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保护贸易理论.ppt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6943339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保护贸易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第六章 保护贸易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保护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保护贸易理论.ppt(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六章第六章保护贸易理论第一节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一、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亚历山大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公元,公元17571804年)是美国独立运年)是美国独立运动时期的政治家、理财家,曾参加过美国独立动时期的政治家、理财家,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任华盛顿司令部副官,独立后当选为国战争,任华盛顿司令部副官,独立后当选为国会议员,后任美国独立后第一届财政部长、保会议员,后任美国独立后第一届财政部长、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代表工业资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极力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2、。产阶级的利益,极力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1800年竞选总统失败,后死于决斗。年竞选总统失败,后死于决斗。背景:背景:1776年,美国宣告独立,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主年,美国宣告独立,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主张发展小农经济,执行重农主义政策。汉密尔顿认张发展小农经济,执行重农主义政策。汉密尔顿认为美国应当建成一个工商金融体系的国家,政府应为美国应当建成一个工商金融体系的国家,政府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发展商业和制造工业。对经济进行干预,发展商业和制造工业。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独立后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独立后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向英、法等国出口农产品,一是实行自由

3、贸易政策,继续向英、法等国出口农产品,换回他们的工业品。这种贸易格局有利于美国南方种植园换回他们的工业品。这种贸易格局有利于美国南方种植园主,但不利于美国北方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主,但不利于美国北方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二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工业,减二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工业,减少对外国工业品的依赖,这是美国北方工业资本家的要求。少对外国工业品的依赖,这是美国北方工业资本家的要求。结合当时的情况,美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结合当时的情况,美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进行的比较晚,工业基础薄弱,其商品无法与英国竞争。进行的比较晚,工业基础薄弱,其商

4、品无法与英国竞争。因此,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因此,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二、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的主要内容二、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亚当(一)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不适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美国用于美国美国的经济情况不能同英国相提并论。美国的经济情况不能同英国相提并论。强调在一国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政府要给予强调在一国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政府要给予支持,排除外来竞争,保护国内市场,以促支持,排除外来竞争,保护国内市场,以促使本国新的幼稚工业顺利发展。使本国新的幼稚工业顺利发展。(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来鼓励幼稚工业发展(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5、来鼓励幼稚工业发展为使美国经济独立,要重视发展制造业,为使美国经济独立,要重视发展制造业,极力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来鼓励幼稚工业发极力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来鼓励幼稚工业发展展,但不主张对一切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或禁,但不主张对一切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或禁止进口,而只是对本国能生产的但竞争力弱的止进口,而只是对本国能生产的但竞争力弱的进口商品实施严厉的限制进口政策。进口商品实施严厉的限制进口政策。还提出了以加强国家干预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还提出了以加强国家干预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措施措施。(三)汉密尔顿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主张(三)汉密尔顿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主张汉密尔顿认为政府应加强干预,采取以下措施汉密尔顿

6、认为政府应加强干预,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和发展制造业:来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发放政府贷款,为私营工业提供发展资金;发放政府贷款,为私营工业提供发展资金;增加社会就业,吸收国外移民,加速美国国土开发;增加社会就业,吸收国外移民,加速美国国土开发;对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加以限制,对国内必需的原材对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加以限制,对国内必需的原材料进口实行免税;料进口实行免税;为各类工业发放津贴和奖励金;为各类工业发放津贴和奖励金;限制革新机器的出口;限制革新机器的出口;为了保护和提高产品质量,应建立邦联查检制度。为了保护和提高产品质量,应建立邦联查检制度。汉密尔顿的主张提出后,并没有得到国内的普遍汉密尔顿的主张

