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6961457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0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df(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76第六章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上的贸易理论,大都强调国家间技术、资源及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依据这些理论,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供给或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而且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基础就越雄厚。另外,贸易型态属于产业间贸易。但是,现实中国际贸易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比较优势理论所预计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资料,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约二分之二甚至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2、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则不足三分之一。此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其中大部分贸易发生在机械、运输设备等行业内部,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种类型的贸易主要集中于一些制造业部门。这些事实说明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战后以来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20 世纪 70 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沉寂之后,终于出现了一次大的突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克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

3、eory),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关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实际上并不是“新贸易理论”的一个新提法,在此之前,无论是亚当 斯密还是俄林在论述国际贸易问题时都曾提及到这一因素,但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这一因素,又会带来两个难题,一个是规模经济可能会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即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能不像前几章所假设的那样;但最大的难题还是规模经济与我们前面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相冲突的,引入这一假设,意味着就不得不放弃完全竞争这一基本假设,从而导致理论分析复杂化,因为,迄今为止,关于不完全竞争分析还没有形成象完全竞争理论那样完善的一套理论体系

4、。不过,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是内在的时候,市场结构则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仍是价格接受者。为更好地理解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本章首先从外部规模经济入手,然后再引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介绍两种比较典型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GATT,International Trade 87-88,vol II;WTO(1995),International Trade:Trends and Statistics,table A2.77第一节第一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系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

5、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表现,其产生的源泉有很多,例如,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往往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因为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起来,这对行业内的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再例如,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单个企业来说,由于生产规模较少,这种直接来源于单个企业生产活动的经验

6、积累是极其有限的,但从整个行业角度,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来自于实践的经济积累则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这变是阿罗(Arrow)所说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规模经济往往与另一个概念规模收益递增联系在一起,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存在规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在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产业层次上,即整个产业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素投入

7、增加的比例。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直观地看,在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意义在于,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这样便可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好处,而消费者所需的产品,则部分来自于国内,部分来自于国外,因此,规模经济可以说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这里我们仍以 22 模型为基础,假设 X 和 Y 两个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为简单起见,不妨假设 X 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 Y 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以下,我们通过一个简化了的模型,来看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

8、设两个国家完全相同。由于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而且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那么在没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两国之间还会发生贸易吗?在规模经济(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在的)存在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能会不同于前面几章所提到的两种形式。这里,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因素不光有要素密集度,而且规模经济也会直接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一般来说,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张力”,而规模经济则生产一种将生产可能边界向厚点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最

9、终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 78反“力量”的对比。这里,为了简化模型,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差异的影响,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形状如图 61 所示,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TT,即对应着机会成本递减情形。封闭条件下,两国的均衡点均为图中的 E 点,在 E 点相对价格线(p=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这是因为相对价格要高于其社会机会成本通过 E 点的切线的斜率绝对值。外部经济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使得 X 部门的产出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所以资源配置效率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由消费均衡条件可知,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相对价格线也要相切于 E 点,该社会无差异曲线所

10、对应的效用水平衡量了封闭情况下的社会福利水平。由于两国所有条件均完全相同,所以图 61 则可同时描述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状。由图可知,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生产,社会福利也相同。但在开放条件下,均衡点 E 对两国来说既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也不是稳定的。两国都会立即发现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此时,如果 A 国专门生产 X,B 国专门生产 Y,由于 X 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对整个世界来说,由一国专门生产 X,要比两国都生产 X,会得到更多的 X。在此基础上,如果 A、B 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

11、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 61 中直线TT的中点 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之所以说开放情形下 E 点不是稳定的均衡点,这是因为:如果 A 国偏离了原来的均衡点(那怕一点点!),两国 X 的产出将出现不一致,产量高的一方由于规模经济导致成本降低,价格下降,这又进一步促进专业化分工,直至一方完全专业化生产 X,而另一方因成本原因将放弃 X 的生产,转而专门生产 Y。由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即便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不存在比较优势,但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同样可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规模经济是比较优势之外另一个独立的贸易起因。关于一般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的讨论详见 Herberg,H.与 Ke

