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公共选择理论.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44735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4公共选择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ch4公共选择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4公共选择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4公共选择理论.ppt(7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一、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二、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三、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四、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五、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六、六、政治经济周期的怪圈政治经济周期的怪圈1 1PublicChoiceTheoryWhyHowCollectiveactionBureaucracy:GovernmentfailureParadoxofVoteCitizen:ratio

2、nalignoranceLegislature:votetradeParty:mediantheoremGovernment:politicalbusinesscycleRulePublicgoods-state2 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比较项目比较项目私人选择私人选择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相相同同选择选择主体主体个人个人个人个人选择目的选择目的增进个人福利增进个人福利增进个人福利增进个人福利区区别别选择对象选择对象私人事物私人事物集体集体/公共事物公共事物个人影响个人影响力力个人单独决定个人单独决定个人选择

3、个人选择=个人个人利益利益个人无法单独决定个人无法单独决定个人选择个人选择?=个人利个人利益益实现途径实现途径市场市场非市场(选举)非市场(选举)0.1.1 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异同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异同3 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方法论视角方法论视角布坎南:布坎南:“有关政治的经济学理论有关政治的经济学理论”(theeconomictheoryofpolitics)“新新政政治治经经济济学学”(thenewpoliticaleconomy)缪勒缪勒(D.Muelle

4、r):“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non-marketdecision-making)是经济学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是经济学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s to politicalscience)4 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1.3 公共选择理论的别称公共选择理论的别称publicchoicetheory:布坎南,弗吉尼亚学派rationalchoice:强调研究视角和方法collectivechoice/actiontheory:奥尔

5、森集体行动逻辑socialchoicetheory:阿罗,社会福利函数publicgoodstheory:萨缪尔森,公共物品与国家positivepoliticaleconomics:实证、跨学科研究5 5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2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阶段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阶段0.2.1渊源:20c40s末以前0.2.2创立:20c40s末70s初0.2.3平稳发展:70s初86年0.2.4进入主流:86年至今6 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

6、m mi ic cs s0.2.1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原因公共选择理论产生原因(经济学家关注政治问题的原因)(经济学家关注政治问题的原因)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失灵、国家干预不断加强是经济学家研究政治问题的客观的、根本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重商主义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因素:由经济发展外在变量内在变量7 7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2.1 公共选择理论渊源公共选择理论渊源18世纪欧洲数学家对“投票悖论”的研究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cksell,1896

7、)对公共财政的研究;意大利经济学中的公共财政学派20c初经济学家对政治问题研究(HaroldHotellingandJosephSchumpeter)8 8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2.2 公共选择理论创立公共选择理论创立布莱克(DuncanBlack,1948)“OntheRationaleofgroupDecisionMaking”,”TheDecisionofaCommitteeUsingaSpecialMajority.”TheTheoryofCommitteeandElections,1958布

8、坎南(JamesBuchanan,1949)Thepuretheoryofgovernmentfailure:asuggestedapproach阿罗(KennethArrow,1951)socialchoiceandindividualvalues唐斯(AnthonyDowns,1957)AnEconomicTheoryofDemocracy布坎南、图洛克(J.BuchananandG.Tullock,1963)TheCalculusofConsent:LogicalFoundationsofConstitutionalDemocracy赖克(WilliamRiker,1963)TheThe

9、oryofPoliticalCoalitions奥尔森(MancurOlson,1965)TheLogicofCollectiveActions尼斯坎南(WilliamNiskanan,1971)BureaucracyandRepresentativeGovernment9 9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2.30.2.3 公共选择理论进入主流公共选择理论进入主流(8686年以后)年以后)进入学术界主流跨学科特色更趋明显有关PCT的批评与争论激增1010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10、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3.1 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方法论方法论A个人主义视角:经济人假设B经济学方法论:政治的市场化隐喻(marketmetaphor)C数学工具:博弈论(gametheory)111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A.个人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方法论从个体而非群体利益的视角出发观察政治现象;政治领域个体等同经济市场中的个体经济人假设121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11、 s委托(选票)政策(产品)选民(消费者)政治家(企业家)B.政治的市场化隐喻政治的市场化隐喻131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C.C.博弈论博弈论概念发展历史基本术语主要类型主要博弈模型141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a.a.博弈论定义博弈论定义是一种有关决策的理论。它研究的是决策主体的选择行为发生相互作用的决策问题,即:博弈结果取决于博弈各方(参与者)选择的相互作用,适用于一切人类通过策略进行对抗或合作的行为。1515

