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6961812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水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水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水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章编号:055929342(2002)0120001204我国水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邹结富,杨 英(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4)关键词:水电建设;产业;发展趋势;中国摘 要: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但由于历史及政策的双重原因,开发步伐相对缓慢,开发投资主体比较单一,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在分析我国水电资源分布特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水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有关市场、政策和认识方面的问题,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水电产业有以下发展趋势:促进水电产业健康发展的宏观环境必将改善;水电开发是西部

2、大开发的重头戏;调峰水电是东部水电开发的新要求;水电产业投资主体及资金来源增多;流域性或区域性的水电公司逐步形成壮大。中图分类号:TM612;F21315 文献标识码:B水电作为清洁与可再生能源,运行调度灵活,具有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各发达国家都曾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但由于历史及政策的双重原因,开发步伐相对缓慢,开发投资主体比较单一,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可以预期,我国水电产业发展的新时期已经来临,水电产业大有可为。1 水电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径流

3、丰沛,地势起伏变化大,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据19771980年进行的全国水能资源普查结果(不包括台湾省),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176亿kW,折合年发电量5192亿kWh,其中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3178亿kW,年发电量1192亿kWh。不论是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我国在世界上均居第一位。111 总量十分丰富,人均资源量不高按我国国土面积平均计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612 kW/km2,高于世界平均数1613 kW/km2;而按人口平均为0137 kW/人,低于世界平均数0148kW/人水平。以发电量计算,中国约占世界水电总量的15%,而我国人口却占了世界的2

4、1%,因此人均资源量并不富裕。按照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按人均装机1 kW计算,全国电力总装机应达到15亿16亿kW。至此,即使常规水电全部开发出来,加上抽水蓄能电站,水电比例也只占到30%左右。所以,我国的水电资源虽然总量非常可观,但都为国家建设所需要,十分珍贵。112 时空分布不均衡,与市场要求不协调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国水电资源总量的3/4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其中云、川、藏三省(自治区)就占60%;其次是中南和西北地区,分别占1515%和919%;而经济发达、用电负荷集中的我国东部的华东、华北、东北三大地区,包

5、括辽、吉、黑、京、津、冀、鲁、苏、浙、皖、沪、粤、闽等13个省(直辖市)仅占7%左右,且开发程度较高。所以,水电东送是我国水电资源分布特性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共同要求。从时间分布上看,我国大陆多属季风气候区,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分布不均,丰枯季节、丰枯时段流量相差悬殊,自然调节能力不好,稳定性差,因此,要满足电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必须重视具有调节性能的水库电站的开发,收稿日期:2001207202作者简介:邹结富(1962),男,安徽潜山人,高级工程师,MBA,中国水利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现任华睿投资集团副总裁,主要从事水利水电项目投资管理工作 11水电发展战略与经济评价水力发电2002年

6、第1期发挥流域梯级水电站及区域水电站群的联合调度优势,发挥大区域水电站之间相互补偿的优势。113 局部河段或区域资源集中,可形成规模化的水电基地根据我国河流的特性、水系分布以及开发条件等自然情况,水电科技工作者规划出中国的十二大水电基地,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南盘江红水河、澜沧江干流、黄河上游、黄河中游、湘西、闽浙赣、东北等水电基地。十二大水电基地规划的总装机规模为211亿kW,年平均发电量为1亿kWh。它们是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或河段集中,或区域集中,各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相对优越,便于集中开发,集中管理,集中外送,便于梯级与区域的补偿调节与优化调度,可形成规模优势,实现

7、可持续发展。2 发展现状按2000年4月统计,全国水电装机已达7 300万kW,1999年度发电量2 340亿kWh,居世界第二位;但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很低。按装机容量统计,开发程度为1913%,远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50%100%的开发水平,甚至排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位于世界第83位。在国内,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平衡。东部地区,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很高,除国际界河外,60%以上的水电资源已得到开发,优秀的水电工程点已经基本开发完毕;而西部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才拉开壮观的序幕,现状开发率仅为715%。西部地区的河流落差大,河谷下切深,资源集中,淹没损失小,水电站的技术经济指标普遍优于东

8、部,一大批优秀的水电工程点及规模化的水电基地等待开发与建设。目前,我国的水电技术已具国际水平。全国已修建了5万多座水电站,其中大中型水电站230多座,建成发电的百万千瓦级以上的水电站有近20座。以装机27115万kW的葛洲坝水电站,装机330万kW的二滩水电站,装机240万kW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在建的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装机1 820万kW的三峡水电站等为代表的大型水电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的水电技术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电投资与建设管理体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由过去单一的中央政府拨款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外商等多种

