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模型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8043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模型基础知识.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本文由liangchengrui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1)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 尺寸限制的, 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 不能载人的航空器, 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4O!M6,t,i!V/R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y/a+?!v*q.q.A$ R 最大的翼载荷 100 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 10 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 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

2、例制作的模型叫飞 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y1u!P9y(m-w#H#X&F*O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 动机五部分组成。9h!A,U.j0p5y7u%y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 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B1,-P.x4u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 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 的方向安定。水平尾 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

3、制模型 飞机的飞行方向。D.x#e%60x6d7e#G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 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R D2a2h3Wd*i)y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 , 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 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 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D:T$ P8q(u +X;? D#a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 算在内)。 2、机身全长

4、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O #j8h,O8B%t*k9t;o7l4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Q%m)I#3N;R+C.*Q%M1r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5a4:z$ x0R* Y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2) 第一节 活动方式和辅导要点 航空模型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 阶段。 制作活动的任务

5、是完成模型制作和装配。 通过制作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 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识别材料、掌握 加工过程和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 放飞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活动,成功的放飞,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放 飞活动要精心辅导,要遵循放飞的程序,要介绍飞行调整的知识,要有示 范和实际飞行情况的讲评。 通过放飞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和身体素质的训 练。 比赛可以把活动推向高潮,优胜者受到鼓舞,信心十足:失利者或得到教 训,或不服输也会憋足劲头。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激发创造性和不断进 取精神的好形式。参加大型比赛将使他们得到极大的锻炼而终生不忘。 第二节 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 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

6、的应用。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好 模型。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并根据其接受能力、结合制作和 放飞的需要介绍有关基础知识。 同时也要防止把航模活动变成专门的理论 课。 一、升力和阻力 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机翼的 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 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 定律)。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6l:q,F/y(b 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 相对气流有迎角。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 弧平

7、直上弧向上弯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 对称翼型则 必须有一定的迎角才产生升力。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 飞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 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 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直线增长, 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 减小,这个分界叫临界迎角。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e W/u r8Z v7n 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产生阻 力。/| J%b-0|#p)m-E 二、平飞 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 平飞是最

8、基本的飞行姿态。 维持平飞的条件是: 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图 3)。 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 力, 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 飞行速度加快后, 升力随之增大, 升力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爬升。 为了使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 持平飞,就必须相应减小迎角。反之,为了使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 下维持平飞,就必须相应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纵(调整)模型到平飞状态, 实质上是发动机马力和飞行迎角的正确匹配。 三、爬升 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情况。 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 成的夹角叫爬升角。一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

9、衡, 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 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 十 Gsinθ升力等于重力 的另一分力(Y=GCos&theta。爬升时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负担,所以需要较 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图 4)。1u W0W/3u8D4M(y 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 的恰当匹配。打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 速度增大, 升力增大, 使爬升角增大。 如马力太大, 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 模型沿弧形轨迹爬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图 5)。4m.rd1)w7c4e 四、滑翔

10、 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 翔只能沿斜线向下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9n,P;P!I! E&q0V9/j*n 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 分力(X=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theta。 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 滑翔角越小, 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 滑翔距离(L)与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 切滑翔比,等于模型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 Ctg=1/h=k。5iMX.c 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7M+9z3:h7o%r+X 滑

11、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模型升力系数越大,滑翔速 度越小;模型翼载荷越大,滑翔速度越大。 调整某一架模型飞机时, 主要用升降调整片和重心前后移动来改变机翼迎 角以达到改变滑翔状态的目的。: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3) 五、力矩平衡和调整手段 0bu6/V*T 调整模型不但要注意力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矩的平衡。力矩是力的转 动作用。模型飞机在空中的转动中心是自身的重心,所以重力对模型不产 生转动力矩。其它的力只要不通重心,就对重心产生力矩。为了便于对模 型转动进行分析,把绕重心的转动分解为绕三根假想轴的转动,这三根轴 互相垂直并交于重心(图 7)。贯穿模型前后的叫纵轴,绕纵轴的转动就

