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c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 (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4663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bic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 (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bbic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 (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bic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 (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bic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 (电力行业下游产业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整体需求分析:四大耗能产业为主要消费者从工业用电情况来看,工业用电量增速放缓,轻工业用电量增速继续明显低于重工业增速。2011年1-12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4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3.8%;轻工业用电量58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43%;重工业用电量28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1.38%。其中化工,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黑色金属为重工业的主要耗能产业,增速较快。其用电量超过重工业用电量的5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超过30%,是电力的主要消费产业。表1 2011年1-11月

2、全国主要工业用电量情况累计(万千瓦时)同比增长(%)占比(%)全社会用电量总计42835022111.85工业31546266712.0373.65轻工业529099679.1912.35重工业26255270012.6261.29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216821711.077.5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93350118.126.2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859124912.4411.34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227298910.347.53四大耗能产业13996595632.68数据来源:BBIC整理2012年,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经济增长稳定可期,但增速有小幅

3、下滑,保增长下的政策调控逐渐转向,利好相关行业发展;保障性住房、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仍是投资热点,减弱房地产投资下降的负面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持续,以及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对于机械、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的发展有帮助,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行业间增速有分化。总体来说,下游四大耗能产业的供需基本平衡,但是下游行业的产能扩张增速趋缓使得电力需求增速趋缓。二、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减弱,产能减速2011年,我国粗钢累计产量达到6.83亿吨,累计同比增长8.9%,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己经连年递增,产能过剩的压力十分明显,目下游行业需求不足,进一步增加了产能压力。从下游行业来看,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航运市

4、场持续低迷,进而影响我国造船业。2011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2%,而我国造船业70%以上的订单来自出口需求,主要客户为欧洲国家,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船舶订单大大减少,造船业的低迷打压了我国钢铁业的钢材需求。2011年的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同比增速明显低于上一年度。为治理道路拥堵北京实行摇号限购政策,随后贵阳市也出台限购政策,后期其他城市有可能相继进行限购来治理交通拥堵,限购政策对于汽车产销量的影响比较明显,2011年北京市汽车产量有六个月的单月同比增速为负值。后期宏观经济增速预期减缓,政府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政策,汽车市场下行可能性较大,从而降低了钢铁产品需求量。

5、受宏观经济及钢铁业下游行业需求不足影响,2011年12月份,钢材价格继续延续回落走势。具体来看,12月份,钢铁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12月份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速有所回升,钢铁生产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表观消费量有所回升,钢铁产品需求小幅增加;12月份我国钢铁出口量有所下降,钢铁行业需求的回升还有赖于全球宏观经济状况。对于钢材需求量较大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其低迷状态可能延续。为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从当前情况来看,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大范围降价的迹象,楼市的低迷使得钢铁市场的下游需求减弱,而钢铁企业寄予希望的保障房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日前也还没有定论,后

6、期房地产市场对于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综合来看,后期钢铁需求的复苏压力重重,而产能压力较大,钢铁业还将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表2 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主要钢铁产品月产量情况单位:万吨,%年份本月产量本月累计本月同比增长同比增长生铁2011年1月5216.35217.04.94.92011年2月5051.310267.610.08.92011年3月5474.715866.05.672011年4月5496.521427.17.77.32011年5月5457.326945.86.47.32011年6月5488.532457.811.68.42011年7月5506.237932

7、.717.39.62011年8月5394.643382.712.710.12011年9月5208.448551.715.710.42011年10月5100.353649.411.910.52011年11月4589.158239.20.39.42011年12月4800.962969.33.78.4粗钢2011年1月5987.15987.014.014.02011年2月5430.711417.89.712.62011年3月5941.816991.09.08.72011年4月5903.222971.17.18.32011年5月6024.529034.57.88.52011年6月5993.235054

8、.311.99.62011年7月5930.041036.415.510.32011年8月5875.246928.613.810.62011年9月5670.052573.016.510.72011年10月5467.358078.79.7011.12011年11月4988.363098.4-0.29.82011年12月5216.468326.50.78.9成品钢材2011年1月6733.16733.09.09.02011年2月6353.613086.717.414.52011年3月7602.220803.813.713.72011年4月7315.328067.18.312.62011年5月7637

9、.335865.810.612.32011年6月7872.743740.914.812.82011年7月7571.751400.914.913.02011年8月7700.059119.912.913.12011年9月7635.666728.918.813.92011年10月7306.974017.513.413.72011年11月7010.281014.27.813.12011年12月7106.788131.36.012.3数据来源:BBIC整理三、化工行业:需求增长乏力2011年下半年,国内外市场需求异常低迷,化工行业销售产值增速呈现加速回落的态势。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汽车、房地产

