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53901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8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 治疗治疗补充内容:补充内容: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卫办医发201948号号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

2、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一、诊诊断断为为细细菌菌性性感感染染者者,方方有有指指征征应应用抗菌药物。用抗菌药物。二二、尽尽早早查查明明感感染染病病原原,根根据据病病原原种种类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三三、按按照照药药物物的的抗抗菌菌作作用用特特点点及及其其体体内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四四、抗抗菌菌药药物物治治疗疗方方案案应应综综合合患患者者病病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使用的几个问题抗菌药物使用

3、的几个问题 一、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了解)一、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了解)二、常常用用抗抗菌菌药药物物分分类类、抗抗菌菌谱谱及及作作用用特特点点三、抗菌药物给药次数及联合用药问题三、抗菌药物给药次数及联合用药问题 四、外科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问题一、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一、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一)细菌(一)细菌(G、G)(二)真菌(二)真菌(三)支原体、衣原体(三)支原体、衣原体(四)螺旋体(四)螺旋体(五)立克次体(五)立克次体(六)寄生虫(六)寄生虫(七)(七)病毒病毒(一)细菌(一)细菌1、G球球菌菌:葡萄球菌(不产酶株、产酶株、耐甲氧西林株)、化脓性链球菌、牛链球菌

4、、绿色链球菌、粪链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肺炎链球菌。2、G杆杆菌菌:炭疽杆菌、产气夹膜杆菌、破伤风杆菌(厌氧)、难辩梭状芽胞杆菌(厌氧)、白喉棒状杆菌、李司忒菌。(一)细菌(一)细菌3、G球菌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卡他球菌4、G杆杆菌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普鲁威登菌、沙雷菌、拟杆菌、螺旋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肉芽肿夹膜杆菌、铜绿杆菌、军团菌、不动杆菌、枸橼酸杆菌、耶森氏菌、霍乱弧菌、耐酸杆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二)真菌(二)真菌 浅表部真菌浅表部真菌:癣菌深部真菌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

5、新型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 大多数真菌为机会致病菌,一般具有免疫能力的寄生体不会被感染,只有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才导致疾病的发生。(三)支原体、衣原体(三)支原体、衣原体支原体支原体: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衣原体:沙眼衣原体、鹦鹉衣原体 (四)螺旋体(四)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四环素类有效)钩端螺旋体(青霉素有效)梅毒螺旋体(青霉素有效)雅司螺旋体(青霉素有效)(五)立克次体(五)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埃里希体属微生物埃里希体属微生物:Q热、战壕热羌虫病立克次体羌虫病立克次体:羌虫病(六)寄生虫(六)寄生虫 阿米巴原虫(硝咪唑类)滴

6、虫(硝咪唑类)疟原虫(奎宁、青蒿素、乙胺嘧啶)肠蠕虫血吸虫、丝虫。(七)病毒(七)病毒 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乙脑病毒出疹性病毒出疹性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 纯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其它病毒:其它病毒:肝炎病毒、HIV病毒等。二、常用抗菌药物分类、抗菌谱二、常用抗菌药物分类、抗菌谱及作用特点及作用特点(一)、(一)、-内酰胺类内酰胺类(二)、大环内酯类(二)、大环内酯类(三)、克林霉素类(三)、克林霉素类(四)、多肽类(四)、多肽类(五)、氨基糖苷类(五)、氨基糖苷类(六)、喹诺酮类(六)、喹诺酮类(七)、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七)、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八)、磺胺类(八)、磺胺类(九

7、)、硝基呋喃类(九)、硝基呋喃类(十)、抗真菌药(十)、抗真菌药 (一)-内酰胺类内酰胺类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3、头霉素类4、非典型-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一)、青霉素类(一)(1)主要抗主要抗G菌的窄谱抗生素菌的窄谱抗生素: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青霉素G G 口服用(耐酸):青霉素口服用(耐酸):青霉素V V钾钾1、青霉素类(二)、青霉素类(二)(2)耐酶青霉素)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氯唑西林、氟氯西林(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3)广谱青霉素)广谱青霉素(对部分G菌有效)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哌拉西林、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苄西林、阿洛西

