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54-2022 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辽宁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946053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7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3654-2022 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辽宁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21∕T 3654-2022 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辽宁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1∕T 3654-2022 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辽宁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T 3654-2022 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辽宁省).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03.200 CCS Y 00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3654-2022 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 Research travel base(camp)service and management standards 20221130 发布 202212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6542022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5 基地类型.2 6 基本条件.2 6.1 资质条件.3 6.2 场所条件.3 6.3 人员要求.3 6.4 环境与卫生条件.3 7 服务内容与要求.4 7.1 教学

2、服务.4 7.2 场馆服务.4 7.3 游览服务.4 7.4 体验服务.4 7.5 餐饮服务.4 7.6 交通服务.5 7.7 住宿服务.5 7.8 气象服务.5 8 教育与体验.5 8.1 课程要求.5 8.2 课程体系.6 8.3 课程研发流程.6 8.4 质量评估.6 9 安全保障.6 9.1 安全设施.6 9.2 安全培训.7 9.3 应急管理.7 9.4 医疗服务.7 DB21/T 36542022 II 9.5 保险保障.7 10 评价与改进.7 10.1 评价实施.7 10.2 服务改进.7 参考文献.8 DB21/T 3654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

3、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元方智库公共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沐航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盘锦市大洼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淮、王英杰、宋晓楠、陈凯宏、张福龙、孙玉红、王国军。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 45-1

4、1 号),联系电话:024-24842505。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上海元方智库公共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 222 号力宝广场 1905 室),联系电话:13190320277。DB21/T 36542022 1 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研学旅行基(营)地服务与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基地类型、基本条件、服务内容与要求、教育与体验、安全保障、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对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研学旅行基(营)地的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5、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1 部分:通用符号 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范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31710.3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第 3 部分:帐篷露营地 GB 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 37488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LB/T 025 风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服务设施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6、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研学旅行 study travel 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3.2 研学旅行基地 study travel base 具有独特的研学旅行资源及课程、专业的运营团队及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能够满足中小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需求的研学旅行场所。3.3 研学旅行营地 study travel camp 自身或周边拥有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必备的配套设施,具有独特的研学旅行资源、专业的运营团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学

7、生提供良好的游览、学习、实践、体验等活动的场所。DB21/T 36542022 2 3.4 研学旅行指导师 study travel tutor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制定或实施研学课程,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3.5 研学旅行课程 study travel course 专门为研学旅行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课程评价四大要素在内的,具有体验性、参与性和主题性的实践教育活动。3.6 安全员 safety inspector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专门负责安全防控的工作人员。3.7 研学解说大纲 study travel explanation outline 经

8、系统编排,且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逻辑性的课程内容要点,包括但不限于故事背景、时间跨度、人物介绍、关系介绍等。4 总体要求 4.1 研学旅行活动应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研学内容应注重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以提升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爱科学的意识为总体目标。4.2 研学旅行基(营)地应遵循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4.3 研学旅行基(营)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至少应具备基础设备、安全管理、研学课程、专业人员、服务质量五要素。4.4 研学旅行基(营)地应具有教育、生活等功能,满足研学旅行活动需求。4.5 研学旅行基(营)地应设立研学旅行管理部门,对研学旅行活动统筹管理。4.6 研学旅行基

9、(营)地应与专(兼)职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定期开展专业岗位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岗位业务知识和技能。4.7 研学旅行基(营)地信息发布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原则,建立信息发布机制。5 基地类型 研学旅行基(营)地根据功能可分为自然地理类、人文历史类、科技体验类。注:自然地理类:依托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区等天然景观和人文地理环境,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从中培育科学精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素养。人文历史类:依托历史遗迹、革命遗址、国家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

