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人物传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60126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人物传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人物传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人物传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人物传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人物传记)专项练习题“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研学小组收集了有关孤山的古诗文资料,请你阅读这 些资料,跟着莲莲到孤山一探究竟吧。(甲)山园小梅北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乙)水经注日:水黑日卢,不流日奴,山不连陵日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 一无所丽,故日孤也。是地水望澄明,徼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 山麓多梅,为林和靖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土。常畜双 鹤,豢之樊中。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诸

2、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 逋必棹艇逼归,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日:“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 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孤山)(丙)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泱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 ” 逋日:“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 尚三百余篇。(节选自宋史林逋传) 【注释】口狎(xia):玩赏,亲近,檀(tA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 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口同皎”,明亮。林和靖,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下文的 林处土是其别称。遇(chua

3、n):迅速。口晦迹:隐居。1.参照表中方法提示,解释加点的字词。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两湖反暴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 的意思推断。(1)(2)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3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B. “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这样断句是正确的。C.乙文在处理“盗庙器”一案时,文帝认为张释之处罚过轻,但张释之不随声附和,且据理 力争,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D.甲文在正面刻画人物时,侧重于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40 .文帝对周亚夫“称善者久之

4、”,“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请结合两文说说周亚夫和张释之 得到称赞的原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采桑子彭浪矶宋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注释】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 经江西彭浪矶前往两广途中,创作该词。【乙】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 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非轻爵禄也。”乃固辞还山,临洛水而居, 赏朝霞夕日。高宗即位,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敦儒又辞。绍兴二年,宣谕使言

5、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延臣亦多称其靖退。诏以为右迪功 郎,敦儒不肯受诏。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兴。谯定召于蜀,苏庠召 于渐,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麓白首岩谷乎!“敦儒始幡 然而起。既至,命对便殿,论议明畅。上悦,赐进士出身,俄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 刑狱。会右谏议大夫汪勃劾敦儒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高宗日:“爵禄所以厉世,则文臣便 至侍从,武臣便至节钺。如其不可,虽一命亦不容轻授。”敦儒遂上疏,请归山林,上许 之。(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靖退:恭谨谦让。口侧席幽士:指谦恭以待贤者。翼宣:辅佐宣扬。口栖茅茹 W:住在茅草盖的房子,吃着野草,

6、意为过着贫苦的生活。交通:交往,在这里指勾结。节钺(yue):符节和斧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4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二句叙事即景自寓身世经历。而“万里烟尘”、“泪满巾”写回首北望,这两句含蓄地 抒发情怀,声情悲壮。B. “碧山对晚”、“枫叶芦根”这番景象,正是词人在国家残破、自己颠沛流离时的情绪反映。C.最后两句总收,点明自己“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这渐趋平缓的江波,恰恰也表现出词 人平静的心情。D.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明丽。用“旅雁,“汀洲冷”、“枫叶芦根”等典型的初秋 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42 .【甲】词的下阕写薄暮时分,泊舟矶

7、岸,词人望见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一个“愁”字复杂而微妙,包含词人哪些感情?43 .下表中对加点的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类型字诃释义A. 一词多义(实词)迁客骚人 迁两浙东路提点 刑狱“迁”有“迁徙、升官、贬谪”等意思,这两个“迁” 都为“贬谪”B. 一词多义(虚词)其故人劝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代词,他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词类活用是金陵人,客此 非轻爵禄也 客居(名词活用动词)轻视(形容词活用动词)D.古今异义薄暮冥冥,虎啸猿 啼与李光交逋古义:迫近;今义:与“厚”相对 古义:勾结;今义:交通运输A. AB. BC. CD. D4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

8、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莫不声流天/京风动国君/何为栖茅茹蕾/白首岩谷乎45 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蕾白首岩谷乎C.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蕾/白首岩谷乎D.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蕾白首岩谷乎45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乃固辞还山,临洛水而居,赏朝霞夕日。46 .【乙】文记载了朱敦儒一生曾两度隐逸,请结合本文说说他两次隐逸的原因。他又曾应 诏出仕为官,其原因在【甲】词和【乙】文中都有体现,请分别谈谈。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毂弓弩,

9、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 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 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 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10、,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 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

11、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 “陈胜王”,置入所譬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 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日:“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军土吏被甲被:通披”,穿着B.介胄之士不拜介胄:披甲戴盔 C.天下苦秦久矣苦:苦于D.又间令吴广 间:间杂(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百姓多闻其贤B.己而之细柳军*C.佣者笑而应日*D.固以怪之矣其此之谓乎辍耕之垄上舍生而取义者以君为长者(3)对文中画线句

