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48615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汉字天覆地载、严谨优美的造型结构,深藏着先民的美学智慧。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汉字结构的平中寓奇、险中求胜,汉字笔画的劲健内敛、,以及书法布局的 计白当黑、虚实相生,都极大强化了汉字书

2、写的内在张力,影响着书法的审美取向。古人书风有千百种,学习时应, 找到其中不变的精神为我所用。书法风格是书法的艺术语言,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之上。()书法 审美情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审美情感,另一种是理性审美情感。通常书法临习中的“” “不求甚解” 处于书法感性审美情感阶段;而书法创作中的“乐此不疲” “不知有魏晋”则处于书法理性审美情感阶段。两种情感 之间呈递进和互相深化的关系,没有感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无法创作 出有高度的作品。由初始对书法的兴趣进而步入到对书法的理性把握,是一个 的过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书法 风格,则非尽毕生精力

3、与功夫不可。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B.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C.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D.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声情并茂A.声情并茂抽丝剥茧浮光掠影按部就班B.刚柔相济顺藤摸瓜浅尝辄止按部就班C声情并茂顺藤摸瓜浮光掠影循序渐进D.刚柔相济抽丝剥茧浅尝辄止循序渐进.下列在文中括号内

4、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进一步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还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B.想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还需进一步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C.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还需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D.想要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还需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B.袭父封,指儿子承袭已死父亲的爵位或官职,一般承袭的爵位和官职可以相等。C.采访使,为唐朝开元年间在各道设的采访处置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D. “解鞍”典出史记,指李广面对强敌让将士解下马鞍迷惑敌军,后表示停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A.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刚毅。李光弼善骑射,有大略,为河西王忠嗣所厚遇,有破吐蕃、吐谷浑功的战功。 B.李光弼善于采纳建议、有勇有谋。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光弼听取安思义的建议,守城待敌,用计打败叛 军。C.李光弼富有同情心、体恤民情。李光弼为人宽厚,面对露背蔽野的社会现状,放出被关闭的贼寇,并给予抚恤。 D.李光弼善用用兵、军事才能突出。郭子仪赏识李光弼才能,他对李光弼军事才能的施展和战功的建立有重要影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军行疲劳,逢敌不可支,不如按军入守,料胜而出。士多卤掠,光弼坐谯门,收所获,悉归之民,城中大悦。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活水源记刘

6、基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树多枫、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日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日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 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 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 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不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 小It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

7、、菖蒲。有鸟大如鹳鹤,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 竹鸡而滑。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 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感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 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注释)刘基,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上人:对僧人的敬称。潴(zhu):水汇积。滑:流利。脊令: 即鹊鸽鸟。1 .第段在介绍活水源 的同时,还突出了其 O.第段作者详细描写活水源周围的花草树木和鸟虫鱼的用意

8、是什么?2 .对“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我既喜爱泉水滋润清澈,又喜爱它流淌的无穷无尽。B.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流向远处的终点。C.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源源不断地流淌。D.我既喜爱那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无穷无尽地流淌。3 .本文在写水清时别具匠心,请找出相关句子并作赏析。4 .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 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致敬!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摘录材料二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

9、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4月1目,30名失联扑火队员的遗体已全部找到, 其中27名森林消防队员平均年龄仅23岁,另外3名为地方干部群众。.央视网材料三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 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生许国的科学家、一身许民的英雄、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奉献着。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能做事 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学生会举办的“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实现自 己的生命价值”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

10、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1. BD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 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 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选项,不合逻辑,“夸张地讲”错误,应该是“不夸张地讲”。C选项, 不合逻辑,“夸张地讲”错误,应该是“不夸张地讲”;语序不当,“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错误,“汉字”应该放到“有关”后面。D选项,语序不当,”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错误,

11、“汉字”应该 放到“有关”后面。故选B。1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 析辨别。声情并茂:引伸为美好,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 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此处的语境是说汉字的笔画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所以应该用成语“刚柔相济”。抽丝 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顺藤摸瓜:比喻按 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这里指学习应该细致,而且一步一步有层次,所以应该用成语“抽丝剥茧”。浮光掠影:比喻 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

12、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此处指书法临习不深入钻研,所以应该用成语“浅尝辄止”。按 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此处是指是“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 渐进步”的过程,所以应该用成语“循序渐进”。故选D。2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

13、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 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从句子结构上看,要填的句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前文的“建立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之上。”,可知,要填的句子的上句内容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关系紧密, 根据后文“书法感性审美情感阶段”可知,后面讲的是“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所以要填的句子后句应该是“审 美情感的认识”,关系紧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句子本身的内容看,是“想要了解”,就需要“进一步加深”, 而不是“进一步”了解,所以只有B选项最符合,故选B。【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