9、主体或主体组合的筹资形式,同时利用银行贷款、设备信贷、BOT、发行股票与建设债券等多种融资手段与融资组合手段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在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全面实施以项目法人为主体的业主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项目的整个运作程序基本走上了市场体制轨道,从一定程度上理顺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并为水电产业更深层次的改革与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探索水电滚动开发机制,组建大型流域水电开发公司。这些公司以已建或在建的水电项目为母体,实行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基本原则和运作模式大都是“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如清江公司、乌江公司、五凌公司、桂冠公司、大渡河公司、澜沧江公司、黄

10、河上游公司等。目前,大部分流域公司均按计划实现着自己的开发目标,并通过前期投入占领着流域项目资源,即按照“一边运行着、一边建设着、一边准备着”的发展轨迹朝着规模化方向扩张,实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个别公司已成功上市,直接向社会公众募集建设资金。3 存在的主要问题311 市场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阶段的畸形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十分复杂,真正的市场机制还未形成。一方面,作为电力产品供给整体的发、输、供3个环节,过去统一由政府电力部门投资建设与控制运行。改革开放后,为改变电力供给紧张局面,国家放开发电市场,走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集资办电之路,但产品实

11、行的是还本付息价格,因此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办电者受宏观政策及眼前利益的驱使,什么快来什么,建设周期长、长远效益好的水电,不为投资者所重视。另一方面,国家所控制的电网,售电时只执行生活、生产及行业区别电价,没有执行分时电价或峰谷电价,相应的也基本不分入网电力产品质量,一律执行国家的审批电价,被动吸纳价格与价值并不协调统一的各种电力产品,水电站的容量价值得不到体现,直接影响了有调蓄能力的优质水电资源点的开发。同时,由于全国跨大区域的输电网络没有形成,远水解不了近渴,加上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国家的电力资源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区域范围上的优化配置,西部的水电资源开发因此受到市场空间的制约。

12、2水力发电2002年 第1期312 政策问题国家的宏观政策不利于水电产业的发展。一是水电税赋过高。其他行业税改前后的税赋水平基本不变,而水电税赋成倍提高。如增值税部分,税改前电力行业约为10%,税改后火电抵扣燃料后约为8%,而大中型水电由于上游无抵扣则全额缴纳17%。又如国家为发展核电,对国内也不能生产的核电机组免征进口税,而对国内也不能生产的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却要全额征收进口税。二是价格与价值脱节。我国的电力产品价格由国家控制审批,价格体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尚未实行 电力法 规定的“同网同质同价”,价格与价值不对应,水电站的容量价值不能体现,水电的电量价格也相对偏低,出现“以水补火”现象。据原

13、电力工业部财务核算统计,1980至1996共17年间,水电的售电量仅占总售电量的1613%,而创造的实际利润却占总利润的6419%。显然,水电的价值被“大锅电”平摊。三是贷款偿还期太短。国家金融机构没有针对水电产业特性制定相应政策,提供配套的金融产品。大中型水电项目的还贷期同其他基础项目一样,这与水电项目一次性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运行年限长的实际情况不适应,造成水电项目还贷期电价过高,影响项目决策与入网。四是淹没赔偿政策不利于水电发展。新 土地法、林业法 颁布实施后,土地及林地补偿政策没有体现水电项目占用土地、林地的特性,而与其他占地“一视同仁”,造成水电项目所处偏远地区的土地价值高估,而其对

14、国土开发的积极意义没有体现。同时,只考虑到水库淹没的林地损失,而没有考虑到水库形成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补偿效应。结果提高了水电项目的建设成本,降低了水电的竞争力。五是环境政策。国家没有对清洁能源采取鼓励措施,对火电的烟尘排放限制不到位,水电的环保优势显现不出来。313 认识问题对水电认识不到位。一方面,由于水电要拦河筑坝,要泄洪消能,要兼顾防洪、灌溉、城市供水、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任务,所以前期工作相对复杂,一次性投资大,工期较长,人们往往只看到这些难处,而对水电项目建成后的长期效益却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不少人对水电技术的认识只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没有看到经过广大水电工作者的不断实践,近些年我国

15、水电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建设管理及设备制造水平都有长足的发展,水电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受“靠水电项目自身滚动开发”的传统经济理念影响较深,缺乏资本运营意识,对资本市场作用与利用认识不够,资本扩张的手段与方式单一,因此不能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 水电产业发展趋势水电产业和其他基础产业一样,其发展趋势和国家的宏观发展方向与要求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水电产业必将面对一个较为规范的电力市场,其发展必然要遵循这个市场规则,通过竞争与创新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达到消费者、企业、国家、社会都因此受益的目的。可以肯定

