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61068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政策学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英文名称:Public-policy analysis)课程编号:00404004学分数:3(其中讲授学分:3实践学分:0 )学时:48(其中讲授学分:48实践学分:0 )任课教师:陈泉辛开课学院: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先修课程:政治学 公共行政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二、课程说明本课程是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的教育。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 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 换关系,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

2、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 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 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具有较强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特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皆是围绕社会问题构 成且运行,而社会问题本身需利用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及自然 科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与解决,因此公共政策具有明显的应用性与跨学科性质。(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和演进历史的

3、基础上,深刻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基本要素。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 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熟悉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符合毕业要 求第3、4、5条。2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公共政策问题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编制和抉择能 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评估能力,能够较好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实践要求。符合毕 业要求第7、8、9、10条。3 .素质目标: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 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符合毕业要求第 1、2、6、11、12 条。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 号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学时教学 方式对应课 程目标1弟一早导论:公共政策分 析的基本理论与 框架令 掌握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与决定、决策、政策等概念的联系;令 了解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与内容构成;令重点掌握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与功能3讲授法知识目标2弟一早政府、市场与公共 政策的关系分析令掌握社会问题的概念;令 掌握社会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令重点掌握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的表现;令重点掌握政府的角色定位9讲授法讨论法知识目标3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令掌握公共政策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令掌握公共政策工具的含义、构成及

5、选择3讲授法知识目标4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令 了解政策问题的特点、分类;令 掌握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令重点掌握政策议程的含义、类型;令 重点掌握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触发机制;重点掌握政策议程建立的模型9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5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令 掌握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令熟悉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令理解并明确公共政策的合法化9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6第六章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分析令 了解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原则; 令掌握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令 掌握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矫正;令重点掌握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 的主要因素;令掌握

6、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6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7第七章公共政策效果的评析分析令 掌握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用途和主体;令 掌握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标准和影响因素;令 重点掌握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令 掌握公共政策终止的诱因、障碍及策略6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8第八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令重点掌握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 模型、集团分析模型的主张及评 价;令重点掌握完全理性模型、有限理性 模型、渐进决策模型的主张、缺陷;e掌握公共政策的分析框架3讲授法知识目标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40%期末考试闭卷60%

7、课程总评成绩为100分,由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组成。这两者也为百分制。即: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卷面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5次成绩构成,每次占比20%;期末考核形式为闭卷书面考试。六 学术诚信规定(-)学术诚信行为要求:1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以个人的努力获得真实的学业成果,不接受他人不恰当的帮 助,亦不给予他人不恰当的帮助。2 .学生在作业环节中应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完成;学生作业环节的不诚信行为包括:(1)篡改或抄袭他人作业;(2)由他人代替或代替他人完成作业;(3)除上述行为之外的其他不诚信行为。3 .学生在考试环节中应严格遵守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等相关规定。(-)处理规则:1 .学生在作业等教学环节中出现不诚信行为,对该考核环节的成绩作零分处理;对在同 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两次及以上不诚信行为的,对该课程成绩作零分处理。2 .对于学生在考试环节中出现不诚信行为的,经核定后按照学生纪律处分规定进行 处理。七、教材和参考书1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021年10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