14、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 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 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 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文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做到对诗句的正确理解,其次要结合题干要求做出 正确判断。A项,“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出自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大意是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 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该项说的是 有关“书

15、”的内容。B项,“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出自宋黄庶下棋。意为对弈的人完全陶醉在下棋的胜负之中。该 项说的是有关“棋”的内容。C项,“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出自宋王之道石州慢天迥楼高。春秋时代,有一名琴艺十分高 超的乐师,名为俞伯牙。伯牙有一位特别了解他的朋友,名叫钟子期。伯牙弹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时,心中想到了 挺拔的高山,琴声就像一座雄伟的山川竖立在听者耳旁。钟子期陶醉在其中,赞赏有加。该项说的是有关“琴”的内 容。D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意为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 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该项

16、属于风光描写。故选D。3、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 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 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第一组词语,“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积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这里强调结果, 故选“结晶”。第二组词语,“口耳相传”指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这里主要讲相传的方式, 故选“口耳相传”。第三组词语,“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

17、的面貌,呈 现出崭新的样子,两者都强调新,但文段没有突出改变陈旧面貌,故选“耳目一新”。故选B。【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 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 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 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 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

18、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节气 来历;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 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此题考查“二十四节气”,可以背诵相应的歌谣,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 冬小大寒。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 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本题第句后有“春分”蝴蝶梦花间,说明是“春分”前的一个节气,故填“惊蛰”。第句后有“夏至”,从歌诀来看是“夏至”前一个节气一一芒种,故本句填:隔溪

19、“芒种”渔家乐。第句前面是“立秋向日葵花放”,从歌谣“秋处露秋寒霜降”可判断“立秋”后是“处暑”。第句前面是“立冬畅饮麒麟阁”,从歌谣“冬雪雪冬小大寒”,可知“立冬”后是“小雪”,故诗句为:绣福“小 雪”咏诗篇。故选A。【点睛】平时应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 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5、1. C2.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2)末句一个“肥”字,与“瘦”字关合,以梅花之玉瘦, 衬红杏之憨肥,更觉鲜明生动。同时两字相映。(3)点明了时间的跨度。从早梅绽蕊直盼到杏花开遍。春光半

20、过,伊人 未归,花落花开,只成孤赏,表现春闺思妇的凄黯心绪。【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 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 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C项,错在“厌恶”,这里主要表现词人思念丈夫时的孤独哀怨之情。故选C。1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的含意

21、。读懂全诗,根据 具体诗句分析相关诗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回答出这句诗的表面意思,然后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和关键词“肥”分析,最后分析诗人通过这句 诗抒发的情感。“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的意思是: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迟 日”,是“春日”的意思。语出杜审言渡湘江诗:“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乍看起来,仿佛是主人 公慨叹春光的姗姗来迟。然而这仅是表面的理解。阳春有一序,天地无私,烂漫的春光是不会遗弃这锦屏府第的,这 个“迟”字所反映的意蕴中不只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是一种主观的感情。作者是借春光不到的艺术构思来表现春闺思 妇的凄黯心绪。“杏花肥”是说杏花盛开

22、,以梅花之瘦反衬红杏之肥,鲜明生动。这句话说点明了时间的跨度,从早 梅绽蕊直盼到杏花开遍,二十四番花信风,已吹过十一番了,春光半过,伊人未归,花落花开,只成孤赏。难怪园中 的春色,尽作愁痕了。末尾以景结情,诗情雅韵,令人凄然无尽。【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 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 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 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

23、一一确认,得出答案。6、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天高地迥 觉宇 宙之无穷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 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翼、迥、芙、蓉。【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 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 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

24、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 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 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7、1. D. A2 .西方社区中心不仅提供一种个人化的消遣娱乐,还强调闲暇和康乐活动的发展性和社会性功能。日本社区教育强调的是一种人文主义式的素养教化,教育居民热爱生活的社区空间,要有互相协作的精神,要通过凝聚力抗击外来 的风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

25、要求,如本题“对社区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材料,筛选出与“社区”相关的内容,并与选项进行比对。张冠李戴,从材料来看,材料一种A项,“党建+,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把握和协调党建与社区治理之间的关系 说的是“党建+的关键在于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融合。”B项,“因其不同于相对隔绝的家庭和职场,而对公民社会、民主、公共参与和社区归属发挥着重要功能”强加因果, 文中并未表明前后两者的因果关系。C项,“而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有地域范围的不确定含义或指以人群为基础的功能性社区”错误,材料二种说的 是“而后者通常有地域范围的不确定含义或指以人群为基础的功能性社区”,选项缺少了 “通常”二字,表达不

