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2022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47032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涡阳县2022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涡阳县2022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涡阳县2022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涡阳县2022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o.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3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

2、,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材料概括分析,完成下列小题。无景有马,因景失马耳聆以鞭代马,是戏曲的一个创造,尽管只是“无法之法”,但它的艺术价值在于既避开了不可能策马上台,又采用 (或曰创制)种种程式化身段美化了表演。近世曾经有过使用动物以“求真”,例如端阳演白蛇传,真蛇出现于舞 台;七夕演牛郎织女,水牛被牵着登场;真蛇的凶相破坏了白娘子的形象,水牛则在台上似因惊恐而驱之艰难,由 几个人助拉才得下场,台上尴尬万状,台下笑声一片。真马曾否牵上舞台“入戏”?好像没有人试过。. 以鞭代马,比之“真牛赶着上台”、“真蛇挂于砌末(传统戏曲对布景道具的统称)”的“生活化”,艺术性的 高下真有天壤之别。

3、但戏曲中的趟马,仍不离生活真实。钱金福演连环套盗马,上马、乘骑,是经过认真观察实在的骑马情状, 得之于真而显示其美,程式也就有生命力,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也。今之趟马演出,固然大都仍在素幕前展示,一概不用布景,必要时放一点砌末(例如挑滑车的山形物),却还 有满布山景景片者,演员在原地(舞台)打圈,景不转而人转,倒像是发疯。以鞭代马,本来可以启观众之思,由想 象而若见驰马,一旦用景,就限定了空间范围,无法想见其驰,又因以景示境,见境而不见马,关于马的想象反而难 以取得,这样“求真”得假,令人感到有失无得。(选自2010年12月6日文汇报)“以鞭代马”的好处有哪些?作者为什么又说它是“无法

4、之法”?1. 文章结尾处说“一旦用景”反倒“求真得假。从文中看,“假”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2. “无景有马,因景失马”说明了戏曲表演怎样的艺术原则?请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 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选项所说“多年

5、连续增产”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中只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并无涉及“多年连续增产“。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 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C项,曲解文意,据材料,“补足”指补充耕地,“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是保护 耕地质量的措施。故选C。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

6、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 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 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材料一,主要讲述了全球粮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需要加 强国际间的合作。如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第三自然段”目前全球粮食贸易 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 “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 板”;第四自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 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

7、食安全水平”。材料二,主要讲了农业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的问题。答 案第一点在材料二中有明确的表述:一是“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 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 补足即要保证足够的农业耕地面积建设。二是“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 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修养生息”即是在开发利用耕地的同时要保证 耕地质量不受污染损害。材料三,主要讲了农业科技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如“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 献不断加大”

8、 “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 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 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即开发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 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 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

9、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 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3、1. C.借网站记者之口,说出人们的疑问,使得情节更为完整。进一步凸显“协警也是警察”这一话题。推动情节发责任与担当。展,引出局长的回答,使得文章再起波澜。使小说人物更加立体、丰满,突出了小说主题.这本是局长就警容警纪警风训示时批评陈大华的话,字面上体现的是外在形象上的要求。情节上,戴正帽子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帽子给我戴正了”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主题上,帽子给我戴正了,实际上表现的 是局长对协警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各行各业该有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

10、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C项,“这些句子主要是突出小城的地方风俗,也写出了协警工作的辛苦忙碌”错误,这些句子主要是突出陈大华工作的不易,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大华还能端正态度严格执法,殊为不易。故选C。1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

11、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 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对 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 用。“给陈大华追认功臣的会议上,有网站记者质疑,一个协警,而且是走在下班路上,追认功臣,合适吗”,可知 借网站记者之口,说出人们的疑问,使得情节更为完整,进一步凸显“协警也是警察”这一话题;“协警也是警察, 请你给我记好了,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有上下班之分吗?局长的声音猛地提高八度,走到那个记者面前,瞪圆双眼, 举手,敬礼,跟着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可知

12、推动情节发展,引出局长的回答,使得文章再起波澜;使小说人物陈大华的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原则性强、公私分明又待人和善的小城协警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突出了 小说主题责任与担当。2 .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 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 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协警也是警察,你们给我记好了!局长说完这话,走到队列左侧,冲最边上的陈 大华瞪圆

