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景观设计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53951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景观设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室内景观设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景观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景观设计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室内景观设计孙宇萱孙宇萱思考:思考:什么是景观?什么是景观?什么是室内景观什么是室内景观?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的概念定义: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室内景观设计的概念室内景观设计的概念狭义的定义:将室外的自然景物和人造景物直接引入建筑内部或通过借景的方式引入室内而形成的对室内庭院、室内景观的创造。

2、广义的室内景观设计包括:1、私人空间室内景观设计:私人住宅庭院景观、居住空间室内盆景陈设、阳台绿化等。2、公共空间室内景观设计:公共空间室内庭院景观;3、与建筑有特殊关系的景观设计:屋顶花园、建筑绿化、生态建筑等传统意义上的室内景观设计是将植物、山石、雕塑、水景、水榭、楼亭引入室内,使室内融入自然情趣。现代意义上的室内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对具体景观元素的引用,更多的讲究人文精神层次上的景观元素设计。室内空间的概念室内空间的概念通常把建筑内部视为室内空间,把建筑的外部视为室外空间。室内空间由地面、墙体和屋顶围合构成。当室内空间失去了四个侧界面中的某些部分,就失去了不同程度的“围合度”,从而削弱了室内

3、特征,参入了室外因素,这种为“外化”的室内空间;当露天的外部空间被不同程度的围合界面包围,就削弱了室外特征,而参入了室内因素,这种为“内化”的室外空间。室内景观设计的类型室内景观设计的类型一、不同空间形态的室内景观1、室内的景观设计美化室内环境营造空间气氛缺陷:室内环境有天棚界面限制,影响植物高度室内采光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主要存在于公共建筑空间中如:建筑空间的中庭、侧庭、室内街等居住空间:室内盆景2、半室内的景观设计灰空间:介乎于室内与室外的过度空间如:入口、过厅、走廊、阳台等灰空间可以依附于建筑结构形成景观,如利用廊架空间形成绿廊、利用屋檐形成瀑水景观等。作用:起到视觉和心里的缓冲,融合室

4、内与室外的环境3、露天的室内景观设计室内景观设计的类型二、不同表现内容的室内景观1、自然景观:用植物、水、山石等自然要素为室内环境带来自然的气息,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自然植物景观可以形成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室内空间气氛。棕榈树带给空间热带的风情仙人掌则展示了沙漠隔壁的风情青青的竹子给室内环境带来清新幽静的自然气氛室内景观设计的类型二、不同表现内容的室内景观2、人文艺术的室内景观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的需求日益提高,创造具有人文内涵,文化品味的室内环境成为现在及未来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室内景观设计的类型三、不同引入手法创造的室内景观1、直接引入手法:景观要素在室内

5、空间中形成实实在在的景观形象.国内外园林景观国内外园林景观一、中国古典园林1、设计素材:自然界的山水、花木、鸟鱼、风月等万物都是园林设计中的素材,形成自然天成、布局合理、意境多样、风格恬静等特点。2、设计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追求的审美精神,这与西方追求直接写实,以模仿为主要审美倾向截然不同。写实与写意成为中西方艺术形态的重要差异。“海岛仙山”“曲水流殇”“诗情画意”山居诗意图 明代 谢时臣绘 绢本水墨 完美地体现了唐代诗人杜甫诗句“竹深留客处,荷静纳凉时”的意境。“曲水流觞”是古代流传的一种文人游戏,大家坐在曲折缓流的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赋诗,是

6、水畔饮酒作乐的一种形式和活动,这种文人游戏表达了当时人们追求写意的自然风景的情怀。在园林造景中是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形成溪流设置曲水景观的方法,是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重要手法之一,对当代景观有着深远影响。国内外室内景观国内外室内景观3、类别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北京恭王府江南私家园林:网师园、留园、拙政园岭南私家园林: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清代皇家园林一个突出特点,是将更多的人文景观引入其中。园林中往往建筑很多,不但可以解决食住,还可以配合自然景观而把整个园林的美提高一步;而建筑上雕饰的花鸟、山水、人物、楹联等,更使人在流连景

