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600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图 1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2 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2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要是圆形的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如图 3 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图 34小明看到如图 4 所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 5 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2

2、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图 4图 55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是一个凹透镜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眼睛放在焦点以内D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远处房子的虚像6下列关于如图 6 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图 6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7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 2 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

3、立、缩小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8如图 7 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图 7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15 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 cm 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 20 cm 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

4、分别是( )A靠近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大C靠近凸透镜,变小 D远离凸透镜,变小10如图 8 所示是很多单位对职工考勤用的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下列对该装置4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若镜头的焦距为 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在 10 cm 至 20 cm 之间C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这种镜头可用于矫正远视眼图 8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11清晨,明媚的阳光穿过树林,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光柱” 。 “光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正午时分,当一束太阳光垂

5、直入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则反射角为_度,射入水中的光线传播方向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12如图 9 所示,建筑物在清澈的湖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进入水中。图 913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_;用白屏来承接是因为它能_所有色光。14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图 10 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5情景,水球相当于凸透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_(选填“实”或“虚”)像,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

6、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 10 cm 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所示),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_(选填“” “”或“”)10 cm。图 1015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 11 所示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选填“A区”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图 11三、作图题(共 15 分)16(5 分)如图

7、 12 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图 1217(5 分)如图 13 所示为一辆轿车的俯视图,E点为司机眼睛的位置,司机通过左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能看到车尾后部S点,请画出其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6图 1318(5 分)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 14 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图 14四、实验探究题(共 31 分)19(11 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 15 所示,

8、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图 15(1)如图(a)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7(3)如图(b)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_。20(10 分)在如图 16 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9、点”的实验中:图 16(1)是否要透过玻璃板才能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答:_。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替代玻璃板?答:_。(2)用玻璃板和与A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并标记出像的_。(3)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_玻璃板。21(10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 17 所示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图 17(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2)如图甲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方。(3)在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

10、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像。89答案1C 2D 3B 4D 5A 6C 7A 8D 9B 10B 11直线传播 0 不改变12反射 折射13色散 反射14实 照相机 解析 根据图甲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由图乙可知,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 10 cm 处玩赏时,李佳同学的眼睛被放大了,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该透镜的焦距满足的条件是f10 cm。15远视眼 A区16171819(1)不合理 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OA 可逆(3)不能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0(1)是 不能 (2)大小 位置10(3)靠近21(1)同一高度上 (2)倒立 上 (3)缩小解析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故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由图可知,此时u,则fu2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烛焰位置变矮,则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3)将凸透镜向右移到 B 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u2f,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