13、双眼,举手,敬礼,然后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可知这本是局长就警容警纪警风训示时批评 陈大华的话,字面上体现的是外在形象上的要求,陈大华对帽子的认真与他对工作的认真相互映衬,更衬托出他人物 的形象;情节上,文中对于陈大华戴好帽子也多次出现,可以说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是文章的内容,作者围绕“帽子 给我戴正了”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主题上,小说通过帽子这一典型特征,既强调了警队对警容警纪的重视, 更强调了包括协警在内的民警队伍严格执法忠于职守,最后一次对网站记者强调的帽子给我带正了,更是升华了主题, 由人们警察推而广之。所以帽子给我戴正了,实际上表现的是局长对协警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各行

14、各业该有的职业操 守和责任担当。【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 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 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 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 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4、1. BC2. C(1)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

15、盗取财物有区别。(2)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 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3. 治理湖患,可以说是为民造福;夜不闭户,说明治盗有功;悉知典宪,是个人有才华有能力,知文法明典章;为偷 银者力争,堪称老成治国,不滥杀;荐赵滋,说明慧眼识才;处理边害和接待辽使,看出外交胆识与才华。这些都能 看出,曾公亮为官施政是可以做到救正补弊的。所以说。完全否定这个人,认为他不能救正补弊,是有失公允。当然, 在对待王安石变法这件事情上曾公亮存有私心,一切听顺,毫无异议,说他不能纠正一些新法上的弊病是可以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

16、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 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 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 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 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 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窜他境”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宜断开, 排除CD; “橐中物”是“亡”的宾语,排除Ao故选

17、B。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 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 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涉及到古代官职设置(“首相”“有司”)皇位继承制(“建 储”)少数民族(“契丹”)的历史知识,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 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c项“有司”只是“官 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必修四廉颇蔺相

18、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 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故选C。2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 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 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 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 可知“调解”之说不

19、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故选C。3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 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 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此禁物也”判断句式;“强”形容词作名词,翻译为强盗行为;“间”理解为区别。(2) “锡”通“赐”,“虔”忠诚;“而”表转折,却。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苏轼 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

20、补弊,结合文中曾公亮为官从政以来的事迹”,结合题干要求,概括曾公亮从政以来 的事迹,看是否有救正补弊的,若有,则说明苏轼的评价不公允,若没有,则评价是公允的。曾公亮治理湖患,可以说是为民造福;夜不闭户,说明治盗有功;悉知典宪,是个人有才华有能力,知文法明典章; 为偷银者力争,堪称老成治国,不滥杀;荐赵滋,说明慧眼识才;处理边害和接待辽使,看出外交胆识与才华。这些 都能看出,曾公亮为官施政是可以做到救正补弊的。所以说。完全否定这个人,认为他不能救正补弊,是有失公允。 当然,在对待王安石变法这件事情上曾公亮存有私心,一切听顺,毫无异议,说他不能纠正一些新法上的弊病是可以 的。【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

21、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 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 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 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 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 全

22、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 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 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 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 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

23、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 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 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 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 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 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诉赵滋, 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

24、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 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 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 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1078), 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 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 子孙谋划,大

25、凡改变行事计划,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 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 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5、1. C2.“笑”世人只知道新安江水水质佳美,却不知道宛溪虽小,与新安江相比毫不逊色,不但水色清澄,连溪边沙滩 月色的洁白、竹林风声的清爽,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笑”世人以为只有隐居在新安江边的严子陵才是高 洁之士,其实,只要(像自己这样)有一颗高洁的心,处处都是风景,都可以成为隐居之地。【解析】.本题考查学

26、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 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 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 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写宛溪水虽然不如新安水”分析错误;“何谢”是“哪里逊色于”的意思,反问句,意思是说“不逊色于新 安水”。故选C。1 .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字能力。解题的基本思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 象;(

