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泵解析--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54052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往复泵解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往复泵解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往复泵解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往复泵解析--课件.ppt(1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往复泵1.1概 述 泵是一种输送液体的机械,它把原动机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它能源传递给液体,借以增的机械能或其它能源传递给液体,借以增加液体能量。加液体能量。根据结构特征和作用不同,泵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ppt课件 (1)容积式泵: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周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周期性的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压期性的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增加到将液体强行排出。力增加到将液体强行排出。往复泵:2ppt课件3ppt课件螺杆泵。螺杆泵。4ppt课件 (2)叶轮式泵 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

2、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速度能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速度能(为主(为主)和压力能的能量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大和压力能的能量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大部分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部分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如离心泵,轴流泵和旋涡泵属于这一类。5ppt课件(3)其它类型泵如射流泵6ppt课件水锤泵等水锤泵等。7ppt课件8ppt课件 往复泵是一种典型的容积泵。它包容液体的密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由于活塞封工作空间容积由于活塞(或柱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往复运动而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把活塞周期性变化,从而把活塞(或柱塞或柱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变运动的机械能转变成为液体的压能成为液体的压能。

3、它在石油矿场上应用非常广泛。它常常用于高压下输送高粘度、大密度和高含砂量的液体,而流量相对较小。9ppt课件 在钻井过程中,需要携带出井底的岩屑和供给井底动力钻具的动力,这种用于向井底输送和循环钻井液的这种用于向井底输送和循环钻井液的往复泵,被称为钻井泵或泥浆泵;往复泵,被称为钻井泵或泥浆泵;10ppt课件 为了加固井壁,向井底注入高压水泥的往复泵被为了加固井壁,向井底注入高压水泥的往复泵被称为固井泵或水泥泵称为固井泵或水泥泵;11ppt课件 为了造成油层的人工裂缝,提高原油产量和为了造成油层的人工裂缝,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用于向井内注入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的液体采收率,用于向井内注入含有大量固

4、体颗粒的液体或酸碱液体的往复泵,称为压裂泵;或酸碱液体的往复泵,称为压裂泵;12ppt课件13ppt课件 在采油过程中,用于在井内抽在采油过程中,用于在井内抽汲原油的往复泵,称为抽油泵;汲原油的往复泵,称为抽油泵;14ppt课件1.1.1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图11是卧式单缸单作用往复泵示意图。15ppt课件 工作时,动力机通过皮带,传动轴,齿轮等传动部件带动主轴及固定于其上的曲柄旋转。16ppt课件 当曲柄从水平位置自左向逆时针旋转时,活塞向右边亦即泵的动力端移动,液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吸入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Pa的作用下,推开吸入阀,进入液缸内,直到活塞移到右死点位置为止。这个过程,称作液缸

5、的吸入过程。17ppt课件 曲柄继续转动,活塞开始向左亦即泵的液力端移动,缸套内液体受到挤压,压力升高,吸入阀关闭,直到缸内压力升高到大于排出管线上的压力,排出阀被推开,液体经排出阀和排出管排出,直到活塞移到左死点为止。这一过程称作液缸的排出过程。18ppt课件1.1.21.1.2往复泵的分类往复泵的分类 按照结构特点,石油矿场用拄复泵大致可按以下四方面分类:1.按缸数分:有单缸泵、双缸泵、三缸泵、四缸泵等。2.按作用方式分:有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19ppt课件 曲柄连续旋转,每一周内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单作用泵的液缸完成一次吸入和排出过程。在吸入和排出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以s表示,称作活

6、塞的行程长度:曲柄半径用r表示。活塞移动的距离和曲柄半径之间的关系为:S S2r2r20ppt课件 单作用式泵单作用式泵如图11所示,其活其活塞在液缸内往复一塞在液缸内往复一次,该液缸作一次次,该液缸作一次吸入和一次排出。吸入和一次排出。21ppt课件 双作用式泵如图 12所示,液缸被活塞分为两个工作室,无活塞杆的为前工作室,有活塞杆的为后工作室,每个室都有吸入和排出阀。双作用泵,活塞双作用泵,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其液往复运动一次,其液缸完成吸入过程和排缸完成吸入过程和排出过程各二次。出过程各二次。22ppt课件23ppt课件3.按液缸的布置方案及其相互位置分:有卧式泵、立式泵、V形泵、星形泵等