7、提出后,并没有得到国内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直到由于英法等国工业革命的不断认可和接受,直到由于英法等国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美国工业遇到来自国外越来越强有力的竞发展,美国工业遇到来自国外越来越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的情况下,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才争和挑战的情况下,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才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上的到体现。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上的到体现。美国从美国从19世纪初开始,就不断提高关税。美国国会在世纪初开始,就不断提高关税。美国国会在1816年通过了保护性关税法案,开始对纺织品、某些年通过了保护性关税法案,开始对纺织品、某些铁制品征收保护关税,平均税率为铁制品征收保护关税,平均税率为30%40%。182

8、4年平均税率提高到年平均税率提高到40%,1828年再提高到年再提高到45%。这使。这使美国工业得以避免进口商品的冲击而顺利发展美国工业得以避免进口商品的冲击而顺利发展1832年以后的年以后的30年间,美国的关税税率有所降低,以年间,美国的关税税率有所降低,以满足奴隶主的要求。满足奴隶主的要求。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后,为筹措资金国会通过了年南北战争爆发后,为筹措资金国会通过了“莫里尔关税法莫里尔关税法”,提高钢铁制品的关税;,提高钢铁制品的关税;1862年又年又提高了其他产品的关税。南北战争结束后,由于北提高了其他产品的关税。南北战争结束后,由于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终于又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9、。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终于又实行保护关税政策。1864年美国修改了关税法并大大提高了关税税率,年美国修改了关税法并大大提高了关税税率,平均税率从平均税率从1860年的年的20%提高到提高到1864年的年的47%。1890年的年的“麦金利税法麦金利税法”把关税提高到世界之首。把关税提高到世界之首。1900年共和党修正极端保护贸易政策,部分削减关年共和党修正极端保护贸易政策,部分削减关税,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的关税保护再税,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的关税保护再次得到加强。一战结束后,美国本应降税,而国会次得到加强。一战结束后,美国本应降税,而国会却在却在1930年通过了年通过了“霍利

10、霍利斯摩特关税法斯摩特关税法”,几,几乎关闭了美国市场。乎关闭了美国市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得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得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大幅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的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大幅下降。在这种背景下,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出任美国总统,对外执行)出任美国总统,对外执行“睦睦邻政策邻政策”。1934年年6月,国会授权总统同拉美各国签订月,国会授权总统同拉美各国签订贸易协定、关税优惠协定,将其进口关税削减了贸易协定、关税优惠协定,将其进口关税削减了

11、50%,从此,美国的保护贸易政策才发生转变。,从此,美国的保护贸易政策才发生转变。正是由于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在美国得到贯彻执行,正是由于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在美国得到贯彻执行,美国的民族工业才得到顺利发展。到美国的民族工业才得到顺利发展。到19世纪世纪80年代,美年代,美国的工业跃居世界首位,国的工业跃居世界首位,1900年美国在世界对外贸易额年美国在世界对外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从这一角度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从这一角度说,汉密尔顿是一位保护贸易理论的成功实践家。说,汉密尔顿是一位保护贸易理论的成功实践家。第六章第六章保护贸易理论第二节李斯特的保护

12、贸易理论第二节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李斯特(李斯特(F.List,17891846)是德国经)是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德国保护关税政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创者。他在策的首创者。他在1841年出版的主要代年出版的主要代表作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保护贸易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保护贸易思想。李斯特李斯特 一、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一、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在在1815年以前,德国境内有年以前,德国境内有150个小邦国;个小邦国;1815年,英、俄、奥、普等欧洲国家在维也纳召开国年,英、俄、奥、普等欧洲国家在

13、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德意志联邦德意志联邦”,把,把150个邦国变为个邦国变为34个邦国和个邦国和4个自由市。联邦各国在个自由市。联邦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每个邦国都有其独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每个邦国都有其独立的财政制度和关税制度。从汉堡到奥地利或从立的财政制度和关税制度。从汉堡到奥地利或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纳个邦国,纳10道关税。严道关税。严重阻碍了商品流通和生产的发展。重阻碍了商品流通和生产的发展。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年,以普鲁士为首的17个邦国组成了关税同个邦国组成了关税同盟,后来其他的邦国也相继加入。在