8、林、美洛西林。1、青霉素类(三)、青霉素类(三)(4)与)与-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氨苄西林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氨苄西林舒巴坦(舒他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青霉素类(四)、青霉素类(四)青霉素类使用方法:青霉素类使用方法:配药液体以生理盐水为佳一次剂量药物溶于100ml药液中,配置后应在0.51小时内滴完,以减少过敏反应和避免效价降低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一)第一代第一代:注注射射用用:头头孢孢噻噻吩吩(先锋霉素)、头孢噻啶(先锋霉素)、头头孢孢唑唑啉啉(先锋霉素)、头孢乙腈(先锋霉素)、头孢匹林(先锋霉素)、头孢替唑、头孢硫泮、头孢拉定头孢拉定。

9、口口服服用用:头孢来星(先锋霉素)、头头孢孢氨氨苄苄(先锋霉素)、头头孢孢拉拉定定(先锋霉素)、头孢曲嗪、头孢羟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沙定、氯碳头孢 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二)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及特点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及特点 1、对需氧G 球菌,抗菌作用比第二代略强显著超过第三代,仅少数对G有抗菌活性,头孢唑林抗G杆菌活性为此类中活性最强的一个品种。2、对各种-内酰胺酶稳定性远较第二、三代差、可被G菌的-内酰胺酶所破坏。3、对肾有一定的毒性,与氨基甙类或利尿剂合用毒性增加。该代肾毒性头孢噻啶最大,头孢噻吩次之,头孢唑啉、头孢拉定毒性较小或不明显。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三)第二代:

10、第二代:注注射射用用:头孢孟多、头头孢孢替替安安、头孢尼西、头孢呋辛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口口服服用用:头头孢孢克克洛洛、头头孢孢呋呋辛辛酯酯、头孢替安酯、头孢丙烯。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及其特点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及其特点:1、对G菌作用较第一代略差或相仿;对G菌较第一代强,较第三代弱;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但对铜绿假单孢菌无效。2、对多种-内酰胺酶稳定。3、对肾脏毒性较第一代小。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五)第三代:第三代:注注射射用用: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南、头孢地嗪、头孢宙兰、头孢咪唑、头孢匹胺、头孢哌酮、头孢拉宗。口口服服

11、用用:头头孢孢克克肟肟、头孢地尼、头孢布烯、头头孢孢泊泊肟肟酯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 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六)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及其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及其特点:1、对G 菌较第一、二代弱;对G包括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最强)及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2、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3、血浆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炎性脑脊液中。4、对肾脏基本无毒性。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七)第四代:第四代:头孢吡罗、头孢吡肟、头孢克定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及其特点对G、G、厌氧菌显示广谱抗菌活性,与第三代相比增强了G抗菌活性,特别对链球

12、菌、肺炎球菌有很强的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可与头孢他定匹敌。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八)抗绿脓杆菌专用:抗绿脓杆菌专用:头孢磺啶酶酶抑抑制制剂剂复复合合剂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当当与与酶酶抑抑制制剂剂合合用用时时可可使使产产酶酶性性耐耐药药菌菌由由对对药药物耐药转为敏感。物耐药转为敏感。3、头霉素类、头霉素类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头孢米诺 头孢西丁抗菌谱类似于头孢二代,其他类似与三代特点:本类药物对厌厌氧氧菌菌如脆弱拟杆菌有较强的作用。4、非典型、非典型-内酰胺类内酰胺类氨氨曲曲南南:主要作用于G菌。常作为氨基甙类的替代

13、品,与氨基甙类合用可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的作用。克克拉拉维维酸酸(棒棒酸酸)、舒巴坦:为-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内酰胺类合用增强抗菌作用。亚亚胺胺培培南南-西西拉拉司司丁丁(泰泰能能)、美美罗罗培培南南:对G、G需氧和厌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不动杆菌、耐药金葡菌、肠球菌脆弱类杆菌均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各种-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二)、大环内酯类(二)、大环内酯类 常用的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新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谱及作用特点:主要作用于G菌及某些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厌氧菌和军团菌、胎儿弯曲菌、

14、衣原体、支原体等。抗菌谱略广于青霉素,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高效,不宜透过血脑屏障。克拉霉素与铋剂及甲硝唑联用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三)克林霉素类(三)克林霉素类克林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克林霉素类抗菌谱:对G菌及大多数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G菌无效。克林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为竞争同一受体(50s亚基),出现竞争性拮抗作用,不宜联用。(四)多肽类(四)多肽类 杆杆菌菌肽肽:用于G引起的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耳鼻部炎症。万万古古霉霉素素、去去甲甲万万古古霉霉素素:去甲万古霉素作用略强于万古霉素,主要作用于G球菌和杆菌。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肠球