10、物馆、纪念馆、文艺展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集聚地等人文遗产,欣赏、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学智慧、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特色、传统科技工艺创造、历史名人名事声誉等,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社会责任感等素养。科技体验类:依托科技馆、科技活动、科研机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团队拓展基地等场所,通过参观、培训、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职业体验、体育培训等形式,培育学生自我发展、勇于创新、健康生活、团队合作等素养。6 基本条件 DB21/T 36542022 3 6.1 资质条件 6.1.1 具备法人资质。6.1.2 取得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公安、消防等行

11、政部门颁发的许可经营证照。6.1.3 具备与所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相应的经营资质和服务能力。6.1.4 正式经营 1 年以上,且 1 年以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6.2 场所条件 6.2.1 规模适当,容量应满足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需求,自身或合作单位能够保证学生的就餐、住宿。6.2.2 研学旅行基(营)地内水、电、气、油、压力容器、管线等设施设备安全有效运行。6.2.3 基(营)地内医疗保障、通讯、无线网络等配套设施齐全,运行正常。6.2.4 研学旅行基(营)地自有食宿接待设施及服务的,餐宿场所宜在 1 公里以内。需协调周边场所提供食宿接待服务的,餐宿场所宜在 5 公里以内。6.2.5 研学基(营)地

12、宜在辖区内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但不限无障碍出入口、平坡出入口、轮椅回转空间、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楼梯、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等。6.2.6 应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残疾人通道等设施损毁的,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做好指引,同时上报维修。6.3 人员要求 6.3.1 专业人员要求 6.3.1.1 宜配备具有国家导游资格证书或经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6.3.1.2 宜成立课程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具有跨学科性,人员保持稳定。6.3.1.3 宜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备数量适宜的专兼职研学旅行指导师,根据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在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提供研学旅行教育服务。6.3.1

13、.4 宜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员,负责落实研学旅行过程中严格督查各项安全隐患,随时强调安全准则,加强管控,防微杜渐,消除安全隐患。6.3.1.5 宜配备专兼职医护人员,负责研学旅行基(营)地内突发性伤、病患者的救治工作。6.3.2 服务人员要求 6.3.2.1 应配备数量相适宜的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安全巡查,维护场所秩序。6.3.2.2 自有餐食接待设施及服务的研学旅行基(营)地,应配备数量相适宜的专职厨师,负责提供所需餐食,并保证饮食安全。应配备数量相适宜的餐饮服务人员,负责清理就餐场所的卫生和解决学生就餐过程中的问题。6.3.2.3 自有住宿接待设施及服务的研学旅行营地,应配备数量相适宜的客房服

14、务人员,负责住宿接待、客房卫生清洁等工作。6.3.2.4 应配备数量相适宜的保洁服务人员,负责研学旅行基(营)地内的卫生清洁工作。6.3.2.5 应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与灾害应急常识,熟悉研学旅行基(营)地内的医疗服务点、紧急避险通道、安全疏散通道等。6.3.2.6 应具备遇突发情况能够自救和帮助学生进行避险逃离的能力。6.4 环境与卫生条件 6.4.1 研学旅行基(营)地内标志规范、醒目,标识设置符合 GB 2894 和 GB/T 10001.1 的规定。6.4.2 研学旅行基(营)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T 18883 的规定,声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6 的规定。DB21/T 36

15、542022 4 6.4.3 污水排放应符合 GB 8978 的规定。6.4.4 厕所应符合 GB/T 18973 的规定,质量类别宜达到类及以上。6.4.5 垃圾桶数量与布局合理,标识明显,分类设置。垃圾及时清扫,无堆积、无污染。6.4.6 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采取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措施。7 服务内容与要求 7.1 教学服务 7.1.1 应根据不同学段、不同主题,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安排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和学生教学手册。7.1.2 应围绕研学主题和自身资源条件制定教育、游览、体验、实践等课程。7.1.3 应根据各学段学生及不同研学教育主题配备相应的研学场地和演示、体验、实践的设