12、mp,M.C.(1969),“Some Implications of Variables Returns to Scale”,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pp.403-415.为简单起见,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对于单个厂商而言,在决策时只会考虑其私人边际收益。由于 X 部门存在正外部性,因此厂商私人边际收益(PMP)低于社会边际收益(SMP);而 Y 部门由于不存在外部性,所以厂商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是一致的。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LXXXPMPPw;LYYYPMPPw 。均衡时,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相同,即LXXPMPP=LYYP

13、MPP,由此可得:pMRTSMPSMPPMPPMPPPLXLYLXLYYX,技术转换率 MRT 等于图 6-1 中通过 E 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线斜率绝对值。79 在上述情形中,两国在开放条件下,消费均衡点重合,即两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好处是相同的。但在一般情形下,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可能是不均等的,也就是说,图 61 中两国消费点重合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两国的社会无差曲线不见得正好都相切于直线 TT的中点。例如,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 X 弱品,那么这意味 A 国 X 产品的出口供给就要小于 B 国的产品的进口需求,于是的价格就要上升,Y 的价格就要下降,随着价格的变化,A 国 X

14、 产品的出口供给就会增加,B 国 X 产品的进口需求则下降,最终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这时国际均衡价格 pw=(wywxPP/)要大于图 61 中的国际均衡价格(等于 TT的斜率绝对值)。两国的消费均衡点如图 62 所示,A 国的消费点为 Ca,B 国的消费均衡点为 Cb。在图 62 中,通过 Ca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 pw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位于通过b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之上,这说明,A 国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得好处要多于 B 国。X T O E Cb T Y 图 62 Ca X T O E C T Y 图 61 p 80 以上我们说明了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

15、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国际分工格局如何决定?在我们所采用的这个简单模型里,由于两国情况完全相同,所以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在图 61 和图 62 中,开放条件下,两国的一般衡解并不是唯一,例如即便对应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对 A 国来说,其生产均衡点即可以是 T点(完全生产 X),也可以是 T 点(完全生产 Y),但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虽然在理论上存在多种均衡解情况,但现实中,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确定有时可能完全由偶然或历史因素决定。以瑞士的钟表行业为例,在 1

16、8 世纪,钟表行业主要是手工作坊式的,属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当时瑞士恰好满足该行业的这种特点,所以早期钟表行业在瑞士率先得到了发展,随着瑞士钟表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在发展初期“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奠定了瑞士钟表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很多国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与这种“先行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有密切关系。这种因“先行一步”而导致的国际分工格局可通过图 63 给予说明。图中,假设随 X部门累积产出的增加,B 国生产成本的下降比 A 国更为显著,所以 B 国的平均成本曲线位于 A 国之

17、下。但是,A 国的生产要早于 B 国,当 B 国试图生产时,A 国的生产规模已经发展很大了,累积水平达到了 QA,此时,A 国的平均生产成本要低于 B 国刚开始生产时的平均成本,如图所示,ACAnbna,所以开放后两国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品种要比各自在封闭状态下都多;另外,由于厂商间所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异的,因而两国在开放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不会有重复,也就是说在同一行业里,一国只生产某些种类的产品,而另一国则生产其他类型的产品,这种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完全是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与价格差别无关。但是我们不能肯定每个国家究竟生产哪些种类的产品,因此国际分工与第一节的结果一样也是不确定的。对于两国的消费

18、者来说,开放后其消费品一部分由本国厂商提供,另一部分则完全来自于国外,由于这种贸易是发生在具有差异产品的同一行业内,所以贸易型态是一种产业内贸易。根据以上分析,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作用在于使一国市场扩大,市场扩大则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的来源看,贸易利益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多的满足。四、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以上我们讨论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虽然在理论框架上,这部分内容与前面的比较优

