量倍增 一 基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分析,第 5 7页。一62 朝鲜拥核 战术何 以奏效?口 表 1 朝、美、中三国国力指数对 比 朝鲜 美 国 中 国 2 0 0 6 0 1 2 7 2 1 O 5 2 0 0 7 0 i 2 6 9 1 O g 2 0 0 8 0 i 2 6 4 1 1 3 2 0 0 9 0 1 2 5 9 1 1 8 2O 1 0 O 2 1 3 2 4 4 8 1 1 9 1 2 Ol l 0 2 1 3 2 4 3 5 l 2 O 8 2 O1 2 0 2 O 8 2 4 1 3 l 2 4 5 r 2 0 1 3 0 2 O 3 2 3 8 9 l 2

36、8 5 资料 来 源:F r e d e r i c k S P a r d e e C e n t e r f o r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u t u r e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u t u r e s(I F s)Mo de l i n g S y s t e m”,Ve r s i o n 7 0,J o s e f Ko r b e l S c h o o l o f I nt e r n a t i o n a l St u d i e s,Un i v e r s i t y o f De n v e r

37、 De n v e r,C O ,h t t p:ww w i f s d u e d u i f s f r mMa i n Me n u a s p x。这种实力的不对称导致了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朝鲜 的威胁显得缺乏可 信度,其悬崖战术无法对博弈结果产生真正的影响。这是 因为,“威胁必须 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保证被威胁者 的行 为对威胁客体本身的损害远远 大于实施威胁的一方”。威胁必须与能力联系起来。“一个条件过高的威胁 将无法实现预期 目标。例如,一个拥有中等规模核力量的欧洲 国家让前 苏联人滚 出匈牙利,否则其将对后者进行大规模进攻。毫无疑问,前苏联人 对这个威胁将置之不理,因为前

38、者无法做出实际行动让前苏联人相信它具有 这种能力;相反,假设这个欧洲国家威胁 向前苏联一天发射一颗携带核弹头 的导弹,或者发射某天在前 苏联境 内 自动爆炸 的装置,(这个威胁就将 有 效)。”类似地,朝鲜有关“宣 战”威胁同样是不足信的。尽管“延坪岛 炮击事件”使人们意识到朝鲜确实有发动实际挑衅 的可能,但冷静的分析家 都明白,其真正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很低,因为那对中国和美 国来 说只是一场“麻烦”,但对朝鲜来说则意味着毁灭。由此,实力不对称导致 的第二个结果就是改变了相关各方的收益值,从 而直接改变博弈结果。由于朝鲜的核武器未形成 战斗力 以及与美 中两国存在 巨大的实力差异,如果

39、朝鲜与这两个 国家均选择强硬,其 收益值 不会是(O,托马斯 谢林:冲突的战略,第 1 0 5页。同上,第 1 6 4页。口 当代亚太 O),而会是(O,1)。以美国的军事实力,朝鲜政权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 险(其收益为 0)。而朝鲜至多将报复范围扩展至驻韩美军,而无法攻击美 国 本土(其收益为 1)。事实上,美 国驻韩美军正在向南部署,其意图就是避开 来 自朝鲜的可能的直接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美朝相互伤害的后果是极不对 称的。根据前述不对称博弈 的逻辑,此时应是朝鲜主动选择退让而非美 国。朝中博弈的逻辑与此类似,两者之间的总体实力与军事能力都是极其不对称 的。在不 对称 条件下,采 取 强

40、硬 态 度 的 应 该 是 美 国 或(和)中 国而 不 是 朝 鲜,按道 理朝鲜 不会 选择 坚持发 展核 武 器。这种 理 论 分析 很好 地 解 释 了第 一 次朝核危机。当时美国决意使用武力也要达到使朝鲜弃核的 目的,结果朝 鲜退让,最终达成框架协议。但是,为什么在第二次朝核危机 中,实际结果 是朝 鲜强硬 而 中 国和 美 国让步 呢?这就是 下 文需要 回答 的 问题。、美或 中 软弱 强硬 朝 鲜(限 于 外 交 反 应)(不 惜 一 切 代 价 制 止)软弱(弃核)2,2 1,3 强硬(拥核)3 1 0,1 图 5 不对称条件下 的朝与美(或 中)博弈 三、重新解释:博弈 中的