12、翻译正确的一项是()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A.陈胜吴广竟然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B.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C.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都不是更好吗? ”D.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D.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4)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两文皆塑

13、造了鲜明的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乙文中陈涉 是出身卑微却心怀大志的英雄。B.两文均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甲文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塑造周亚夫;乙文用语言描 写、动作描写来塑造陈胜。C.两文皆流露了司马迁的情感:乙文列入“世家”暗含作者称道之意;甲文以“称善者久之” 结尾隐含赞赏之情。D.两文选材均详略合宜:甲文详写细柳军营兵士严守军纪表现周亚夫的治军严明;乙文详 写陈胜的谋划彰显其洞察时局,才能卓越。参考答案:1.倒影养.梅花屿在里湖和外湖之间,四面的岩石和山峦没有依靠、附着的,与水经注中的“山 不连陵曰孤”相符合,因此叫孤山。2 .况:况且。乎:句末语气词,表感叹。林

14、逋用不屑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 表现了他淡泊名利、遗世独立的高洁志趣。3 .示例:颔联集中刻画梅之形、之香,意境极其幽美。上句写梅之形:梅花疏疏落落,梅 枝斜横在清浅的水面上,如清瘦的美人临水照镜,有翩若惊鸿之致。下句写梅之香:梅香幽 幽地飘动,不见其形只闻其香,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更显幽独超逸。4 .这些植物身上都体现着文人的高洁雅趣,傲骨风格,因此为文人赞许。【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注意根据“方法提示”来作答。(1)根据“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推断”结合下文中的“若三

15、山之倒水下可以知道,“反景”指的是“好像三山倒映在水中”,由此可推测其意思为“倒影工(2)分析“常畜双鹤”的语法句式,可判断“畜是一个动词,”作动词时,读xV,因此可判 断出,“畜”的意思是:养、喂养。(3)既就稿:完成了稿之后。就:完成。故选匚。2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乙文中“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 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可知,梅花屿在里湖和外湖之间,四面的岩石和山峦没有 什么可以依靠、附着,符合“山不连陵的特点,因此叫孤山。3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全句意思是:我正要隐居在山林之中,尚且不想凭借所作的诗名扬一时,更何况后世呢? 况,何况,

16、况且。乎:表示感叹语气。意思是林逋对于当世出名都不感兴趣,更不屑于留传 后世,表现了一个隐居世外的高人不为名利所累的孤傲清高的气节。4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山园小梅的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 图。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符合丙 文“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淡峭特,多奇句”的看法。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 梅花枝干之轻盈、疏落有致,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疏影”既写枝干之轻盈, 也写出梅花之疏落有致,它不是簇簇拥拥热闹地开放,而是稀稀落

17、落的,带有几分孤傲;“横 斜”传出梅之清新而又妩媚的风姿,它的枝干不是笔直地延伸,而是有倾欹,有纵横,情趣 横生;“水清浅”凸显梅之灵动的神韵。“暗香”写幽香随风而至,难以捕捉,而又无处不在; “浮动”写梅香若有若无,忽然而来,飘然而逝;月黄昏写梅所在的背景,朦胧清幽,富有 浪漫色彩,意境迷离,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5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探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像菊花一样不与百花在春天争艳,秋天独 开,淡泊名利,清高自许;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希望像莲花那样做一个洁身自好的君子; 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在寒冷清凉的冬天散发幽

18、香,孤傲冷冽,与林 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一样; 因此,古代文人钟情于梅莲菊等植物,是因为这些植物都有着高雅的人格特点,为文人所赞 许。【点睛】参考译文:甲:百花落尽后只有梅花绽放得那么美丽、明艳,成为小园中最美丽的风景,梅枝在水 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冬天的鸟要停落在梅枝上先 偷偷观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这梅花的美丽应该大概会喜爱至销魂。幸好可以吟诗与梅花 亲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饮酒助兴。乙:水经注里记载:水呈黑色称为“卢”,水不流动被山形所制约称为“奴”,山陵不 相连称为?梅花屿在里湖和外湖