19、势理论,特别是要素禀赋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所探讨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现实中,决定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同时存在的,如果各国既存在各种差异,又存在规模经济,那么国际贸易应如何开展呢?这里,我们将上一部分所建立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加以修正,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因素,分析方法也相应地由原来所采用的局部均衡分析(仅针对一个部门)改为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这种利益与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love of variety)偏好有关,即消费商品种类的增加会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例如,假设某一消费者面对两种商品:录像机与 VCD 机,两种商品的价格假定一样,该消费者的收入可供他进行如

20、下几种选择:购买两台录像机或两台 VCD 机、购买一台录像机和一台 VCD 机,86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 与 Y,其中 X 是资本密集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结构。另外,假设A、B 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其中 A 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 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由于 X 部门中的厂商具有对称性,均衡时,所有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均相同,所以 X 部门的所有产品的平均价格也等于单个产品的价格。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封闭条件下,X 相对 Y 的价格(X 部门的平均价格与 Y 产品价格之比)A 国要低于 B 国,所以

21、开放后,A 国的消费者会从国购产品,但在 X 部门,规模经济的存在会导致两国的厂商各自生产不同的差异产品,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 X 部门产品将一部分来自于本国,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外国,所以,在 X 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但整个贸易最终必须达到平衡,所以在开放后的均衡状态下,A 国在 X 部门应属于净出国,B 国在 X 部门则应属于净进口国。这样一来,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都同时存在,其中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间的差异越小,那么贸易应主要由规模

22、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两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间贸易就会越显著。第三节第三节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这里还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起点和参照,引出另一种典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如果放弃完全竞争关于市场中的厂商数目众多这一假设,假设参加市场交易的厂商数目很少。那么,很显然,由于厂商数目很少,并且每个厂商拥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大,所以 每个厂商的行为或决策很容易或很快就会被其竞争对手所觉察。在这种市场上,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什么样的反应。另外,在这种市场上,厂商的行为有两

23、种矛盾的倾向,一种是敌对,一种是妥协。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寡头厂商间的敌对倾向,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争夺市场份额。但寡头之间有时也会出现妥协,因为既然没有一个厂商有能力可以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达到独自控制市场和制定价格的目的,那为什么不互相合作或合谋达到共同控制市场的目的呢?所以,寡头市场除了市场结构上表现为厂商数目很少(但不止一个)、产品是同质的这些特征外,厂商行为也大大有别于其他不完竞争市场中的厂商行为。正因为如此,寡头市场 如果该消费者认为最后一种选择优于前两种选择,那么这种偏好就属于所谓的“多样化喜好”。87模型通常按厂商的决策对象和行为倾向划分为不同类型。以下将要介绍的寡头模型就是其中的

24、一种。二、古诺模型 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厂商,为方便起见,称这两个厂商分别为和 F。假设两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边际成本为常数;厂商行为模式是非合作型的;厂商的决策变量为产量。在非合作情况下,厂商对对方的产量并不了解(假设厂商同时做决策),但可根据对对方的猜测,来作出自己的各种选择。图 67 描述了厂商 H 是如何作出产量决策的。厂商 H假设对方的产量 qf给定不变,那么它所面对的需求就应该是市场总需求减去对方的产量,即 D(P)qf,图 67 中,市场总需求曲线向下平行移动到 RDh,曲线 RDh即为厂商 H的剩余需求曲线(Residual demand curve),其与总需求曲线的

25、水平距离为 qf。剩余需求曲线确定后,厂商 H 的边际受益曲线 MRh也就随之而确定了,边际受益曲线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决定了厂商 H 最佳产量选择为 qh。由图可知,对于不同的 qf,厂商 H 的产量选择也会不同,也就是说,针对对方每一种可能的产量,厂商 H 都有一个最佳产量选择,如果把该厂商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述出来,则称这一曲线为该厂商的反应曲线(Reaction curve)。同样,对另外一个厂商来说,决策思路也完全相同,因此另一个厂商也q MC MRh qh qf D(P)RDh P图 67 88有一条反应曲线,来描述其针对竞争对手的各种