7、。24ppt课件4.按活塞式样分:有活塞泵(如图11)25ppt课件 柱塞泵(图13)。26ppt课件 通常以泵的上述主要特点来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泵,如单缸单作用立式柱塞泵、双缸双作用卧式活塞泵、三缸单作用柱塞泵等。27ppt课件 1.1.3往复泵的基本参数 反映泵基本工作性能的参数有:1.泵的排量:泵的排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通过泵的排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通过管道所输送的液体量。管道所输送的液体量。排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体积表示,称作体积排量,代表符号为Q,单位为l/s 或m3s。28ppt课件2.2.泵的压力:泵的压力:泵的压力通常指泵排出口处液体的压力泵排出口处液体的压力,代表符号为P,单位为

8、MPa。3.3.泵的功率和效率泵的功率和效率:单位时间内动力机传到往复泵主轴上的能量,称单位时间内动力机传到往复泵主轴上的能量,称为泵的输入功率。以为泵的输入功率。以N Np p表示。表示。而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泵后所获得的能量称为泵的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泵后所获得的能量称为泵的有效功率,或输出功率,以有效功率,或输出功率,以N N表示表示。泵的功率单位一般为kw,现场也习惯用马力(HP)来表示。泵的总效率泵:泵泵N/NN/Np p29ppt课件4.泵速 泵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活塞或柱塞的往复次数,泵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活塞或柱塞的往复次数,也称作泵的冲次,也称作泵的冲次,以n表示,单位为冲/min。30

9、ppt课件1.2往复泵的排量1.2.1往复泵的平均排量:往复泵的排量与活塞面积F(m2),活塞冲程S(m)以及冲程次数n(冲min)有关。往复泵在单位时间内理论上应输送的液体体往复泵在单位时间内理论上应输送的液体体积,称作泵的理论平均排量积,称作泵的理论平均排量Q Q理均理均。31ppt课件对于单缸单作用泵:Q Q理均理均FsnFsn m m3 3/min (1/min (11)1)或 Q Q理均理均FsnFsn/60 m/60 m3 3/s/s32ppt课件对于多缸单作用泵:Q Q理均理均iFsniFsn m m3 3/min (1/min (12)2)或 Q Q理均理均iFsniFsn/6

10、0 m/60 m3 3/s/s33ppt课件 对于双作用往复泵,活塞往复一次,排出的液体体积:无杆腔:FS 有杆腔:(Ff)S所以活塞往复一次排出的液体体积为无杆腔加有杆腔体积之和:FS(Ff)S(2Ff)S 设泵的缸数为i,泵的转速为n转/分,则i缸双作用泵的理论平均排量:34ppt课件 实际上,往复泵工作时,由于吸入阀和排出阀不能及时开启或及时关闭;泵阀、活塞和其它密封处可能有高压液体漏失;泵缸中或液体中含有气体而降低吸入充满度等等,都可能使泵的实际排量降低。35ppt课件若泵的实际排量为Q,则有:Q/QQ/Q理均理均 Q QQQ理均理均 (1(14)4)式中:排量系数,一般泵的在0.85

11、0.95范围内,对于吸入条件较好的大型泵,可能大一些,有的可达0.970.99。36ppt课件1.2.21.2.2往复泵的排量曲线往复泵的排量曲线 1.1.瞬时排量瞬时排量 由于往复泵活塞速度是变化的,故每个液缸的排量也因之而变化。设活塞的截面积为F,活塞运动速度为u,则单缸泵在排出过程的理论瞬时排量为:Q Q瞬瞬Fu mFu m3 3/s/s。37ppt课件 图14为曲柄滑块机构传动的往复泵运动简图,它将泵主轴的等速旋转运动(角速度)转变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38ppt课件为:r/L0.2,sin1,所以:(r/L)2sin2很小,舍去。于是得:39ppt课件讨论:0 cos1 XrL(右死

12、点)/2 cos0 XL (r/L很小,L与X轴 夹角很小,XL)cos1 XrLLr(左死点)2/3 cos0 XL 2 cos1 XrL(右死点)40ppt课件 因为活塞冲程:S S(r rL L)X X (r rL L)()(r rcoscosL L)r rr*cosr*cos r r(1 1coscos)即:S Sr r(1 1costcost)故:u uS Sr*sintr*sint*r*sintr*sint a au ur*costr*cost*r*r*2 2*cost*cost 41ppt课件往复泵得瞬时排量:因为微体积 VFS 式中:F活塞面积;S微位移;故:()所以:Q Q瞬

