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_基于省际的面.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8048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6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_基于省际的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_基于省际的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_基于省际的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_基于省际的面.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于良春,付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2 5 0 1 0 0)摘要地区行政垄断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省际产业同构程度的假说和相应的测量指标,并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中国1 9 8 32 0 0 6年2 9个省份的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了测算,将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变化趋势分为六种类型,发现省际产业同构存在着某种传导媒介。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合意产业同构度的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地区行政垄断;区域产业同构;合意产业同构度

2、;中图分类号F 0 6 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6-4 8 0 X(2 0 0 8)0 6-0 0 5 6-1 1地区行政垄断是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市场竞争的限制和排斥,其根本的表现形式是地方政府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配置资源进行直接的干预甚至替代,进而导致地方保护,并最终出现市场分割。地方政府大力发展价高利大的资源加工行业,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为追求“价格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行为。虽然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但实际上这些目标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正相关的。所以我们在讨论中,将追求利税收入(财政收入)最大化作为政府的目标函数。一、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3、我们借鉴豪特林的线性城市模型和动态博弈工具,系统分析了“追求价格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并对地区行政垄断与过度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说明。模型基本框架:在一个长度为1的线性区域内分布着两个行政区:A和B。A和B以线性区域的中线作为行政区的分界线,存在两个产业X和Y。现在,两行政区内的厂商要在区域的两端对X和Y两种产业进行投资,最终形成两行政区的产业结构。基本假设:X、Y行业均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即厂商是价格接受者,Px=Px,Py=Py,而总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a-Q。根据“价格租金”产生的原因,设X行业是资源产业,Y行业是资源加工业。显然,Px Py;设X行业是行政区A的

4、比较优势行业(A为资源产地),Y行业是行政区B的比较优势行收稿日期 2 0 0 8-0 5-1 6基金项目教育部2 0 0 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转轨经济中的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研究”(批准号0 6 J Z D 0 0 1 5)。作者简介于良春(1 9 5 9),男,山东蓬莱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付强(1 9 8 5),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2 0 0 8年6月第6期(总2 4 3期)J u n e,2 0 0 8N o.6C h i n a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5、 m i c s5 6业,则CxA CyB,并且,Px-Cxj Py-Cyj(上标j表示区域A和B),这是由“价格租金”产生的原因决定的。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财税收入的最大化,自然会偏好利税高的Y行业;为了便于说明,假设运输成本为零,则厂商成本仅由生产成本Cij(i表示行业X,Y,j表示区域A和B)构成,对于X行业,其成本为Cxj;对于Y行业,其成本为Cyj+Cxj。另外,也可从国外进口资源,其成本为CxE。且CxA CxECxB。假设两地消费者对X,Y行业的产品需求都为1,且均匀分布,则距离S既代表消费者对两区域产品的需求,也代表两区域厂商可以实现的产品销售数量,即其最佳的投资规模,下面介绍具体

6、的模型推导过程。1.参照系社会福利最大化假设存在一个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中央政府,由其实行中央集权并制定产业政策,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该由A区域专业化提供资源X,B区域专业化发展资源加工业Y,此时,中央政府的最优解为“边角解”,即区域A和B的最优产业结构为:A区域:IxA=1,IyA=0;B区域:IxB=0,IyB=1。此时,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2.地区行政垄断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1)区域地方政府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博弈。在地方分权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将根据产业利税的高低来决定各自的区域产业政策,表1即为区域A与区域B进行区域产业政策选择博弈的支付矩阵。在给定的约束下,区域A和区域B的

7、地方政府GA,GB都有“仅选择X行业”,“仅选择Y行业”和“选择X与Y行业”三种选择,其中,当GA,GB都仅选择Y行业时,则资源只能从国外进口,而当只有一个地区仅选择Y行业时,其可视进口资源与从另一地买入资源哪一个成本更低来进行选择,当一地仅选择X行业,另一地仅选择X行业或选择(X,Y)行业时,其效用为0(需求为0)。在表1的支付矩阵中,横行表示的是区域B政府的选择,纵列表示的是区域A政府的选择。通过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可以求得区域A与区域B产业政策博弈存在一个占优策略纳什均衡(X,Y),Y),此时,中央的最优产业政策(X,Y)转变成为(X,Y),Y),区域A与区域B由产业结构的完全差异转变成