41、新 因素 如果理论与现实不符,需要作出调整的一定是理论。不对称博弈的分析结 果与第二次朝核危机的差异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朝核危机进行重新解释:为什 么美 国或 中国没有对 朝鲜采取强硬 到底韵 策 略?对此。可 以提 出几种假设。第一,非 理性假设,即非理性 因素改变 了相关 国家 的决 策。所 谓理 性,即 行为体根据收益行事,且能“根据其他参与者作出何种策略的信念选择最大化 自己收益的策略”,这是博弈的前提。朝核问题博弈 中可能存在非理性的因 素。例如,中美两国的决策者在计算双方利益时失算,或是与朝鲜领导人相 比,两国领导人无法在决策时采取一种崇尚冒险的风格。应该说,这些假设在 参见 Yo

42、n g h o Ki m,“No r t h Ko r e a:A P e r p e t u a l R o g u e S t a t e?”i n J o h n I k e n b e r r y a n d C h u n g i n M o o n,e d s,Th e Uni t e d St a t e s an d N o r t h e as t A s i a:De b a t e s,I s s u e s,an d N e w Or de r,P 1 5 1。小约瑟夫 哈林顿:哈林顿博 弈论,第 4 O页。一一6 4 朝鲜拥核 战术何 以奏效?口 部分情况下是成立的。

43、其一,对外决策中不可能获得完全充分的信息,有时相 关 国家可能对朝鲜的核能力作出了夸大的评估;其二,从个人特质来讲,中美 两国的领导人显然也不同于朝鲜领导人,制度与个性的差异使得他们不具备朝 鲜领导人 那样从强硬 到妥协 随意 转换的决策灵 活性,从 而无法 在“比胆大”的 懦夫博弈中取得优势(行动不够灵活者在边缘时更易掉下悬崖)。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假设很难充分解释在连续三次的朝核危机 中都是朝 鲜而不是美国或中国采取了强硬策略。因为在经历了多次重复博弈之后,信 息不充分的难题一般都会缓解。第二次朝核危机至今 已历十余年,以美国超 强的信息搜集能力与中国同朝鲜的特殊关系,不可能对其核能力没有真

44、实的 判 断。事 实上,美 国在 应对 朝鲜 的核 武器 以及 导 弹 的打 击 能力 方 面是 有 自信 的。正如第二次朝鲜核试验后 时任美 国国防部长的盖茨(R o b e r t G a t e s)所 说:“现在部署的 3 0枚拦截导弹,在未来数十年里可充分应对朝鲜 的威胁。保护好美 国。如果其威胁程度大大超出预期,可轻易补充拦截导弹数量。”至于个人特质与决策灵活性,事实证 明,即使是在美国,其领导人也可以表 现得很强硬(如发动伊拉克 战争)。而根据懦夫博弈模式,较转变态度 的灵 活性而言,强硬的态度本身(能否采取悬崖 战术)是决定是否成为“懦夫”的更重要因素。如果悬崖战术真能奏效(也

45、就是在走到悬崖边缘之前对手 已 经让步),那么(转换政策)灵活性 可能并 不重要。在第 一次朝核危机 中,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的态度就很强硬,从 而迫使朝鲜妥协。而在朝鲜妥协 之后,美 国 自然 也 就 不 必 考虑 如 果 战 争 真 正爆 发 该 怎 么 办(保 持 决 策 灵 活 性)的 问题。第二,理性假设,即美国、中国等相关 国家无法 以更强硬策略处理,主 要原因仍然是基于利益假设。即有某种其他 的利益考虑改变 了这些国家在做 出强硬策略时的收益值,从而使其强硬决策显得不划算。应该说,利益层面 的理性假设更加使人信服。因为利益是 国家行为的指南,中美等 国反应 的原 因应该主要从利益