12、是 模型的滚转;贯穿模型上下的叫立轴,绕立轴的转动是模型的方向偏转; 贯穿模型左右的叫横轴,绕横轴的转动是模型的俯仰。 对于调整模型来说,主要涉及四种力矩;这就是机翼的升力力矩,水平尾 翼的升力力矩;发动机的拉力力矩;动力系统的反作用力矩。 机翼升力力矩与俯仰平衡有关。 决定机翼升力矩的主要因素有重心纵向位 置、机翼安装角、机翼面积。 水平尾翼升力力矩也是俯仰力矩,它的大小取决于尾力臂、水平尾翼安装 角和面积。 拉力线如果不通过重心就会形成俯仰力矩或方向力矩, 拉力力矩的大小决 定于拉力和拉力线偏离重心距离的大小。 发动机反作用力矩是横侧(滚转) 力矩,它的方向和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

13、动力和螺旋桨质量有 关。q!G3n)U+r,U&z1c5w8_0u 俯仰力矩平衡决定机翼的迎角: 增大抬头力矩或减小低头力矩将增大 迎角;反之将减小迎角。所以俯仰力矩平衡的调整最为重要。一般用升降 调整片、调整机翼或水平尾翼安装角、改变拉力上下倾角、前后移动重心 未实现。l9W;#N#l.P(S1m 方向力矩平衡主要用方向调整片和拉力左右倾角来调整。 横侧力矩平 衡主要用副翼来调整。7Y)Q6W/&| 第三节 检查校正和手掷试飞8b%f#L(Z 一、检查校正:vw/)n(C!L2c#D/P(n$ 一架模型飞机制作装配完毕后都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校正。 检查的内容是 模型的几何尺寸和重心位置。检查

14、的方法一般为目测,为更精确起见,有 些项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C7k)w7a)*u 目测法是从三视图的三个方向观察模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 正视方 向主要看机翼两边上反角是否相等; 机翼有无扭曲; 尾翼是否偏斜或扭曲。 侧视方向主要看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和它们的安装角差; 拉力线上下 倾角。俯视方向主要看垂直尾翼有无偏斜;拉力线左右倾角情况;机翼、 水平尾翼是否偏斜。 小模型一般用支点法检查重心,选一点支撑模型,当模型平稳时,该支点 就是重心的位置。 检查中如发现重大误差,应在试飞前纠正。如误差较小,可以暂不纠正, 但应心中有数,在试飞中进一步观察。,(X;B$ J3D!Z)w9m

15、二、手掷试飞 手掷试飞的目的是观察和调整滑翔性能。方法是右手执机身(模型重心部 位),高举过头,模型保持平正,机头向前正对风向下倾 10 度左右,沿机 身方向以适当的速度将模型直线掷出,模型进入独立滑翔飞行状态。手掷 方法要多次练习,要注意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方法,比较普遍的毛病有:模 型左右倾斜或机头上仰;出手不是从后向前的直线,而是绕臂根划弧线; 出手方向不是沿机身向前,而是向上抛掷;出手速度太大或太小。 出手后如模型直线小角度平稳滑翔属正常飞行,稍有转弯也属正常状态。 遇有下列不正常的飞行姿态, 就应进行调整,使模型达到正常的滑翔状 态 波状飞行:滑翔轨迹起伏如波浪。一般称之为“头轻”即重心

16、太靠后。这 种说法虽正确但不够全面。 实际上一切抬头力矩过大或低头力矩过小造成 的迎角过大都会造成波状飞行。 调整的方法有: 推杆(升降调整片下扳); a、 b、 重心前移(机头配重); 减小机翼安装角; 加大水平尾翼安装角(作 c、 d、 用同推杆)。A;s%f*K-E;s5p 2、俯冲:模型大角度下冲。一般叫“头重”,这种说法也不够全面。 一切抬头力矩过小,低头力矩过大造成的迎角过小都会造成模型俯冲。调 整的方法有:a、拉杆(升降调整片上翘);b、重心后移(减少机头配重); c、加大机翼安装角;d、减小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拉杆)。$ K9Y,R $ J,y4c4z*P 3、急转下冲:模型