13、瞬F Fu uF Frsintrsint因为:所以:42ppt课件 所以单缸单作用泵的瞬时排量也是按近似正弦规律变化,有43ppt课件 对于多缸泵,其瞬时排量为每一液缸在同一瞬时输送的液体量之和。对于单缸双作用泵,其瞬时排量为:44ppt课件 2.2.往复泵的排量曲线往复泵的排量曲线 往复泵工作时,各液缸(或工作室)及泵的瞬时排量按一定规律变化,如果以曲柄转角为横坐标,排量为纵坐标,即可作出泵的瞬时排量和平均排量随曲柄转角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泵的排量曲线。45ppt课件 图15 为单缸单作用往复泵的排量曲线。46ppt课件图 16 双缸双作用往复泵的排量曲线。47ppt课件图 17 三缸单作用往

14、复泵的排量曲线。48ppt课件1.2.3往复泵的排量不均度 任何类型的往复泵,在曲柄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其理论瞬时排量都是变化的,该排量的波动将引起吸入和排出管线上流量和压力的波动而使管线振动。在往复泵的运行中,人们希望泵的排量均匀,工作平稳。故引入排量不均度,来衡量泵的排量变化不均匀程度:式中:Qmax和Qmin分别为泵的瞬时排量极大值和极小值。49ppt课件 显然对于不同类型的泵,其排量不均度是不一样的,它们皆可由排量曲线求得。对于单缸单作用泵:50ppt课件51ppt课件对于单缸双作用泵,其瞬时排量为:52ppt课件 单缸双 作用泵:53ppt课件 对于双缸双作用泵,二曲柄互成90角,排量

15、曲线图16所示。54ppt课件 由于双缸双作用泵二曲柄互成90,故瞬时排量取决于以下三角函数之和:55ppt课件56ppt课件57ppt课件58ppt课件59ppt课件 双缸双作用钻井泵的f/F值一般在0.30.15范围内,则在0.330.48之间。60ppt课件 对于三缸单作用泵,曲柄互成2/3,排量曲线如图1-7所示。61ppt课件62ppt课件 显然,三缸单作用泵与双缸双作用泵相比,三缸单作用泵排量更均匀,泵工作平稳。63ppt课件1.2.41.2.4往复泵的排量系数往复泵的排量系数往复泵的实际工作过程与理论工作过程有一定的差异,而使泵实际排量小于理论排量,具体分析如下:64ppt课件

16、1.吸入过程 在排出终了和吸入开始的瞬间,排出阀由于滞后不能及时关排出阀由于滞后不能及时关闭闭,余隙容积(活塞在前死点位置时的工作腔容积)中的液体压力仍等于排出压力。因此,当活塞向右移动时,工作腔内的液体压力不可能骤降,而是逐渐下降,使排出阀关闭。泵内压力低于吸入管线压力时,吸入阀开启,液体才开始吸入,所以泵的实际吸泵的实际吸入行程要比理想的短。入行程要比理想的短。65ppt课件 此外,在吸入过程中存在着高压液体通过已高压液体通过已关闭的排出阀密封面向工作腔的泄漏关闭的排出阀密封面向工作腔的泄漏(对于双作用泵,还存在另一工作腔的高压液体通过活塞密封面向低压侧的泄漏);外界空气通过密封不严密处进

17、入工作腔;外界空气通过密封不严密处进入工作腔;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因压力降低而析出以及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因压力降低而析出以及液体吸入时带进来的气体,液体吸入时带进来的气体,这些都占据了一定的工作腔容积,使实际吸入的液体小于行程容积,使实际吸入的液体小于行程容积,造成容积损失。造成容积损失。66ppt课件 2.排出过程 在排出开始瞬间,吸入阀由于滞后也不能及时关吸入阀由于滞后也不能及时关闭闭,以及液体在高压下的可压缩性液体在高压下的可压缩性(特别是工作腔内含有气体则更为明显),使工作腔内的液体压力不可能骤增,而是逐渐升高,直至吸入阀关闭,腔内压力大于排出管线压力后,排出阀开启,液体才开始排出。实际