8、为产业结构在Y行业出现趋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地方政府产业政策选择博弈支付矩阵表1X行业的产出是Y行业的投入,虽然当一个区域从另一个区域买进资源产品时,需要按照市场价支付,但由于计划体制内生的极低的资源价格使差异极小以致不影响其支付,所以,假设其成本仍为原产地成本。这里,由CXA CXE CXB可知,当A区域仅选择Y行业时,其会选择进口,因为CXE CXB,而当B区域仅选择Y行业时,其会选择从A买入,因为CXA CYB,所以,A B,则GA在与GB的政治晋升博弈中就会处于下风。这显然是GA不愿意看到的。而CXA CYB,CYA CXE,使得A与B的大小无法确定,从而使GA在与GB的政治晋

9、升博弈中的胜算大大增加。在这个过程中,GA首先将在封锁X行业的资源BX与开放X行业的资源的数量EX之间进行选择,由于A B,实际上,GA存在着一个“边角解”即GA将会完全封锁X行业的资源,使EX=0。当区域B政府GB在得知区域A政府GA封锁了其所需资源X之后,就会在自己发展X行业和进口X行业的资源之间进行选择,由于前文已经假定CXE CXB,GB则将会选择自己发展而非进口。假设B区域进口的X行业的产品可以转化为B区域自己发展X行业的产品。其中,对于命题1与命题2的实证检验见下文,命题3的实证测算将另文给出。5 8(2)假说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密切

10、相关,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讲,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产业结构越相似,反之,产业结构的差异越大。本文用人均G D P表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并用两地人均G D P的比值表示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数值大的除以数值小的,则比值越大,差异越大。(3)假说3:消费水平差异对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是产业结构需求方面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讲,两地需求水平越接近,则产业结构越相似,反之,则差异越大。本文用两个分指标“农村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再用两区域的消费水平的指标的比值来表示两地消费水

11、平的差异,以数值大的除以数值小的,比值越大,差异越大。(4)假说4:市场因素对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影响。市场因素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优胜劣汰的功能将使各区域的工业结构稳定于自己的比较优势上面;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发展,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复建设以促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所以,短期来看,市场化的进行对区域产业结构影响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本文用四个分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对市场因素进行衡量,第一个分指标为“所有制结构的市场化”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和“非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的平均值表示;第二个分指标是用“国内生产总值与政府消费之比”来衡量政府的市

12、场化;第三个分指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表示投资的市场化;第四个分指标“人的观念的市场化”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非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的比重”(1-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和“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非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的比重”(1-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来表示。(5)假说5:已存的产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影响。任何现有的产业结构都是在以前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来讲,上一期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则本期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反之则差异越大。本文用上一期的产业结构,即本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滞后一期值作为已有的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6)假说6:两区域之间资源

13、禀赋的差异对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讲,资源禀赋是进行产业结构布局的基本条件,两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越大,则其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越小,反之则越大。(7)假说7:两区域之间距离和运输成本对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讲,两区域之间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大,则两地之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越小,专业化生产的可能性越小,则两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大。由于资源禀赋等的不可测量性,对第六、七种因素将不采用明确的指标进行度量,而将其包含在下文中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中,即由于两省之间的资源禀赋、运输距离的差异在样本期间内基本是保持不变的,故对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运输距离的影响将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14、。2.转轨过程中省际产业同构程度的统计描述本文采用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1 9 8 32 0 0 6年的2 9个省区市(不包括海南省和重庆市以及各省区市1 9 9 6、1 9 9 8及2 0 0 4年的数据)的省际产业结构趋同度进行描述,即包括2 9个省区市2 1年的数据资料。为了更好地反映变化趋势,笔者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平滑,所用的方法为一次指数平Si j=nk=1!(Xi kXj k)/nk=1!Xi k2nj=1!Xj k2,其中,Si j代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i,j代表两个相比较的地区;n代表工业行业数;Xi k代表地区i中,第k行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Xj k代表地区j中,第k行业占整个