15、菌很少产生耐药。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败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尤其是克林霉素引起的假膜性肠炎。(五)氨基糖苷类(五)氨基糖苷类氨氨基基糖糖苷苷类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新霉素、小诺米星。氨基糖苷类抗菌谱及作用特点:主要作用于G菌。铜绿假单胞菌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其中妥布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链霉素主要用于鼠疫杆菌和结核杆菌。氨基糖苷类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和过敏反应。(六)、喹诺酮类(六)、喹诺酮类(1)常用喹诺酮类品种有:吡哌酸、诺氟沙星(氟哌酸)、培氟沙星(甲氟哌酸)、氧氟沙星(氟秦酸)

16、、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加替沙星。(六)、喹诺酮类(六)、喹诺酮类(2)喹诺酮类抗菌谱及作用特点:抗菌谱广,对G、G菌均有作用,尤其对G菌菌抗菌活性强;近年来研制的新品种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G球菌抗菌作用增强,对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军团菌等细胞内病原或厌氧菌的作用亦增强,已用于临床的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七)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七)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1)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美他环素(甲稀土霉素)、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氯霉素类:氯霉素(七)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七)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2)四环素类及氯

17、霉素抗菌谱及作用特点:四环素及氯霉素类不仅对G、G细菌有抗菌作用,而且对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放线菌、阿米巴原虫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属广谱抗生素。对G菌四环素强于氯霉素,对G 菌氯霉素作用较强。由于常见病原菌对本类药物耐药性普遍升高,且不良反应较多,目前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八)、磺胺类(八)、磺胺类 口服易吸收: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复方磺胺嘧啶(SD-TMP);口服不易吸收:柳氮磺吡啶(SASP);局部应用: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钠等。抗菌谱及作用特点:磺胺类对G、G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衣原体、少数真菌、少数原虫也较敏感,对螺旋体、支原体、病

18、毒感染无效。对立可次体不仅无效,反而刺激其生长。(九)硝基呋喃类(九)硝基呋喃类 常用品种有: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西林。硝基呋喃类对G、G菌均有杀菌作用,主要用于泌尿道(呋喃妥因)或肠道(呋喃唑酮)感染及外用消毒。(十)抗真菌药(十)抗真菌药浅表部真菌感染:由各种癣菌引起,如手足癣、体癣、头癣、黄癣,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常用的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酮康唑、或局部应用克霉唑和咪康唑等。深深部部真真菌菌感感染染治疗药物:两性霉素B 和氟康唑等。三、抗菌药物给药次数及联合三、抗菌药物给药次数及联合用药问题用药问题(一)、给药次数(一)、给药次数 对时间依赖型抗

19、菌药物应一日多次给药(一般为二次,严重疾病可四次)对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1、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特点:当抗菌药物浓度已在MIC(最小抑菌浓度)之上,其抗菌活性不再随浓度增高而加强,而与细菌和药物接触的时间成正相关,杀菌活性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接触时间。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属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消除半衰期短,应一日多次给药(一般为二次,严重疾病可四次)。2、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特点: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提升而加强,细菌与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抗生素接触后,短期内即被杀灭,并维持一

20、段时间。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属于浓度依赖型,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也是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品种的选择 抗菌药物按作用方式分:第一类:速效杀菌剂(繁殖期杀菌剂)(青、头孢、万古、杆菌肽)第二类:缓效杀菌剂(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利副平)第三类:速效抑菌剂(四、氯、红、林可)第四类:慢性抑菌剂(磺胺类)几种联用情况分析+1+12 青+链 头孢曲松+阿米卡星+1+11 青+红 四+头+1+12 红+庆大(注意:有耳毒性)阿奇+阿米卡星+1+1=2 红或四+磺胺 罗红+磺胺+1+11或2 青+磺胺(用于流脑)

21、联用品种数量联用品种数量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四、外科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问题 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几个高危因素、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几个高危因素2、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3、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类切口手术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的几个高危因素的几个高危因素 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高危因素高危因素 1.范围大、时间长 2.涉及重要器官 3.有异物植入 4.年龄70岁 5.

22、糖尿病控制不佳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1)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2)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抗菌药

23、物选择抗菌药物选择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3)几点说明1.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

24、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谢谢大家!xiexie!xiexie!谢谢!谢谢!xiexie!xiexie!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