1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b b 博弈论的发展历史博弈论的发展历史40s博弈论创立时期:标志:1944年NeumannmorgensternGameTheoryandEconomicBehavior50s合作博弈研究达顶峰,非合作博弈创立60s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研究70s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模型大量提出80s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90s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者,Nash(纳什)、Selten(塞尔顿)、Harsany(海萨尼)161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

13、o on no om mi ic cs s智猪博弈智猪博弈(boxed pigs)已知:按一次纽,食槽进食10单位;按纽成本:大猪:1分钟,2单位成本;小猪:2分钟,2单位成本;吃食速度:大猪:2单位/分钟,小猪:1单位/分钟;小猪小猪按按等等大猪大猪按按(7,3)(6,4)等等(8,2)(0,0)1717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c c 博弈论基本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博弈者博弈者player行动行动action策略策略strategy劣策略劣策略dominatedstrategy占优策略占优策略dominan

14、tstrategy选择选择alterative支付支付payment/payoff矩阵矩阵matrix讨价还价讨价还价bargain信息信息information沟通沟通communication结果结果outcome均衡均衡equilibrium解解solution1818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d.博弈类型(博弈类型()-单一标准分类单一标准分类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博弈类型博弈类型参加人数参加人数一人、两人、多人一人、两人、多人博弈次数博弈次数一次性、重复性一次性、重复性行动顺序行动顺序静态、动态静态、动态

15、采取策略采取策略合作、非合作、混合合作、非合作、混合博弈结果博弈结果零和、常和(正和、负和)零和、常和(正和、负和)拥有信息拥有信息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结果产生的概率结果产生的概率确定性、风险性确定性、风险性1919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d.博弈类型(博弈类型()-多标准分类多标准分类一人两人一次性静态合作零和完全信息多人重复性动态非合作非零和非完全信息两人零和合作完全信息博弈两人非零和非合作非完全信息博弈2020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16、 on no om mi ic cs s常用博弈论的三种类型常用博弈论的三种类型纯冲突式博弈:(零和或常和博弈)纯合作式博弈:(正和或负和)混合动机博弈(mixedgame)(变量总和博弈)212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A.W.Tucker(1950)用形象故事说明Flood等人提出的策略矩阵模型,并为其命名。囚囚犯犯甲甲坦坦白白抵抵赖赖囚囚犯犯乙乙坦坦白白5、50、10抵抵赖赖10、03、3囚徒困境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对每一囚犯而言:坦白(5,0),抵赖(10,3),最佳选择

17、:坦白如双双坦白,得结果(5,5),次佳;个人理性集体理性222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影响博弈结果的主要因素影响博弈结果的主要因素 博弈的次数博弈的人数博弈各方沟通状况232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懦夫博弈懦夫博弈(chicken game)两人狭路相逢,各有进退两种选择;该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如果一方进,另一方的最优策略为退,如A进,B(-3,0)退好;B进,A为(-3,0),也是退好。结果矩阵为:ba进进退退进

18、进(-3,-3)(2,0)退退(0,2)(0,0)242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3.2 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结论结论不再浪漫的政治,新保守主义理论基础(politicswithoutromance)a政治主体:经济人假设b选举:投票悖论对多数民主的质疑c立法:选票交易d行政:政府失灵、政治景气循环e国家:集体行动的困境2525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上保守主义政治上保守主义反对政府干预反对政府干

19、预MoreharmthangoodBegintoosoon,dotoomuch,continuedtolongofthebusy(politicalactivists)Govtbythepeoplethebossy(governmentmanagers)forthebully(lobbyingactivists)262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4 学习公共选择理论的意义学习公共选择理论的意义0.4.1科学地研究政治0.4.2了解政治过程的问题所在0.4.3换个视角研究中国政治2727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

20、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科学地研究科学地研究”的含义的含义科学地研究含义:自然科学化、硬科学化科学的标准:发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果关系,获得objectivepoliticalknowledge科学研究的具体要求:结论是确定的结果可无限次重复结论经得起反证科学研究的三步骤:认识:understanding解释:explanation预测:prospect2828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