19、之间,四面的岩石和山峦没有什么可以依靠、附着,所 以叫“孤山”。这里的湖水清澈,明亮的阳光似乎能照穿湖底,亭子的景观秀美,倒映在湖里, 就像传说中的蓬莱、方丈与瀛洲三座仙山倒着长在水里。山脚下种有很多梅树,是林和靖放 鹤的地方。林逋在孤山隐居,宋真宗让他做官他拒不前往,真宗就给他赐号和靖处士。林逋 常年喂养两只鹤,圈善养在笼子里。每当林逋荡着小船到湖中各个寺庙游玩,家中来客人时, 书童就打开笼子放鹤出来,鹤冲入云霄,旋绕着飞很久,林逋看到后就掉转船头马上回家, 这大概是世人传说林逋鹤起客至的验证。临终前,林逋留下一首绝句:“湖外青山对结庐, 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丙

20、:林逋善写行书,喜欢做诗,他的诗澄清通彻雄健独特,多有奇句。完稿之后,随即 就丢弃一边。有人说:“为什么不录下以给后世人看?”林逋说:“我正隐居山林沟壑,尚且 不想以诗闻名一时,何况后世呢! ”但是好事的人往往私下记录诗句,现在所流传的还有三 百多篇。6 .(1)这样(2)如果没有(3)已经. C7 . A. (1)(他们)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2)等到他死时,羌部族的首领数百人, 像失去父亲一样痛哭。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施予泛爱 乐善忠厚【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

21、义等现象。(1)句意: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是,这样。(2)句意:如果没有这种人。微,如果没有。(3)句意:已经安葬。既,已经。7 .考查一词多义。A.表现作为;.一道归宿;C.因为 因为;D.说出道理;故选C。8 .考查断句。句意:当初,范仲淹生病仲淹病,皇帝常帝常派遣使者赐给药慰问,死后, 悲悼良久。“初”点明时间。“仲淹病”与“既卒”的主语都是“仲淹”,“帝常遣使赐药存问”与“嗟 悼久之”的主语都是“帝:故断句为: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故选A。9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以,因为。注意互文的手法, 前后句互为补

22、充。(2)及,等到。卒,去世。之,代词,他。如,像。10 .考查筛选信息。第一空:根据甲中的“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政治抱负: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二空:根据乙中的“而好施予”“泛爱乐善”可得:好施予泛爱。第三空:根据乙中的“泛爱乐善”“为政尚忠厚”可得:乐善忠厚。【点睛】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 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 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

23、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 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时是六年九月十五日。乙:仲淹内刚外柔,性情极孝,因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 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以 赡养族人。博爱乐于善行,士人大多出于他的门下,即使是里巷百姓,也都能说出他的名字。 死的那天,四方之人听说的,都为之叹息。治政崇尚忠实宽厚,所到之处有恩德,会B、庆两 州百姓与归属的羌人,都画像建立生祠供奉他。等到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 失去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当初,范仲淹生病仲淹病,皇帝常帝常派遣使者

24、赐给药慰问, 死后,悲悼良久。又派使者去问他的家,已经安葬,皇帝亲自写碑文说“褒贤之褒贤之碑”。 11.喜遇;乘兴.我认为【甲】诗更合适;因为秋夜喜遇王处土诗的头两句“北场芸罢,东皋刈黍归” 主要写诗人在耕作一天之后的晚归途中,与王处土相遇;后两句“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描写与好友相遇时的自然景色。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园生活的画面,充满情趣。因此符合山 水田园诗的主题。12 .表现在三方面:在人情上,只要以酒相邀,则“无贵贱皆往”,即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 等级观念;在嗜酒程度上,也非一般,“往必醉”,而酒醒后继续饮;在酒量上,也超于常人, “一饮五斗”。13 .示例:“何为”是“为什么会”的

25、意思,此句表示疑问,意思是道路为什么会阻塞不通?阮 籍于是悲恸哭泣。这句话刻画了一个无拘无束、自在的隐土形象。14 .认同。理由:【甲】诗写王绩归隐田园,远离纷扰,切合材料二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 薄也”;【乙】诗写王绩喜爱喝酒,切合材料二中的“以酒德游于人间”,因此我认为材料二属 于自传。15 .中肯。材料一的【甲】【乙】两首诗,极具作者王绩作诗特色,质朴平淡、丰富隽永。 我们可以了解到王绩天性疏放简傲,翁方纲的“如莺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点明了王绩的特 别,是“不可多得”的。所以我认为这评价是中肯的。【解析】1L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题干要求找到诗文中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即找到体 现作者心