10、等市场相继陷入低迷,纺织、家电等相关行业增速持续放缓,对化工原料和制品需求有限,内需增长乏力;另一方面,受欧债危机不断深化等因素影响,欧美经济形势低迷,全球经济增长态势不明朗,导致国际市场拉动中国化工产品需求的后劲不足,外需大幅萎缩。4季度,化工行业销售产值17938.66亿元,同比增长27.59%,增速较3季度大幅回落10.84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BBIC整理图1 2009年-2011年11月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速情况受化工行业市场需求形势恶化影响,多数产品产量或增幅明显放缓,企业库存压力明显加大。其中,烧碱、纯碱、碳化钙、化肥等产品产量较3季度有所回落,硫酸、烧碱、纯碱、

11、电石、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轮胎外胎、化肥等产品产量增速较3季度有不同程度的放缓;浓硝酸、纯碱、电石、乙烯、合成树脂、化肥、磷肥、氮肥年末库存较2011年初分别增长34.7%、101.9%、59.0%、95.8%、35.4%、41.8%、62.6%、112.0%。此外,受欧债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4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滑,化工企业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在需求萎缩、库存高企、成本回落的形势下,4季度国内化工产品价格骤然下降,部分产品降价幅度超过20%,远高于生产成本下降幅度。再加上销售增速放缓的影响,4季度化工行业利润增速陡然下降。911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030.

12、75亿元,同比增长4.68%,增速较68月大幅下降47.05个百分点。展望2012年,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将面临诸多困难(如资金成本上升,煤、电、运等供应偏紧,资源利用率较低,国际经济复苏不明朗等),但支撑行业稳步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如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进行,汽车市场将小幅回暖,7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等)。因此,预计2012年化工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但增幅比2011年明显放缓,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预计2012年行业总产值达到7.8万亿元左右,比2011年增长18%20%。四、有色金属业:结构调整,控制产能过剩2011年以来,国内有色金属冶炼产品产量增幅放缓,与此同时稀有稀土

13、金属的战略地位上升明显,优势资源的价值正在发挥。四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同时,受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供给和需求增速双双放缓。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为3438.29万吨,同比增长9.82%,产量增幅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13.8%低4个百分点。2011年4季度,疲软的全球经济和持续恶化的欧债危机并未出现好转迹象,基本金属伦、沪两市价格出现一轮较为明显的下跌,其中铜价在10月份跌至年内最低;沪铝现货月铝价年底收于16080元/吨,较2010年底下跌了2.13%。整体来看,四季度基本有色金属价格在剧烈震荡中维持下跌态势。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继续快

14、速增长,以致有色金属产品全年进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出口额增幅快于进口额增幅,但进出口贸易逆差仍继续扩大。其中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量出现大幅攀升,12月份进口量达50.89万吨,创下单月进口量历史记录;随着沪伦比价的缩小,未锻造铝及铝材进口也在11月、12月连续出现了快速增长。根据新出台的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要达到10%,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控制金属产量的过快增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作为“十二五”的第一年,2011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总产量增速明显超过了8%的水平,预计2012年压缩产量、推动结构调整将是有

15、色金属行业发展的重点。在全球经济下行和国内抑制通胀加快转型的情况下,2012年一季度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可能下降。2012年一季度甚至到上半年有色金属价格将维持2011年四季度以来上下震荡的格局,下半年有可能回升,年均价格可能略低十2011年的年均水平;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效益的增幅将会明显回落,第一季度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有色金属产品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难度加大,出口额增幅明显回落。五、建材行业:控制产能过剩(一)行业总体情况总量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建材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比2010年增加1.6个百分点。水泥生产20.9亿吨,同比增长11.7。

16、平板玻璃生产7.9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4。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总产值3861亿元,同比增长32.2。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建材行业全年产销率为97.8,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增幅比2010年回落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33780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利税4225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利润总额2798亿元,同比增长45.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2011年,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78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速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制造业下降8.3,水泥制品、玻纤增强塑料制品、防水材料、石材等新兴建材产品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值。进出口同步

17、增长。1-12月,建材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其中:进口额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8.3,出口额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专用机械、特种玻璃、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石材制品等较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出口额增长明显快于出口量增长。回眸2011年,建材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产能过快增长势头难以抑制,受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拉动的影响,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在局部地区投资增长仍然较快。二是淘汰落后难度依然很大,受局部地区需求增长和等量或减量置换落后产能政策落实机制滞后的叠加影响,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落后产能置换较慢。三是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压力巨大,水泥等行业产品产量仍在持续增长,氮氧化物减排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经济适用的脱硝技术开发推广缓慢。(二)2012年发展趋势展望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预计2012年建材工业将继续保持产销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12年水泥产量增速有望降到10以内,平板玻璃产量增速有望降到10左右。但随着一批新改建项目投产,平板玻璃等产品产能过剩恐将加剧。撰写报告单位:锦秋财智咨询 、咨询电话:010-829612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