26、准确。故选D。1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 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 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 信息。A项,“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是火车头与车厢的关系”错误,从材料中“要把社区治理这辆火车开得又快又稳”可知,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是火车头与火车的关系。故选A。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与西方社区中心相比,

27、日本S社区在服务理念上有何不同”,然后浏览材料,找出西方社区中心和日本S社区各自的服务理念,并比较二者 的不同。首先看材料二,这则材料提到西方社区服务,第二段提到“从服务理念和使命而言,发达国家提出了 积极的闲暇(有 利于健康、学习和参与的闲暇活动)、终生康乐(从儿童到老年的康乐活动)、社区参与(体现公民合作和志愿 精神的活动)、领导力(体现团队组织的责任心和才能的活动)等概念,强调社区中心闲暇和康乐活动的发展性和社 会性功能,而不仅是一种个人化的消遣或娱乐”;然后看材料三,这则材料提到日本S社区服务,S社区更为注重标识社区文化的社区精神培育。当地的社区教 育强调的是一种人文主义式的素养教化,

28、教育居民要热爱生活的社区空间,要有互相协作的精神,要通过凝聚力抗击 外来的风险”。考生根据这些内容概括答案。8、1. C.清纯漂亮;从“两条又粗又长的黑辫子,两只黑乌乌的大眼珠,活脱就是两颗晶尝的宝石,这是田珍珠”等语句 可概括出。品学兼优,歌喉动人;从“她是班长,又兼着学校文艺演出队队长,舞蹈和歌唱,都是学校里拔尖的。 尤其是地表演的秦腔清唱,音色纯正,韵味悠长”等语句可概括出。正直善良;从“李老师点出田珍珠,要她揭发我” 悄悄偷眼一扫,田珍珠从操场上的人窝里挤出来,夺路奔逃向校门口去了”等语句可看出。精明能干、 吃苦耐劳、豁达洒脱;从“她大约三十多岁了,有一股强悍的气息。脸上淌着汗,扑着黄

29、土,不用我招呼,自己从竹 杆上抽下毛巾,在脸盆里洗”“我和鸿年包了五亩地,今年夏粮收了三千斤麦子,两年也吃不完。他在家种地,闲时 养蜂养鸡,一年收入成千块。我跟上这些人搭班唱戏,一年也能挣成千块钱”“我才不管丢人不丢人,反正是凭出力 唱戏挣钱”等语句可概括出。2 .造化弄人,面对昔日品学兼优的学生珍珠,“我”是百感交集。世易时移,时代在变,珍珠也在变。珍珠已从当年 漂亮、清纯、羞涩、善良而且有一副好嗓子的女孩,变成吃苦耐劳、爽利干练的中年妇女了。“我”对珍珠在那场运 动中的遭遇是怜悯和同情的,对她在那场运动中为了 “保护”自己的班主任是欣赏和感激的。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我”对她和丈夫

30、通过勤劳致富,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是感动欣慰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 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 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干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比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错在“文中多处写到的李老师,显示了人性的复杂”这个地方。文中的李老师自始至终都是丑与恶的化身。从 运动中故意陷害“我”,到为了把珍珠嫁给他的侄子,而假意表示

31、对我的关心和友好都是卑鄙可耻的小人形象。故选C。1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要求学生筛选文本的相关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 内容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画出小说中关于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描写来把握,还要从小说情节的发展中总体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答题要用“特点+分析”的模式。本题要求,简要分析珍珠这一人物形象。从“两条又粗又长的黑辫子,两只黑乌乌的大眼珠,活脱就是两颗晶尝的宝 石,这是田珍珠”等语句可概括出清纯漂亮来。从“她是班长,又兼着学校文艺演出队队长,舞蹈和歌唱,都是学校 里拔尖的。尤其是地表演的秦腔清唱,音

32、色纯正,韵味悠长”等语句可概括出品学兼优,歌喉动人的特点。从“李老 师点出田珍珠,要她揭发我” “悄悄偷眼一扫,田珍珠从操场上的人窝里挤出来,夺路奔逃向校门口去了”等语 句可看出田珍珠的正直善良。从“她大约三十多岁了,有一股强悍的气息。脸上淌着汗,扑着黄土,不用我招呼,自 己从竹杆上抽下毛巾,在脸盆里洗”“我和鸿年包了五亩地,今年夏粮收了三千斤麦子,两年也吃不完。他在家种地, 闲时养蜂养鸡,一年收入成千块。我跟上这些人搭班唱戏,一年也能挣成千块钱”“我才不管丢人不丢人,反正是凭 出力唱戏挣钱”等语句可概括出她的精明能干、吃苦耐劳、豁达洒脱等特点。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文本从人物 的语言、外貌