26、最佳选择。这里以厂商 H 为例,通过图示方式说明反应曲线是如何确定的。图 68 给出了在两种特殊情形下厂商 H 的产量选择。在图 68(a)中,假设对方的产量为零,这意味着厂商 H是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市场总需求曲线就是其剩余需求曲线,在这种情形下,厂商 H 的最佳产量就是垄断产量 qm。图 68(b)则说明厂商 F 的产量对应于什么样的水平时,厂商 H的最佳反应是退出市场或将产量定为零。如图所示,当 qf等于完全竞争下的市场需求量 qc时,厂商 H 的剩余需求曲线及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纵轴,此时厂商 H 的最佳产量选择为零。上述两种结果在图 69 中分别对应于厂商 H 反应曲线的两

27、个端点 H和 H,两点之间的连线大致描述了厂商 H 反应曲线的基本形状。同样可得到厂商 F 的反应曲线,图 69 中的两条直线 HH/、FF/分别表示厂商 H 和 F 的反应曲线。图中两条反应曲线的斜率为负,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对方的产量越高,自己面对的剩余需求就越小,所能选择的最佳产量也就越小。但 H 厂商反应曲线在图中要比 F 厂商的反应曲线更陡一些。对此,我们通过比较一下两条曲线的端点位置来解释其原因。P q MC(a)q P MC(b)qf=qc RDh MRh qm MRh 图 68O H Eqf qf0 qn0 qh 图 69 F H F 89 H 点表示当 H 厂商认为对方产量为

28、 OH 时,他就选择退出市场(qh=0),那么在什么情况下,H 厂商才会选择退出呢?若 OH 对应的是完全竞争下的产量(即当市场需求为 OH 时,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时,整个行业的产量与完全竞争下的产量相同,这时厂商 H认为没有必要再留在市场上,所以他选择的最佳产量为零。H/点则表示在厂商 F 不存在的情况下(qf=0),厂商 H 的最佳选择,这时市场上只有厂商 H 一个,所以厂商 H 的产量 OH对应于完全垄断下的产量。同理,F/点表示完全竞争下的产量,F 点表示完全垄断下的产量。根据各个端点的经济含义,则 F 点必定在 H 点之下,而 H点则在 F/点之左,所以 HH/比FF/更为

29、陡一些。三、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现在应用上面所建立的模型来解释,在这寡头市场结构下,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如何发生的。假设世界上只有 A、B 两国,两国在某一共同行业中各只有一个厂商存在,即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该行业都是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另外,假设两国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两国需求条件也完全相同。首先确定开放以后,两国市场的均衡。开放后,两国厂商均可自由进入对方市场,因此两国的国内市场现在变为寡头市场结构(双寡头)。每个国家的市场上都两个厂商,一个是本国厂商,另一个为外国厂商。假设 H 为 A 国厂商,F 为 B 国厂商。图 610 描述了 A、B 国市场的均衡。在图 610(a)中,

30、A 国市场的均衡点为 E,此时国内厂商在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qha,来自 B 国的厂商在 A 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qfa。在图 610(b)中,B 国市场均衡点为。均衡时,B 国厂商在本国销售量为qfb。A 国厂商在国 HH比 FF陡是均衡点稳定的前提条件。反之,则均衡解是不稳定的,读者可自行分析一下。90的销售为qhb。由此可知,开放以后,A 国向 B 出口量为qhb,自 B 进口同种产品,进口量为qfa,即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两国之间的同质产品发生了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由于对称性,两国厂商在本国和他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各为 50。贸易后,两国市场价格也完全相同。如果考虑国际贸易运输成本的存在,则

31、上述结果会稍有变化。因运输成本会提高一国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反应曲线位置要比不考虑运输成本时的反应曲线更接近于原点。这样,均衡时,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销售要低于在本国市场的销售。虽然厂商出口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价格相同,但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存在,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要低于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这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出口商品到他国,这种情形称为相互倾销(Reciprocal dumping)。以上虽然证明了同质产品下产业内贸易也同样可以发生。但仍可能有人对这一结论还是觉得难以理解。既然两国的产品完全相同,而且两国的产

