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与胶体化学—胶体的基本性质(三).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50580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面与胶体化学—胶体的基本性质(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表面与胶体化学—胶体的基本性质(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面与胶体化学—胶体的基本性质(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与胶体化学—胶体的基本性质(三).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胶体的基本性质(三)胶体的稳定性和流变性(三)胶体的稳定性和流变性第五节胶体稳定性一一.疏液胶体的稳定性疏液胶体的稳定性胶体体系一般分为亲液胶体与疏液胶体。胶体体系一般分为亲液胶体与疏液胶体。亲液胶体为热力学稳定体系,即在常规亲液胶体为热力学稳定体系,即在常规条件下,即使加入少量其他物质,体系的稳条件下,即使加入少量其他物质,体系的稳定性也不会破坏。定性也不会破坏。疏液胶体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疏液胶体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破坏的本能,即分散相粒子相互吸引而自发破坏的本能,即分散相粒子相互吸引而自发聚集,加入某些稳定剂只能使疏液胶体有相聚集,加入某些稳定剂只能使疏液胶体有相对的稳定性。

2、对的稳定性。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如Fe(OH)3胶体制备:因通常情况下FeCl3过量,因而可形成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Fe(OH)3mnFe3+3(n-x)Cl-3x+3xCl-胶核胶体粒子胶团可滑动面紧密层扩散层如As2S3胶体制备:因HS-为稳定剂(H2S过量)因此胶粒带负电。As2S3mnHS-(n-x)H+x-xH+胶核胶体粒子胶团紧密层扩散层 滑动面以内的部分称为滑动面以内的部分称为胶粒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电位差,称为胶体的电位差,称为胶体的电动电位(电动电位(电位)电位)。而胶核表面的。而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位离子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3、称为总电位(总电位(0 0电位)电位)。滑动面滑动面胶核胶核胶粒胶粒若在稀的若在稀的KI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AgNO3稀溶液,稀溶液,KI过量。过量。AgI微粒表面将吸附微粒表面将吸附I-离子,胶粒表面则带负电荷,离子,胶粒表面则带负电荷,K+为反为反离子,这时胶团结构则应表示为:离子,这时胶团结构则应表示为:胶核 AgIAgImm n n I I-.(n n-x x)KK+x x-x x KK+胶体粒子胶团可滑动面胶体体系加入某些电解质,改变温度,胶体体系加入某些电解质,改变温度,加入一定浓度的大分子化合物等可使分散加入一定浓度的大分子化合物等可使分散相粒子聚集成可分离的沉淀

4、物。这一过程相粒子聚集成可分离的沉淀物。这一过程称为聚沉或絮凝,形成沉淀物称为聚沉物称为聚沉或絮凝,形成沉淀物称为聚沉物或絮凝物。或絮凝物。有人将因加入无机电解质引起的聚集有人将因加入无机电解质引起的聚集称为聚沉,将加入大分子引起的聚集称为称为聚沉,将加入大分子引起的聚集称为絮凝。絮凝。二二.临界聚沉浓度与临界聚沉浓度与Schulze-Handy规则规则1.临界聚沉浓度临界聚沉浓度 在一定时间内引起疏液胶体有明显变在一定时间内引起疏液胶体有明显变化化(如变浑浊如变浑浊,颜色改变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物等生成沉淀物等)所需加入的惰性电解质的最小浓度称为该所需加入的惰性电解质的最小浓度称为该胶体的临界

5、聚沉浓度或聚沉值。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或聚沉值。单位常用单位常用mmolL-1。2.Schulze-Handy规则规则 临界聚沉浓度临界聚沉浓度CCC除与体系中胶体粒子浓除与体系中胶体粒子浓度,反离子大小,电解质加入方式和加入时间度,反离子大小,电解质加入方式和加入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主要由反离子的价数决定。等因素有关外,主要由反离子的价数决定。反离子价数越高,反离子价数越高,CCC越小,越小,CCC与反离与反离子价数子价数6次方成反比,此即次方成反比,此即Schulze-Hardy规则规则。对于带负电胶体粒子,对于带负电胶体粒子,CCC关系:关系:M+:M2+:M3+=(1)6:(1/2)6:(