16、施。7.1.4 应配备研学旅行活动中所需各类教学辅助设备、器材器具。7.2 场馆服务 7.2.1 讲解服务 7.2.1.1 应提供多种形式的讲解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讲解员讲解、电子讲解和专题解说等。7.2.1.2 讲解员讲解应符合 GB/T 15971 的规定。7.2.1.3 讲解内容应符合研学旅行课程主题。7.2.2 展陈服务 7.2.2.1 展陈应史实清晰,表达方式多样,主题突出,教育性强。7.2.2.2 展陈设置应符合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发展过程等逻辑,内容完整。7.2.2.3 围绕展陈主题选择展品,定期对展品进行调整、补充。7.3 游览服务 7.3.1 导览服务 7.3.1.1 应

17、提供全景、线路、景物、位置等图示服务。7.3.1.2 应提供位置合理、导向清晰的参观、游览线路。7.3.2 拓展服务 7.3.2.1 应具备能满足研学旅行活动的拓展场地和拓展设备。7.3.2.2 应配备专业人员、应急保障人员,明确安全职责。7.3.2.3 拓展项目设施设备需定期维护、检修。7.4 体验服务 7.4.1 应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教育主题设置体验项目。7.4.2 宜将历史场景活化展现,打造具有外在视觉观感的历史情景及沉浸式体验项目。7.4.3 应开展在生活中教育,在体验中学习的实践体验项目。7.4.4 宜开设符合当地民俗、民风文化特色的兴趣体验项目。7.5 餐饮服务 7.5.1 餐厅选

18、址应科学,且满足接待要求。DB21/T 36542022 5 7.5.2 餐饮服务人员应定期体检,并持健康证上岗。7.5.3 宜选用安全不易碎的餐具,规范对开水的使用,避免烫伤。7.5.4 应做好餐时巡查,确保餐饮服务质量及用餐环境安全。7.5.5 应注意中小学生对餐饮的特殊需求和营养的均衡搭配。7.5.6 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餐饮习惯,并提供相关服务。7.5.7 应按规定做好食品留样备查。7.5.8 餐厅卫生应符合 GB 37487 和 GB 37488 的规定。7.5.9 餐厅饮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7.6 交通服务 7.6.1 道路交通应安全通畅,方便游览与集散。7.6.2

19、停车场、游步道等旅游交通应符合 LB/T 025 的规定。7.7 住宿服务 研学旅行营地提供住宿服务应符合以下要求:a)住宿场地应选址科学,布局合理,便于集中管理;b)应有住宿服务安全防控专项管理制度;c)应对住宿场所进行安全排查,如门窗、电器、消防设施设备等;d)住宿场地应便于交通工具安全进出、停靠;e)应对学生讲解入住注意事项及住宿安全知识,带领学生熟悉逃生通道;f)应设有专门学生宿舍,配备宿舍管理人员,男女宿舍分片管理,确保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g)严禁与此次研学旅行无关的人员进入学生住宿区域;h)洗浴卫生应符合 GB 37489.4 的规定;i)选择露营营地的,还应符合以下要求:符合 G

20、B/T 31710.3 的要求;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露营地进行安全评估,并充分评价露营接待条件、周边环境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的影响。7.8 气象服务 应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向学生提供天气预报、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及景观预报。8 教育与体验 8.1 课程要求 8.1.1 应基于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 号)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内容相衔接、学习目标明确、主题特色鲜明、富有教育功能的课程。8.1.2 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设计内容编排合理,教育性、实践性强的教学手册。

21、8.1.3 研学解说大纲应结合教育主题,凸显自身的资源或文化特色。8.1.4 应保证研学旅行教育课程的每日总体时长,其中:a)小学阶段宜不少于 60 分钟;b)初中阶段宜不少于 90 分钟;DB21/T 36542022 6 c)高中阶段宜不少于 120 分钟。8.2 课程体系 8.2.1 研学旅行基(营)地课程宜以科技、文化、劳动、地理、历史、革命教育、体育、生物、影视、动漫、探秘、拓展等特色为主题,且至少具备一个主题。8.2.2 宜开展以下能力培养的课程:a)以培养学生体能和生存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如徒步、露营、拓展、生存与自救训练等;b)以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如综合