21、存在的问题(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非科学性,具体表现:问题描述不清实验数据不足结论缺乏一般性理论色彩薄弱2929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4.2 0.4.2 了解政治过程的问题所在了解政治过程的问题所在公共选择理论揭示的政治过程存在的问题:投票悖论,多数循环选票交易政府失灵(规模、效率、腐败)政治景气循环公共物品与集体行动的困境3030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公共选择理论激发我们对政治学本质问题公共

22、选择理论激发我们对政治学本质问题的思考的思考我们都是什么样的人?(经济人假设)我们为什么会在一起?(公共选择原因)我们在一起存在的问题?(集体行动的逻辑/困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回归市场自由主义)313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0.4.3 0.4.3 换个视角研究中国政治换个视角研究中国政治该理论对中国政治研究的适用性(邹谠):中国公有制具有最多的公共物品中国革命是最大的集体行动中国人习惯零和(全输全赢)博弈323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23、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桥梁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相对独立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相对独立生产者、消费着需求与供给个人经济人经济学政府、国家权力集体(机构)政治人政治学该领域行为主题核心问题分析单位对人的假设333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桥梁公共选择理论之前经济学家对政治活动的认识。公共选择理论之前经济学家对政治活动的认识。另一套规则。凯恩斯国家干预的前提以及研究的另一套规则。凯恩斯国家干预的前提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侧重点。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个人主

24、义方法研究集体个人主义方法研究集体行为。行为。经济人也是理性人:权衡一系列选择值时,常常经济人也是理性人:权衡一系列选择值时,常常取决于个人意志;按自己的意愿排列众多选择值取决于个人意志;按自己的意愿排列众多选择值排序;依据自己的选择顺序以此类推;从可能的排序;依据自己的选择顺序以此类推;从可能的选择值中甄选出中意度最高的;在面临相同值的选择值中甄选出中意度最高的;在面临相同值的情况下,经常不分彼此全部抉择。情况下,经常不分彼此全部抉择。343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前提:经济人假设

25、前提:经济人假设切入点: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划分切入点: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划分理论特点理论特点:不在于作出价值判断:不在于作出价值判断实质: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实质: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交易概念交易概念的运用的运用3535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前提:经济人假设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最大化。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政府

26、)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是是“经济人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363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切入点:决策环境的划分决策环境决策环境市场环境市场环境非市场环境非市场环境价格反映偏好价格反映偏好企业提供私人产品企业提供私人产品投票反映偏好投票反映偏好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企业企业个

27、人个人政府政府选民选民3737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内容媒体杠杆主体动力经济市场物物交换(商品)钞票价格(等价交换、平等自愿)个人之间可进行的简单交易(个人、厂商)个人利益最大化政治市场参与者公共承认的公共产品的成本(政策、法律制度)选票规则(不平等性和强制性服从与统治)个人或集体之间进行的复杂交易(政客、组织)3838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Alan Peacock

28、)皮科克初级政治市场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政策供给市场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政策执行市场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选民向政府纳税3939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理论特点公共选择理论不在于研究选择的好坏,而公共选择理论不在于研究选择的好坏,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选择那样。不是选择那样。没有价值观念的判断,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没有价值观念的判断,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总结。总结。4040行行政政管

29、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交易概念的运用选择选择交换交换交易交易在公共经济学看来,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交换。在公共经济学看来,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交换。交易指经济人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发,在经济交易指经济人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发,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自愿交换,从而得到个人利益最大主体之间进行自愿交换,从而得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化的实现。交易的本质是帕累托改善过程,交易的结果是帕交易的本质是帕累托改善过程,交易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实现。累托最优的实现。交易的分类交易的分类414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

30、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交易的分类简单交易:简单交易:基本的直接的交换,一对一的银货两讫。基本的直接的交换,一对一的银货两讫。复杂交易:复杂交易:多个经济主体之间多重交换。政治决策过多个经济主体之间多重交换。政治决策过程即是多个程即是多个“经济人经济人”相互交易的过程。相互交易的过程。424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投票的定义投票的定义投票中的个人偏好投票中的个人偏好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的转变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的转变投票规则的原则投票规则的原则