15、工业的比重。所有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1 9 8 42 0 0 7),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 9 8 92 0 0 7)等。5 9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其中,类型一表示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在1 9 9 7年之后开始下降,类型二表示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在1 9 9 41 9 9 7年之间开始下降,类型三表示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在1 9 9 01 9 9 3年之间开始下降,类型四表示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在1 9 9 0年之前开始下降,类型五表示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先经过一定时期的上升后再开始下降,类型六表示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下降之后又出现上升趋势。之所以要按照1 9 9

16、0年之前、1 9 9 01 9 9 3年之间、1 9 9 41 9 9 7年之间以及1 9 9 7年之后这样四个时间段对产业同构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划分,是因为中国在1 9 9 0、1 9 9 4、1 9 9 7年这三个时间点上的制度环境均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 9 9 0年之前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也是中国地方政府主导下改革潜能迅速释放的阶段,1 9 9 01 9 9 3年是一个调整期,可以作为一个过渡阶段,1 9 9 41 9 9 7年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快速发育成长的阶段,并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而1 9 9 7年之后,中国结束短缺经济时代,开始进入过剩经济,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

17、性作用。由于每一个时间段内制度环境的不同,必然会造成对产业同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的不同。如果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进行估计,就很可能会造成偏差甚至错误。因此,本文先按照重要时间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分别进行估计,不仅可以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度,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类型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St=!Xt+(1-!)St-1,其中,St为第t期的平滑值,St-1为t-1期的平滑值。!为平滑系数,通常取0.10.3,这里取!=0.1。初始平滑值S0一般凭经验给出,这里取与初始的实际数值一样,即S0=X1。滑,经过计算和分类,2 9个省市区的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图1中显示的即为这六

18、种类型的典型趋势。6 0类别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第六类数目2 33 71 1 91 7 01 54 3比重0.0 5 6 6 50.0 9 1 1 30.2 9 3 1 00.4 1 8 7 20.0 3 6 9 50.1 0 5 9 1六种类型样本分布的简单归纳表2资料来源:作者计算。仅占样本总量1 0.5 9%比重的第六类几乎涵盖了除浙江、西藏、吉林之外的所有省市区,通过对第六类样本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有三条工业同构程度上升的传递线路,这表明工业同构上升存在着选择依赖性和传递性,每一个省市区的产业结构并不会和其他所有省市区都出现严重的同构情况,仅会选择性地与其中少数几个省份出现严

19、重的同构情况,而这少数几个省份又与其他几个省份出现同构,正是这种选择性的传递和交织的情况造成了从全国角度来看的产业同构情况较为严重的结果。三、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与分析本部分笔者将对影响产业同构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Yn m,t=0+n m+l a g Yn m,t+1 m o n o p o l yn m,t+2 m a r k e tn m,t+3 c o n s u mn m,t+4 e c o n on m,t+n m,t其中,Yn m,t表示两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l a g Yn m,t表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滞后值,m o n o p o l yn m,t

20、表示两省的地区行政垄断程度,m a r k e tn m,t表示两省的市场化水平,c o n s u mn m,t表示两省之间消费水平的差异,e c o n on m,t表示两省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n m表示两省之间的在资源禀赋、运输距离之间的固定的不随时间改变的差异。下面分别对以上六种类型的产业同构状况进行估计,在回归方法上主要采用面板数据中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为了选择准确、最佳的估计模型,将采用F检验,F检验的原假设为:对于不同横截面模型截距项相同(建立混合估计模型)。备择假设为:对于不同横截面模型的截距项不同(建立时刻固定效应模型)。根据计算出的结果查F值分布表,当F

21、F(N-1,N T-N-k),=0.0 1,0.0 5或0.1 0时(笔者取=0.0 1),拒绝原假设,则结论是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反之,接受原假设,则不能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在表3的输出结果中,对第一类的混合估计模型的估计表明,已存的产业结构、地区行政垄断、市场化因素都与产业同构正相关,且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消费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产业同构成负相关的关系,这与前述理论假设都是一致的,但消费水平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类的混合估计模型的估计则表明消费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产业同构成负相关的关系,而市场化因素则与第一类相反,呈现负相关,这就验证了假说中关于市场化因素对产业