16、,未来的水电产业发展将紧跟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对水电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如下。411 促进水电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改善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电力供需矛盾已得到暂时缓和,国家电力系统一方面加快电网建设,扩大输配电能力,另一方面正积极优化和调整电力结构。即由过去重点建设电源转为重点发展电网;由过去重点建设火电转为重点开发水电;由过去重点建设见效快的径流水电站转为重点建设调蓄性能好的大型龙头水电站。同时,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竞价上网的原则就是“同网同质同价”与“优质优价”,这就为水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确定了水电产业发展的市场

17、导向。由于水电的优势越来越为人们所共同认识,优先发展水电已成为国家的电力建设方针,相关政策一定会陆续到位。在税收政策上,降低水电增值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关方面正在积极研究与协调,对水电的不公平待遇有望很快得到解决,有理由相信,促进水电发展的这一合理要求将变为现实;在金融政策上,大型水电项目建设周期长、运营年限长、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低、收入稳定可靠等特点,已逐步为一些金融机构所重视。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际金融洪流的冲击,金融机构一定会改变现行的将水电等同于一般基础产业项目的做法,从而延长贷款年限,适当降低贷款利率,甚至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政策等。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将大型水电项目

18、的贷款偿还期限延长为2530年,预计有能力的各大商业银行也会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在环保政策上,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全球的呼声,一些发达国家规定电力产品消费中的清洁3邹结富,等:我国水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能源必须占有一定比重,中国有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一些有识之士正呼吁我国尽快建立电力市场清洁能源配额制,与此相应的环保立法标准及监督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煤电的成本大幅度提高,优先发展水电的政策将落到实处,这正是水电产业发展的利好趋势。412 水电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头戏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从其主要解决的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资源优化配置和包括江河水

19、资源保护在内的生态与生存环境这3个主要问题看,水电在西部大开发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特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电网的大区域联网布局正是这一必然要求的体现。根据电网发展规划,我国近期将形成由华北、东北、西北、加山东电网连成的北部电网;由川渝、华中、华东、加福建电网连成的中部电网;由云南、贵州、两广、加港澳电网连成的南部电网。这三大电网实际上就是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一方面,东部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电力,但东部人口集中,环境容量有限,接受西部清洁能源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西部的发展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经济增长点与经济支柱,水电是西部地区

20、得天独厚的资源,产品具有价格优势,竞争力强;同时,从全国发展的平衡要求看,东部也有义务将电力发展空间尽可能留给西部。实际上,水电开发投资本身就是拉动西部经济发展及改善西部生态与生存环境的直接因素。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开发水电就是开发西部,水电开发必然要摆到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位置上。413 东部地区的水电开发呈现新的特点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很快,一方面用电量连年大幅度上升,年均增长8%以上;另一方面用电峰谷差越来越大,峰谷差的增长幅度快于用电量的增长幅度。调峰与备用容量不足一直困扰着东部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解决这一矛盾是东部电力市场的现实需求,也给东部地区的水电开发指明了方

21、向,即东部急需调峰电源,调峰水电是东部水电开发的新要求。由于东部地区常规的优秀水电资源点大多已得到开发,未开发的有一定规模的水电资源点多数淹没损失大,因此,东部调峰水电的开发有三大趋势:一是抽水蓄能电站将进入大发展时期;二是新建的常规水电站均应充分考虑其调峰作用;三是通过已建水电站的扩机增容提高调峰能力。414 水电产业投资主体增多水电项目具有大小、区域分布连续,档次、类型齐全的特点,大到成百上千万千瓦装机,总投资数以百亿、千亿元计,小到几十、几百千瓦,投资几十、几百万元就能建成发电。因此各色商家都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但同时水电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投资回报相对缓慢的传统行业,加上国家相关政策

22、不到位,一段时期以来,水电产业并没有引起国内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老板的重视,他们的资金都争相追逐商业大潮的投资热点去了。形成了我国水电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虽然比火电高,但是非国有投资主体的投资总量却很小的局面。自发性的水电投资热潮并没有到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经过商海的大浪淘沙,那些已站稳脚跟,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时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自己也折腾得身心疲惫需要稳定的实业家们;那些手握巨资,很难找到更好的商业投资机会的战略投资者们;那些原本开发水电,但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较深,不谙资本运作的业内人士们,一旦他们将水电产业开发的运作规律与资本运营的积极意义研究透彻,受国家产业政策与西部大开发战

23、略共同支持、倡导,回报稳定且长久的水电产业,很容易使他们驻足。而加入WTO后,外资很可能大规模地进入我国水电产业。可以预期,新投资主体的不断加入,是水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既是水电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资本增值的选择。一个新的水电投资热潮正在形成。415 流域性或区域性的水电公司逐步形成壮大在国家电力体制为厂网一体时期,电厂大都是电力企业(电管局)的一个车间,是成本控制中心。独立发电商的出现及厂网分开后,电厂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是利润中心,电网成为电厂的用户,发电端的市场竞争随之出现,赢得竞争优势是电厂的共同追求。而电力产品的竞争优势无非是3个方面:即价格、质量与市场占有率。在价格方面,虽