18、排出行程也要比理论行程短实际排出行程也要比理论行程短,在排出过程中也存也存在高压液体通过吸入阀密封面以及活塞,填料箱等密在高压液体通过吸入阀密封面以及活塞,填料箱等密封处向低压侧的泄漏,使实际排出的液体量小于行程封处向低压侧的泄漏,使实际排出的液体量小于行程容积。容积。67ppt课件 综上所述,导致实际排量小于理论排量的主要原因是:吸入和排出过程开始阶段的冲程损失,压缩液体和吸入和排出过程开始阶段的冲程损失,压缩液体和气体等引起的冲程损失和各密封处的漏失损失。气体等引起的冲程损失和各密封处的漏失损失。即一方面由于实际进泵液体小于理论排量,另一方一方面由于实际进泵液体小于理论排量,另一方面由于进

19、泵后获得能量的液体存在漏失。面由于进泵后获得能量的液体存在漏失。68ppt课件 往复泵的实际排量与理论平均排量之比称为泵的排量系数。式中:Q实际排量;Qi转化流量,即单位时间内从泵获得能量的液体量;69ppt课件 充充满系数,液缸中含有气体及阀门滞后关闭对排量的影响。容容积效率,表征由于密封面的漏失对实际排量的影响。故排量系数:70ppt课件1.31.3往复泵的压头、功率和效率往复泵的压头、功率和效率1.3.11.3.1往复泵的有效压头往复泵的有效压头 液体的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速度水头分别表示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位能,压能及动能大小。它们之和是液体的总水头,即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总能量,以J

20、/N表示。71ppt课件 图18所示的泵和管线系统,由于泵对液体作功,即把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液体本身能量将增加,如以N表示重量单位,以N.M(即J)表示能量单位,以H表示单位重量液体由泵获得的能量,则H的单位为(J/N)称作泵的有效压头或扬程。72ppt课件 由图1-8,在断面I-I及IVIV处,其能量平衡方程式为:式中:Pa,Pk吸入池与排出池液面上的压力,MPa;u1,u4吸入池与排出池液面上液体的流速,m炳 Z吸入池与排出池液面的高度差,m,ZZ1H0Z2;h吸入管和排出管段内总的水头损失;H泵的有效压头,J/N。73ppt课件 泵的吸入阀和排出阀以及液缸内的水力损失全部属于泵内损失,它

21、影响泵的效率,但不包括在管路损失之内。变换式(112)可得:74ppt课件 即泵的有效压头H等于排出池液面与吸入池液面的总比能差,加上吸入和排出管线中水头损失。这就是说泵供给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是用在提高液体的总比能和克服全部管线中的液体流动阻力两个方面。一般地,以u10,u40,且当PaPk时,式(113)变为 HZ十h (114)75ppt课件 在这种情况下,泵的有效压头就等于排出池与吸入池液面高度差和管路中的水头损失。在特殊情况下,如钻井泵用于钻井时,吸入池与排出池也往往是公用的,即即Z0,所以 Hh (1-15)钻井泵供给钻井液的能量全部用于克服管路中钻井泵供给钻井液的能量全部用于克服

22、管路中和钻头喷嘴的阻力。和钻头喷嘴的阻力。76ppt课件 以上各式都不能直接确定泵的有效压头,实际上,现场多采用比较简便的办法,直接确定泵的有效压头。如图18所示,在泵入口处(断面)安装真空表,在泵出口处(断面)安装压力表。77ppt课件 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78ppt课件 以P表表示压力表指示的压力,以P真表示真空表指示的真空度,则为 P表P排Pa P真PaP吸79ppt课件80ppt课件式中:Ho泵排出口与泵吸入口处的高差,即压力表与真 空表的高度差,m;u排泵排出口处的液体流速,m

23、/s;P排泵排出口处的液体压力,MPa;u吸泵吸入口处的液体流速,m/s;P吸泵吸入口处的液体压力,MFa。81ppt课件 在一般往复泵中,吸入泵与排出管直径一般相等或相近,因此u排u吸或u排u吸,因此(116)式 中的动能项为零或数值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式(116)可变为:82ppt课件 在实际计算中,由于泵的排出压力(表压力)一般较高,达几十个MPa,而真空度P真和高差H0相对较小,可以略去不计。因此,现场通常用表压力代表泵的有效压头,即:83ppt课件 钻井泵压与压力降的关系为:P PP P管管P P头头 (118)管路压力由地面管汇(包括立管,水龙头和方钻构、钻杆柱(包括接头)、钻铤、

