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8447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第3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Management Research2010 No13收稿日期:2009-06-25,修回日期:2009-09-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城市PPP项目融资风险控制研究”(70672011)中期研究成果文章编号:1000-7695(2010)03-0129-04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叶晓甦,周春燕(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400045)摘要:在系统论、全寿命周期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PPP项目特点,建立风险管理流程的功能模块,综合有风险管理流程支撑的风险管理数据

2、库和风险管理要素集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提出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型,将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动态性和集成化相结合,为PPP模式的风险管理提供普适性的模式。关键词:PPP融资项目;动态性;集成化;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公私合伙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简写为PPP),是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或国际组织都争相尝试将PPP的各种模式应用于本国或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荷兰Delfland污水处理PPP项目(欧洲最大的水务PPP项目)、英国南威尔士Bridgend的私营

3、监狱等都成功运用了PPP模式,但也存在着失败的案例,典型的有澳大利亚的Deer Park女子监狱、英法海峡隧道等,其中英法海峡隧道实际风险分担失误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1。可见,PPP模式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合理的公平的风险分担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 提出问题风险管理在PPP项目管理中具有非常核心的地位,正是由于该模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PPP项目风险管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1)风险管理中存在错误的认识,过分的依赖PPP模式的特殊性,风险分担不合理,有的参与者实际承担了部分应由其他方承担的风险;2)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考虑不够全面,缺乏合理的风险机制设置,风险分析不够透彻,低估了风险影

4、响程度;3)缺乏严格按照风险控制要求对项目实施的各环节的风险监控;4)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持续性。111 研究意义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持续的时间长,涉及面广,投入资金量大,建设和经营周期长,一般要涉及到多个主体共同分工合作,权利与义务关系复杂,面临的风险因素也要复杂许多。项目参与各方必须首先考虑好各方面的风险问题,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与运营。PPP不仅只是伙伴关系的一种“模式”,而应该是一个确保以有目的的方式全面考虑并评估所有风险的过程2。因此PPP项目自产生以来,风险问题就一直是项目参与各方所共同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而且,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PPP模式项目将越来越

5、多,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城市基础设施PPP融资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分担以及应对措施,形成动态的持续的风险管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PPP项目的有效利用和合理管理,形成普适性模型,对具体的PPP融资项目起到一个导向性的作用。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目前,国际上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显著的“集成”趋势,典型的是集成风险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IRM)。Hall3在评述El ms的I RM理论时指出,“集成”思想将为管理各种分散的风险活动提供有力支持。Miller和Wal2ler4综合情景规划(Scena

6、rio Planning)和实物期权的分析特点,提出了一种定性为主的I RM方法。姜继娇、杨乃定5利用软系统建模思想,建立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集成风险管理概念模型,强调目标、组织、方法、信息及文化的集成性。欧阳建涛等6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化管理的角度,分析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化管理特点及重点。金德民、郑丕谔7以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为出发点,建立了全寿命期风险管理系统的概念及相应模型,并以此作为全寿命集成管理系统的一个支持系统。高云莉8等提出工程项目动态集成风险管理,并从纵向上和横向上进行了一般工程项目动态和集成的分析。综合国内外对于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PP

7、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某个环节或阶段上,在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分担及应对措施、量化分析方面的技术和手段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另外杨文安9建立了BOT融资项目集成化风险管理的理论。总而言之,对于PPP融资项目的集成化风险管理研究成果还不多,特别是对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深入,而且没有反映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缺乏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动态性。因此,本文将结合PPP项目融资风险及其管理的特殊性,重点从探索PPP融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风险识别、评价、量化和处理等方面入手,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性研究,将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动态性和集成化统一起来,并考虑其随时间变化的因素,

8、对实施PPP项目融资集成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2 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211 集成化风险管理集成,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即按照某一集成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叶晓甦等: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10。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也开始向集成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并以系统论为基础,对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础、方法、基本要求和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作了初步的研究。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与项目管理在信息的产生、处理等方面属于同一

9、过程,因此也向综合、集成化方向发展。集成化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集成化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中。集成化风险管理以系统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为依据,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投入项目风险管理的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综合考虑影响项目的各个风险因素,采取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使得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最小,实现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212PPP风险的特点PPP融资项目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及其他特殊性,也就决定了PPP融资项目的风险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1211 风险形式的多样性。PPP模式中,投资结构的多样性、运作基本项目

10、类型的多样性、政私合作方式的多样性致使每一个单独的PPP项目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每一个PPP项目都会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不像BOT、TOT,已经拥有成熟、固定的运作模式和成功、有效的实施案例。不同的PPP项目有不同的风险特点。这就决定了针对某一个PPP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时,我们不能拿以前的模式直接搬套,而要结合具体项目特点,重新识别、分析、评价、分担、监控。21212 风险的不确定性。PPP模式风险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在每个PPP项目中,风险都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每一个PPP项目对于风险管理者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与“有规可循”相比,“摸石过河”具有更高的不确定。