17、向左(或向右)急转弯下冲。原因是方向力矩不平 衡或横侧力矩不平衡。 具体原因多为机翼扭曲造成的左右升力不等或垂直 尾翼纵向偏转形成的方向偏转力矩。机身左右弯曲的后果与垂直尾偏 转 相同,也可能造成急转下冲。调整的方法有:a、向转弯反向扳方向调整 片(蹬舵);b、修正机翼扭曲(相当于压杆操纵副翼)。 飞机或高级模型飞机的操纵其原理和调整模型相同, 都是改变力矩平衡状 态。初级模型一般没有这些舵面,只好用改变这些空气动力面形态的方法 来达到调整的目的,方法有三种:2T;E+j E q*,x&.kg7j a、加温定形:把需要调整的部位用手扳到一定角度同时加温(哈气、 吹热风、烘烤等),停留一定时间使

18、之变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纸、吹塑纸、 木片部件。一般扳动角度越犬,温度越高,保持时间越长调整变形越多。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2D7Eb-u: b、收缩变形:在需要调整的翼面的一面刷适当浓度的透布油,这一 面将随透布油固化而收缩使翼面交形。5S&K$ u7R)K;K;!t$ c、型架定形。将翼面按调整要求在型架上固定达到改变形态的目的。 一般配合使用加温或刷涂料。这种方法适用于构架式的翼面的调整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4) 第四节 手掷直线距离科目 一、三种飞行方式 本科目是在限定宽度条件下比赛往返手掷飞行距离。 决定成绩的因素有三 个:a、投掷技术;b、模型的滑翔性能;c、模

19、型的直线飞行性能。飞行 方式有以下三种:#l)x0r Y5o3x 1、自然滑翔直线飞行:出手速度和模型的滑翔速度相同,出手后模型沿 滑翔轨迹直线滑翔,飞行距离取决于出手高度和滑翔比,一般在 6 一 10 米之间。 2、水平前冲直线飞行:出手速度稍大于模型的滑翔速度,出手后模型先 水平直线前冲一段距离后过渡到自然滑翔。 这种方式比自然滑翔距离可能 提高 2 一 5 米。0Y;D+n+&r#J 3、爬升前冲直线飞行:以更大的速度出手并且可以有小的出手角。 出手后模型沿小角度直线爬升,然后转入滑翔。这种方式可能比自然滑翔 距离提高 5 一 10 米以上。u98U% (w 第一种方式成绩较低,但容易掌

20、握,成功率高。后两种方式飞行距离 远,但放飞、调整技术难度大、成功率较低。因为(a)方向偏差和飞行距 离成正比,增大飞行距离后模型飞出边线机率增加(飞出边线后成绩无 效);(b)前冲特别是爬升前冲容易使模型失速下冲或改变航向飞出边线。 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了解更多的飞行调整知识,提高体能, 熟练地应用投掷技巧。 二、模型的调整 9I*a.)+E9Y9V3n2e 1、滑翔性能。滑翔性能是飞出较大直线距离的基础。调整时应注意两个 问题。一个是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模型表面要保持光滑,零部件采用流 线形(也括配重),前后缘打磨为圆形,翼面平整不要扭曲等,减小阻力可 以增大升阻比,即可以增大滑

21、翔比。0fy9M+I2T4p3o5x2O 第二点是调整到有利迎角。迎角由升降调整片来控制。不同迎角模型的升 阻比不同, 有利迎角升阻比最大, 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最远。 正常滑翔后, 还需微调升降调整片,找到一个最佳舵位。 2、模型的配重。许多人有一种印象,似乎模型越重越飞不远。其实不然。 模型的滑翔比和重量无关。另一方面,重量小模型的动能就小,克服阻力 的能力就小, 手掷距离反而小。 轻飘飘的稻草扔不远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 手掷直线距离项目的模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增大重量,以加 大模型的动能。$ j;g$ a07n+r& 3、机翼的刚性。手掷模型的初速较大,机翼承受弯曲力矩大,容易