24、钻铤和钻杆柱外环空间等一部分压力降组成,即 P P管管P P汇汇P P杆杆P P铤铤P P环铤环铤P P环杆环杆 (119)84ppt课件 每一部分水头损失主要取决于泥浆的性能及其在管道中的流型,流速和管长等因素,管路尺寸愈长,井愈深,水头损失愈大。在管路尺寸一定的条件下,管路水头损失与流量平方成正比,即 P管管BQ2。85ppt课件 利用从钻头喷嘴喷出的强大钻井液射流,充分清洗井底,避免钻头对岩屑的重复破碎,从而达到提高进尺,提高钻速,降低成本的钻井方法叫喷射式喷射式钻井钻井。喷射钻井仍以钻头对岩石的机械破碎为主,射流对岩石的水力破碎为辅,喷射钻井是90年代钻井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是最优

25、化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86ppt课件 钻井液从钻头水眼中喷射出的速度一般在100150米/秒,不低于80米/秒。泵压一般在15MPa以上,甚至高达35MPa。排量适当,使环形空间钻井液返回速度为0.50.6米/秒。泵功率为8001600马力。喷嘴尺寸一般为310、39.5和38.75(mm)。87ppt课件 国外和我国的实践都证明,喷射式钻井可大幅度提高钻头进尺与机械钻速。在软地层钻头进尺可提高50100%,机械钻速可提高1530%;在硬地层进尺可提高13 28%,钻速可提高14 21%。美国一只喷射式金刚石刮刀钻头,进尺高达2572.5m;我国胜利油田某井队曾创造了单只喷射式金刚石刮刀钻

26、头进尺2858.56米的记录。88ppt课件 钻头水眼处流出的喷射流,可以用喷射速度、冲击力和水功率三个参数来表征。由此可形成三种工作方式,即最大喷射速度、最大冲击力、最大钻头水功率。89ppt课件 90年代后期,提出经济水功率的工作方式,提倡根据井底清洁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钻头的水功率值,而不是单纯追求射流的某项水力参数达到最大值,以便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地面泵的水功率。我国较多采用最大钻头水功率工作方式。90ppt课件 最大钻头水功率的观点认为:破碎岩石,冲洗井底需要一定的能量。单位时间内射流所含能量越大,钻进速度越快。因此主张,在地面泵提供一定的水功率的条件下,要把其中尽可能多的部分分配在钻头上

27、。91ppt课件 设地面泵提供的水功率为N泵,泵出口压力为p泵。钻头水眼接受的水功率为N头,喷嘴处压力降为p头。可以证明:92ppt课件 就是说,在拟定循环系统参数及钻进过程中选择技术参数时,应使钻头获得的水功率尽可能为泵水功率的三分之二,此即最大水功率工作方式。93ppt课件 在目前的喷射钻井中,当钻头的直径为150250mm时,P头7.515MPa (120)对于中深井、深井和大尺寸钻具,由于P管不太大,可取P3P管(P头2 P管),使钻头获得最大水力功率;对于超深井和小尺寸钻具,由于P管很大,可取P2P管,满足最大冲击力原则。94ppt课件 1.3.2 1.3.2往复泵的功率往复泵的功率

28、 设泵的有效压头为H,重量排量QG,则单位时间(秒)内液体由泵所获得的总能量,即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出的功为:NQGH (121)而 QGQg (122)PHg (123)故式(121)又可以写为 N NPQPQ10103 3 kw 式中:H-泵的有效压头;P液体的压力,Pa;QG-重量排量;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Q泵的实际平均排量,m3s;N泵的输出功率,kw。95ppt课件 N为泵的实际工作效果,因此称为泵的有效功率,又称作泵的水力功率或输出功率。显然,泵之所以能将能量传给液体,是由于外界机械能输入的结果。假定发动机(柴油机、电动机等)输送到泵主轴(或称传动轴)上的功率为N主(或Np,一

29、般称为泵的主轴功率或泵的输入功率),96ppt课件由于泵内存在各种能量损失,所以,NPN 泵称为泵的总效率:97ppt课件 钻井泵一般通过离合器及链条,皮带传动或变矩器与柴油机(或电动机)相联。因此,动力机组应为泵组所能配备的功率为:式中:K-为动力储备系数,柴油机直接驱动K1.1;直流电动机或柴油机液力变矩器驱动,K1;传从动力机到泵组的传动效率。显然,用柴油机驱动钻井泵,应以其持续功率来计算。98ppt课件1.3.31.3.3往复泵的效率往复泵的效率 往复泵工作过程中的功率损失,如图19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9ppt课件1.1.机械损失机械损失NN机机 它是克服泵内齿轮传动、轴承、活塞