7、致之外,领略到另一种画境诗情。北海公园是最靠近皇宫的园林,因而修造得富丽堂皇。北海在辽代始建,称“瑶玙行宫”;金代才开始建造宫苑,元、明两代均有工程兴建。至清代,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始成今日我们所见到的规模和布局。白塔是琼华岛上最高也是最醒目的建筑,是整个北海的景物中心,它下似莲花的底座,洁白素雅,宛若在碧水中盛开的一朵硕大的莲花。站在白塔上向四面眺望,又可借景:近借琼楼玉宇的皇宫,远借薄雾冥冥的西山,东借景山的黛郁,南借中海、南海的烟波,使整个北海如同一处人间仙境。北京颐和园,1765年建成,位于北京西郊,名为清漪园。造园特点是依山开池,仿西湖景色。将万寿山作为依托前面开拓昆明湖,湖中建有

8、西堤、支堤将水面分为一大二小,在三个水域中各建一岛,沿用汉建章宫太液池中的三山作法。将西山峰峦作为借景,使整园景色深远。主体建筑为佛香阁,在佛香阁下面为排云殿等建筑群,建筑与景色相互呼应,丰富了园林层次。承德避暑山庄与北海相比,则以朴素淡雅为其特色。山庄由湖、草原、山三部分组成,通向山中有五条山沟,如同人的五根手指,山水便由沟注入湖中。湖极富江南韵味,草原和山则完全是塞北风格。山庄四周建有不少庙宇,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象征着各民族的大团结。这些金光闪耀的庙宇,使天然野趣的山庄更显出大家气度。山庄建筑绝少雕花饰彩,青砖灰瓦,小墙矮廊,让人感到亲切。清初的康熙、乾隆时代,江南私家园林多集中在

9、交通发达、经济繁盛的扬州地区,乾隆以后苏州转盛,无锡、松江、南京、杭州等地亦不少。江南宅园建筑轻盈空透,翼角高翘,又使用了大量花窗、月洞,空间层次变化多样。植物配置以落叶树为主,兼配以常绿树,再辅以青藤、篁竹、芭蕉、葡萄等,做到四季常青,繁花翠叶,季季不同。江南叠山用石喜用太湖石与黄石两大类,或聚垒,或散置,都能做到气势联贯,可仿出峰峦、丘壑、洞窟、峭崖、曲岸、石矶诸多形态。且太湖石以其透、漏、瘦的独特形体还可作为独峰欣赏。建筑色彩崇尚淡雅,粉墙青瓦,赭色木构,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调。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坐落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苏州四大

10、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拙政园的建园艺术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一九六一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园在内

11、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 可园位于东莞市区西博厦村,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东莞可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面积2204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绕以青砖围墙。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等等,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7.5米,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山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国内外室内景观国内

12、外室内景观二、日本枯山水园林“禅”是中国化的佛家思想,它是东方文明的宗教。传统的禅宗庭院是一个静思冥想的空间,是沉思之所,是观赏和感悟的景观,而不是玩乐之地。“禅宗”思想对日本庭院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其思想精髓和灵魂。受到“万物有灵”的哲学思想影响,日本庭院用特定的符号来模仿自然的精神,更加抽象和符号化。这些符号化的景观成为没有真实的水和植物的枯山水庭院。东方自然式园林景观东方自然式园林景观 东方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自由式、山水派园林。东方自然式园林景观追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山水造景效果,在景观的营造上力求以自然美为基础,提炼和概括幽雅的自然景观作为人工造园的题材,因地制宜的

13、展开设计,对自然景观有意识地加以改造、整合、调整,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风景画面,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诣。苏州拙政园(局部)苏州拙政园(局部)西方园林景观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景观的布局构造上,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西方几何式园林景观又叫规则式、图案式、整形式或建筑式园林景观。西方几何式园林景观西方几何式园林景观法国凡尔塞宫局部法国凡尔塞宫局部 古希腊在园林表现上运用了空间与比例的关系,园林被视为构成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因为建筑多采用几何形构造,园林布局也采用规则式及抽象的几何图形以求得与建筑环境的协调。将植物修剪成规则的字母及人工形态,将花园作为建筑的延伸,使园林具备序列感

