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荷花古诗句.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60755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赞美荷花古诗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赞美荷花古诗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赞美荷花古诗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赞美荷花古诗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赞美荷花古诗句在火炉一样的夏天里,只有荷花,顶着烈日怒放;在冬天冰冷的水塘里, 只有荷花在水中深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荷花句,欢迎参考阅读!白荷花玉娥独自到书屏,不管人间暑气深。待得诗成花已谢,应无好句惬花心。作者介绍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 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 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 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 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 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

2、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 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犷志, 宋史卷四三八有传。白荷花数晦澄漪不用耕,移根玉井不曾耘。羽衣何处霓裳遍,翠盖参差踏水云。清平乐夏日游湖宋代:朱淑真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赏析上片写-对男女游湖遇雨,为之小驻。语序倒装是词中常见现象,此词上 片即为一个倒装句。女主人公与男友相约游湖,先是“携手藕花湖上路”,这 大约是西湖之白堤吧,那里的藕花当已开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样红”呢。也许这对情侣最初就是相约赏花而来,不料遇上“一霎黄梅细 雨”。正是这

3、场梅雨及撩拨着人的“烟”呀露”呀,留他们停步了,总得找 个避雨的处所吧。“留我须臾住”的“我”,乃是复数,相当于“我们”。游湖赏花而遇雨,却给他们造成了一个幽清的环境和难得亲近的机会。真乃因祸 得福也。下片写女主人公大胆的举动及归来后异常的心理。“一霎黄梅细雨”使西湖谢绝游众,因而在他们小住的地方,应当没有第 三者在场。否则,当人面就搂搂抱抱,未免轻狂。须知这里“娇痴不怕人猜” 之“人”,与“和衣睡倒人怀”之“人”实际上只是一个,都是就男友而言。 当时情景应是这样的:由于女主人公难得与男友单独亲近,一旦相会于幽静场 所,遂难自持,“娇痴”就指此而言。其结果就是“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 抱”(碧玉

4、歌)。“睡倒人怀”即拥抱伏枕于恋人肩上,李后主所谓“一 向偎人颤”、“教君恣意怜”也。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主动,体说外人,即使 自己的男友也不免一时失措或诧异。但女人主公不管许多,“不怕人猜”,打 破了 “授受不亲” 一类清规戒律,遂有了相恋以来第一次甜蜜的体验。正因为是第一次,感觉也就特别强烈而持久。“最是分携时候”,多么依 依不舍:“归来懒傍妆台”,何等心荡神迷!两笔就把一个初欢后的女子情态 写活了。全词多情而不亵,贵在写出少女真实的体验。本来南朝乐府中已有类似描 写,但那是民歌。此时出现在宋时女词人之手,该是何等的勇气。道学家们虽 不免诋之为“佚女”、“有失妇德”。然而词论家仍不吝予以高度

5、的赞扬: “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 均善于言情。”(莲子居词话卷二)狂夫唐代: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簇娟娟净,雨裹红蕖冉冉香。(窿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 安,这就是沧浪。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 荷花,阵阵清香。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 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 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赏析这

6、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 从居住环境写来。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过桥向 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当年杜甫 就在这里营建草堂。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 旷放了。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 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 “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 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

7、,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 浪”),便令人不觉痕迹。“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 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 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颔联结撰极为 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含”“裒”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 言而喻。“禀”通“泡”,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 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 可以体味(雨后翠箓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

8、香”字可以 会心(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这也就是通常使更为凝炼精警的“互 文”之妙了。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 又平添音韵之美。要之,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 于诗律细”。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 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 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 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 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

9、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颈联句法是 “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 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 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 呢。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 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 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 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 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第”、“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哩!

10、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 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 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 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箓”、“雨袅红蕖”的 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 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 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 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 是服从

11、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赠荷花唐代: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苗苗,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译文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 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 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 啊。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 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 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 0

12、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 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 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 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 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 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 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 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 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 的坚贞不渝的品质。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 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 奚落和排挤。这首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 托的心声。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 歌的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