30、、盘根和十字头等机械摩擦所消耗的能量。泵输入功率NP减去这部分损失后所剩下功率,称为泵的转化功率,即单位时间内由机械能转化为液体能量的那一部分功率,以Ni表示。N Ni iN NP PNN机机 100ppt课件 Ni与NP 之比值称为机械效率,以机表示:式中:Hi转化压头,即单位重量液体所得到的能量,J/N;Qi转化流量,即单位时间内,获得能量的液体流量,m3/s。101ppt课件 2.水力损失N水 考虑流体在泵内流动时,消耗在沿程和局部(包括阀在内)阻力上的泵内损失,为有效压头和转化压头之比,称为水力效率,以水表示:式中:H为泵内各项水力损失之和。102ppt课件3.3.容积损失容积损失NN

31、漏漏 泵实际排量小于泵的理论排量,其中由于液缸内存在少量气体或阀门迟关造成液体回流,减少了吸入液量而使泵的转化流量小于理论平均排量,这并不引起能量损失,获得能量的液体的损失即漏失量Q Qi iQ Q QQ漏漏才引起能量的损失。实际排量Q与接受能量的转化流量Qi之比称为容积效率,以容表示:Qi转化流量,即单位时间内,获得能量的液体流量,m3/s。Q泵的实际平均排量,m3s;103ppt课件所以:泵泵容容水水机机 泵的总效率可由试验测出,一般情况下,泵0.750.90。104ppt课件 1.4 1.4往复泵的吸入、排出过程和空气包往复泵的吸入、排出过程和空气包 1.4.11.4.1往复泵的正常吸入

32、条件往复泵的正常吸入条件 往复泵所以能从吸入池中吸入液体,是由于活塞在液缸内运动,使缸内压力低于吸入池液面上的压力,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流进液缸。105ppt课件 图1-10所示为往复泵吸入流道示意图。106ppt课件 吸入池断面为11断面,由于液池很大,吸入过程中液面的变化速度可视为零,即比动能为零;断面上的压力为大气压力Pa,即比压能为 Pag。如果吸入池是封闭罐或用离心泵向往复泵内灌注液体,则Pa应为封闭液灌内液面压力,或灌注泵出口压力。107ppt课件 在断面11处,液体的总比能为:在活塞断面22处,液体与活塞一起运动,比动能为u2g;比位能是Z0,Z Z0 0Z Z1 1十十Z Z2

33、 2 Z1为液面到吸入法兰的高差,Z2为吸入法兰到泵的液缸中心的高差。108ppt课件 设液缸内的绝对压力为P吸:109ppt课件式中:h阻液体从吸入池表面流动到活塞端面过程中,流道中的阻力损失水头;h 惯惯性水头,单位重量液体由于惯性所消耗 或得到的能量 式中:f吸,l吸分别为吸入管线横截面积和长度;a活塞运动加速度;F液缸横截面积。K阻吸入阀中的阻力损失水头;K惯克服阀盘惯性消耗的水头。110ppt课件 往复泵在工作过程中,为了把液体吸入液缸,应使液缸内的吸入压力小于吸入池液面压力,即P吸Pa。但缸内的吸入压力也不能无限制地降低。因为当P吸小于或等于液体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Pt时,部分液体

34、就会在缸内开始汽化,其结果将使泵的充满系数降低,甚至产生气蚀现象。严重的气蚀将导致水击,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泵的零部件。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应使液缸内的最小吸入压力P吸min始终大于液体的汽化压力。111ppt课件 液体的汽化压力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同,汽化压力也不同。表11中给出了几种液体在不同温度下在汽化压力。112ppt课件113ppt课件 因此,由式(134),保证往复泵正常吸入的条件为:114ppt课件 为保证液缸内的液体不发生汽化,往复泵的实际安装高度Z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Z0,即 Z ZZZ0 0 115ppt课件 为了改善往复泵的吸入性能,特别是提高泵的自吸能力,一般可采

35、取的措施有:1)1)减小减小h h阻的具体措施有:缩短吸入管线长度;阻的具体措施有:缩短吸入管线长度;适当增大管径;尽量少采用弯头和阀门等。适当增大管径;尽量少采用弯头和阀门等。2)2)安装吸入空气包以降低吸入管中液体的惯安装吸入空气包以降低吸入管中液体的惯性水头。性水头。3)3)降低泵安装高度或提高吸入池液面高度;降低泵安装高度或提高吸入池液面高度;采用罐吸或离心泵灌注。采用罐吸或离心泵灌注。4)4)对冲次较高的往复泵,采用有效过流面积对冲次较高的往复泵,采用有效过流面积较大的通孔阀以减小较大的通孔阀以减小K K阻和阻和K K惯。惯。5)5)降低冲次以减少降低冲次以减少h h惯、惯、K K惯