22、 变形甚至颤振而影响飞行性能。为此,制作时要小心操作,不让翼面出现 折痕。 如刚性仍不足, 就要适当加强。 方法是在翼根和机身接合处抹胶水, 也可在翼根部单面域双面贴加强务(如胶带纸)。*h$ C+pJ,5K#St.x 4、直线飞行的调整 a、 理想的直线飞行是模型既没有方向不平衡力矩又没有横侧不平衡力矩, 即垂直尾翼没有偏角(方向调整片中立位置),左右机翼完全对称(没有副 翼作用)。这种情况不但阻力最小,而且能适应速度的变化。 b、实际上模型一般总是转弯的,原因不外乎机翼不对称(多数情况是机翼 扭曲),产生了滚传力矩,或是垂直尾翼有偏角产生了方向力矩。遇到这 种情况最好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23、以达到接近理想的直线飞行。我们把 这种调整方法叫做“直接调整法”。 c、还有一种调整方法,例如由于机翼扭曲产生向左滚转的力矩,模型向 左倾斜, 升力向左的分力使模型左转弯。 这种情况不直接纠正机翼的扭曲, 而是给一点右舵,也可以使模型直飞。这种调整方法叫“间接调整法”。 间接调整虽然也能实现直线飞行,但这种直线飞行是有缺陷的:一是增大 了阻力,降低了滑翔性能;二是难于适应速度的变化,不少模型前一段基 本上能保持直线,后一段转弯偏航,其原因多半是间接调整造成的。 因此,应尽量采用“直接调整法”,避免“间接调整法”。/u7x;7a6k7 f%T*I9L 5、克服前冲失速的方法 前面提到前冲和前冲爬

24、升可以大幅度提高飞行成绩, 但同时又存在失速下 冲和失速转向的危险。因此克服前冲失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V;p;F0w&e11G 克服前冲失速的措施是提高俯仰安定性。 具体做法是适当配重前移重 心,同时相应加大机翼,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差,以保持俯仰平衡。这样当 模型前冲抬头机翼逐渐接近失速时,水平尾翼因按装角小尚未失速,水平 尾翼仍有足够的低头力矩使模型转入滑翔。+0V3? Z/o 克服前冲失速的另一个办法是用较小的迎角飞行。事实证明,迎角越 大越容易失速下冲,迎角越小越不容易进入失速下冲。#X-j!_2w! 失速转弯是机翼扭曲造成的,机翼扭曲时,必有一侧安装

25、角交大(另 一侧变小),接近失速时这一半机翼先失速,并使模型倾斜转弯。前面提 到的间接调整的缺陷尤其表现在这种情况,所以机翼的扭曲必须彻底纠 正。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Z2X4Z8K4T,A2s&l 三、投掷技巧$ Y-i/1K3B#|3+6g 模型调好之后,决定飞行成绩完全取决于投掷技巧了。好的技巧能充分发 挥模型的飞行性能,甚至可以弥补模型的某些缺陷。所以,并不是一投了 事,要反复练习掌握要领: 1、助跑、投掷的动作要协调,使模型保持平稳,忌 抖动和划圆弧。*k7 o,F8s86r,(T6z/X-Z c 2、恰当的出手速度。出手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不 同的调整状况, 不同的

26、飞行方式,不同的风速风向要求有不同的出手速度。争取做到随心 所欲,准确无误。 3、恰当的出手角度。一般自然滑翔方式出手应有一个很小的负角;水平 前冲方式的出手角一般为零度(水平);爬升前冲方应有一个适当的正角 (仰角)。7u5k:C!X A/z%v4 4、出手点和出手方向:如果模型是完全直线飞行的,在无风情况下, 运动员应在起飞线的中点向正前方出手,这样成功率最高。但事实上转弯 的模型占绝大多数,侧风放飞的情况也占大多数。聪明的运动员善于利用 出手点和出手方向的变化来修正由于侧风和模型转变引起的偏差。 例如右 转弯模型如果在起飞线正中放飞就可能从右方飞出边线, 如果又碰上左侧 风,情况就更严重

27、。假如换一个方法出手点选在起飞线左侧,出手方 向有意识左偏。这样前半段模型可能在空中飞出左边线,而后半段可能绕 回来在场内着陆,使成绩有效。 5、风与投掷时机:风对飞行的影响有不利的一面,另外也有有利的方面。 例如顺风能增大飞行距离;逆风则减小飞行距离,侧风有时加剧偏航,有 时又减小偏航。风一般是阵性的,风速和风向在不断变化。要善于捕捉最 佳出手时机。例如顺风时最好大风瞬间出手,逆风时在弱风瞬间出手。 1本文由weber200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

28、定“航空模型 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 模型 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模型。其技术 模型 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 100 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 10 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 模型叫飞 模型 机模型 模型。 模型 2、什么叫模型 模型飞机 模型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 模型 模型为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模型 二、模型 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