46、层面找,否则就无法解释 中美等相关 国家为何在面对朝鲜 三次核试验时仍然基本重复 同一决策。非理性层 面的因素,如信息不充分、领 导人 特质 等,只 是 部 分 地 在 起 作 用,而 且 在 多 次 博 弈 之 后 往 往 会 被过 滤 掉。利益是朝核 问题相 关各方 的主要 考虑 因素,正如 有学 者指 出的那样,美国防部称其防御体系可完 全拦截“朝 鲜导 弹”,新华 网,2 0 0 9年 6月 1 0日,h t t p:n e ws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mi l 2 O O 9-o 6 1 l O c o n t e n t一1 1 5 1 83 8 9 ht

47、 m。一6 5 口 当代亚太“谈判各方利益、目标和策略的多元性,以及其他问题 的介入离散 了对核心 问题的合力,对朝政策 的 路线分歧减轻了五 国对朝鲜施加 的集体压力,使朝鲜有时间和空 问争取 自己的利益”。但更应注意到的是,较朝鲜的利益 考虑而言,中美等相关国家的利益因素可能更加重要。正是 中美等相关国家 的行为改变,才为朝鲜的成功提供了条件。目前的关键 问题是,美 国、中国 在 处理朝 核 问题 时有哪 些利 益考虑,这些 考虑 如何 影 响 到两 国与朝 鲜 博弈 的 相对收益值,从而影响博弈结果?下面将结合现实对此加以分析。对于美国来说,要使朝鲜放 弃核武器有两个选择,或是 接受 朝

48、鲜的条 件,与其实现关系正常化,但这很可能导致美 国军事存在的削弱,甚至是美 军撤 出朝鲜半 岛,这是其所不愿意做 的。或是 以武力解除朝鲜 的核武器,但这 很可 能导致 两 种后果:一是朝 鲜对 韩 国 的报 复;二是 其 与 中 国关 系 的极 度恶化甚至冲突。2 0 1 4年 2月 1 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见美 国国务卿 克里(J o h n Ke r r y)时谈到,“我们绝不允许半岛生乱生战”。这话不仅针 对朝鲜,同时也针对美国和韩国。虽然中国方面从未清楚地描绘在美国对朝 使用武力时会怎么做,但朝鲜战争的前车之鉴足以使美国决策者认真评估 自 己所面临的风险。尽管中国与美国的实力

49、也是不对称 的,但两者都是具有核 打击 能力 的 国家,中美 冲突是 美 国要极 力避 免 的选项。在这 种情 况下,我们 可 以假定 在美 朝 均采 取 强硬 策 略 时,其 收 益 又变 成 了对称性的,即均为 0,或至少美国也接 近于 0。这样,博弈的纳什均衡又 变成 了两个:朝鲜强硬、美 国软弱(3,1)和朝鲜软弱、美国强硬(1,3)。此时,最终的结果就与双方的实力无关,而取决于谁更能以冒险的风格采取 悬崖战术,而在这方面朝鲜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朝鲜经常被西方决 策者认为是国际体系中的一个非理性行为体”,其威胁看起来更加真实。在 朝 鲜坚持 强硬 的前 提下,美 国的最优 策 略

50、 就是 选 择 软 弱(收 益 为 1)而不 是 同样 的强硬(收益为 0或接近于 0)。正如有学者分析的那样:“由于政治负 担过于沉重,面对朝鲜的挑衅行为,美国和韩国放弃 了一报还一报(t i t f o r 一 程晓勇:弱国何以在不对称博弈 中力量倍增 基于朝核问题六 方会谈 的分析 ,第 6 6页。参见李开盛:军事存 在与无 核化:美 国朝核政 策浅 析,载 美 国研 究2 0 0 9年第 4期,第 7 2 0页。王毅会见克里:中国绝不允许朝鲜 半岛生乱生 战,凤凰 网,2 0 1 4年 2月 1 4日,h t t p:n e ws i i e n g c o rn mi l 2 d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