22、同构的两种作用,但其系数值均不显著,同类型一相比,地区行政垄断的影响减弱了,但仍然是显著的;对于类北部从新疆开始,经过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到黑龙江结束;中部从河北、山东开始,经过河南、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到云南、广西结束;南部、东部从广东开始,经过福建、安徽、到上海、江苏结束。其公式为:F=(S S E r-S S E u)/(N-1)/S S E u/(N T-N-k),其中,S S E r,S S E u分别表示约束模型(混合估计模型的)和非约束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的残差平方和(S u m S q u a r e dR e s i d),非约束

23、模型比约束模型多了N-1个被估参数。当模型中含有k个解释变量时,F统计量的分母自由度是N T-N-k。表2中前四类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尽管开始下降时间不相同,但均为下降,占到样本总量(共4 0 6个样本)的8 5.7%,说明转轨以来大多数省市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并未出现严重的同构情况,但是从以全国作为标准的角度看,各省市区与全国之间的产业同构状况仍然是比较严重的,这两个结果看似是相互矛盾的,应该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这与产业同构的传递性有关。6 1型三和类型四面板数据,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最佳,且其输出结果都表明已存的产业结构、地区行政垄断、市场化因素都与产业同构正相关,且都是在5%的水平上显著的,但

24、与假说不同的是,消费水平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产业同构程度正相关,尽管消费水平差异的系数值并不显著,并且地区行政垄断因素的影响也突然增大,那为什么这两类回归分析会出现与假说不一样的结果,即消费水平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产业同构程度正相关,而不是负相关,对此的一个解释为1 9 9 4年之前,中国尚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各省区市依然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当中,财政体制尚未改革,地方政府的力量相当强大,以至于其他因素对于产业同构的影响发生改变;对于类型五的面板数据,经过检验,采用混合估计模型最佳,其输出结果表明,对于区域产业结构先上升后下降的样本而言,消费水平差异的作用显著,与产业同构负

25、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也与其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已有的产业结构、地区行政垄断、市场化因素仍然与产业同构成正比,并且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对于类型六的面板数据,经过检验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其估计结果表明,地区行政垄断对产业同构的影响在六种类型中最大且非常显著,产业结构滞后值、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水平差异均与产业同构程度正相关,但系数值较小,消费水平差异的系数值仍不显著。市场因素与产业同构负相关,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估计结果很可能表明地区行政垄断就是产业同构上升的传递因素,从而从经验上验证了上文中所提出的命题2。同样与类型三、类型四的估计结果相同,由于地区行政垄断力量过于强大,消费水平差异

26、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与假说不一样的估计结果。以下是对上述六种类型的产业同构程度变化趋势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1.历史因素是决定产业同构程度变化的重要基本因素表3中,作为历史因素衡量指标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滞后值的系数估计结果大而且显著,是影响产业同构程度变化趋势的重要基本因素。其中,第二种类型即产业同构在1 9 9 41 9 9 7年之间开始下降的类型,历史因素不仅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成为除地区行政垄断以外唯一的显著性因素,笔者认为,这是因为1 9 9 41 9 9 7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快速发育成长阶段,各省区市的产业结构开始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进行自主调整,并且

27、这一切调整均必须在原来的产业结构基础上进行,而省际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要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就应该归因于开始进行调整的起点即历史因素不同,所以,第二种类型中,历史因素是影响产业同构程度变化趋势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因素。2.地区行政垄断作用于产业同构程度变化的三条路径(1)直接路径。六种类型中地区行政垄断这一因素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地区行政垄断与产业同构的变化趋势具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地区行政垄断将会通过扭曲产业政策、歪曲资源配置以及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行为直接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表3中六种类型地区行政垄断这一因素的估计结果均能说明这一点。(2)间接路径。地区行政垄断会借助

28、政府的力量扭曲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水平差异甚至是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对于区域产业同构变化趋势的作用方向,从而对区域产业同构的变化发挥间接作用。表3中,类型三、类型四与类型六的估计结果中,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水平差异与产业同构变化趋势之间均由理论分析中的负相关关系变为正相关关系,而类型六的估计结果中,资源禀赋的差异也由理论分析中的负相关关系变为正相关关系。其原因笔者已在上文中予以论述,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1 9 9 7年之后,市场经济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各省区市均陷并且类型四中个体固定效应的影响也不显著了。并且类型四中资源禀赋、运输距离(个体固定效应)的影响也不显著了。更为

