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司法为民 守护公平正义.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48917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司法为民 守护公平正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坚持司法为民 守护公平正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司法为民 守护公平正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司法为民 守护公平正义.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坚持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据: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从2013年 1421. 7万件上升至2021年3351. 6万件,结案标的额46. 7万亿 元;近十年,依法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婚姻 家庭等民生案件3600余万件。7月12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 主题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表示,党的十八大以 来,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 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为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用公正裁判守护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幸

2、福生活的“国之大者”。最高人 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立足环境 资源审判职能,践行“两山”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司法 领域形成了生动的实践。审理一批标志性案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进程。党 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超过192万件。审理 腾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诉讼等案件,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审 理绿孔雀预防性保护的诉讼案件、非法捕捞长江鳗鱼苗等案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审理非法销售汽车尾气“年检神器”等 案件,助力减污降碳。制定完善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织密生态环境司 法保护网。最高法制定了惩治污染犯罪、森林资源保护、环境侵 权禁止令、惩罚性赔偿等

3、21件司法解释,出台新时代全面加强 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意见等13个司法文件,发布26个指导性案例, 24批260个典型案例,回应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清美好 生活的向往。各地法院创新适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技改抵扣 等生态修复司法措施,建设了一批生态司法保护修复的基地,引 导民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体 系。全国法院设立了 2426个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南京、兰州、 昆明、郑州环境资源法庭相继成立,环境资源审判的专业化迈上 了新台阶。最高人民法院和29个高级法院实行环境资源的刑事、 民事、行政审判职能三合一,构建长江、黄河、大运河等流域环 境司

4、法协作机制,以国家公园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实行跨区划 案件的集中管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司法能力明显提升。全方位守护百姓平安4年来,人民法院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 6万件、24. 4万人,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暴恐犯罪重拳打击, 对劫持公交车辆、滥杀无辜、暴力伤医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 感的犯罪严惩不贷,对残害未成年人、性侵儿童、拐卖妇女儿童 等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案件,该重判的、该判处死刑的决 不手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亮指出,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 秩序持续向好。人民法院审理的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等几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从2013年

5、的7. 5万件9. 57万人,下 降到2021年的4. 9万件5. 68万人。同时,对于民间矛盾引发、 具有法定或者酌定从轻情节的,依法从轻处罚。2021年,被判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人数占判决生效总人数的比例达到 84. 6%o从餐桌到用药,从头顶到脚下,从实体到网络,十年来人民 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全方位守护百姓平安。依法严厉打 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侵害妇女儿童犯罪、毒品犯罪等,深入开 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惩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妨 害疫情防控、环境污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高空抛物、冒名顶 替入学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特别是加大对妇女儿童 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6、的保护力度。沈亮表示,人民法院强调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深入推 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 证据裁判,坚决守住防范冤错案件的底线。坚持实事求是、有错 必纠,坚决依法纠正了呼格吉勒图、聂树斌、张文中、“张氏叔 侄强奸杀人案”、王力军收购玉米案等一批历史形成的冤错案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各类涉民生案件3600 余万件,出台了涉食品药品、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医疗 损害责任等民生领域司法解释,引导全社会树立程序意识、规则 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介绍,在加强人格权益保护方 面,人民法院发布人脸识别司法解释,

7、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 准,新增平等就业权、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的案由,依法审理毕 业生遭受就业歧视案件例如涉及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依法审 理人格权侵害禁令等案件。下一步,将推进制定民法典侵权责任 编司法解释,依法惩治网络侵权行为。保护群众合法财产权益,人民法院发布物权编司法解释,审 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强行啃老无居住权案”等典型案件; 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制定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司法解释,严惩拐 卖妇女儿童犯罪,依法审理“离婚家务补偿案”等案件。坚决反 对家庭暴力,已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近1. 1万份。贺小荣表示,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法院依法审 理了侵害狼牙山五壮士等英烈名誉案、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案、 高铁霸铺案、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等。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政策、融入司法裁判,以裁判引领 规则,以规则引领风尚。(记者靳昊)(202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