6、1/3)6 (式中括号中分母为反离子的价数)(式中括号中分母为反离子的价数)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价反离子的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价反离子的CCC值约在值约在25150间,二价反离子的在间,二价反离子的在0.5 2间,三价反离子在间,三价反离子在0.01 0.1间。间。同价反离子的同价反离子的CCC值较为接近,但也略有不值较为接近,但也略有不同,如同,如 Li+Na+K+NH4+Rb+Cs+Mg2+Ca2+Sr2+Ba2+SCN-I-NO3-Br-Cl-F-Ac-这一顺序与它们水合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这一顺序与它们水合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大致相同。这一顺序称为序大致相同。这一

7、顺序称为感胶离子序感胶离子序。不同电解质对溶胶的不同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聚沉值/mmolL-1As2S3 (负溶胶负溶胶)AgI (负溶胶负溶胶)Fe(OH)3 (正溶胶正溶胶)Al2O3 (正溶胶正溶胶)LiCl 58 51 LiNO3 165 NaCl 9.25 NaCl 43.5 NaCl NaNO3 140 KCl 9.0 KCl 46 KCl 49.5 50 KNO3 136 KBr 12.5 KNO3 60 KNO3 RbNO3 126 KI 16 KCNS 67 CaCl2 0.65 0.72 0.81 Ca(NO3)2 2.40 K2SO4 0.205 K2SO4 0.30 M

8、gCl2 Mg(NO3)2 2.60 K2Cr2O7 0.159 K2Cr2O7 0.63 MgSO4 Pb(NO3)2 2.43 MgSO4 0.22 K2C2O4 0.69 AlCl3 0.093 0.096 0.009 Al(NO3)3 0.067 K3Fe(CN)6 0.08 1/2Al2(SO4)3 La(NO3)3 0.069 K4Fe(CN)6 0.05 Th(NO3)4 Ce(NO3)3 0.069 M+:M2+:M3+=(1)6:(1/2)6:(1/3)63.不规则聚沉不规则聚沉 有些溶胶加入少有些溶胶加入少量电解质时发生聚量电解质时发生聚沉;电解质增加沉沉;电解质增加沉淀物

9、又分散为溶胶;淀物又分散为溶胶;再增加电解质量又再增加电解质量又再次发生聚沉,这再次发生聚沉,这种现象称为不规则种现象称为不规则聚沉。聚沉。1.离子晶体的选择性吸附离子晶体的选择性吸附离子晶体总是选择性地吸附与其晶格相同或相似的离子,并形成难溶盐。例如:当Na2SO4与过量的BaCl2在溶液中形成BaSO4沉淀时,由于BaCl2过量,生成的BaSO4沉淀物总是优先吸附溶液中的Ba2+使表面带正电荷,Cl-以扩散状分布于粒子附近。电解质离子在固液界面的吸附电解质离子在固液界面的吸附2.静电物理吸附静电物理吸附带电固体表面对溶液中带电符号相反离子有库仑引力作用而使其浓集于表面周围的扩散层中,并最终

10、使表面电荷中和。异电离子价数越高,其吸附能力越强,这是由静电引力决定的。静电作用引起的吸附重要实例是使胶体体系的聚沉作用。加入电解质迫使反离子更多 进入吸附(紧密)层,扩散层变薄,稳定性下降。胶核 AgIAgImm n n I I-.(n n-x x)KK+x x-x x KK+胶体粒子紧密层可滑动面扩散层 带正电带正电Al2O3胶体对反离子的吸附量及相应胶体对反离子的吸附量及相应CCC大小大小反离子反离子离子价数离子价数CCC/(mmolL-1)吸附量吸附量/mmol(gAl2O3)-1(NO3)3C6H2O-1 8.7 0.28 C2O42-2 0.69 2.26 Fe(CN)63-3 0

11、.08 5.04 Fe(CN)64-4 0.05 7.00三三.DLVO理论理论 DLVO理论认为:疏液胶体粒子间既有因粒理论认为:疏液胶体粒子间既有因粒子带电形成的扩散双电层交联时产生的静电排子带电形成的扩散双电层交联时产生的静电排斥作用,又有粒子间斥作用,又有粒子间van der Waals力相互吸引力相互吸引作用,此两作用均与粒子间距离有关。当粒子作用,此两作用均与粒子间距离有关。当粒子间排斥能大于吸引能时,胶体体系稳定;当吸间排斥能大于吸引能时,胶体体系稳定;当吸引能大于排斥能时,粒子发生聚集,体系稳定引能大于排斥能时,粒子发生聚集,体系稳定性破坏。粒子表面溶剂化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性破