29、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 模型 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 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 模型飞机飞机 模型 模型 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 模型飞机飞 模型 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 模型飞机飞行时 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 模型 降舵能控制模型 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 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模型 模型 3、机身将模型 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 模型 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 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

30、 ,后 模型 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 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 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 模型 模型 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 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模型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 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 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模型 3、重心模型 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模型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1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

31、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第一节 活动方式和辅导要点 航空模型 模型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阶段。 模型 制作活动的任务是完成模型 模型制作和装配。通过制作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 模型 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识别材料、掌握加工过 程和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 放飞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活动,成功的放飞,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放飞 活动要精心辅导,要遵循放飞的程序,要介绍飞行调整的知识,要有示范和实际 飞行情况的讲评。通过放飞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和身体素质的训练。 比赛可以把活动推

32、向高潮, 优胜者受到鼓舞, 信心十足: 失利者或得到教训, 或不服输也会憋足劲头。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激发创造性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好 形式。参加大型比赛将使他们得到极大的锻炼而终生不忘。 第二节 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 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的应用。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好模 模 型。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并根据其接受能力、结合制作和放飞的需 要介绍有关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防止把航模活动变成专门的理论课。 一、升力和阻力 飞机和模型 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机翼的升 模型 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 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 模型

33、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这是造成 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相对气 流有迎角。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弧平直上弧向 上弯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 对称翼型则必须有一定的迎角才 产生升力。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飞 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有 关, 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 升力与迎角有关, d、 小迎角时升力(系数) 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

34、急速减小,这个分界叫临界迎 角。 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产生阻力。 二、平飞 2 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维持平飞的条件是: 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 由于升力、 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 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 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 模型 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力大于 重力模型 模型将逐渐爬升。 为了使模型 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飞,就必须 模型 模型 相应减小迎角。反之,为了使模型 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下维持平飞,就必须相 模型 应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纵(调整)模型 模型到平飞状态

35、,实质上是发动机马力和飞行迎 模型 角的正确匹配。 三、爬升 前面提到模型 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情况。 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成 模型 的夹角叫爬升角。一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衡,模型 模型进入 模型 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拉力等于阻力 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 十 Gsin);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爬升 时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负担,所以需要较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 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的恰当 匹配。打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速度增大,升

36、 力增大,使爬升角增大。如马力太大,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模型 模型沿弧形轨迹爬 模型 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 四、滑翔 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 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 模型 只能沿斜线向下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 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 力(X=GSin);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 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滑翔角越小,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 滑翔距离(L)与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切滑翔 比,等于模型 模型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 模型 模型翼载荷

37、越大,滑翔速度越大。 模型 调整某一架模型 模型飞机时, 主要用升降调整片和重心前后移动来改变机翼迎角 模型 以达到改变滑翔状态的目的。 五、力矩平衡和调整手段 调整模型 模型不但要注意力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矩的平衡。力矩是力的转动 模型 作用。模型 模型飞机在空中的转动中心是自身的重心,所以重力对模型 模型不产生转动力 模型 模型 矩。 其它的力只要不通重心, 就对重心产生力矩。 为了便于对模型 模型转动进行分析, 模型 把绕重心的转动分解为绕三根假想轴的转动,这三根轴互相垂直并交于重心。贯 穿模型前后的叫纵轴,绕纵轴的转动就是模型 模 模型的滚转;贯穿模型 模型上下的叫立轴, 模型 模型

38、 绕立轴的转动是模型 模型的方向偏转; 贯穿模型 模型左右的叫横轴, 绕横轴的转动是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3 Ctg=1/h=k。 滑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模型升力系数越大, 滑翔速度越小; 模型 的俯仰。 对于调整模型 模型来说,主要涉及四种力矩;这就是机翼的升力力矩,水平尾翼 模型 的升力力矩;发动机的拉力力矩;动力系统的反作用力矩。 机翼升力力矩与俯仰平衡有关。决定机翼升力矩的主要因素有重心纵向位 置、机翼安装角、机翼面积。 水平尾翼升力力矩也是俯仰力矩,它的大小取决于尾力臂、水平尾翼安装角 和面积。 拉力线如果不通过重心就会形成俯仰力矩或方向力矩, 拉力力矩的大小决定