26、情的词语。【甲】诗诗题“秋夜喜遇王处土”意思是:秋天的一个夜晚因遇到王处土而内心欢喜。“喜遇” 一词体现了当时作者的心境。【乙】诗诗题“醉后”点明作诗的时间与状态;“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意思是:应该怎样 度过自己的一生?还是乘着酒兴,赋诗作文,来自寻快乐吧!乘兴”指趁着兴致正好的时候, 体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12 .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 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甲】诗”北场芸罢,东皋刈黍归”意思是:在房屋北边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地里收 割黄米归来。描写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锄豆、收割黄米;“相

27、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意思是:在这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土相遇,更有星星点点的秋萤穿梭飞舞。写诗人与 友人相遇,描绘月夜萤火虫飞舞的景致,描绘了秋天田园生活的画面,充满情趣,符合“山 水田园诗的特点。【乙】诗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意思是:阮籍清醒的时候少,陶渊明也是醉酒的多。写 阮籍、陶渊明喜爱饮酒的事;“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意思是: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还是乘着酒兴,赋诗作文,来自寻快乐吧!写诗人会像阮籍、陶渊明饮酒,趁着酒兴赋诗作 文,自得其乐。不符合“山水田园诗”的特点。1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以酒德游于人间意思是:因为喜欢喝酒而游乐在人间;根据【材料二】“有以酒请

28、者,无 贵贱皆往“可知,有用酒来请五斗先生的人,不论身份高低贵贱五斗先生都去;可见再五斗 先生眼里,没有什么等级观念,在人情上,只要以酒相邀,则“无贵贱皆往”;根据“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可知,五斗先生必定要喝醉,喝醉了就不 挑选地方睡了,酒醒后继续饮;可见其非常嗜酒;根据“常一饮五斗”可知,五斗先生经常一喝就是五斗;可见其酒量惊人。14 .本题考查语句分析。根据例句“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分析“何足是怎么能的意思,语气强烈,意思是人生怎 么能保养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嵇康养生论的不认同“可知,要先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接下来表达的语气、语句意思,分析语句表达的内容。“途何为

29、穷,而阮籍恸哭”意思是:道路为什么会阻塞不通?阮籍于是悲恸哭泣。加点字“何 为“意思是:为什么会;含有疑问的语气。前进的路阻塞不通,阮籍因此悲恸哭泣,顺遂自 己的内心做事,体现其无拘无束、自在的隐土形象。1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明确观点:认同。原因:材料二“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意思是:五斗先生因为喜 欢喝酒而游乐在人间,点明“五斗先生”名字的来源;“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 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写五斗先生没有什么等级 观念,只要有人以酒相邀就必定前往,嗜酒,酒量大,点明嗜酒原因;“生何足养,而嵇康 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

30、圣人之所居也”,写嵇康、阮籍了解世事,通 过喝酒故作糊涂、静默无言,;联系前文“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 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五斗先生远离纷扰,一 举一动都符合天地自然法则,体现其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心性超凡脱俗;联系【甲】诗北场芸罢,东皋刈黍归”可知,王绩在田园锄豆、收割黄米,远离世事;切合 【材料二】中五斗先生远离纷扰的行为;联系【乙】诗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可知,王绩会像阮籍、 陶渊明饮酒,趁着酒兴赋诗作文,自得其乐,切合【材料二】中五斗先生“嗜酒”的行为。 1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明确观点:中肯(言词切

31、实扼要,恰到好处)。甲诗写了王绩隐居田园的生活锄豆、收 割黄米,夜遇好友共赏月夜萤火虫飞舞的景致,惬意洒脱,质朴平淡、丰富隽永,独具一格; 乙诗写王绩会像阮籍、陶渊明饮酒,趁着酒兴赋诗作文,自得其乐;【材料二】写王绩喜爱 饮酒,虽放浪形骸却一举一动都符合天地自然法则,其天性疏放简傲;而翁方纲的评价“以 真率疏浅之格”,点明王绩率真不做作的性格特点;“入初唐诸家中”点明其诗文独具一格;“如 莺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点明其王绩的特点。【点睛】【甲】参考译文:在房屋北边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地里收割黄米归来。在这月圆的秋夜,恰与老 友王处土相遇,更有星星点点的秋萤穿梭飞舞。【乙】参