12、坏。粒子表面溶剂化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稳定性。加入反离子,压缩双电层利于粒子聚稳定性。加入反离子,压缩双电层利于粒子聚集。粒子间总作用能集。粒子间总作用能U(h)为排斥能)为排斥能Ui(h)与吸引能与吸引能Um(h)之和。)之和。排斥能可由下式计算:排斥能可由下式计算:n0:单位体积粒子数单位体积粒子数 :扩散双电层厚度的倒数扩散双电层厚度的倒数 a:粒子半径粒子半径 h:粒子之间的距离粒子之间的距离Hh粒子间的静电排斥作用粒子间的vanderWaals吸引作用对于半径为对于半径为a,相距,相距h的球形粒子相互吸引能的球形粒子相互吸引能Um为:为:A为Hamaker常数。球形粒子间总的作用应为球

13、形粒子间总的作用应为Ui和和Um之和之和Uh势垒势垒 随粒子间距离h增大,Ui和|Um|均减小。随h减小,Ui趋于一极限值;|Um|绝对值无限增大。外加电解质能极大地外加电解质能极大地影响总作用能曲线,降影响总作用能曲线,降低势垒,甚至在低势垒,甚至在CCC使使势垒消失。因此可根据势垒消失。因此可根据特定的总作用曲线确定特定的总作用曲线确定临界聚沉浓度。临界聚沉浓度。C=CCC时,时,U=0,dU/dh=0,应用上式求应用上式求解得解得,K为常数。为常数。憎水性胶体憎水性胶体 当两个胶粒相互接近以至当两个胶粒相互接近以至双电层发生重叠时,就产生静双电层发生重叠时,就产生静电斥力。电斥力。向溶液

14、中投加电解质,溶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加,扩散层的液中离子浓度增加,扩散层的厚度将减小。厚度将减小。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将部分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将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层(紧密层)反离子挤压到吸附层(紧密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双电层压缩双电层压缩 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电位相应降低,胶粒间的电位相应降低,胶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减少。相互排斥力也减少。由于扩散层减薄,颗粒由于扩散层减薄,颗粒相撞时的距离减少,相互间相撞时的距离减少,相互间的吸引力变大。的吸引力变大。颗粒间排斥力与吸

15、引力颗粒间排斥力与吸引力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为以引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为以引力为主,颗粒就能相互凝聚。力为主,颗粒就能相互凝聚。两个胶粒能否相互凝聚,两个胶粒能否相互凝聚,取决于二者的总势能。取决于二者的总势能。四四.聚合物对疏液胶体的聚合物对疏液胶体的稳定与絮凝作用稳定与絮凝作用1.空间稳定作用空间稳定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足够多的高分子化合物,会在溶胶中加入足够多的高分子化合物,会阻止溶胶的聚沉,称为空间保护作用。阻止溶胶的聚沉,称为空间保护作用。当絮凝剂浓度很大时,可将粒子包裹当絮凝剂浓度很大时,可将粒子包裹起来,不能再吸附于其他粒子,并且粒子起来,不能再吸附于其他粒子,并且粒子上的高分子吸附膜

16、的空间位阻作用使粒子上的高分子吸附膜的空间位阻作用使粒子间排斥力占优势,使体系稳定。间排斥力占优势,使体系稳定。2.絮凝作用当向疏液胶体中加当向疏液胶体中加入低于能使其稳定所需入低于能使其稳定所需的聚合物时,聚合物不的聚合物时,聚合物不仅不能使胶体稳定,而仅不能使胶体稳定,而且能使体系的临界聚沉且能使体系的临界聚沉浓度降低,这种作用称浓度降低,这种作用称为为敏化作用敏化作用。在溶胶中加入少量高在溶胶中加入少量高分子化合物可使溶胶聚分子化合物可使溶胶聚沉,称为沉,称为絮凝作用絮凝作用。高分子絮凝剂的长链可以以高分子絮凝剂的长链可以以不同部位吸附在多个悬浮粒子上,不同部位吸附在多个悬浮粒子上,这些