39、于拉力和拉力线偏离重心距离的大小。发动机反作用力矩是横侧(滚转)力矩,它 的方向和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动力和螺旋桨质量有关。 俯仰力矩平衡决定机翼的迎角:增大抬头力矩或减小低头力矩将增大迎角; 反之将减小迎角。所以俯仰力矩平衡的调整最为重要。一般用升降调整片、调整 机翼或水平尾翼安装角、改变拉力上下倾角、前后移动重心未实现。 方向力矩平衡主要用方向调整片和拉力左右倾角来调整。 横侧力矩平衡主要 用副翼来调整。 第三节 检查校正和手掷试飞 一、检查校正 一架模型 模型飞机制作装配完毕后都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校正。 检查的内容是模 模型 模 型的几何尺寸和重心位置。检查的方法一般为目测,为

40、更精确起见,有些项目也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目测法是从三视图的三个方向观察模型 模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 正视方向主要 模型 看机翼两边上反角是否相等;机翼有无扭曲;尾翼是否偏斜或扭曲。侧视方向主 要看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和它们的安装角差;拉力线上下倾角。俯视方向主 要看垂直尾翼有无偏斜;拉力线左右倾角情况;机翼、水平尾翼是否偏斜。 小模型 模型一般用支点法检查重心,选一点支撑模型 模型,当模型 模型平稳时,该支点就 模型 模型 模型 是重心的位置。 检查中如发现重大误差,应在试飞前纠正。如误差较小,可以暂不纠正,但 应心中有数,在试飞中进一步观察。 二、手掷试飞 手掷试飞的目的是观察

41、和调整滑翔性能。方法是右手执机身(模型 模型重心部 模型 位),高举过头,模型 模型保持平正,机头向前正对风向下倾 10 度左右,沿机身方向 模型 以适当的速度将模型 模型直线掷出,模型 模型进入独立滑翔飞行状态。手掷方法要多次练 模型 模型 习,要注意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方法,比较普遍的毛病有:模型 模型左右倾斜或机头上 模型 仰;出手不是从后向前的直线,而是绕臂根划弧线;出手方向不是沿机身向前, 而是向上抛掷;出手速度太大或太小。 出手后如模型 模型直线小角度平稳滑翔属正常飞行,稍有转弯也属正常状态。遇 模型 有下列不正常的飞行姿态, 就应进行调整,使模型 模型达到正常的滑翔状态 模型 4 1

42、、波状飞行:滑翔轨迹起伏如波浪。一般称之为“头轻”即重心太靠后。这种 说法虽正确但不够全面。 实际上一切抬头力矩过大或低头力矩过小造成的迎角过 大都会造成波状飞行。调整的方法有:a、推杆(升降调整片下扳);b、重心前移 (机头配重);c、减小机翼安装角;d、加大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推杆)。 2、俯冲:模型 模型大角度下冲。一般叫“头重”,这种说法也不够全面。一切 模型 抬头力矩过小, 低头力矩过大造成的迎角过小都会造成模型 模型俯冲。 调整的方法有: 模型 a、拉杆(升降调整片上翘);b、重心后移(减少机头配重);c、加大机翼安装角; d、减小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拉杆)。 3、急转下冲:模

43、型 模型向左(或向右)急转弯下冲。原因是方向力矩不平衡或横 模型 侧力矩不平衡。 具体原因多为机翼扭曲造成的左右升力不等或垂直尾翼纵向偏转 形成的方向偏转力矩。机身左右弯曲的后果与垂直尾偏转相同,也可能造成急转 下冲。调整的方法有:a、向转弯反向扳方向调整片(蹬舵);b、修正机翼扭曲(相 当于压杆操纵副翼)。 飞机或高级模型 模型飞机的操纵其原理和调整模型 模型相同,都是改变力矩平衡状 模型 模型 态。初级模型 模型一般没有这些舵面,只好用改变这些空气动力面形态的方法来达到 模型 调整的目的,方法有三种: a、 加温定形: 把需要调整的部位用手扳到一定角度同时加温(哈气、 吹热风、 烘烤等),