14、关税同盟内盟,后来其他的邦国也相继加入。在关税同盟内部,各邦国间的关税一律撤除,货币和度量衡也部,各邦国间的关税一律撤除,货币和度量衡也得到统一。对外开始实行统一的关税。得到统一。对外开始实行统一的关税。关税同盟成立初期,对外关税税率较低,对制成关税同盟成立初期,对外关税税率较低,对制成品实行比较低的保护关税,对原材料进口实行减品实行比较低的保护关税,对原材料进口实行减税或免税。在同盟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对国际贸税或免税。在同盟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对国际贸易政策的态度大不相同。在东北部,这里的地主易政策的态度大不相同。在东北部,这里的地主阶级有大量的粮食需要出口,所用的农业机械需阶级有大量的粮食需

15、要出口,所用的农业机械需要进口,一般主张自由贸易,因此是自由贸易政要进口,一般主张自由贸易,因此是自由贸易政策的拥护者。南部及普鲁士的制造业者,因为当策的拥护者。南部及普鲁士的制造业者,因为当时德国的制造业比较落后,保护可以避免进口品时德国的制造业比较落后,保护可以避免进口品的竞争,因此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的竞争,因此主张实行保护贸易。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一)保护贸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保(一)保护贸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护国内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建立在生产力论的基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建立在生产力论的基础上,认为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

16、富更重要。础上,认为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更重要。李斯特指出,向外国购买廉价商品,表面上李斯特指出,向外国购买廉价商品,表面上看起来合算,实际上是不注重生产力的形成,看起来合算,实际上是不注重生产力的形成,结果是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国结果是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不利于德国实现真正意义家竞争力的增强,不利于德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独立。上的政治经济独立。(二)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二)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和经济上的特点李斯特认为,世界各国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可分为五类:李斯特认为,世界各国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可分为五类:原始未开化国家(无国

17、际贸易)原始未开化国家(无国际贸易)畜牧国家(无国际贸易)畜牧国家(无国际贸易)农业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出口,并自农业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出口,并自由进口国外的工业品,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并培育工业化由进口国外的工业品,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并培育工业化的基础。的基础。(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西班牙)农工业国家:由于本国已有工业的发展,但未发展到能与外国农工业国家:由于本国已有工业的发展,但未发展到能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地步,故必须对它进行保护,采取高关税的贸易产品相竞争的地步,故必须对它进行保护,采取高关税的贸易政策,以削弱外国产品的竞争优势,扶持国内

18、工业以免受外国政策,以削弱外国产品的竞争优势,扶持国内工业以免受外国产品竞争的打击。(德国、美国)产品竞争的打击。(德国、美国)农工商国家。由于国内工业产品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国农工商国家。由于国内工业产品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其他国家的产品不会对它构成威胁,故应实行自际竞争能力,其他国家的产品不会对它构成威胁,故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刺激国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由贸易政策,以刺激国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英国)(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李斯特认为国家应该对国民经济活动的李斯特认为国家应该对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加以限制,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一部分

19、加以限制,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李斯特认为,在发展民族工业的实现。李斯特认为,在发展民族工业方面,国家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方面,国家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的政策主张三、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的政策主张(一)保护的对象是幼稚产业(一)保护的对象是幼稚产业有效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不是保护所有的产业,而是保有效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不是保护所有的产业,而是保护那些能增加国家物质财富,创造国民精神的产业。护那些能增加国家物质财富,创造国民精神的产业。在李斯特看来,工业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李斯特在李斯特看来,工业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李斯特不主张保护所有工业,所要保护的应当是新兴的不主张保护所有工业