24、然我国目前执行的是电价审批制度,但电网本身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提高电网运营效率与降低销售电价是电网经营管理者的追求,所以吸收低价位电力产品入网是电网的利益所在。在质量方面,虽然电力产品的质量高低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价值衡量标准,只有电网管理当局最清楚哪一家电厂的产品更符合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灵活调度的需要,从而对电力产品质量有一个定(下转第8页)4水力发电2002年 第1期所以,新的收费标准,水电工程的可研合并至初步设计阶段,并对工程的全阶段设计工作量进行调整,附加乘以111的系数。但新收费标准仍未包括水电工程预可研阶段勘察设计的收费。据初步测算,按现行规程规范规定的工作内容和深度

25、,水电工程预可研阶段,设计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的10%至15%,勘察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的30%。新旧收费标准均没有包括河流水电规划的勘察设计收费。因此,对于水电工程预可研阶段的勘察设计需要国家另外制订收费依据。河流水电规划勘察设计收费也需明确收费依据,或者明确参照标准。412 各设计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和范围没有界定新收费标准规定了设计各阶段的工作量比例。例如水电工程设计各阶段工作量比例为:可行性研究25%,招标设计20%,施工图设计55%。水电工程勘察各设计阶段工作量比例为:可行性研究60%,招标设计10%,施工图设计30%。但是,收费标准没能详细列明各阶段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尤其是对于规模

26、较大且较复杂的水电工程,执行新收费标准时可能出现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不易界定清楚的问题。因为,对水电工程而言,在开展勘察设计时,除必须完成主体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临建工程和水库淹没处理等内容之外,还有对外交通、送出工程,有的还有供水工程、灌溉工程等。一般来说,水电工程的设计报告既要包括附属工程的设计内容,但又不能包括附属工程所有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因此,新收费标准既包括着完成附属工程一定的勘察设计工作量的收费,但又不可能包括全部。再如,新收费标准,包括进行水库淹没处理设计的收费,但又不能涵盖水库淹没处理所有具体工程的设计。所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界定。413 工程复杂程度等级的确定需要量化新收费标

27、准中,工程复杂程度等级一般分为一般、复杂、较复杂三等。有的行业或工程类型有比较明确的量化指标,如电力工程中的送变电工程按电压等级确定。有的工程没有较明确的量化指标,只做了定性的描述。为了量化水电工程复杂程度等级,编制了“水库和水电工程设计复杂程度赋分表”。在设计收费标中和在勘察收费标准中,该表各采用了11个要素进行赋分,但是,表中有些要素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有的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综合上述,建议结合水电工程的具体特点,在新收费标准确定的原则和定价范围内,根据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具体的实施细则。(上接第4页)性的认识。对于市场占有率优势,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市场占有率高表明企业的市场地

28、位高,对于产供销一次完成的电力这一特殊商品来说,较高的市场份额甚至意味着对市场的主导与控制;另一方面,市场占有率高意味着企业内部互补优势强,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调剂,合理安排市场所需产品的发电机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益。成立流域或区域性的水电公司,发挥水电的梯级联合调度优势与区域补偿优势正是水电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的共同与必然要求。目前,独立发电的水电公司都在觉醒,不少企业一改过去单一求大的扩张思路,朝着既大又强、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方向迈进,流域性或区域性的水电公司(集团)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这些水电企业,虽不少有行政拼凑的成分,大小、层次不一,加上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总体效益不

29、一定有直接的提高,但其潜藏的能力较大,对未来市场的适应性增强。而一些以现有大型水电企业为母体组建起来的超大规模的流域性公司,正努力实现着几代水电人的大流域开发宏图,我国水电产业领域将出现强手如林的局面。这些公司营造的是我国电力骨干网架的源头与支撑点,其电力产品的价格、质量、市场份额等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为电力市场的电源基础与价值尺度。同时,随着国家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壮大与完善,未来的水电公司还会通过开发与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扩张,甚至会涉足火电、风电、核电、耗能产品等领域,以优化产业结构,成为综合性的能源产业公司。5 结 语水电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所在。开发水电是能源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要求,是国土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振兴的要求,是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实践,我国水电技术已居世界前列,水电领域人才济济,足以支撑水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与水电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将给水电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个以新时期、新体制、新技术、新模式构筑的水电产业发展大潮正滚滚而来。8水力发电2002年 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