33、、行为等方面去归纳。2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并赏析文章关键语句,分析和探究作者对文中某个问题(观点)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要判断作者 对某个观点的情感态度,需要回归文本,细读相关语段,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条分缕析的作答。本题要求结合全文, 探究文章画线句表达的“我”的复杂情感。首先要理解画线句的含义,“我回答不了,却是深深感到,坐在我面前的 珍珠,已经不是在我当班主任时候的那个珍珠了”。其次,结合上下文看珍珠问的是什么问题,“人说当吹鼓手丢人, 老师,你看,我弄这事丢人吗? 世易时移,时代在变,珍珠在变。珍珠已从当年漂亮、清纯、羞涩、善良而且有一 副好嗓子的女孩,变成吃苦耐劳、爽利干练的中年妇女了。“

34、我”作为她昔日的班主任,内心是百感交集的。如果不 是那场运动,作为班长,又兼着学校文艺演出队队长,舞蹈和歌唱,都是学校里拔尖的珍珠,她的,前途将是不可限 量的;如果不是那场运动,她的感情不会那么坎坷。所以“我”对珍珠的遭遇是怜悯和同情又无可奈何的。所幸的是, 时代变化了,珍珠和“我”印象中一个很好的学生刘鸿年结合了,而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珍珠一家包了五 亩地,今年夏粮收了三千斤麦子,两年也吃不完。他在家种地,闲时养蜂养鸡,一年收入成千块。我跟上这些人搭班 唱戏,一年也能挣成千块钱呢!对于这些“我”为他们勤劳致富的精神和镜头,感动欣慰。9、1. C. D2 .智能手环外观越来越时尚,功能

35、更加强大。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实现监测功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遇 冷,期待下一次热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 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 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项,曲解文意,”在探测到出现高频低幅的脑波时唤醒睡眠者”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重力加

36、速传感器并不具备 直接探测脑电波的功能,它是将人在睡眠中的动作的幅度和频率作为衡量睡眠的标准,来判断睡眠处于哪个阶段”可 知,智能手环并不能探测到脑波,选项的表述不当。故选C。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 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D项,未然和已然的错误,选项“但智能手环已找到市场的刚需”的说法是已然,而原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 需,依然能成为它下一次热潮的引

37、爆点”表达的是一种推测,属于未然。故选D。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 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 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以上三则报道,指出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每则不超过20 字。从材料一,“智能手环主体一般采用医用橡胶材质,天然无毒,外观设计高档时尚、大方,不仅具有运动健康秘 书的功能,还具有时尚装饰的功能,有流线花环,颜色也是多样,这种设计风格对于习惯佩戴首饰的用户而言,颇具 有诱惑力”等文字,可以概括出:智能手环

38、的特点美观实用、功能多样。从材料二,“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 备。智能手环运动监测功能通过重力加速传感器实现”等相关文字,可以概括出智能手环的监测功能主要是依靠重力 加速传感器实现。从材料三,“真正随着热潮成长起来的智能手环企业少之又少,早期进入市场的品牌如今的经营状 况也很惨淡。种种迹象都表明智能手环遇冷是行业的现状,我们需要思考智能手环在脱离炒作红利期后,究竟是哪些 原因导致了它的降温”“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它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等相关文字可概括出:手 环行业降温的原因分析和对新的热潮到来的期待。注意控制字数,提炼归纳。【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一个

39、原则:忠于原文。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 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 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 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10、 1. BB2. C(1)现在士兵疲劳,遇敌不能抵抗,不如按兵不动入城坚守,预料能取胜时再出战。(2) 士兵们大肆抢掠,李光弼坐在城楼上,收缴抢到的物品,将它们全都归还了百姓,城中的百姓非常高兴。【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

40、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 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 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九门”是“至”的宾语,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袭杀之”和“且尽”是动补关系,不应割裂。“袭杀之”应属下句。排除C项。“至九门”当属上句,贼兵数量、到达地点都是“谍知之”的指代内容,不应割裂。排除D项。2、下列句子中,所写内容与“琴、棋、书”无关的一项是()A.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B.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 C.子期何处

41、,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民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属于口头艺术,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也是中 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 的广泛传唱,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让人 OA.结晶 薪火相传 焕然一新 B.结晶口耳相传耳目一新 C.积淀 薪火相传 耳目一新 D.积淀口耳相传焕然一新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节气,正确的一项是 ,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隔溪 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立秋向日葵花放,西楼听晚蝉。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福 咏诗篇。A.惊蛰芒种处暑小雪