20、,所要保护的应当是新兴的(即幼稚的)、面临国外强有力竞争的并具有发展(即幼稚的)、面临国外强有力竞争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在经历一定保护时期后,能够自立并前途的工业,在经历一定保护时期后,能够自立并向前发展。向前发展。农业一般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农业一般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较远,才适宜保护。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较远,才适宜保护。(二)保护的程度和时间要适宜(二)保护的程度和时间要适宜当利用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时,应根据当利用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时,应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实行差别税率。保护关税税率不同的保护对象实行差别税率。保护关税

21、税率可以高到实际上等于完全禁止进口,也可以低可以高到实际上等于完全禁止进口,也可以低到只对进口数量稍加限制。到只对进口数量稍加限制。关于保护时间,李斯特提出了关于保护时间,李斯特提出了“适当时期适当时期”这这一概念。李斯特认为一概念。李斯特认为“适当时期适当时期”以以30年为最年为最高界限。如果被保护的工业在经过一个适当时高界限。如果被保护的工业在经过一个适当时期还不能扶植起来时,说明该类工业缺乏发展期还不能扶植起来时,说明该类工业缺乏发展潜力,失去了保护的意义。潜力,失去了保护的意义。(三)关税保护的最终归向是自由贸易(三)关税保护的最终归向是自由贸易保护关税并不是永久性的政策。它随着国内工

22、保护关税并不是永久性的政策。它随着国内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逐渐提高而日益降低,乃至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逐渐提高而日益降低,乃至取消。取消。认为禁止性与长期性关税会完全排除外国生产认为禁止性与长期性关税会完全排除外国生产者的竞争,从而助长了国内生产者的不思进取,者的竞争,从而助长了国内生产者的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的惰性,如果被保护工业生产出来的缺乏创新的惰性,如果被保护工业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低于进口同类商品的价格,与外国同商品价格低于进口同类商品的价格,与外国同类商品竞争时,应及时取消关税保护,当国家类商品竞争时,应及时取消关税保护,当国家的物质与精神力量达到相当强盛程度时,应实的物质与精神力量达到相当

23、强盛程度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行自由贸易政策。(四)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四)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一般认为,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一般认为,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对幼稚产业的判定:对幼稚产业的判定:1.穆勒标准(穆勒标准(Mills Test):某种产业在初创时期,):某种产业在初创时期,由于技术落后、经验不足、生产率低下,商品成本由于技术落后、经验不足、生产率低下,商品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无法竞争,但在关税与补贴等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无法竞争,但在关税与补贴等政策的保护与扶持下,该产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政策的保护与扶持下,该产

24、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并迅速形成国际竞争力。这样的具有潜降低成本,并迅速形成国际竞争力。这样的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产业,即为幼稚产业。在竞争力的产业,即为幼稚产业。穆勒标准的实质是:穆勒标准的实质是:保护时间。保护时间。正当的保护应该只限于对从国外引正当的保护应该只限于对从国外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该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该取消保护。就是说,应以暂时的保护为限。取消保护。就是说,应以暂时的保护为限。保护的对象。保护的对象。引进的产业应完全适合该国国情引进的产业应完全适合该国国情(生产上的便利条件)。(生产上的便利条件)。保护的原因。保护的原因。因为个人

25、不愿意负担学习掌握期因为个人不愿意负担学习掌握期间的损失和风险,所以要靠保护关税之类的社会间的损失和风险,所以要靠保护关税之类的社会(国家)手段来促进其实现。(国家)手段来促进其实现。2.巴斯塔布尔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Bastables Test):英国):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L.F.Bastable)认为)认为保保护、扶值幼稚产业所需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护、扶值幼稚产业所需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符合条件即为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符合条件即为幼稚行业。幼稚行业。3.肯普标准(肯普标准(Kemps Test)。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肯普(肯

26、普(M.C.Kemp)认为)认为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保护产业的能够产生外部经济为前提,实现保护产业的能够产生外部经济为前提,即如果一个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后能带来外即如果一个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益,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部经济效益,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肯普标准的实质是:肯普标准的实质是:第一,当被保护的产业只具备内部经济效益,而且第一,当被保护的产业只具备内部经济效益,而且独立自主后的利润现值可补偿保护的成本,即使国独立自主后的利润现值可补偿保护的成本,即使国家不采取保护措施,企业也会为谋求未来利润的最家不采取保护措施,企业也会为谋求未来利润的最大化