44、停留一定时间使之变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纸、吹塑纸、木片部件。一 般扳动角度越犬,温度越高,保持时间越长调整变形越多。 b、收缩变形:在需要调整的翼面的一面刷适当浓度的透布油,这一面将随 透布油固化而收缩使翼面交形。 c、型架定形。将翼面按调整要求在型架上固定达到改变形态的目的。一般 配合使用加温或刷涂料。这种方法适用于构架式的翼面的调整。 第四节 手掷直线距离科目 一、三种飞行方式 本科目是在限定宽度条件下比赛往返手掷飞行距离。决定成绩的因素有三 个:a、投掷技术;b、模型 模型的滑翔性能;c、模型 模型的直线飞行性能。飞行方式有 模型 模型 以下三种: 1、自然滑翔直线飞行:出手速度和模型 模

45、型的滑翔速度相同,出手后模型 模型沿滑 模型 模型 翔轨迹直线滑翔,飞行距离取决于出手高度和滑翔比,一般在 6 一 10 米之间。 2、水平前冲直线飞行:出手速度稍大于模型 模型的滑翔速度,出手后模型 模型先水 模型 模型 平直线前冲一段距离后过渡到自然滑翔。这种方式比自然滑翔距离可能提高 2 一 5 米。 3、爬升前冲直线飞行:以更大的速度出手并且可以有小的出手角。出手后 模型沿小角度直线爬升,然后转入滑翔。这种方式可能比自然滑翔距离提高 5 模型 一 10 米以上。 5 第一种方式成绩较低,但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后两种方式飞行距离远,但 放飞、调整技术难度大、成功率较低。因为(a)方向偏差

46、和飞行距离成正比,增 大飞行距离后模型 模型飞出边线机率增加(飞出边线后成绩无效);(b)前冲特别是爬 模型 升前冲容易使模型 模型失速下冲或改变航向飞出边线。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 模型 需要了解更多的飞行调整知识,提高体能,熟练地应用投掷技巧。 二、模型 模型的调整 模型 1、滑翔性能。滑翔性能是飞出较大直线距离的基础。调整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模型 模型表面要保持光滑,零部件采用流线形(也括配 模型 重),前后缘打磨为圆形,翼面平整不要扭曲等,减小阻力可以增大升阻比,即 可以增大滑翔比。 第二点是调整到有利迎角。迎角由升降调整片来控制。不同迎角模型 模型的升阻

47、 模型 比不同,有利迎角升阻比最大,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最远。正常滑翔后,还需微 调升降调整片,找到一个最佳舵位。 2、模型 模型的配重。许多人有一种印象,似乎模型 模型越重越飞不远。其实不然。 模型 模型 模型的滑翔比和重量无关。另一方面,重量小模型 模型的动能就小,克服阻力的能力 模型 模型 就小,手掷距离反而小。轻飘飘的稻草扔不远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手掷直线距 离项目的模型 模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增大重量,以加大模型 模型的动能。 模型 模型 3、机翼的刚性。手掷模型 模型的初速较大,机翼承受弯曲力矩大,容易变形甚 模型 至颤振而影响飞行性能。为此,制作时要小心操作,不让翼面出现

48、折痕。如刚性 仍不足,就要适当加强。方法是在翼根和机身接合处抹胶水,也可在翼根部单面 域双面贴加强务(如胶带纸)。 4、直线飞行的调整 a、理想的直线飞行是模型 模型既没有方向不平衡力矩又没有横侧不平衡力矩, 模型 即垂直尾翼没有偏角(方向调整片中立位置),左右机翼完全对称(没有副翼作 用)。这种情况不但阻力最小,而且能适应速度的变化。 b、实际上模型 模型一般总是转弯的,原因不外乎机翼不对称(多数情况是机翼扭 模型 曲),产生了滚传力矩,或是垂直尾翼有偏角产生了方向力矩。遇到这种情况最 好查明原因“对症下药”,以达到接近理想的直线飞行。我们把这种调整方法叫 做“直接调整法”。 c、还有一种调整方法,例如由于机翼扭曲产生向左滚转的力矩,模型 模型向左 模型 倾斜,升力向左的分力使模型 模型左转弯。这种情况不直接纠正机翼的扭曲,而是给 模型 一点右舵,也可以使模型 模型直飞。这种调整方法叫“间接调整法”。间接调整虽然 模型 也能实现直线飞行,但这种直线飞行是有缺陷的:一是增大了阻力,降低了滑翔 性能;二是难于适应速度的变化,不少模型 模型前一段基本上能保持直线,后一段转 模型 弯偏航,其原因多半是间接调整造成的。 6 因此,应尽量采用“直接调整法”,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