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设计规范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43659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库设计规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冷库设计规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库设计规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库设计规范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冷库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89489号1.目 录v前言v1、总 则v2、术 语v3、基本规定v4、建 筑v5、结 构v6、制 冷v7、电 气v8、给水和排水v9、采暖通风和地面防冻2.前 言v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在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的组织下,由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0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在修订过程中,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对近几年国内新建和改建的冷库进行了重点调研,并在9个省市召开了有教学、科研、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等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

2、取了对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01(以下简称“原规范”)的修订意见,查阅了国际上相关技术资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最后经专家审查定稿。3.总 则v101 为使冷库设计满足食品冷藏技术和卫生要求,制定本规范。v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氨、氢氟烃及其混合物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以下简称为氨或氟制冷系统),以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为主体结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冷库,不适用于山洞冷库、装配式冷库、气调库。v103 冷库设计应做到技术先进、保护环境、经济合理、安全适用。v104 本规范规定了冷库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

3、,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v105 冷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4.术 语v201 冷库 cold store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的仓储建筑群,包括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v202 库房 storehouse指冷库建筑物主体及为其服务的楼梯间、电梯、穿堂等附属房间。v203 穿堂 anteroom为冷却间、冻结间、冷藏间进出货物而设置的通道,其室温分常温或某一特定温度。v204 冷间 cold room冷库中采用人工制冷降温房间的统称,包括冷却间、冻结间、冷藏间、冰库、低温穿堂等。v205 冷却间 chilling room 对产品进行冷却

4、加工的房间。5.术 语v206 冻结间 freezing room 对产品进行冻结加工的房间。v207 冷藏间 cold storage room用于贮存冷加工产品的冷间,其中用于贮存冷却加工产品的冷间称为冷却物冷藏间;用于贮存冻结加工产品的冷间称为冻结物冷藏间。v208 冰库 ice storage room 用于贮存冰的房间。v209 制冷机房 refrigerating machine room 制冷机器间和设备间的总称。v2010 机器间 machine room 安装制冷压缩机的房间。6.术 语v2011 设备间 equipment room安装制冷辅助设备的房间。v2012 冷却设

5、备负荷 cooling equipment load为维持冷间在某一温度,需从该冷间移走的热流量值。v2013 机械负荷 mechanical load为维持制冷系统正常运转,制冷压缩机负载所带走的热流量值。v2014 制冷系统 refrigerating system通过管道将制冷机器和设备以及相关元件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回路,制冷剂就在这个回路里循环吸热和放热。v2015 保冷 keep to the cooling 为防止低温设备、管道外表面凝露,以减少其冷损失而采取的技术措施。7.基本规定v301 冷库的设计规模以冷藏间或冰库的公称容积为计算标准。公称容积大于20 000m

6、3为大型冷库;20 000m35000m3为中型冷库;小于5000m3为小型冷库。公称容积应按冷藏间或冰库的室内净面(不扣除柱、门斗和制冷设备所占的面积)乘以房间净高确定。8.基本规定v307 冷库设计的室外气象参数,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v1 计算冷间围护结构热流量时,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v2 计算冷间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时,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最热月的平均相对湿度。v3 计算开门热流量和冷间通风换气流量时,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v3

7、08 冷间的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根据各类食品的冷藏工艺要求确定,也可按表308的规定选用。9.表308冷间的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10.建 筑v41 库址选择与总平面v411 冷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v1 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经当地规划部门批准。v2 库址宜选择在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中,且应位于周围集中居住区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用氨制冷工质的冷库,与其下风侧居住区的防护距离不宜小于300m,与其他方位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宜小于150m。v3 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且必须避开和远离有害气体、灰沙、烟雾、粉尘及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段。v4 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v5 应

