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知识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49435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知识点一、作者及其相关知识孟子(约前372 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 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把孔子和他以“孔孟”并称,儒家学 派的思想也因此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分,也是儒家 重要经典之一,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孟子 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散文,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论辩,长于譬喻, 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其中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 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

2、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 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 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它包括四种“本心”: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 合,便决定辞掉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 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可见,孟子 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是有所为而发的,

3、表现了孟 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二、字音不为苟得也(wei)所恶(wu)箪(dGn)不屑(xie)羹(geng)蹴(cu)为宫室之美(w6i) 不辟(bi)三、节奏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 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ei) /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u) /,所 恶(wu) /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i)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 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u)

4、/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i)患者/何 不为(w6i)/也?由是贝V生/而有不用/也;由是贝V可以辟(bi)患/而有/不为(w6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Ci)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dGn)食/, 一豆羹 (geng) /,得之/则/生,弗(鱼)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ii)受/;蹴 (cu)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D /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闻)/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d6) /我与(yu) ?乡(

5、xidmg) /为(w0i) /身死/而/不受/,今/为(、伯 i) /宫室/之美/为(wei)之/。乡/为(wei)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ei) 之/;乡/为(wei)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e)我/而/为(wei)之/: 是/亦不可以/己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四、字词解释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通“向”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一豆羹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故患有所不辟也一豆羹万钟于我何加焉故患有

6、所不辟也一豆羹万钟于我何加焉患:祸患,灾难 碗何加:好处一箪食蹴尔而与之 所恶有甚于死者箪:竹筐蹴:用脚践踏恶:厌恶。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或仁义。贤者能勿丧耳 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妻妾之奉 奉:侍奉。呼尔而与之 呼尔:没礼貌的吆喝。 与:给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乏:贫穷。有是心也 心:本性 五、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 就只好放

7、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 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 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 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 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 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 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

8、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 (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 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 见了 “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 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 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 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

9、(有人)为了熟识的 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 廉耻之心。六、重要句子翻译1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 不可以干呢?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 ,是亦不可以己乎?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5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

10、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6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7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 哪一种不能采用呢?8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9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七、理解性默写1 .文中叙述孟子不愿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2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

11、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 所不辟也。3 .孟子认为人们会用尽方法保全生命的原因的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 所不辟也。5 .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 .孟子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做到舍生取义(表现生,不为苟得也;死“患有所不辟”的 原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 .孟子认为人们会不择手段的躲避灾祸的原因的句子: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 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尔而与8 .文中与“嗟来之食

12、”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之,乞人不屑也。9 .表明孟子必须接受钱财必须按礼义接受,否则没有意义的句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0 .不按礼义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L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 .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13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 人生追求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4 .文中强调“一箪食,一豆羹”重要性的句子: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七、内容结构(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

13、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 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第二段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 保有本心。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鲜明有力。 八、

14、问题探究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 以避患者何不为也?3 .本文观点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两句诗。观点:舍生而取义者也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写出两种论证方法并举例。比喻论证 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对比论证 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为之。5 .本文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请你为本文再

15、补充两个事实论据。文天祥宁死而不投降元朝。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刘胡兰面对锄刀,大义凛然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而英勇就义。6 .第一段文字用鱼比喻左,用熊掌比喻 立,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文中还 把生和死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即 不义。7 .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结果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施舍的人没有尊重他们。结果是“行道之人”“乞人”会饿死。 说明在“行道之人”和“乞人”心里,个人的人格尊严比生命重要。8 .通读课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

16、 者能勿丧耳” o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 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 本心)。9 .文章阐明了 “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 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10 .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 文的中心论点一一舍生取义。11 .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

17、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 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睡弃(言之有理即可)。12 .课文第一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首先,孟子用“鱼与熊掌的取舍”类比“生命与大义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 “舍生取 义”这个观点(类比论证)。 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 义重于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的话,应舍生取义(对比论证)。最后, 孟子指出人性本善,“贤者”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不丧失“本心”。13 .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 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

18、赞美的例子。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14 .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 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 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 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15 .本

19、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 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 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16 .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 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17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 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

20、组织,最后英勇牺牲;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18 .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 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19 .本文主要阐述了 “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 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 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20 .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21

21、.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 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 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 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 目的。22 .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23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 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 “见 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我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 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 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