31、投票的悖论投票的悖论阿罗不可能定律阿罗不可能定律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定理434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投票的定义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是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是现有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现有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改善其处境(提高福利)。票来改善其处境(提高福利)。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

32、点。示。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受个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444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投票中的个人偏好隐瞒个人偏好(对公共产品成本负担的恐惧)隐瞒个人偏好(对公共产品成本负担的恐惧)策略性投票策略性投票无意参加投票无意参加投票偏好显示程度差异偏好显示程度差异4545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个人偏

33、好向社会偏好的转变多数决策的过程多数决策的过程投票加总即是个人偏好加总投票加总即是个人偏好加总全体一致全体一致(公平但缺乏效率)(公平但缺乏效率)加总的方法加总的方法三分之二多数三分之二多数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有效率但缺乏公平)(有效率但缺乏公平)简单多数简单多数464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投票规则的原则肯尼斯阿罗(KJ Arrow)理性原则:备选项的可比性和可逆性备选项的可比性和可逆性帕累托原则:对现有状态的改善对现有状态的改善独立原则: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非限制原则:按个人意愿自由

34、选择,不设禁区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区非独裁原则: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社会的可能性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社会的可能性4747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投票的悖论在有在有二个以上备选方案时,会出现循环二个以上备选方案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投票,无胜出者。三个人的偏好显示三个人的偏好显示第一选择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第三选择甲甲乙乙丙丙计计汽汽电电汽汽电电计计电电计计汽汽4848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

35、单峰与多峰对对阿罗五原则的修正,主要是对第四原则阿罗五原则的修正,主要是对第四原则的修正,对投票者的选择进行限制。的修正,对投票者的选择进行限制。单峰偏好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多峰偏好多峰偏好导致投票悖论多峰偏好导致投票悖论变多峰为单峰变多峰为单峰消除投票悖论消除投票悖论4949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单峰偏好示意图效效效效效效用用用用用用值值值值值值0123备选方案备选方案0123备选方案备选方案0123备选方案备选方案5050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36、 om mi ic cs s多峰偏好示意图效效用用值值0123备选方备选方案案515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多峰导致投票悖论示意图排排序序第一选择第一选择丙丙第二选择第二选择乙乙第三选择第三选择甲甲计计汽汽电电525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三个人的偏好显示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甲计汽电乙汽电计丙电计汽535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37、 s解决投票悖论示意图排排序序第一选择第一选择丙丙第二选择第二选择乙乙第三选择第三选择甲甲计计汽汽电电545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阿罗不可能定律满足一切民主要求而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满足一切民主要求而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单峰和多峰投票之间的矛盾证实了民主政单峰和多峰投票之间的矛盾证实了民主政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环投票,要么多数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环投票,要么多数人暴政,要么进行投票交易。人暴政,要么进行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包括互投赞成票和操纵投票,结投票交易包括

38、互投赞成票和操纵投票,结果是选民利益受损,全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果是选民利益受损,全社会福利水平下降。5555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指处在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中位选民指处在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间状态的投票者。中位选民所选择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往往是中位选民所选择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往往是多数决策机制下可能得出的多数决策机制下可能得出的政治均衡政治均衡。中位选民并非一定是中产阶级中位选民并非一定是中产阶级。565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39、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均衡在一个社会里按一定规则就公共产品在一个社会里按一定规则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成本分摊(税收)达成的供给量及相应的成本分摊(税收)达成协议。协议。5757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两党争夺中位选民示意图5858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定义:定义:具有同样偏好的个人群体。具有同样偏好的个人群体。形成的必然性形成的必然性发挥作用的途径发挥

40、作用的途径利益集团内部关系利益集团内部关系利益集团与寻租利益集团与寻租5959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形成的必然性降低信息成本降低信息成本增强偏好显示的稳定性增强偏好显示的稳定性提高投票交易中的效率提高投票交易中的效率6060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利益集团发挥作用的途径争取代表公共利益的议员群体和集团争取代表公共利益的议员群体和集团与立法机构联系与立法机构联系直接参与立法程序直接参与立法程序在投票中争取多数选民在投票中