32、考译文:阮籍清醒的时候少,陶渊明也是醉酒的多。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还是乘着酒兴, 赋诗作文,来自寻快乐吧!【材料二】参考译文:有位叫五斗先生的人,因为喜欢喝酒而游乐在人间,有用酒来请他的人,不论身份高低 贵贱他都去,去了必定喝醉,喝醉了就不挑选地方便睡了,酒醒后就又起来继续喝酒。他经 常一喝就是五斗,于是用“五斗”作为自己的别号。五斗先生没有忧愁,很少说话,不知道天 下有仁爱、正义和人情冷暖。他忽然离开,突然回来,他的一动一静都符合天地自然法则, 所以一切事物都不能缠绕住他的心。他曾经说:“天下事物大概可以理解。生命何用保养, 可嵇康撰写了养生论;道路为什么会阻塞不通?阮籍于是悲恸哭泣。所

33、以故作糊涂、静 默无言;是圣人的行事态度。于是他一直实践自己的心意,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17 . (1)认为好 (2)于是 (3)不久(4)如果没有.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18 .李贤说:“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就不赈济抚恤,坐看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啊。”.诗的前两句“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写书室所处的环境,一条小路通向桃林深处,桃 花的红映衬着山中的苍绿。这两句巧妙地点了题中的“小隐山”的“隐”字;“笋迸饶当户,云 归半在林,描写书室门前竹林环绕,远处云归半山,书室的环境清幽,进一步体现题中的“小 隐山”的“隐”字。19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写的是处于这种环境下人的心境,耳

34、边没有人世间的种种是 与非,心中自然也没有名与利了。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 就是强调不为名利所动,而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体现了他一切以国 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李贤时刻以国家、百姓的安危为重,面对山东饥荒、边疆战事 和国内水灾,对外筹划边防策略,对内提出宽恤百姓之策。国家稳定之后,又不惧皇权和谗 言,面对皇帝的不悦,仍然多次提出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政策。【解析 1 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句意为: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善

35、:意动用法,认为好;常畜 双鹤字音推断法:畜,是一个 多音字,作名词时,读 chu;作动词时,读xU。(2) 既就 稿查阅字典法:口从事;口 就职、赴任;完成。(3) 2 .“孤山”位于杭州闹市,其名常令游客疑惑不解。读了张岱的孤山后,请你为游客解 说“孤山”得名的缘由。3 .根据语境,请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作批注,并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和语气。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4 .山园小梅的颔联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丙文“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狭峭特, 多奇句”的看法赏析颔联的妙处。5 .陶渊明采菊,“悠然见南山周敦颐爱莲,“同予者何人”;林处士咏梅,“与姓氏具香 根据你对陶渊明

36、、周敦颐的了解,结合诗文内容,探究古代文人钟情于梅莲菊等植物的原因。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 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 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

37、州之民与属羌,皆 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 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ZXZ/KZ1Z1ZK/Z1Z/ZZ/SZZ1ZZZXZZZ/ZZ*ZZKZKZKy*w*ZZZZwZZZSZ*,(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释】羌酋:羌族部落首领。6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是进亦忧*(2)微斯人*(3)既葬句意为:他于是提出实行宽容和怜惜百姓的政策。因:于是; 句意为:不久才醒悟,又待之如初了。寻:不久。 句意为:如果没有这种人。微:如果没有。18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

38、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 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意为: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皇上采用他的建议,四方得以安宁,民力得到复苏。“罢一 切征求”动宾结构,应在“求”后停顿;“帝用其言”主谓结构,应在“言嗝停顿。据此断句为: 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19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 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中饱:经手钱财,以欺诈手段从中取利。贷:放款赈灾。坐视:坐着观看。是:这。20 .本题考查环境理解。根据留题小隐山书室“小径小

39、桃深,红光隐翠阴”的意思,一条 小路通向桃林深处,桃花的红映衬着山中的苍绿。文中连用两个“小”写出了“小隐山书室” 外,路和庭院的小巧别致,突出了此处的隐秘,不易被人发现,从而巧妙地点了题中的“小 隐山”中的“隐”字。21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的意思是:耳边没有人世间的种种是与 非,心中自然也没有名与利了。没有功名利禄心有两个状态,一是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而 是一心为国,不计名利。而李贤和范仲淹显然属于后者。根据李贤列传“山东饥,发帑 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领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 食也。“遂命增银”“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