29、重要的是,类型六个体固定效应的值由负变正,且很显著,很可能表明地区行政垄断改变了资源禀赋、运输距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6 2入市场有限、产品滞销、失业增加的尴尬境地,再加上“制度软约束”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行使地区行政垄断等策略性行为的机会成本较小,因而,一旦区域之间发生了直接的市场竞争,地方政府又会求助于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行为,从而扭曲其他因素对于产业同构变化趋势的作用方向,类型六即是一个典型。(3)媒介路径。在类型六的估计结果中,地区行政垄断在这六种类型的估计结果中最大也最为显著;另外,市场化因素对产业同构发挥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趋异性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水平差异在地区

30、行政垄断的作用下也改变了作用方向,地区行政垄断成为这种类型中造成产业同构程度上升的唯一重要因素,这也就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形成产业同构程度上升的三条路线的根源就在于地区行政垄断。这里,地区行政垄断在产业同构程度上升的过程中发挥了一种媒介的作用。已存的产业结构0.8 3 2 5*(2 1.5 2 1)0.9 6 2 3*(5 3.2 7 4)0.8 7 6 5*(3 7.8 6 8)0.7 9 3 1*(2 6.5 4 4)0.8 9 4 6*(2 9.1 7 1)0.7 5 8 9*(2 3.1 5 4)地区行政垄断0.1 4 2 6*(3.7 5 8)0.0 7 5 6*(2.8 7 7)0.

31、1 5 8 9*(5.0 5 1)0.1 1 3 4*(4.7 2 5)0.1 2 5 3*(6.3 1 3)0.2 8 7 9*(9.5 3 8)市场化因素0.0 1 0 9*(2.1 8 9)-0.0 1 2 3(-1.2 3 5)0.0 0 8 7*(5.1 0 6)0.0 0 6 4*(3.3 2 5)0.0 2 5 5*(5.7 4 4)-0.0 1 0 2*(-2.5 5 7)消费水平差异-0.0 2 2 5(-0.8 5 6)-0.0 0 5 6(-1.0 6 5)0.0 3 2 6(0.9 9 5)0.0 0 7 3(0.3 8 9)-0.0 6 4 3*(-2.9 5 5)0

32、.0 0 2 1(0.1 2 5)经济发展水平差异-0.0 0 5 9*(-2.2 8 8)-0.0 0 1 5(-0.1 5 9)0.0 0 2 9*(3.8 5 9)0.0 0 7 1*(2.0 5 1)-0.0 0 1 7(-0.8 5 4)0.0 0 9 4*(2.4 5 5)拟合优度0.9 3 7 2 5 60.9 5 6 8 7 90.9 8 7 9 6 30.9 9 8 5 0 60.9 9 8 6 4 50.9 7 3 2 5 6C-0.1 1 5 6*(-3.4 8 4)-0.0 5 5 8(-0.2 2 5)0.1 9 4 9*(5.8 1 7)模型变量混合估计模型混合估计

33、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混合估计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类别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第六类六种类型省际产业同构的面板数据估计输出结果表3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t值;*,*,*分别表示在1%,5%,1 0%的水平上显著。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 9 8 42 0 0 7),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 9 8 92 0 0 7)等,并使用E v i e w s 6.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处理。3.市场经济对于产业同构程度变化的双重影响(1)趋同性影响。在市场经济趋利目标的作用下,市场主体会出现“羊群效应”,对某一存在超额利润的行业进行“盲目投资”,从而造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复建设,这也是

34、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表3中,类型一、类型三、类型四与类型五均表明市场经济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影响。其中,类型三、类型四发生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正式确立之前,由于那时中国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因此,重复建设的主体是追求财税收入最大化的地方政府,而重复建设的对象是一些能够给政府部门带来高利税的行业部门,从而造成了1 9 9 4年之前以省为单位的重复建设;对于类型一和类型五,由于1 9 9 7年之后,中国进入过剩经济,刚刚成长起来的市场经济主体不仅要面临来自区域内的竞争,更重要的要面对来自区域外的激烈竞争,而这种来自区域外的竞争不仅会对区域内的市场主体造成影响,还