36、。惯。116ppt课件1.4.21.4.2往复泵排出过程中液缸内的压力变化规律往复泵排出过程中液缸内的压力变化规律 往复泵排除过程中,活塞挤压缸内液体,使压力提高,以克服液体在排出流道中的流动阻力和惯性力,以及排出阀的阻力和惯性力,增加液体位能,并使液体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117ppt课件图111泵排出过程示意图118ppt课件 与吸入过程类似,由图111所示泵排出过程示意图,可以得到排出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式:式中:P排排出过程中液缸内的压力;Pk排出管出口处液体压力;Uk排出管出口处液体流速;ZK排出管出口处到液缸中心高差;H阻、h惯排出流道中液体流动阻力损失和惯性水头;K阻、K惯排出阀中液

37、流的阻力损失和惯性水头。119ppt课件由图112可以看出,由于活塞运动速度不稳定而引起排出流道中液流不稳定,造成液缸内压力变化很大。120ppt课件 各种影响因素中,惯性水头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h惯与排出管线长度成正比,故当泵速较高时,h惯可达到相当大的数值。这样,在排出过程刚开始时,缸内压头P排g很大,使泵的零件受到很大的载荷;而在排出终了时,由于h惯达到最大负值,有可能使P排g变为负值或小于汽化压头Ptg,导致液体与活塞脱离,或发生汽化。121ppt课件 此外,排出压力的波动,使泵和动力机负载不均匀,工作条件恶化。尤其当排出压力变化频率与排出管线自振频率相同或成整数倍时,将引起共振,使其

38、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一般的往复泵(特别是钻井泵)都配有排出空气包,以便尽可能降低或消除排出管线中流动液体的惯性水头,减小排出压力的波动(如图112中的虚线所示)。122ppt课件 1.4.3空气包 往复泵工作过程中,由于结构和工作特点必然产生流量和压力的波动,除了使泵的效率降低,吸入性能恶化,泵和管线使用寿命缩短外,还将降低往复泵的使用效果,例如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的排量和压力波动,将降低泥浆携带岩屑的能力,甚至导致井壁坍塌和漏失。因此,为了改善往复泵的工作条件,尽可能减少由于排量和压力波动对往减少由于排量和压力波动对往复泵工作的影响,必须将压力波动降低到容许范围复泵工作的影响,必须将压力波

39、动降低到容许范围内。内。123ppt课件 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处配置空气包。空气包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泵的液缸处,装在吸入口附近的称为吸入空气包,装在排出口附近的称为排出空气包。124ppt课件1.空气包的工作原理 吸入空气包和排出空气包都是一个内部充以一定压力的氮气或空气的密闭容器,其基其基本功能是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本功能是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随着吸入压力或排除压力的变随着吸入压力或排除压力的变化,自动的向泵或排出管线供化,自动的向泵或排出管线供给液体,或者储存一部分来自给液体,或者储存一部分来自吸入管线或泵的液体,使吸入吸入管线或泵的液体,使吸入总管内或排除总管内液流均匀,

40、总管内或排除总管内液流均匀,惯性力减小,从而降低压力波惯性力减小,从而降低压力波动。动。125ppt课件 但是自吸入空气包至泵缸或自泵缸至排出空气包的支管内,其液流仍随着活塞的运动规律而变化,空气包对这一段管线不起调节作用。126ppt课件 图1-13表示一个单作用液缸的吸入冲程中吸入空气包的三个主要工作阶段。当吸入冲程开始时,活塞的加速度使液缸内的压力P吸迅速降低,在压力差作用下吸入阀打开,吸入管中液体加速。127ppt课件 这时,如果没有吸入空气包,则自活塞端部到吸入液罐一段长距离(L1L2)管段内的液体会突然被加速,产生阻碍液体流动的惯性水头很大,使泵缸内压力急剧下降,甚至会引起断流和汽