8、具备可靠的水源和电源以及排水条件。v6 宜选在地势较高和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v7 肉类、水产等加工厂内的冷库和食品批发市场、食品配送中心等的冷库库址还应综合考虑其特殊要求。11.412 冷库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v1 应满足生产工艺、运输、管理和设备管线布置合理等综合要求。v2 当设有铁路专用线时,库房应沿铁路专用线布置。v3 当设有水运码头时,库房应靠近水运码头布置。v4 当以公路运输为主时,库房应靠近冷库运输主出入口布置。v5 肉类、水产类等加工厂的冷库应布置在该加工厂洁净区内,并应在其污染区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v6 食品批发市场的冷库应布置在该市场仓储区内,并应与交易区分

9、开布置。v7 在库区显著位置应设风向标。12.413 冷库总平面布置应做到近远期结合v以近期为主,对库房占地、铁路专用线、水运码头、设备管线、道路、回车场等资源应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并应兼顾今后扩建的可能。13.414 冷库总平面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v1 库区内应有良好的雨水排水系统,道路和回车场应有防积水措施。v2 库房周边不应采用明沟排放污水。14.库区建设v415 库区的主要道路和进入库区的主要道路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混凝土或沥青等硬路面。v416 制冷机房或制冷机组应靠近用冷负荷最大的冷间布置,并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v417 变配电所应靠近制冷机房布置。v418 两座一、二级耐

10、火等级的库房贴邻布置时,贴邻布置的库房总长度不应大于150m,总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0 000m2。库房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贴邻库房两侧的外墙均应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v419 库房与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贴邻布置时,相邻侧的墙体,应至少有一面为防火墙,屋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15.16.库房的布置v421 库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v1 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运输线路宜短,应避免迂回和交叉。v2 冷藏间平面柱网尺寸和层高应根据贮藏食品的主要品种、包装规格、运输堆码方式、托盘规格和堆码高度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综合考虑建筑模数及结构选型。v3 当采用氟

11、制冷机组时,可设置于库房穿堂内。v4 冷间应按不同的设计温度分区、分层布置。v5 冷间建筑应尽量减少其隔热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17.422 每座冷库冷藏间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422的要求。v表4 42 22 2 每座冷库冷藏间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m2)18.4 42 22 2 每座冷库冷藏间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m2)v注:1 当设地下室时,只允许设一层地下室,且地下冷藏间占地面积不应大于地上冷藏间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防火分区不应大干1500m2。v2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冷库为高层冷库。v3 本表中“一”表示不允许建高层冷库。v423 冷藏间与穿堂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隔墙

12、,该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该防火隔墙上的冷藏门可为非防火门。19.424 冷藏间的分间应符合下列规定:v1 应按贮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温度等要求分间。v2 有异味或易串味的贮藏食品应设单间。v3 宜按不同经营模式和管理需要分间。v425 库房应设穿堂,温度应根据工艺需要确定。20.库房设计v4210 库房的楼梯间应设在穿堂附近,并应采用不然材料建造,通向穿堂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首层楼梯出口应直通室外或距直通室外的出口不大于15m。v4211 带水作业的加工间和温度高、湿度大的房间不应与冷藏间毗连;当生产流程必须毗连时,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v4212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冷藏

13、间应至少设两个冷藏门(含隔墙上的门),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冷藏间可只设一个冷藏门。冷藏门内侧应设有应急内开门锁装置,并应有醒目的标识。v4213 冻结物冷藏间的门洞内侧应设置构造简易、可以更换的回笼间。v4214 冷藏门外侧应设置冷风幕或在其冷藏门内侧设置耐低温的透明塑料门帘。v4215 库房的计量设备应根据进出货操作流程短捷的原则和需要设置。v4216 库房附属的办公室、安保值班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卫生间等与库房生产、管理直接有关的辅助房间可布置于穿堂附近,多层、高层冷库应设置在首层(卫生间除外),但应至少有一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卫生间内应设自动冲洗(或非手动式冲洗)的便器和洗手盆