11、21213 风险的动态变化性。PPP项目性质的动态性同样导致其风险的动态变化性,当后期运营时,项目性质由准经营性转为经营性,那么早期认定需重点控制和管理的盈利风险已不再重要。反之,当项目性质由经营性或准经营性转为非经营性时,盈利风险又再次被提上议程。因此,在PPP项目中,同一风险的重要性会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伴随新风险的出现和已识别风险影响的减弱或消失。213PPP风险管理的特点PPP融资项目投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PPP项目的具体实施条件各不相同,常常是无先例可循,更增加了项目的风险。因此,PPP项目的风险管理有两个主要特点1:(

12、1)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分担风险。以往PPP项目的风险管理中过于强调私营部门的作用,忽略了公共部门应发挥的作用。事实上,公共部门在PPP项目中应该且也承担着风险,公共部门也应该积极和重视项目的风险管理。(2)风险管理应是动态的全过程的管理。随着项目的进行,已分担的风险很有可能发生协议各方意料之外的变化或者出现未曾识别的风险。例如,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所产生的风险就不同:一些技术设计风险在工程完成后会随之消失;计划风险在完成必要程序后会发生改变。David Baldry11也认为风险是项目的固有因素,并且在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因而应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对风险进行动态的管理;就局部

13、而言,由于外界环境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其对体系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整个过程的风险管理也应作相应的动态调整。因此,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1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动态全过程214 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基于以上分析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集成化风险管理和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动态风险管理,结合PPP项目融资的特点,认为应对PPP项目进行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实质就是在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考虑时间变化的因素,将集成化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中。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系统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为依据,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

14、法,通过对投入项目风险管理的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综合考虑影响项目的各个风险因素,采取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使得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最小,实现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3PPP融资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型构建311PPP融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界定对于一般的大型建设项目,普遍认为其全寿命周期包括:包含项目设计、可行性研究的概念设计阶段,包含设计、招投标的开发阶段,包含施工、竣工验收的实施阶段,包含保修期的试运行阶段,以及项目的运行管理阶段直至项目结束的全过程12。而PPP融资项目作为公私合营项目,具有融资过程复杂、投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参与者之间

15、的关系错综复杂等特殊性,研究认为PPP融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可以作如下界定(见图2):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准备阶段、融资阶段、建设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移交后阶段共六个阶段,其中从准备阶段一直到实施阶段结束为止都作为其发展阶段。而且每个阶段延续的时间应该都比一般的建设项目要长的多,项目管理内容繁多且复杂,并且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移交之间贯穿着多个利益主体的合作和矛盾13。PPP项目融资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是观察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以时间为自变量,其全寿命周期可以是离散的,即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也可以是连续的,即从理论上讲,其风险管理的各要素均是时间的函数。这种思想体现了PPP项目风险

16、管理的动态性和持续性。图2PPP融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图312PPP融资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PPP融资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的系统性过程。它既包括将负面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结果压缩到最小,还包括把正面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结031叶晓甦等: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果扩展到最大。作为PPP融资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应该基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项目风险,从系统过程的视角来管理项目风险。按照系统论的观点,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过程要经由若干主要阶段来实现。因而,结合国内学者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项目风险管理流程,特别是结合大型高风险项目管

17、理的实践,本文将PPP项目集成化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分为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风险管理评审六个阶段,见图3(图中单向箭头表示风险管理操作流程,双向箭头表示信息流)。由此,构建一个风险管理数据库,各环节组成相应的功能模块,数据库中心从模块上收集信息,进行整合和调整,再发出信息,然后再信息反馈,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下文成为子系统1)来实现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持续性。图3PPP项目集成化风险管理流程图以系统工程论为依据,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的目标、组织、方法、信息及文化五大要素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构建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五大要素的集成(见图4,下文称

18、为子系统2):集成风险管理目标、集成风险管理组织、集成风险管理系统方法、集成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集成风险管理文化。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组织、方法、信息和文化组成实现目标的环境系统,以实现PPP融资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总体目标。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作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PPP融资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总体目标主要包括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以及不可忽视的社会目标,以及各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图4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集成化图由风险管理流程支撑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和风险管理要素的集成系统必然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都是为了风险管理而存在并为之服务的。一方面,风险管理数据库既是风险管理流程各环节聚集信息的一