27、而自主发展,因此,政府没有给予扶持的必要。大化而自主发展,因此,政府没有给予扶持的必要。第二,在外部经济存在时,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第二,在外部经济存在时,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可能出现偏离。保护的产业或企业有外际收益之间可能出现偏离。保护的产业或企业有外部经济效益,即该产业或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技术部经济效益,即该产业或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可为其他相关产业或企业模仿和无偿使用,从而使可为其他相关产业或企业模仿和无偿使用,从而使后者得到生产规模扩大、成本节约、效率提高的额后者得到生产规模扩大、成本节约、效率提高的额外利益。对于这类产业或企业,政府应当在其成长外利益。对于这类产业或企业,

28、政府应当在其成长阶段提供必要的关税与补贴扶持,以补偿其为社会阶段提供必要的关税与补贴扶持,以补偿其为社会效益的改善而付出的代价。效益的改善而付出的代价。第三,与强调内部经济效果的前两个标准不同的是,第三,与强调内部经济效果的前两个标准不同的是,肯普标准更强调外部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肯普标准更强调外部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系。四、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四、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QPODSEPeQePwQwSEPeQeSPW 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 PTOP保护无意义保护无意义Ph 值得保护值得保护图中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位置高,表明国内供给方是幼稚产业,生产成本高,图

29、中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位置高,表明国内供给方是幼稚产业,生产成本高,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价格很低,国内价格过高,国内生产者无法形成对市场供给,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价格很低,国内价格过高,国内生产者无法形成对市场供给,需求需求OQw均由进口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如国家给予补贴),国内生产力得到均由进口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如国家给予补贴),国内生产力得到提高,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提高,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S移为移为S,进口停止,进而,进口停止,进而S”,便可加入国际竞争。,便可加入国际竞争。右图:右图:D线低于线低于W线则可出口,情况如线则可出口,情况如D,成本无法下降时

30、则保护无意义。,成本无法下降时则保护无意义。五、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五、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YOXX1Y1CY2X2AB进口(进口(X)出口(出口(Y)出口(出口(X)进口(进口(Y)图图62 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DD说明:说明:X商品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为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为资本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保护之前,该国比较利益在于生产、密集型商品。保护之前,该国比较利益在于生产、出口出口X商品,之后比较利益在于生产、出口商品,之后比较利益在于生产、出口Y商商品,比较利益的转换,说明保护的目的达到了。品,比较利益的转换,说明保护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因

31、为X商品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商品,商品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商品,Y为资本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保护的目的在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密集型商品,保护的目的在于产业结构的转换。转换之前,生产点在转换之前,生产点在A,消费点在,消费点在C,该国出口,该国出口CD的的X商品,进口商品,进口DA得得Y商品;转换之后,比商品;转换之后,比较利益在于生产较利益在于生产Y商品。该国出口商品。该国出口CD的的Y产品,产品,进口进口BD的的X商品,这时的生产点是商品,这时的生产点是B,消费点仍消费点仍为为C点。点。说明比较利益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得到说明比较利益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得到了转换,达到了保护的目的。了转换,达到了保护的

32、目的。六、对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六、对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修正。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修正。他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提出,是保护贸易理论体系他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提出,是保护贸易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形成的标志。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对生产力的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一是对生产力的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二是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二是他以经

33、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这实际上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为国民经济部门这实际上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为国民经济部门的变迁,而撇开了生产关系这一根本因素,因此是的变迁,而撇开了生产关系这一根本因素,因此是错误的。错误的。第六章保护贸易理论第六章保护贸易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超保护贸易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一、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和特点一、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和特点(一)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一)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30年代)年代)背景:背景:192933年经济大危机,各国相由自年经济大危机,各国相由自由贸易转向保护贸易政策。由贸易转向保护贸易政策。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凯恩斯(凯恩斯(John

