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9422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10年第3期季刊(第1卷 总第3期)No.3,2010Quarterly(Vol.1,Serial No.3)安徽纵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孟丽,潘理权(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59)摘要: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通过采用SWOT法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进一步认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内外部环境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最后,为推进和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2、。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SWOT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638(2010)03-0107-05收稿日期:2010-03-01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AHSKO7-08D104)”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潘理权)作者简介:孟丽(1975-),女,安徽巢湖人,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学部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潘理权(1968-),男,湖北钟祥人,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培训管理处处长,教授,经济学硕士,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与金融。2010年1月12日

3、已正式获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首个“国字号”规划,范围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九市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的两个县区,共59个县(市、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第一个主要针对长三角地区建设的后花园式的产业转移示范区1。进一步认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内外部环境,将对示范区明确方向、发挥创新示范效应、推动提升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有重要意义。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1.地理条件优越。示范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近800公里的长江干流岸线资源,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在400 亿立方

4、米以上,人均超过2000 立方米/年2。地貌和地质条件适宜,所处的沿江平原和皖中合(肥)巢(湖)盆地周围地势低平,境内平原、丘陵、低山相间,受自然、地质灾害的影响率极低。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环境容量大,土地总面积633万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总计73.36万公顷,占全省62.22%,开发潜力大3。示范区内农林业和水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十分适宜人居和多类型产业集聚。2.要素成本低廉。一方面,示范区内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00多种,铁矿、铜矿、铅锌矿等黑色和有色金属矿,石灰石、石膏、石棉、明矾石等非金属矿产保有储量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2;旅游资源品质

5、高,特色鲜明,在5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众多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另一方面,示范区内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商务成本低。3.产业基础较好。在安徽东向发展战略、“861”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产业基础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示范区内产业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其中107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纤维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的集聚度较高,马、芜、铜三市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辐射能力较强,涌现出一批像马钢、铜陵有色、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海螺水泥等上规模的企业,

6、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逐步增强。4.交通条件优越。示范区在区位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内大部分市县已处于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内。示范区内的长江沿岸,建有马鞍山、芜湖、铜陵、贵池、安庆5个大型港口,其中芜湖港可停靠万吨级货轮,其它港口可停靠5000吨级货轮。沿江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四市均建有国家一类口岸,进出口货物可在这些港口直接报关装卸。芜湖港和铜陵港已被批准为对外籍轮船开放港口,远洋运输已直通到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2。依托长江,京沪、沿江、宣杭等多条铁路,沪蓉、蚌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与长三角实现了无缝对接。5.科教优势明显。2008年,示范区内高新技

7、术企业已达到700多家,有民营科技企业3000多家。仅合肥、芜湖两市,就拥有高等院校68所,各类科研机构475家,国家和国家重点试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试验室1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95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2.8万人2;合肥市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是国家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已启动建设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也覆盖到这个区域。强大的科教优势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转移的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1.一些政府部门效能欠高。近些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改进政风行风、整治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许多

8、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皖江地带也有一些部门和干部在工作效能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部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仍然思想不解放,缺乏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些部门政令不畅,部门本位主义严重;一些机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职能转变不到位。2.地方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除了开拓生存和生产空间的动因外,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还要考虑进入内地市场的运营、物流成本及下游产业配套等因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能力优势不足,产业关联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缺乏联系与配合,发展不平衡,而且企业之间行业关联度不高,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淡薄。就物流业不发达而言,就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软肋”之一。

9、尽管皖江地带已初步构建起通向长三角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与中西部省份的交通设施也在加快对接。但同时,皖江地带现代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滞后,经营主体过于分散,综合物流成本偏高。另外,皖江地带产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很多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一些转移来的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所需零配件仍需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就影响了长三角及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皖江转移的力度。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皖江城市带的集群式经济组织大多由“小而全”企业构成,企业大多达不到最低经济规模,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行业管理弱化,缺乏有效的行业协调与指导,产业布局分散、产业

10、集中度低的矛盾突出,还没有形成以优强企业为核心,带动众多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格局和开发机制,一些群体内部竞争多,相互联系配合少。示范区内大多数企业精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品牌意识不强,整体实力及竞争力不足。企业总体上处于以量取胜、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的阶段,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偏少。出口多以贴牌加工为主,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与国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名牌产品少。4.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安徽省产业水平和工业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以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全省总体上污染负荷较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

11、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大。淮河、巢湖流域严重的水污染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现实。皖江城市带人口密度高、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对承接产业转移将造成一定的制约。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1.皖江城市带已具备了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着力推进皖江开发开放,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为设立108示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皖江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高地”,2008年九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64.1,为长三角城市经济总量的10.5%,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14。合肥、马鞍山于2010年3月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芜湖、安庆等3个城

12、市(开发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安庆、马鞍山两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合肥、芜湖所在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在大力建设中;合肥正在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芜湖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将建设为全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引领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3;马鞍山是国家科技兴市试点城市和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池州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4。2009年,皖江的率先发展为实现安徽“弯道超越”做出了积极贡献,安徽GDP突破万亿元,总值10052

13、.9亿元,比上年增长 1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7.9亿元,增长22.6%,增幅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3位、中部地区第1位5。2009年,安徽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639.7亿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际到位资金2758.2亿元,占全省引资的比重高达71.1%6。目前,示范区内已建开发区共45个(占全省的51%),基础设施条件已初步完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综合商务成本低,已具备了承接长三角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条件2。2.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实践表明,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区域产业结