27、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尾联”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中“笑”的对象虽是严子滩,但也包含了一直以来把严子滩当做最美之水的人;严 子滩是严光隐居垂钓之处,由于他的名声,才让严子滩的名声传扬出来;但实际上宛溪的水根本不逊色于严子滩,人 们却被声名所惑,只知夸耀严子滩,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嘲讽的事吗?隐居不求名的严光留下的严子滩,在后世却因 他而独擅美名,这又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结合注释来看,诗人当时被权贵排挤,他的不被赏识也正如这宛溪水 被“知名”的严子滩夺去所有风光一样,所以嘲笑中应该还包含着对上位者不懂得赏析真正人才的含义。【点睛】

28、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2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 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3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歌赏析:唐天宝十二载(753)的秋天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被赐金放还。这时,政治上一直处 于失意之中的李白,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他从新安江到铜陵、池州,来到宣城。这首五古题宛溪 馆就作于此

29、时。开头两句“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直接写自已站在宛溪馆的感受,如此怜爱宣城宛溪的美妙风光,百尺深 潭,水色清明,临水照心,益照益清晰。这两句是总写。第三、四句“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具写宛溪河水的清明。新安水,本来以水色佳美 著称,这是人人皆知的。新安水四季澄碧,清澈见底,李白在这里看到的却是宛溪河水。宛溪河水怎样呢,他说:“何 谢新安水”。诗人用了一个“谢”字,说一点不比新安江逊色。谢,用言辞委婉地推辞与拒绝新安水的美好。“谢” 再加一个疑问词“何”,组成反问句“何谢”,说“不需只说新安水好”,因为宛溪河水也“千寻见底清”。宛溪河 水真的如李白说得那样水色清纯吗?

30、有宣城明朝太守杨珂宛溪赋为证:宛溪水”可以濯缨,可以乐饥。或修楔而 流觞,或临清而赋诗。”杨珂是说宛溪河水可以淘水洗菜,可以直接饮用,甚至可以充饥。“千寻见底清”,是李白 对宛溪河水的赞誉。这里“千寻”的“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是名词,不能理解为动词。第五、六句“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用一联描写秋天宛溪的夜景。白沙,也许是李白借助新安江上的一处 美景白沙滩来叙述宛溪河上的白沙滩。这两句是说白色沙滩弥漫着皎洁的月光,翠绿的竹丛和着秋风吟唱,宛溪秋天 月夜的景色多美啊。这副对工整,两个动词“留”与“助”,写出了天宛溪上秋天月夜的动人美景。最后两句“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仍

31、然把宛溪河与自己经历的新安江作比较,再次赞美宛溪河一点不比新 安江逊色,诗人在这里反讥新安江“今独擅名”,老头卖瓜,自卖自夸。“却笑”,却,副词,是“还笑”的意思。 严湍,严子滩湍急的水。严子滩,典出东汉时严光(字子陵),早年随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刘称帝后,他却不肯出仕, 在滩上垂钓,人称其滩为“严子滩”。湍,急流的水。这是说新安江上严子滩湍急的水虽然有名,而今宛溪河水也湍 急。“旋湃盘涡以岸转,惊波吸谷而山移。” “凌千岩以激湍,历万壑而游潺,拟江河而绕带,匪丝革其成音。”(明 杨珂宛溪赋)这是说宛溪河水急剧湍流,升腾在千岩之上,它随堤岸而旋转,因盘旋而成涡宕,随山势、狭谷而掀 起巨大的波涛

32、,可见当时宛溪河水的急不可耐。这首五古,在写作上主要采用联想与比较。诗人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新安江水清的特点来写宛溪河水,从而 赞美自己热爱的宛溪河。写景壮阔优美,抒情直白热烈,诗表现了诗人对宣城的热爱之情。诗人用典,匠心经营,并 设反问句式,问事有意,问中含情,问态憨掬,丰富全诗意境。6、乘彼境垣 翱翔蓬蒿之间 恢弘志士之气 轻拢慢捻抹复挑 浊酒一杯家万里 山川相缪 为政以德 只争朝夕【解析】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 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

33、似字的 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境垣”“翱翔” “捻” “缪”的书写。【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 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 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7、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诗词宝库,历来研究红楼梦诗词的人也很多。首先红楼中的很多诗词直接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等各种情况:其次这些诗词的艺术水准都极高,