34、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是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哈罗德(Roy FHarrod)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马克卢普(马克卢普(FMachlup)是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是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二)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特点(二)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特点1.扩大了保护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保护贸易的范围。它不仅要求保护幼稚它不仅要求保护幼稚工业,而且也要求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工业,而且也要求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产业。落的产业。2.保护

35、方式由防御性保护转入进攻性保护。保护方式由防御性保护转入进攻性保护。它要它要求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国外市场,即求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国外市场,即保护方式由传统的只限制进口的防御性保护转保护方式由传统的只限制进口的防御性保护转入进攻性保护。入进攻性保护。3.保护手段日益多样化。保护手段日益多样化。由传统的关税保护转入由传统的关税保护转入关税与数量限制并存的多样化保护。关税与数量限制并存的多样化保护。4.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和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二、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二、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一)批

36、评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一)批评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充分就业事实上并不存在,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充分就业事实上并不存在,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失业现象,所以古典学派贸易理论不适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失业现象,所以古典学派贸易理论不适用于当代资本主义。用于当代资本主义。(二)主张实行保护贸易(二)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现代社会中有三种失业状态,即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和非现代社会中有三种失业状态,即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失业产生的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

37、求和主要原因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国际贸易顺差,则国外投资增加,并由此投资需求构成的。国际贸易顺差,则国外投资增加,并由此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利息率下降,刺激国内投资增加;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利息率下降,刺激国内投资增加;如果国际贸易逆差,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国际贸易顺差可以如果国际贸易逆差,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国际贸易顺差可以增加有效需求,解决失业问题。增加有效需求,解决失业问题。(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1.投资乘数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投资乘数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所谓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对于国民收入增长具有乘数所谓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对于国民收入

38、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或倍数作用,即一国投资量的变动(增加或减作用或倍数作用,即一国投资量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依存关少)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称之为投资乘数或倍数。系,这种关系称之为投资乘数或倍数。在投资乘数论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对外贸易乘数论。在投资乘数论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对外贸易乘数论。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而获得顺差,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而获得顺差,可以同增加国内投资一样,达到相同的目的,认为可以同增加国内投资一样,达到相同的目的,认为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变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变动会对国民

39、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将几倍于出口与进口的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将几倍于出口与进口的变动量。从而创立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变动量。从而创立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2.对外贸易乘数与国内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乘数与国内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乘数是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对外贸易乘数是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一国出口的增长,代表有效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一国出口的增长,代表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或倍数的扩大需求的增长,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或倍数的扩大

40、效应。效应。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总支出有:总支出有:Y=C+I+G总收入有:总收入有:Y=C+S+T式中:式中:Y为国民收入,代表就业水平;为国民收入,代表就业水平;C为消费;为消费;I为投为投资;资;G为政府支出;为政府支出;S为储蓄;为储蓄;T为税收。为税收。令令T=G,则,则I=S设设Y为国民收入增量;为国民收入增量;I为投资增量;为投资增量;X为出口增量;为出口增量;S为储蓄增量;为储蓄增量;M为进口增量。为进口增量。则:则:I=S变形后:变形后:I=(S/Y)YY=1/(S/Y)I。1/(S/Y)为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可以用)为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可以

41、用K表示。表示。上式中的上式中的S/Y为边际储蓄倾向(每单位收入增量中用于储蓄的比重)。为边际储蓄倾向(每单位收入增量中用于储蓄的比重)。S/Y还可以变形为:(还可以变形为:(YC)/Y,即,即1C/Y。C/Y为边际为边际消费倾向(每单位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消费倾向(每单位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因此,因此,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还可以写成: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还可以写成:K=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这样,这样,国民收入与投资及其乘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国民收入与投资及其乘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Y=IK。如果把商品的进出口考虑进来,并把贸易差额视为投资额,则:如果把