41、争取多数选民充任民意代表充任民意代表与行政机构联系与行政机构联系控制有关部门的官员人选控制有关部门的官员人选参与法律制定的前期工作参与法律制定的前期工作616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利益集团内部关系(成本收益法则)相容性利益集团:一个人的收益不影响同一集团中他人的收益一个人的收益不影响同一集团中他人的收益排它性利益集团:个人收益的获得会影响同一个人收益的获得会影响同一集团中他人的收益集团中他人的收益个人对利益集团的参与和退出:收益大于成本收益大于成本进入进入收益小于成本收益小于成本退出退出集团内个人收益与

42、集团规模: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正比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正比扩大扩大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反比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反比缩小缩小626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利益集团与寻租寻租:寻租: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己谋利的行为。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标的利益集团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标的利益集团(如环保、动植物保护组织等)(如环保、动植物保护组织等)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以福利再分配为目标的利益集团以福利再分配为目标的利益集团(如行业协会、工会等。在再分配性

43、公(如行业协会、工会等。在再分配性公共决策中取得或保护其垄断地位)共决策中取得或保护其垄断地位)636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寻租示意图价格价格GPmRLPc边际成本边际成本0数量数量自由竞争条件下价格会平衡供需关系自由竞争条件下价格会平衡供需关系垄断条件下生产者以垄断价格获得租金垄断条件下生产者以垄断价格获得租金646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寻租成本取得和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取得和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政府部门为这类支出

44、作出的反应政府部门为这类支出作出的反应寻租行为引起第三方行为扭曲的支出寻租行为引起第三方行为扭曲的支出6565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政治家与官僚政治家与官僚官僚的作用官僚的作用官僚的特征官僚的特征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666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家与官僚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组成包括: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组成包括:政治家:政治家:通过选举获得职

45、位,经常更换,与通过选举获得职位,经常更换,与 选举周期相关,对选民负责。选举周期相关,对选民负责。文文 官:官:凭借技术受到雇佣,基本上终身,凭借技术受到雇佣,基本上终身,(官僚)(官僚)与政治波动无关,只对上级负责与政治波动无关,只对上级负责。6767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官僚的作用文官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公共产品文官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维护者。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维护者。向政治家提供信息和选择方案向政治家提供信息和选择方案 执行政治家的决策,保证公共产品的供执行政治家的决策,

46、保证公共产品的供 给维护自身利益给维护自身利益6868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官僚的特征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非利润化:只保证供给,不计利润只保证供给,不计利润缺乏敏感性:对公共产品的评价非市场化对公共产品的评价非市场化个人影响力较大:政府信息不公开政府信息不公开6969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

47、争夺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 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 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还 价的预算建议价的预算建议官僚对预算最大化的追求7070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六、政治经济周期政治经济周期的定义政治经济周期的定义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原因政府失灵政府失灵7171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48、mi ic cs s候选人的选票最大化与选民的效用最大化。候选人的选票最大化与选民的效用最大化。候选人行为与传统的宏观经济行为的差异。候选人行为与传统的宏观经济行为的差异。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选票最大化的目标能够影响:选票最大化的目标能够影响:政府实施的政策;政府实施的政策;政府目标的组合;政府目标的组合;政府工具的选择。政府工具的选择。7272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发生偏离的选举行为示意图发生偏离的选举行为示意图PFFKK1W0W1u7373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49、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竞争的两党政策取向示意图竞争的两党政策取向示意图PULLMI1I27474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经济周期发生偏离的选举行为使得政府行为变为经发生偏离的选举行为使得政府行为变为经济事务的内生变量。济事务的内生变量。政治经济周期定义:经济活动往往围绕大政治经济周期定义:经济活动往往围绕大选日期波动,政府一般在大选之前寻求有选日期波动,政府一般在大选之前寻求有利的经济结果,而把不利的经济结果拖到利的经济结果,而把不利的经济结果拖到大选之后,大选之后,

50、经济周期出现的前提:经济周期出现的前提: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次能够当选;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次能够当选;选民投票时最关心的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选民投票时最关心的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选民是近视的。选民是近视的。7575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经济周期形成过程示意图(假设价格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敏感)PULLSSM0M7676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系系P Pu ub bl li ic c E Ec co on no om mi ic cs s政治经济周期示意图选举日1选举日2时间通货膨胀失业7777行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