34、基本达到了对诗词的基本要求。再 者,里面的回文诗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变化,情节的发展。就拿林黛玉来说,我觉得当今社会正是缺少她这样的让人, 以前读的时候很不理解她,觉得她很小气,甚至有点过敏。但随着社会经历和专业的积淀,觉得他才是那种思想单纯, 善良的女子,小小年纪何必都想薛宝钗那样。当然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像她那样,但最起码我们还需要一点自己的本色 和单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微写作,关键在于如下几点:一是注意审题,有几 问,有无修辞、句式、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语言要简洁,观点要明确,注意直接入题,不必铺陈; 三是力求结构完整,运用如下的

35、结构方式,如前后照应式、篇末点题式、总分总式等;四是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受 文体的限制,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五是注意时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发挥和联 想;六是主题要观点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骚,符合主流思想意识;七是写作要有创新意识,体现个性特点。就本题来说,题干要求“以红楼梦为例,从饮食、建筑、诗词文化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带给你的审美 感受。不超过150字”,考生可以从“饮食、建筑、诗词文化”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红楼梦中的内容分析 这些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如“饮食”,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贾母地位至高无上。贾府的晨昏定省、人情 往来、大宴小宴、饮酒

36、赏花、看戏打牌,都得围绕着这位“老祖宗”进行,林黛玉这一顿饭,吃出了宗法家庭的规矩; 如“建筑”,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封建社会的秩序如出一辙:君臣、父子、夫妻泾渭分明,相互之间绝对不能逾越, 例如林黛玉是史太君的外孙女,是老祖宗的心头肉,但是她初次进贾府,也不能走正门,只能从西角门而进:王熙凤 到贾母房里去看黛玉,也只能是从后房进来。“角门”“后房”这些建筑称谓不同,象征的意义也各异,门的名称、 方向,房子的位置,这些都是封建时代等级秩序的象征,可以说展现出秩序之美。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8、边城:翠翠身世可怜,但她却乐观向上.其父母因为不是正经夫妇,所以注定了以悲剧了此一生.翠翠的父亲为

37、 了维护军人的尊严而自刎,其母也因“愿得一心人,自首不相离”的誓言而殉情,留下了稚幼的翠翠和“白发人送黑 发人”的老船夫,祖孙俩从此相依为命,守着青山绿水与一叶扁舟、一条黄狗愉快度日.贫困却也悠游自在,渡人过 河却不收取一分钱财,有时也会献上自己的茶水和草药,当真是安贫乐道,活的如神仙般自在.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 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麋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微写作,关键在于如下几点:一是注意审题,有几 问,有无修辞、句式、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语言要简洁,观点要明确,注意

38、直接入题,不必铺陈; 三是力求结构完整,运用如下的结构方式,如前后照应式、篇末点题式、总分总式等;四是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受 文体的限制,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五是注意时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发挥和联 想;六是主题要观点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骚,符合主流思想意识;七是写作要有创新意识,体现个性特点。就本题而言,考生需要对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有所了解,如书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如 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人物在生活中的表现;然后选出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次要人物,思考与之相关的情节,分析这一 情节中展现出的人物特点,最后对此做出评价。如边城里的主要人物是翠翠,次要人物

39、有翠翠的妈妈和爸爸,如 船总顺顺,如老人与海中主要人物是老人,次要人物有孩子,明确了人物之后还要思考相关的情节,如老人捕捉 马林鱼,与鲨鱼搏斗,如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等等;明确人物,分析情节之后,还要思考人物的表现,彰显出的精 神或者生活态度,并且做出恰当的评价。9、莫让文明染上仇恨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 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 相关微

40、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字眼层出不穷。I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 诚然,圆明园被焚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抢掠焚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是历史的伤 痕,而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面对文明与智慧的 消逝,我们不能抱有仇恨。诚然,勿忘国耻是每个国人的必修课程,然而面对声势浩大的舆论浪潮切不可丧失了理性,随波逐流催动恶性的 群体极端化。如若抱着“同态复仇”的心理“观赏”巴黎圣母院之

41、上的熊熊烈火,我们又与当年历史的罪人有何差异呢?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不是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拍手叫好,而是为了更好前行。雨果曾经痛斥英法联 军入侵中国,洗劫圆明园,今天,我们却借着消防安全问题在发泄仇恨,并名曰“铭记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不少 人的认知水平确实不如百年前的雨果。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落幕,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种巨大损失。余秋雨曾说过:”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 却绝不肯定迫害。”圆明园被焚毁和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的联系,仅仅在于他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承载文化艺术 的圣地,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教育是让我