17、粒子间象架桥一样连接起来,这些粒子间象架桥一样连接起来,这种作用称为这种作用称为桥连(或架桥)作桥连(或架桥)作用用。桥连作用使粒子间形成絮凝。桥连作用使粒子间形成絮凝体而沉降。只有在浓度很低时高体而沉降。只有在浓度很低时高分子絮凝剂才能起到桥连作用,分子絮凝剂才能起到桥连作用,因为此时絮凝剂在胶体粒子上吸因为此时絮凝剂在胶体粒子上吸附得不紧密,有足够的链节自周附得不紧密,有足够的链节自周围伸出,粒子表面也有足够的空围伸出,粒子表面也有足够的空位吸附絮凝剂。位吸附絮凝剂。五五.分散剂和絮凝剂分散剂和絮凝剂能使固体易于分散成小粒子能使固体易于分散成小粒子,或使粒或使粒子易于分散于液体子易于分散于

18、液体(主要是水主要是水)介质中形成介质中形成有一定稳定性的悬浮体或胶体溶液的外加有一定稳定性的悬浮体或胶体溶液的外加物质称为物质称为分散剂分散剂。在较低的浓度能使分散体系失去稳定在较低的浓度能使分散体系失去稳定性,形成絮凝体或沉淀物的外加物质称为性,形成絮凝体或沉淀物的外加物质称为絮凝剂絮凝剂。分散剂的基本特点:分散剂的基本特点:(1)有助于固体粒子表面被分散介质润湿,)有助于固体粒子表面被分散介质润湿,都是良好的润湿剂;都是良好的润湿剂;(2)在固体表面形成阻止粒子聚集,絮凝)在固体表面形成阻止粒子聚集,絮凝的表面结构(吸附层)。的表面结构(吸附层)。分散剂的作用在于既能增大粒子与介分散剂的

19、作用在于既能增大粒子与介质的亲和性,又要使粒子间有足够大的能质的亲和性,又要使粒子间有足够大的能垒。垒。无机分散剂,低分子量有机分散剂和高分子分散剂无机分散剂无机分散剂:主要是弱酸或中等酸度的钠盐、主要是弱酸或中等酸度的钠盐、钾盐和铵盐。钾盐和铵盐。聚硅酸钠聚硅酸钠多磷酸钠多磷酸钠聚铝酸盐聚铝酸盐这类物质主要是以静电稳定的机制起作用。这类物质主要是以静电稳定的机制起作用。低分子量有机分散剂低分子量有机分散剂: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表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盐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亚甲基萘磺酸钠亚甲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

20、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钛酸酯钛酸酯这些分散剂有的依这些分散剂有的依靠在粒子上吸附后引起靠在粒子上吸附后引起表面电性质变化(离子表面电性质变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的型表面活性剂);有的是在粒子表面形成亲水是在粒子表面形成亲水基团的水化层以达到分基团的水化层以达到分散效果(非离子型表面散效果(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活性剂。高分子分散剂高分子分散剂:合成的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等,合成的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等,也有天然产物磷脂等。也有天然产物磷脂等。空间位阻起到分散稳定作用。空间位阻起到分散稳定作用。无机和有机絮凝剂能使分散相粒子失稳和聚集的原因(1)电性中和作用)电性中和作用 带

21、有电荷的粒子因电性排斥作用而不带有电荷的粒子因电性排斥作用而不宜聚集。能在水中离解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宜聚集。能在水中离解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形成的与粒子带电符号相反的反离子剂,形成的与粒子带电符号相反的反离子向离子表面扩散,压缩双电层,甚至使粒向离子表面扩散,压缩双电层,甚至使粒子表面电性中和,子表面电性中和,电性排斥作用减小或消电性排斥作用减小或消失,进而粒子因范德华力聚集,使体系稳失,进而粒子因范德华力聚集,使体系稳定性破坏。定性破坏。有些无机絮凝剂在水中发生电离和水有些无机絮凝剂在水中发生电离和水解,既能生成带电粒子的反离子,又可能解,既能生成带电粒子的反离子,又可能形成新的胶体粒子,这些

22、新粒子的带电符形成新的胶体粒子,这些新粒子的带电符号可能与絮凝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反,也号可能与絮凝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反,也可发生电性中和,从而使体系失稳。可发生电性中和,从而使体系失稳。铝盐水解生成的粒子常带正电荷,可铝盐水解生成的粒子常带正电荷,可以使负电粒子絮凝。以使负电粒子絮凝。(2)桥连絮凝作用)桥连絮凝作用 高分子絮凝剂的长链一不同链节吸附高分子絮凝剂的长链一不同链节吸附多个粒子,像架桥一样将这些本因电性排多个粒子,像架桥一样将这些本因电性排斥不易聚集的粒子结合起来,这种作用称斥不易聚集的粒子结合起来,这种作用称为为桥连絮凝作用桥连絮凝作用。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越。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越