41、化。128ppt课件 而在泵吸入口装吸入空气包时,吸入开始阶段,空气包内的液体在气体压力力气的作用下,经过吸入支管进入液缸(图1-33a),这时只有从活塞端面至空气包这一段短距离(L1)管子内的液体被突然加速,产生阻碍液体流动的惯性水头很小,保证液缸内压力不会下降过大。129ppt课件 随着活塞继续运动,空气包仍向液缸供液。由于空气包内液体量不断减少,而从吸入液罐直接进入泵缸中的液体体积逐渐增多(图1-13b)。130ppt课件 当吸入空气包内气体压力低于吸入液罐中液体压力时,空气包就停止向液缸供液。131ppt课件 这时,由于活塞处于吸入冲程的后半段,作减速运动,惯性力推着液体向前运动,所以

42、吸入液罐的液体很流畅地进入液缸,而多余的液体则进入空气包(图1-33c)132ppt课件 吸入空气包内的液体量增多,压缩空气,压力升高,又回到刚开始吸入时的状态。在下一个吸入冲程开始时,空气包又重复上述过程。133ppt课件 图114表明,对于同一台三缸单作用钻井泵,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安装吸入空气包,可以使吸入总管中的压力波动幅值降低8倍左右。134ppt课件 排出空气包的作用原理和工作过程与吸入空气包类似。在排出过程开始阶段,活塞加速,泵排量增大,大于平均排量部分进入空气包,使排出总管中的液体不至于被加速。而到排出末尾,活塞减速,泵排量减小,空气包内液体自动补充到排出管中,使排出总管内液体流

43、速平稳。从而减小了排出总管内的惯性水头,使排出总管内的压力波动幅值降低。135ppt课件 钻井泵的排出管线很长,如果不装排出空气包,其中的惯性水头将是很大的,一台双缸双作用泵的实测压力曲线表明,不装空气包时,排出压力在5.211.7MPa范围内跳动。而安装空气包后,排出压力则在9.0-10.2MPa范围内变化。被动幅值减小约82。136ppt课件 2.2.空气包的结构空气包的结构 早期采用的空气包是厚壁圆筒形,有的则是用套管制造的,工作前其充满常压空气。这种常压式空气包体积大,效果有限,且液体与气体直接接触,高压下易溶于液体而被带走。连续工作时,气体逐渐减小,甚至失去作用。137ppt课件 现

44、在的钻井泵普遍采用隔膜式预压空气包,其内预先充以4.07.0MPa压力的惰性气体。由于气体(氮或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进入空气包的液体可以减少,在同样的工作效能下,空气包的容量可以减小。138ppt课件 常见的预压式排出空气包有球形空气包,139ppt课件。140ppt课件 双球形空气包。特点是在隔膜上部的充气室内加入一定量的洁净液体,起减震、散热和防止漏气的作用。141ppt课件 多筒式预压空气包每个空气包内装有带孔的衬管,橡胶囊套在衬管外,气体充入壳体与橡胶囊之间,泥浆通过衬管上的孔与橡胶囊接触。142ppt课件 球形空气包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预压式空气包。图115是其中的一种结构,它

45、内部的橡胶囊随排出压力的变化而上下运动,以储存或给出液体。图中实线为常压下橡胶囊的平衡状态,虚线为预压下的平衡状态。143ppt课件 在排出空气包的使用中,合理地确定气囊中末工作时的预压力P0十分重要。由于预压力与空气包的体积V0成反比,P0越大,空气包体积可以越小。对同一空气包而言,P0越大,均压效果越显著。预压力可按下式确定。式中:P排出管线上平均工作压力;V在平均工作压力P下空气包内气体体积;V0在预压力P0下空气包内气体体积。144ppt课件 以钻井泵为例,假定某钻井泵开钻时最小泵压为Pmin3MPa,完钻前最大泵压Pmax20MPa。为使空气包开钻时就起作用,P0应小于Pmin。但P

46、0也不应过小,P0过小,空气包体积就要增大,否则在高压下,由于气体体积过小,空气包不起作用。根据目前钻井泵压力变化范围及使用经验,P0应在以下范围内确定:2020P PmaxmaxPP0 08080P Pminmin145ppt课件 因此,在最大最小泵压为上述数值的情况下,应选空气包的预压力为:P044.8MPa。146ppt课件 吸入空气包也有常压和预压式的区别,预压式吸入空气包目前应用较多。图116是装在吸入歧管端部的一种剖分式预压吸入空气包,147ppt课件 由胶皮隔膜、端盖等组成一个封闭空间,其内充以一定压力的气体,歧管中液体经由孔板直接与隔膜的另一面接触,当歧管中液体压力变化时,隔膜内的气体受到压缩或膨胀,从而起到储存或排出液体的作用。148ppt课件149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