35、会对区域地方政府造成影响,这样,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希望求助于区域地方政府的保护,同时,区域地方政府也愿意实施这种保护,在市场经济初期,这种保护主要是通过政策优惠来实现的,这样,各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在地方保护的预期下,就会大量投资于存在优惠政策的行业和部门,这就造成了新一轮的以省为单位的重复建设。(2)趋异性影响。在市场经济自发作用的条件下,各市场主体会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投6 3资方向,从而造成产业结构的差异。在表3第二种类型的估计结果中,地区行政垄断这一影响因素的系数估计值最小,这就给市场经济自主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结合此类型中市场经济因素系数估计值的符号看,市场化的确与区域产业同构的变化呈

36、现负相关关系,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1 9 9 41 9 9 7年之间,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育,并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区域政府缺乏新环境下实施地区行政垄断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刚刚成长起来的市场主体可以比较自主的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安排投资,所以,这一阶段市场因素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异性影响更为明显;对于类型六而言,市场化因素已经能够独立于地区行政垄断而自主发挥作用,这说明在这些区域中,市场化已经取得相当进展。4.其他因素分析(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脱离地区行政垄断而开始独立发挥作用。从前四种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这一影响因素的系数估计值的符号看,1 9 9 4年

37、之前,显著为正,与理论假设不符,1 9 9 41 9 9 7年开始不显著地为负,而1 9 9 7之后,则开始显著地为负,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脱离地区行政垄断的影响而开始独立发挥作用。(2)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消费需求的倾向。在表3六种类型的估计结果中,消费水平差异这一影响因素的系数估计值除类型五外均不显著,而类型五的样本数量仅占全部样本的3.7%(见表2),这说明在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消费水平差异对于产业结构影响的倾向。最后,对这六种类型的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已存的产业结构对产业同构的影响最大,且都十分显著,其次是地区行政垄

38、断,而地区行政垄断力量的过于强大,很可能改变其他因素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消费水平差异,消费水平差异除了在类型五的估计中是显著的之外,在其他类型的估计中都不显著,而市场化因素对产业同构的影响则是双重的(尽管有时候其影响是不显著的)。四、进一步的讨论与合意产业同构度的测算模型在上文中,笔者主要对产业同构这种现象本身进行了理论和经验上的一种量的探讨,但并未对其性质进行分析。本节中,笔者主要借用陈耀(1 9 9 8)提出的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和不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的概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至于其具体含义,笔者将结合实证测算的模型在本节最后给出。之所以要对区域之间的产业同构作出性质上的区

39、分,是因为区域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是正常的、合意的,因为: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一方面,各省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相似性,即使按照比较优势来安排产业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另一方面,我国南北、东西跨度长,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要受运输成本的影响,过高的运输成本也会影响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市场化因素会促使产业结构趋同的逻辑相似,地区之间的竞争也会促使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这也是地区之间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因为如果仅允许某一地区发展一种与其他地区不同的产业,势必会造成这一产业的地区垄断,从而损害全局的利益,所以,允许不同的地区适度地发展相同的产业是保证产业活

40、力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庞大,对于特定产品的需求规模巨大,仅靠一个或少数几个区域生产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所以,以区域特别是以省为单位发展某些产业是必需的,比如食甚至是资源禀赋、运输距离的基本影响。需要重申一下,类型六的估计结果很可能表明地区行政垄断就是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及的产业同构上升的传递媒介,从而从经验上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得出的命题2。本节中,笔者只是借用了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和不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这一说法,其内涵则由笔者自己结合实证测算的结果给出,与陈耀的理论分析并不相同,见本节最后。6 42.设计区域之间的对话协商以及区域合作机制,以解决

41、地方政府竞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政治晋升博弈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不存在任何对话协商机制,更不存在合作机制,一旦两地方政府在竞争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诉诸于市场分割、地方保护,而此时如果地方政府之间存补偿机制下地方政府产业政策选择博弈支付矩阵表4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等,这也势必会造成区域之间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虽然从理论上对合意的产业同构存在的原因进行说明并不困难,但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则必须从经验上对合意的产业同构度进行测算。对于此,尚未有学者进行过探讨。笔者在做此项研究的时候发现省际工业同构程度与一省的经济效益指标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如果这种联系是这样的,即在若干年的时间序列中,有两个省它们的