32、品价格也完全相同,这样一来还有必要进行国际贸易吗?如果再考虑运输成本的话,前面描述的那种在国外销售价格反而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的相互倾销现象似乎更不应该出现。事实上,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寡头厂商的策略性行为(Strategic behavior)引起的。封闭条件下,本国厂商完全控制着本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从追求利润最大的目的出发,他所选择的产量和价格对应于完全垄断下的均衡产量和价格。在这个产量上,他(a)图 610 qf qh F H H/O E qfa qha F/H/F/O E/qhb qfb qf(b)F qh H 91不会再增加产量,因为如果额外增加一点产量,不

33、仅其边际收益要小于边际成本,而且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市场价格会下降,从而产品的平均销售收入也要低于产量增加前。换句话说,增加产量后不仅新增加的产量净收益为负,而且以前产量的销售收入也因价格下降而有所下降,所以增加产量反而会导利润减少。但是开放以后,情形则不同,厂商会发现,如果新增加的产量不在本国销售,而在他国销售(即出口),那么,一方面不影响本国在国内市场的利润(因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与完全垄断下一样),另一方面因国外市场原本就是垄断市场,存在超额利润,所以在他国销售可以分享他国市场的部分超额利润。出于这种考虑,他便会选择增加生产,然后再将新增的产品出口到他国。同样外国的厂商也会这么想,这么做,

34、因为如果他保持封闭条件下的产量不变,那么由于他国的进口,自己也无法维持垄断利润,其利润会受损,所以他也必须选择进入他国市场这一策略。于是,便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产业内贸易。上述情形的国际贸易会改善两国的福利吗?贸易利益来源于何处?与垄断竞争模型不同的是,在寡头垄断情形下,产品是同质的,所以贸易并不能增加两国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但是,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由原来的完全垄断转化为寡头垄断,贸易虽不能完全消除垄断因素,但还是带来了竞争,这便是贸易的竞争促进效应(Procompetitive effect)。如图 611 所示,贸易前 A 国厂商的产量为垄断产量 qm,贸易后 A 国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总量为 2

35、 qha,其中一半由 A 国 H 厂商生产,另一半由 B 国厂商 F 提供。贸易后,A 国消费者剩余增加,增量为 CD;A 国厂商 H 的利润较贸易前下降,损失为 CG;B 国厂商 F 从A 国赚取的利润为 GI,同样 A 国厂商 H 从 B 获得的利润也应当为 GI。整个社会福利净效应(CD)(CG)(GI)DI0,即 A 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福利改 寡头市场中厂商之间的这种博奕行为,与所谓的“囚犯难题”(prisoners dilemma)是一样的道理。这里,无论对方决策如何,自己的明智选择都是进入对方国家市场,所以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解是(出口,出口)。MC 图

36、611 qm P q qha 2qha C D E G I 92善为图中梯形(DI)的面积所示。由上可知,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减少了两国市场的垄断因素,降低了资源配置扭曲,这一点可由贸易后两国市场上的产销售量的增加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 与传统的完全竞争下的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比,无论在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还是在应用上,“新贸易理论”都有独到的贡献,因此,这一理论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别以外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指出即使比较优势不存在,国际贸易仍可产生,因为除了相

37、对价格差外,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互利的,贸易利益主要表现为:(1)贸易可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2)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竞争,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 1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X 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 Y 部门则规模收益不变,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2试根据图 62 证明,如果贸易后 Y 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很大的话,那么完全专业化生产 Y 产品的国家福利可能因贸易而遭受损失。(提示:比较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线与贸易前的相对价格线的位置关系)。3除了本章正文中所提及的因素外,你还能提

38、出其他一些影响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因素吗?4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关?5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市场短期和长期均衡条件分别是什么?6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有什么异同?7*.假设某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X 相对于 Y 而言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是垄断竞争市 93 场,而 Y 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贸易后,图 65 中两条曲线 AA/与 BB/如何变动?(提 示:考虑贸易后用于 X 部门的要素量的变化)。8,如果贸易前两国市场不是完全垄断,而是寡头垄断,那么本章正文所得出的结果是否改 变?9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