19、个平台,又是反馈信息的平台,对于子系统2则成为一个基础平台,为目标服务,便于五大要素的投入和根据实际情况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子系统2通过调整处理将成果应用到子系统1上,整合子系统1。这样,就形成相互的联系作用和影响,体现该系统的整合性。考虑到子系统1和子系统2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全寿命周期理论、系统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综合全寿命周期中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和系统中各要素的集成以及各自随时间延续的动态性,提出了基于完整的全寿命周期的PPP融资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型的雏形(见图5),用于指导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图5PPP融资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将PPP融资项目的准备阶段、融资阶

20、段、建设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移交后阶段这六个阶段组合为一个统一、完整的空间系统;将项目风险的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风险管理评审六个阶段集中反应到风险管理数据库,组合成一个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以风险管理的各要素作为这个体系结构的支撑,从而覆盖整个空间系统,覆盖PPP融资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最重要的是将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动态性和集成化相结合,既研究了风险管理的集成化,又考虑了在PPP融资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很长的特例下风险管理随时间的变化因素,具有现实意义。4 结论PPP融资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动态开放的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活动必须根据PPP项目的要求,从项

21、目整体角度出发整合项目过程中的所有风险管理活动。本文依据系统工程论和全寿命周期理论,以项目的各层次的目标为依据,基于项目风险管理整体最优的视角,对项目风险进行系统化全面性整合管理,以优化PPP项目的项目管理;主要成果有三:划分了PPP项目的风险集成的识别要素,建立了PPP项目动态的集成风险数据平台,构思了PPP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的风险集成系统,这为PPP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管理模式。针对PPP融资项目这种新型的特殊复杂的项目融资方式,本文只提出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型,针对具体的PPP融资项目也需要具体的细化,至于具体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参考文献:1王守清,柯永建.

22、特许经营项目融资(BOT、PFI和PPP)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GN I MSEYD,LEW ISM K.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HALL J.OWN I NG THE future: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prac2tice(book review)J.Structural Safety,2000,22(3):293-294.4 M I LLER K,WALLER H.Scenarios.realoptions and integrated riskmanagement

23、 J.Long Range Planning,2003,36(1):93131叶晓甦等: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107.5姜继娇,杨乃定.基于软系统的集成风险管理概念模型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1):95-98.6欧阳建涛,陈睿,刘晓君.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化管理研究J.基建优化,2006(2):70-73.7金德民,郑丕谔.工程项目全寿命风险管理系统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54-258.8高云莉,李宏男,李平.工程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7(3):24-26.9杨文安.BOT融资项目集

24、成化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10赵丽坤,陈立文,苏春生,工程项目管理层次综合集成化模式研究J.基建优化,2003(5):23-25.11 BALDRY D.The evalu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capital project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8,16(1):67-69.12 尹贻林,张传栋.大型建设项目集成风险管理的实现模式探讨J.建筑经济,2006(3):37-40.13 胡华如.公私合营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C.公共事业、基础设施项目

25、特许经营国际会议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叶晓甦(1957-),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融资,建筑经济;周春燕(198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经济。(本文责编:熊 俊)(上接第128页)并通过维权行为影响到政府决策。协会能够与政府和立法机构进行经常性的对话,从而优化企业、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制订,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了有效地施行这一功能,协会必须经常地倾听企业的意见,认真研究产业和市场趋势,收集和分析与行业有关的统计资料;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协会也必须组织行业内的各种交流活动,向企业提供有关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咨询等。如

26、果协会真正代表着企业的利益,是真正为企业服务的,则这些活动或功能会自动地发育。513 纺织企业对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个强健的生命源于充满活力的细胞。如果把中国纺织业比作人的肌体,那么每一个纺织企业就是她的细胞。要有一个强健的可持续发展的纺织业,首先需要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 企业,企业是我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主体。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为3159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数14113%,从业人数为978134万,占全国职工人数14178%,我国纺织企业数和从业人数均为世界之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但是,我国纺织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企业规模小、机制不活,职工工作及生活

27、条件差,创新能力弱、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的履行。6 结束语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和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社会环境状况等影响因素的影响。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影响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性因素,经济发展是影响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性因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影响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决定性因素。政府、协会、企业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影响着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影响。在市场经济下各自都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之间既不能越位,也不能

28、错位,更不能缺位。参考文献:1秦大河,等.中国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M.2002.3李念泉.用发展的思路寻求新型工业化道路 J.发展论坛,2003(6):39-41.4许坤元.以创新为灵魂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J.中国纺织,2003(1):27-30.5李碧花.我国工业的技术进步研究J.市场周刊,2003(6):86-87.6段文平.河南纺织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研究J.企业活力,2004(6):22-23.7 VALENTI NE U J.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J.Westport,Conn.Praeger,1996.8 KNEESE A V.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J.Aldershot,Hants:E.Elgar,1995.9 HAYD A,MORR IS D J.Industry Economics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作者简介:段文平(1958-),女,河南新乡人,博士,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本文责编:熊 俊)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