42、效益指标与它们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成倒“U”型的关系,则可建立以下模型:Yn m,t=c+!I N D Un m,t+I N D U Sn m,t2+n m,t。其中,Yn m,t表示两省的经济效益指标,I N D Un m,t表示两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其中,经济效益指标宜采用多种经济效益的加权指标,以全面反映经济效益状况。通过对该模型的估计可以计算出模型的经验参数!,然后根据最优化的一阶条件:!+2 I N D U Sn m,t=0,可以得到最优的省际产业同构度的经验数值:I N D U Si,j*=-!/2。基于此模型,可以给出合意产业结构趋同的经验含义:凡是等于和低于此最优值的区域产业同

43、构状况都属于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否则就是不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以上讨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地区行政垄断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区域之间的产业同构状况:地区行政垄断通过扭曲产业政策,歪曲资源配置以及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策略性行为直接作用于区域产业同构状况;地区行政垄断通过扭曲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水平差异甚至是资源禀赋差异等对于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而间接作用于区域产业同构状况;地区行政垄断通过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而成为产业同构的传递媒介,造成了全国范围内较严重的产业同构状况。地区行政垄断与产业同构之间较严重的正相关关系造成了区域之间不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基于以上两点结论,可以看出

44、要消除区域之间不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必须首先消除地区行政垄断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不合意性趋同的影响,从本文理论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1.通过对“弱势”地方政府补偿机制的设计,消除不合理的利益目标对合理的产业布局的扭曲地方政府对于利税最大化目标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区域比较优势的扭曲,使可获利税高的行业取代本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造成了两区域的产业结构开始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得地方政府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安排区域产业布局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设计一种对于“弱势”地方政府,在本文中即资源产地政府的补偿机制,通过中央政府的

45、转移支付,使得“弱势”地方政府可以获得足够的补偿以弥补其未发展资源加工业所遭受的损失,就可以消除不合理的利益目标对于区域比较优势的扭曲。假设中央政府对区域A的地方政府转移支付b以补偿其损失,则表1的博弈支付矩阵就变为表4的博弈支付矩阵,表4中,如果b足够大,使得Px-CXA+b Py-CYA-CXA,则表4博弈支付矩阵的纳什均衡就为(X,Y),最终通过这样一种补偿机制,比较优势扭曲的问题就可得以解决。6 5 参考文献1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经济研究,2 0 0 4,(6).2 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

46、进程报告(2 0 0 1)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3.3 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 J .中国工业经济,1 9 9 8,(4).4 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J .经济研究,1 9 9 8,(1 2).5 何晓星.再论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J .中国工业经济,2 0 0 5,(1).6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 J .中国工业经济,2 0 0 5,(1).7 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 J .经济研究,2 0 0 4,(1).8 陈抗等.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

47、J .经济学季刊第二卷,2 0 0 2,(1).9 胡向婷,张璐.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J .经济研究,2 0 0 5,(2).1 0 白重恩.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经济研究,2 0 0 4,(4).S t u d yo n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L o c a l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Mo n o p o l ya n d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B a s e do nP a n e l D a t ab e t w e e

48、 nP r o v i n c e sY UL i a n g-c h u n,F UQ i a n g(E c o n o m i c sS c h o o l o f S h a n d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J i n a n2 5 0 1 0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L o c a l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m o n o p o l y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u p o n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i n d u s

49、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At h e o r e t i c a lm o d e li sr a i s e dt oe x p l a i nh o w l o c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m o n o p o l ya n d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c tu p o ne a c ho t h e r.B a s e do nt h em o d e l,s e v e nh y p o t h e s i z e sa n dt h e i ri n d i c e

50、 sa r ep r o p o s e d.Wh a tsm o r e,ad e t a i l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i sm a d ei nt h i sa r t i c l eo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b e t w e e nt w op r o v i n c e sf r o m 1 9 8 3t o2 0 0 6b yv i r t u eo ft h ec o e f f i c i e n to f“t h es i m i l a r i t yo fi n d u s t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