42、们铭记历史,在人类无止境的纷争中寻找和平,教给我们要记住过往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用圆 明园发生的悲剧去痛斥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抓关键词、关键句等整体感知材料, 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材料围绕“巴黎圣母院失火事 件”记述了不同人的不同看法:有网友感到痛惜,认为这是欧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遭受的重大损失;也有网友认为之前 有些世界文化遗产损毁程度远超巴黎圣母院,但没有在全球范围引发程度如此之高的惋惜和痛心,这说明不同文明受 到的尊重和关

43、注处于不平等状态;还有网友拍手称快,称这场大火是“天道有轮回”,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 要求就此事件展开联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材料所给的三种看法是导引性质,可围绕它们写,也可 另辟蹊径。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看法并不都是合理的,第三种“拍手称快”,“天道有轮回”“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 报应”的行为和说法明显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色彩,考生要对这种看法进行批判,才是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参考立意:1 .巴黎圣母院大火,世间还有爱斯梅拉达吗?2 .痛心,世界文明的损失;.巴黎圣母院大火,不可“烧毁”理性;3 .狭隘的民族主义可休矣。4 、珍惜人类的文化遗产;、不能有狭隘的民族意识

44、;5 、牢记历史,继往开来。写作素材:1、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令很多中国人扼腕。少数人曾登临拜谒,还有少部分人读过雨果笔下的小说,更多人只停留 于“知道”,但不碍于其看到不可方物的历史文化遗存被顷刻烧毁,仍然会悲痛于衷,不可不谓之遗憾。相比于爆炸、 坍塌、掠夺,大火带来的绝望更为甚之。不管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圆明园、巴西博物馆,还是巴黎圣母院,大火将文 明付诸一炬,一张纸引燃另一张纸,一块琉璃融化另一款琉璃,就像熊熊燃烧的双子塔扼住了世界的咽喉,闪着火光 的塔尖也见证着遗址废墟的归零。2、当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即将成为塞纳河畔残缺的碎片,人们开始以想象得到的各种方式“挽留”这座世界遗迹:有人提起水枪

45、,有人拿起笔,有人举起手机,有人则双膝跪地,唱起了赞美诗。然而,伴随着,巴黎圣母院失火”登上微博热 搜的还有“火烧圆明园”。很多人把两者相提并论,由此幸灾乐祸,言之“报应”,甚至拍手称赞。3、由巴黎圣母院大火联想到圆明园,可以理解,缅怀圆明园、触景伤情也正常不过,毕竟雨果也谈论过火烧圆明园:“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但借此高呼因果报应 不免愚蠢,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是狭隘民族主义的爆发。抛开民族成见,不论圆明园,抑或巴黎圣母院,都是世界 人文交流的重要连接点,由全人类共享的艺术福祉,背后是人类不容忘却的历史、世界共同的文化记忆,给古老

46、文化 复兴留下基因。4、文物遭损,我们应该有足够磊落的气度和胸襟,与视圣母院为精神坐标的法国人感同身受,甚至为修复、保护这一全球共同珍视、守护的世界遗产出谋献策。在火光后的灰烬里,我们也应适当乐观,文明远不会就此结束。5、记住过去,走向未来。过去是一面镜子,映射着你的成功与失败;过去是一泓清水,无私的接纳着你的失败,并给你启迪、关怀与帮助;过去是一轮明月,永生不灭,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记住过去,你就拥有了丰富的经验, 深邃的眼光;记住过去,你就拥有了睿智的头脑,冷静而细腻的心;记住过去,你会发现拥有一双强有力的手在不断“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仍然无法完

47、全做到自给自足。国际贸易 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我国耕地占全球近10%、淡水资源占6%,却要养活 全球近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 级,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年消费 量的三分之二。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

48、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 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19年1月)材料二:“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 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 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时说。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就是说要减少新增建设占 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 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 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王立彬“农地农用”原则碰不得,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材料三: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科技对 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