40、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因请行 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 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贤言御史耳目官,不宜谴”“贤务 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等可知李贤面对山东饥荒、边疆战事和国内水灾,对外 筹划边防策略,对内提出宽恤百姓等策略,一心为国为民,面对皇帝的不悦和谗言,有敢于 直言,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仍然多次提出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政策,并且以“惜 人才、开言路为急”,时刻以国事为重。可见,李贤一心为国,不计名利。岳阳楼记中“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41、也是范 仲淹以不计个人得失,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民的精神体现。【点睛】参考译文:甲: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考取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考中进士。景泰二年二月呈上端 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转到 吏部任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英宗重新即位后,命他兼任林院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与机务。不久,他升 为尚书。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奏对皇上都切中机宜,皇上非常宠爱他。山东闹饥荒,国家拨 出赈济的财物不足,皇上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 李贤说:“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就不赈施抚恤,

42、坐看百姓死亡,这是国噎废食啊。”皇上于是命 增拨银两。当时每年都有边警,天下发大水,长江南北尤其严重。李贤外筹划边防策略,内请宽恤百姓, 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皇上采用他的建议,四方得以安宁,民力得到复苏。他又趁机提出实 行宽容和怜惜百姓的政策,又请求停罢江南织造的事务,清理锦衣卫的案件,停止边臣所上 的纳贡进献,停止内外采买的行为。皇上很为难。李贤坚持他的意见,连着四次向皇上争取, 他的同事都很害怕。李贤退下后说:“作为大臣就应当知无不言,岂可闭口不言、尸位素餐 呢?,当初,御史刘溶弹劾柳溥败军之罪,触怒了皇上。李贤说御史是国家耳目之官,不宜谴责。 石亨诬陷李贤喑中袒护刘溶。皇上渐渐疏远了李贤

43、,不久才醒悟,又待之如初了。他常常独 自与皇上谈话,很久才出来。一有事情,皇上一定召他去问这样处理是否可行,或者派宦官 去询问他。李贤务持大体,尤其以珍惜人才、广开言路为急务。宪宗即位,提升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管讲解经筵事务。成化二年冬天去世,终年 五十九岁。皇上十分哀悼,追赠为太师,封谥号为文达。乙:一条小路通向桃林深处,桃花的红映衬着山中的苍绿。耳边没有人世间的种种是与非, 心中自然也没有名与利了。门前是竹林环绕,远处是云归半山。为什么还要听音乐呢,山中 的泉水就是最动听的清音。丙: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 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

44、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 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 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22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1)友好 (2)造反23 . C B. (1)贺知章看见李白的文章,感叹说:“你是上天贬谪到人间的仙人。” (2)适逢天下大赦,李白回到寻阳,因事而被关进监狱。24 . 郭子仪欣赏李白的才华,救他是惜才;当时郭子仪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

45、免受处 罚,救李白是报恩。25 . 李白把荀媪比作漂母,既有对荀媪诚恳款待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兼有使他过意不去, 又无法报答的愧疚之情。李白以韩信自况。韩信在平定战乱中屡建奇功,而李白辗转多地 却始终未获施展抱负的机会。表现了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解析】22.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节奏的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 构为依据。本句的意思是:”唐文宗时,下诏把李白的歌诗、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 为三绝、“文宗时”是状语,“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是“诏”的三项内容,根据句意 可划分节奏为:“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

46、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意思。(1)句意:和吴筠友好。善:友好。(2)句意:安禄山起兵造反。反:造反。23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意思。(1)句意:因为一件事犯罪而下狱。坐,因为犯罪;故选C。(2)句意:亲自替他调羹。为,替;故选B。24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是 省略句,还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语:其,代词,指李白的;叹,感叹;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谪,贬谪。 (2)重点词语:会,适逢;还,回到;坐,因为犯罪;下狱,关进监狱。25 .本题考查提炼概括文段信息的能力。由甲文第段“知章见其文,

47、叹曰/子,谪仙人也! 7 “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可知,李白 很有才华,郭子仪救他是爱惜他的才能;由甲文第段“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可知,当时 郭子仪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现在郭子仪救李白是为了报恩。26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首先要理解透彻诗文的意思,结合诗人自身的情 况归纳概括。诗文的意思是诗人“借宿在偏僻的五松山下,农家秋日的劳作十分辛苦,夜晚 邻女舂米的声音凄寒,荀媪恭恭敬敬为我端上雕胡饭”。“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一句, 李白把荀媪比作漂母,表达了他对辛苦劳作的荀媪奉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而甲文中“璘败, 当诛”、“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 之”可知,李白虽然多才,但他一生辗转多地却始终未获施展抱负的机会,不能像屡建奇功、 功成名就的韩信一样报答荀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