23、大对发生桥连絮凝作用越有利。大对发生桥连絮凝作用越有利。桥连絮凝作用在絮凝剂浓度低时发生,桥连絮凝作用在絮凝剂浓度低时发生,并且与絮凝剂的类型,介质并且与絮凝剂的类型,介质pH值,温度值,温度等因素有关。等因素有关。第四节胶体的流变性质胶体的流变性质胶体的流变性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该体系的流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该体系的流动与变形性质。与变形性质。一、流变性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一、流变性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1.切应力、切应变与切变速度切应力、切应变与切变速度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各层速各层速度不同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形成速度梯度(dv/dx),

24、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xl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层的流动,因此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液体产生运动阻力.l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l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称为切应力(N/m2).切变速率切变速率(D)l D=d v/d x=d/dt (S-1)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切应力切应力

25、2.牛顿公式和黏度牛顿公式和黏度l流动时液体内部形成速度梯度流动时液体内部形成速度梯度,故产生运动阻力故产生运动阻力,切应力反映此阻力大小切应力反映此阻力大小.=dv/dx=d/dt=D(牛顿公式)(牛顿公式)液体粘度液体粘度黏度黏度:将两块面积为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两板距离为1米米,若若加加1N的切应力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则此液体的黏度为的黏度为1Pa.s。牛顿液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牛顿液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黏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黏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变速率无关,与与D为正比关系。为

26、正比关系。非牛顿液体:非牛顿液体:不符合牛顿公式不符合牛顿公式/D=f(D),以),以s表示一定表示一定(/D)下的黏度,称表观黏度。)下的黏度,称表观黏度。二、浓分散体系的流型l流变曲线:切变速率D与切应力的关系曲线。A-A-牛顿型流体;牛顿型流体;B-B-塑型流体;塑型流体;C-C-假塑型流体;假塑型流体;D-D-胀流型流体;胀流型流体;E-E-触变型流体触变型流体.三.稀分散体系的黏度1.与黏度有关的常用符号和术语名名 称称 符号符号 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 物物 理理 意意 义义 相对粘度相对粘度 r/0 溶液粘度溶液粘度 与溶剂粘度与溶剂粘度 0的比值的比值 增比粘度增比粘度 sp(-

27、0)/0=r-1 溶液的粘度比溶剂粘度增加的倍数溶液的粘度比溶剂粘度增加的倍数 比浓粘度比浓粘度 sp/c sp/c 单位浓度溶质对溶液粘度的贡献单位浓度溶质对溶液粘度的贡献 特性粘度特性粘度 单个溶质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献单个溶质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献 与黏度有关的常用术语与黏度有关的常用术语2.Einstein黏度公式 和0分别为分散体系和分散介质的黏度;为粒子形状系数,球形粒子的=2.5,椭球形(长径轴比=4)粒子的=4.8,片状(宽厚比=12.5)粒子的=5.3;为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体积分数。对于刚性圆球粒子,分散介质为连续和不可压缩的,能润湿粒子的液体,粒子间,层流间互不干扰的稀分散体

28、系:对于较浓的球形粒子体系:对于分散相为液珠或气泡的体系:式中,i为液珠或气泡的黏度。3.粒子溶剂化对黏度的影响当分散相粒子在介质中发生溶剂化时,溶剂化层随粒子一起运动,从而使粒子有效体积增大。溶剂化层包括吸附层和扩散双电层。式中,为溶剂化层厚度;a为球形粒子本身半径。当a 时,溶剂化可导致体系黏度增加。4.聚合物溶液黏度与分子量增比黏度相对黏度特性黏度在一定温度下,聚合物溶液特性粘度与其分子量M有关:式中K和为体系特性常数,由聚合物,溶剂性质和温度决定。四.黏度的测量1.同心转桶式粘度计2.毛细管式黏度计3.锥板式黏度计作业:1.下列诸因素中,哪一种因素的变化将对溶胶絮凝有利(1)增加范德华力;(2)减少双电层厚度;(3)减少;(4)前面所有因素;(5)前面所有因素均不起作用。2.当用等体积的0.08moldm-1AgNO3和0.1moldm-1KBr溶液制备AgBr溶胶,其胶体结构为,请标出胶核,胶粒,胶团,上述溶胶在KCl,MgCl2,AlCl3中,聚沉值最大的是。第八章P254-255,P265-2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