22、实践、生活体验训练、内务整理、手工制作等项目;c)弘扬历史文化或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俗文化为主要目的,如各类参观、游览、讲座、诵读、阅读等;d)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纪律约束能力为主要目的,如思想品德养成教育活动以及团队游戏、情感互动、才艺展示等;e)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如游览自然生态景观、实验室、博物馆、科研机构等。8.2.3 课程体系设计宜科学、完整、丰富,教学手册、解说词内容规范,符合相关要求。8.3 课程研发流程 课程研发流程宜包括需求分析、明确课程主题、撰写课程方案、推演优化、制定实施方案、编制研学旅行手册。具体要求如下:a)需求分析:汇总、分析服务对象提

23、出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目标、主题、出行日期、学段、人数等;b)明确课程主题:结合需求分析的结果和自身课程资源条件,明确课程主题;c)撰写课程方案:根据课程主题,撰写可操作、可执行、可评价的课程方案;d)推演优化:课程方案研发完成后,应采用多种方式对课程方案进行测试优化;e)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方案,落实住宿、餐饮、体验活动、课程探究等研学旅行服务供应保障;f)编制研学旅行手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研学旅行基(营)地介绍、课程介绍、注意事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等。8.4 质量评估 8.4.1 应建立研学课程的质量评估制度,反映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8.4

24、.2 应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测评,包括但不限于以问卷等方式征求学生家长及带队教师对研学课程的评价,以填写评分表等方式收集学生对研学课程的评价等。8.4.3 应对研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调整研学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研学课程不断完善提升的机制。9 安全保障 9.1 安全设施 9.1.1 安全设施配置齐全,包括:流量监控、应急照明灯、应急工具、应急设备和处置设施。9.1.2 安全标识醒目,包括:疏散通道、安全提示和指引标识等。DB21/T 36542022 7 9.1.3 应配备消防栓、灭火器、逃生锤等消防设备,保证防火设备齐备、有效。9.1.4 应设有安全和紧急避险通道,配置警戒设施

25、。9.1.5 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消防安全标识完整、清晰。9.1.6 危险地带(如临水、交通沿线)应设置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9.1.7 在出入口等主要通道和场所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录像监控,保证电子监控系统健全、有效,影像资料注意保存。9.2 安全培训 9.2.1 应定期对研学旅行基(营)地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职责与要求、应急处置规范与流程、安全防护、急救及护理技术等。9.2.2 应有针对性地对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师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安全常识、自救和互救知识等。9.3 应急管理 9.3.1 应与当地公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9.3.2 应建

26、立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并保留实施记录。9.3.3 应建立应急事件响应机制,规范应急处置流程,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工具。9.4 医疗服务 9.4.1 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和急救药品,与就近医疗救助场所建立联动机制。9.4.2 应妥善保管学生在研学旅行期间的就诊医疗记录,并将就诊记录复印件转交教师或家长。9.5 保险保障 9.5.1 宜根据自身需求,购买相应保险。9.5.2 宜根据不同的研学活动需求,建议或协助学生购买相关保险。10 评价与改进 10.1 评价实施 研学旅行基(营)地宜在每次研学旅行结束后,开展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

27、为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学生家长及带队教师。满意度调查重点从课程设计、课程体验、场馆服务、游览服务、配套服务等方面复盘本次研学旅行,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科学研判存在问题。10.2 服务改进 研学旅行基(营)地应建立研学旅行质量信息反馈汇总与分析机制,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反馈,找准问题原因,总结开展研学旅行服务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整改方案,持续改进研学旅行服务质量。DB21/T 36542022 8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2 号)2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 号)3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辽政办发2021)4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