14、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当前,长三角地区产业同质化的矛盾突出,迫切要求通过产业转移和整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一背景下,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层次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扩展;由单纯的以传统制造业转移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同时,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完整产业链条的整体性转移。产业转移的实践表明,传统产业一般采取梯度转移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技术型产业通常以跳跃方式进行转移,更加注重承接地的技术

15、、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条件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发展关联配套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3.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东部地区资本和消费市场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矛盾更加突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移的进程有所加快。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一批生产成本高、市场接近饱和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企业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生存压力陡增。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企业开始谋求在市场低谷时,重新调整生产布局,将生产基地

16、或目标市场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东部地区撤退性产业转移步伐。4.转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越”的机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恶化,尤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地区,压力更大。东部靠外贸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已难以持续。东部地区应对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球和全国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了“拐点”,对具有后发优势的安徽而言,如能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弯道超越”。5.六大支柱产业将得到重点扶植。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

17、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并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根据 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7。6.中央和地方将加大政策支持。皖江城市带109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示范区将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

18、等各方面将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投资政策上,国家有关部门会同安徽省来编制示范区的产业目录,中央财政将加大对示范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示范区相关的产业发展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投资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方面的支持;在金融政策上,会动员和推动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这些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同时还会创造条件,对示范区的一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上市、发债方面给予优惠;土地政策上,如产业示范区中的各类建设用地可以纳入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安徽方面将建立“皖江开发银行”推动当地建设等措施已经列入议程8。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威

19、胁1.西部地区的跨梯度产业转移的竞争。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中西部区域间争夺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当前,中西部各省区市竞相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与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成本和已有的优势产业方面也有强大的吸引力。2.区域间行政壁垒的限制。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努力追求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并发展属地经济,从而忽视了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形成了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双重壁垒。在东部发达地区,转出地政府为避免经济急剧下滑和产业空心化,往往通过土

20、地、税收、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倾斜和扶持,鼓励企业在地区内部进行转移。如最近几年,江苏积极推进“产业由南向北转移,财政由上向下转移,劳动力由北向南转移,科技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的地方转移”等“四项转移”措施和南北共建开发区政策。浙江原先依赖出口拉动的传统制造业,也开始由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向三线城市回流9。转入地障碍表现为: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缺陷,不少地方设立的园区远离城镇,企业落户后遇到很多问题;投资软环境还有待改善,一些地区政府的工作效率低及优惠政策难以落实。3.省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无序竞争。首先是各省之间整体经济水平和结构相近、产业结构趋同,易导致同质化竞争,如,商务部推进的“万商西进”工程,

21、确定了中部地区20个城市(开发区)为东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其次是省内各地市之间,在发展规划纲要中,地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容易造成区域内竞争对手之间的拼杀。整体上看,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还缺乏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序的分工协作关系,尚未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合力,从而弱化了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综合竞争力。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通过SWOT分析显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多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只有利用好优势、摈弃不足,抓好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安徽才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全面对接长三角,实现自身加速崛起的目标。为推进和加快皖江

22、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在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优化产业布局,防止无序竞争、重复建设。遵循错位发展原则,围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合理布局生产力,实行差异化发展。围绕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示范区十个地市设计专项规划,加快编制产业发展、城镇体系、物流、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集中区等方面的专项规划。防止污染企业进入示范区,淘汰落后产能;防止无序竞争、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2.加强政府间合作,创新产业转入地与转出地政府间的合作共赢机制。如,飞地经济模式,建立转出地与转出地政府之间的税收共享机制,或合作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打造产业城市集群转移的平台,在转入地区划出一定区

23、域让产业转出地区进行开发经营。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体系、金融服务、土地管理、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加强法制、诚信和人文环境建设,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与预警机制,加强产业引导和预警,营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4.促进生产型服务业大发展,助推国内外产业加速向皖江转移和集聚。通过大力发展皖江城市带的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加快构建110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能源保障、水利保障、信息服务体系,为皖江城市带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供优质配套的产业

24、承接条件。5.扩大分工、合作与交流,推动提升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要积极主动地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扩大与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港澳台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密切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域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吸纳这些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皖江城市带自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依托大工程、大项目,加强皖江城市带重点行业的品牌培育,提升行业自主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6.提升集群水平,推进产业重组。引进符合安徽省产业发展方向、对当地带动作用大的整体产业转移项目,加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并在土地、资金上给予支持;加快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培

25、育和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政府要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在富余人员安置、债务核定与处置等方面的工作。7.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机制。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扶持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主要行业率先建立企业合作开展的技术研发联盟。8.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示范区内外和区内有关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体制机制。协调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维护示范区良好的形象。9.完善市场体制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转移中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就需要进一

26、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消除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1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R.2009-1-18.2谢培秀,殷君伯.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 J.铜陵学院学报,2009,(1):65-67.3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况EB/OL.(2008-08-11)2010-01-18.http:/ EB/OL.(2009-06-11)2010-01-18.http:/ .http:/ 再

27、创历史新高 EB/OL.(2010-01-20)2010-01-26.http:/ EB/OL.(2010-01-23)2010-01-27.http:/ 建 分 工 合 作 新 格 局EB/OL.(2009-07-23)2010-01-18.http:/ Analysis of Industrial Relocation in Wanjiang Demonstration ZoneMeng Li,Pan Li-quan(Anhui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Hefei 230059,China)Abstract:Wanjiang Demonstration

28、Zone is a maj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strategic planfor industrial relocation.Thepaper adopts SWOT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Wanjiang City Belt s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undertaking the plan.The analysis is of practical guidanc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environment of Wanjiang Demonstration Zone.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Demonstration Zone.Key words:Wanjiang Demonstration Zone;industrial relocation;SWOT analysis(责任编辑:欧世平)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