14、。v4217 在库房内严禁设置与库房生产、管理无直接关系的其他用房。21.库房的隔热v431 库房的隔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v1 热导率宜小。v2 不应有散发有害或异味等对食品有污染的物质。v3 宜为难燃或不燃材料,且不易变质。v4 宜选用块状温度变形系数小的块状隔热材料。v5 易于现场施工。v6 正铺贴于地面、楼面的隔热材料,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25MPa。22.库房隔汽层和防潮层的构造v1 库房外墙的隔汽层应与地面隔热层上、下的防水层和隔汽层搭接。v2 楼面、地面的隔热层上、下、四周应做防水层或隔汽层,且楼面、地面隔热层的防水层或隔汽层应全封闭。v3 隔墙隔热层底部应做防潮层,且应在其热侧

15、上翻铺012m。v4 冷却间或冻结间隔墙的隔热层两侧均应做隔汽层。23.构造要求v451 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库房屋面上应设置通风间层。v452 库房顶层隔热层采用块状隔热材料时,不应再设阁楼层。v453 用作铺设松散隔热材料的阁楼,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v1 阁楼楼面不应留有缝隙,若采用预制构件时,构件之间的缝隙必须填实。v2 松散隔热材料的设计厚度应取计算厚度的15倍。v3 阁楼柱应自阁楼楼面起包15m高度的块状隔热材料,厚度应使热阻不小于138m2/W,隔热层外面应设置隔汽层,但不应抹灰。v454 当外墙与阁楼楼面均采用松散可燃隔热材料时,相交处应设防火带。相交部位防火分隔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楼

16、板的耐火极限。v455 多层、高层冷库冷藏间的外墙与檐口及各层冷藏间外墙与穿堂连接部位的变形缝应采取防漏水的构造措施。24.库房的下列部位,均应采取防冷桥的构造处理v1 由于承重结构需要连续而使隔热层断开的部位。v2 门洞和设备、供电管线穿越隔热层周围部位。v3 冷藏间、冻结间通往穿堂的门洞外跨越变形缝部位的局部地面和楼面。25.构造v457 装隔热材料不应采用含水黏结材料黏结块。v458 带水作业的冷间应有保护墙面、楼面和地面的防水措施。v459 库房屋面排水宜设置外天沟和墙外明装雨水管。v4510 冷间建筑的地下室或地面架空层应采用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浸入的措施,并应设排水设施。v4511

17、冷藏间的地面面层应采用耐磨损、不起灰地面。26.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v461 氨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规定:v1 氨制冷机房平面开间、进深应符合制冷设备布置要求,净高应根据设备高度和采暖通风的要求确定。v2 氨制冷机房的屋面应设置通风间层及隔热层。v3 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和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密闭观察窗。v4 机器间内的墙裙、地面和设备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v5 变配电所与氨压缩机房贴邻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应只穿过与配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穿过部位周围应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塞。v6 氨制冷机房和变配电所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v7 氨制

18、冷机房、配电室和控制室之间连通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v462 氟制冷机房如单独设置时,应根据制冷工艺要求布置其设备、管线,满足制冷工艺要求,并应按照氨制冷机房的相应要求执行。27.消防给水与安全防护v831 冷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设置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v832 冷库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穿堂或楼梯间内,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室内消火栓系统可采用干式系统,但应在首层入口处设置快速接口和止回阀,管道最高处应设置自动排气阀。v833 库区及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设室外消火栓。大型冷库的氨压缩机房对外进出口处宜设室内消

19、火栓并配置开花水枪。v834 大型冷库的氨压缩机房贮氨器上方宜设置水喷淋系统,并选用开式喷头,开式喷头保护面积按贮氨器占地面积确定。开式喷头的水源可由库区消防给水系统供给,操作均可为手动。v835 大型冷库氨压缩机房贮氨器处稀释漏氨排水及紧急泄氨器排水应单独排出,并在排入库区排水管网前应设有隔断措施,并配备有事故水池,提升水泵。事故水池内稀释漏氨排水及紧急泄,氨器排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沟渠。v836 大型冷库和高层冷库设计温度高于0,且其中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冷藏间内设计温度不低于4时,应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冷藏间内设计温度低于4时,应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