14、并与自然协调发展。古希腊建筑的特征是平面构成为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通过周边柱廊形式的布局减少了封闭墙面的沉闷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柱廊形式的建筑成为古希腊园林建筑一大特点,对后世许多建筑产生深远影响。西方园林的黄金时期:文艺复兴西方园林的黄金时期:文艺复兴-19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意大利及英法为代表的园林形式,意大利园林成为欧洲园林发展的中心。意大利园林景观的主要类型由城市府邸园林、供公共节庆活动的园林、乡村别墅园林构成。在景观构图中,讲究整体的完整与统一性,以水、植物、建筑为主体展开设计。意大利园林平面布局上多用以主轴线为对称中

15、心展开规则式布局,从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水池、喷泉、雕像等内容,用图案的形式表示花坛与道路。意大利园林的造园特点在于利用坡地造成不同高度的露台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台地园。将这些不同高度的台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分为简洁、丰富、巴洛克三种特点。意大利园林,通常以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以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为代表。意大利的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图案的形式表示花坛与道路 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还出现了绣毯式植坛的创新造园手法,一块大面积的平地上利用灌木花草的栽植镶嵌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营造成地毯的形

16、象。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的全盛时期。这时期普遍以整个园林作统一的构图,突出轴线和整齐的格局,别墅渐起统率作用。基本的造园要素是石作、树木和水。石作包括台阶、栏杆、挡土墙、道路以及和水结合的池、泉、渠等,还有大量的雕像。树木以常绿树为主,经过修剪,形成绿墙、绿廊等。意大利巴洛克庭院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出现的新风格,代表一种自由自在的庭院风格,这时期的园林追求新奇、夸张和大量的装饰。彼蒂宫建于佛罗伦萨南隅,受巴洛克风格影响其建筑与园林的装饰复杂烦琐,整园以中轴线串联全园景点,整体布局规则整齐,以柏树林荫大道突出轴线的连接作用,园内布置装饰繁复的洞屋及露天剧场、雕像、平台小花园等,构成壮

17、丽的景观。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的河流湖泊。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法国人并没有完全接受台地园的形式,而是把中轴线对称均齐的整齐式的园林布局手法运用于平地造园,依据法国平坦的地势,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水体设计外轮廓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的驳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建筑采用中轴对称的均衡设计,以建筑组成的轴线控制全园。植物设计依然采用图案形式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与盆树、雕像构成全园景色。法国造园家安德烈勒诺特尔提出“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体现在具备洞穴丛林、利用纵向中轴线均衡布局、运用大尺度十字形运河、以水和雕塑贯穿全园、建筑与花园相结合的

18、规模宏大的凡尔赛园林,将规则式园林发展到新高峰。凡尔赛局部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艺术兴起浪漫注意之风,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英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兴起。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恒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1、“庄园园林化”时期,英国学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英国园林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时期:英国园林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时期:2、“画意式园林”时期就在于把自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把庄园牧场化的时候

19、,随着18世纪中叶浪漫主义在欧洲艺术领域中的风行,出现了以钱伯斯(WilliamChambers,17221796)为代表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18世纪中叶,苏格兰建筑师、造园家威廉钱伯斯从中国回英国后撰文介绍中国园林,他主张引入中国的建筑小品,出现绘画式园林风格。其代表作为著名植物园-邱园,在造园中融入中国园林元素,在园中建造了中国塔和孔子小屋。3、“园艺派”时期英国式自然风景园林的影响渗透到整个西方园林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现代色彩的职业造园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和固定的职业。同时也使得造园艺术逐渐受到商业利益的控制和驱使。生活的丰富和信息交流的日益简便。温莎堡的公园 现代主义下的景观艺术现代

20、主义下的景观艺术 纽约中央公园面积达340万平方米,有总长93公里的步行道路,9000张长椅和6000棵树木,园内设计有动物园、运动场、美术馆、剧院等设施,每年吸引大批人次进出,它不只是纽约市民的休闲地,更是世界各地旅游者喜爱的旅游胜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在对资源的开发后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城市膨胀、生态失调等严峻问题,认识到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人们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去规划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20世纪50年代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人们开始从长远观点考虑,有计划的进行开发和再利用,在景观上,城市公园、街头广场、私家园林等绿化空间不断扩大,休闲、旅游活动飞速发展。作业:作业:分别利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与日本枯山水造景方式,为某室分别利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与日本枯山水造景方式,为某室内空间设计一处小景,手绘效果图表现各内空间设计一处小景,手绘效果图表现各2个。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