42、B.秋分立秋霜降立冬C.立秋秋分霜降大雪D.立夏立秋大雪冬至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注)这首词李清照效仿欧阳修蝶患花所作的数阔临江仙之一。玉瘦檀轻:谓梅花姿态清瘦,颜色浅红。 檀:原为木名,此处指浅绛色。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起句效仿欧词,一字不改,以设间的口气连用三个“深”字,表现了庭院的深邃。B. “云窗”一句通过描写云簇窗前、雾绕高阁的景象,描绘出庭院燥缈清幽的特点。C.上阙第二句中的“迟”字不

43、仅客观交代春来得“迟”,也表现了对春来迟缓的厌恶。句意:当天,饶阳贼兵五千人到达九门,李光弼的侦察兵获知,李光弼于是派出轻兵,收起旗鼓,乘贼军正在吃饭, 袭击贼军几乎将他们杀尽。故选B。2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 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 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一般承袭的爵位和官职可以相等”错误。一般承袭的爵位比原爵位低一等。故选B。3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

44、不漏、 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放出被关闭的贼寇,并给予抚恤”错误。结合“光弼酹而哭之,出为贼幽闭者,厚恤其家”分析,他放出的 不是贼寇,而是被贼寇关闭的民众,并给予抚恤。故选C。4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 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支”,支撑,支持;“按”,控制;“守”,坚守;“料”,预料;“而”,连词,表承接。(2) “卤”,通“掳”, 掠夺;“坐”,坐(在座

45、位上);“光弼坐谯门”,光弼坐(于)谯门(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悉”,全,都;“悦”, 高兴。【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 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 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 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 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

46、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 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 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李光弼,是营州柳城人。父名楷洛,原是契丹人的酋长,武后时入朝,多次任官为左羽林大将军,封为蓟郡公。李光弼威严沉稳果断,有出色的谋略,小时候不喜欢玩耍,善于骑射。开始做官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多次迁任为左清 道率,兼安北都护,补授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充任赤水军使。王忠嗣对他很优待,即使是旧将也无法比得上。王忠 嗣曾说:“将来掌握我军队的,是李光弼。“不久李光弼袭父封爵。因击败吐蕃、吐谷浑的功劳,进位云麾将军。安禄山反叛,郭子

47、仪向朝廷推荐他的才能,下诏命他代理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主持节度事务,兼云 中太守。不久加授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李光弼率五千名朔方兵从土门出发,向东进军援救常山,驻扎在真定,常 山一带的团结兵子弟活捉贼将安思义归降了官军。自从颜杲卿死去,常山郡一带成为战区,尸体满山遍野,李光弼设 祭哭吊死者,放出被贼囚葬的人,优厚抚恤他们的家人。当时贼将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进攻饶阳,李光弼获得安 思义,没有杀掉他,向他问计,安思义回答说:“现在士兵疲劳,遇敌不能抵抗,不如按兵不动入城坚守,预料能取 胜时再出战。虏兵气势凶猛,不能长久相持,取胜他们可以有十分的把握。”李光弼说:“好。”就守城待敌。第

48、二 天,史思明率二万士兵逼近城墙,李光弼军不能出城,就派强弩手五百人射击,贼军退却,将阵地稍向北迁移。李光 弼从贼军的南面出发,隔着潺沱河而扎营。史思明虽然多次受困,但却倚仗附近就有援兵,叫士兵解下马鞍休息。当 天,饶阳贼兵五千人到达九门,李光弼的侦察兵获知,李光弼于是派出轻兵,收起旗鼓,乘贼军正在吃饭,袭击贼军 几乎将他们杀尽。史思明恐惧,率兵退去,派奇兵阻断了唐军粮道。适逢郭子仪收复了云中,下诏命他率领全部人马从井隆出发, 与李光弼在九门以西合击贼军,史思明大败,史思明脱身逃往赵郡,李立节身中流箭而死,蔡希德逃到史鹿。李光弼 牧复藁城等十个县,接着围攻赵郡。朝廷下诏加授李光弼范阳大都督府长史、范阳节度使。史思明由鼓城进入博陵, 屠杀官吏。李光弼猛攻赵郡,一天时间就攻破了郡城。士兵们大肆抢掠,李光弼坐在藏楼上,收缴抢到的物品,将它 们全都归还了百姓,城中的百姓非常高兴。李光弼进军围攻博陵,没有攻下。在嘉山与郭子仪合击史思明,大败了史 思明军。11、L 环境历史悠久(人文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