42、商品的进出口考虑进来,并把贸易差额视为投资额,则:Y=I+(XM)K从中可以看出,当从中可以看出,当I与与 K一定时,贸易顺差越大,国民收入最终增加的一定时,贸易顺差越大,国民收入最终增加的倍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一国越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倍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一国越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越大。对外贸易乘数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越大。对外贸易乘数论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论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三、对超保护贸易的评价三、对超保护贸易的评价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说明了发达国家如何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43、说明了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扩大国内有效需求,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国内充分就业,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其实现国内充分就业,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其理论核心理论核心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但是,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律性。但是,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一国的奖出限入政策会遭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一国的奖出限入政策会遭到其他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长期看,会导致到其他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长期看,会导致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盛行,发生各种

44、贸易战,阻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盛行,发生各种贸易战,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碍国际贸易的发展。第六章保护贸易理论第六章保护贸易理论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劳尔劳尔普雷维什(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1901年出生于阿根年出生于阿根廷的一个上层家庭,廷的一个上层家庭,1923年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年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阿根廷国民银行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济系毕业后,在阿根廷国民银行从事经济研究工作。29岁时出任阿根廷政府财政副国务秘书,稍后又受命岁时出任阿根廷政府财政副国务秘书,稍后又受命组建阿根廷共和国中央银行,随即担任该银

45、行的总经组建阿根廷共和国中央银行,随即担任该银行的总经理。后来弃政从教,回母校担任经济学教授,并受聘理。后来弃政从教,回母校担任经济学教授,并受聘任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等国中央银行的顾问。以任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等国中央银行的顾问。以后又在联合国有关机构工作,先是后又在联合国有关机构工作,先是“联合国拉丁美洲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即著名的即著名的“拉美经委会拉美经委会”),1964年时年时又担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并兼任联合国又担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并兼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副秘书长。1949年出版的年出版的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

46、主要问题是其代表作,也被誉为是其代表作,也被誉为“拉美经委会宣言拉美经委会宣言”。提出了。提出了“中心中心外围外围”理论理论。一、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一、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政治独立,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政治独立,走上了发展本国经济的道路。但是,发展民族经济却受到走上了发展本国经济的道路。但是,发展民族经济却受到了旧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体系的严重阻碍。单一经济结构严了旧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体系的严重阻碍。单一经济结构严重束缚着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这些重束缚着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这些国家贸易条

47、件不断恶化,国内经济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广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国内经济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发达国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发达国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地位。为了发展本国工业,改变贸易条件恶化状况,场的地位。为了发展本国工业,改变贸易条件恶化状况,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一些国家开始摒弃传统的自由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一些国家开始摒弃传统的自由贸易原则,采取保护贸易政策。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贸易原则,采取保护贸易政策。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历史数据,批驳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历史数据,批驳了传统贸易

48、理论贸易互利性的基本结论,提出了代表发展了传统贸易理论贸易互利性的基本结论,提出了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二、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二、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一)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中心中心”和和“外围外围”两部分两部分“中心中心外围外围”体系具有整体性,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具有整体性,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维系这一体系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中,运转的是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中,首先取得技术进步的国家首先取得技术

49、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落为这一体系的“外围外围”。这两大体系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主要表现在:这两大体系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主要表现在:1.中心国家的自主性和外围国家的依赖性。中心国家的自主性和外围国家的依赖性。2.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差别。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差别。3.中心国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但也几乎占有了技术进步中心国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但也几乎占有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全部利益,甚至借技术进步进一步掠夺外围国家;所带来的全部利益,甚至借技术进步进一步掠夺外围国家;

50、外围国家则是技术模仿者,难以参与技术进步利益的分享。外围国家则是技术模仿者,难以参与技术进步利益的分享。(二)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二)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普雷维什用英国普雷维什用英国60多年(多年(18761938年)的进出口价格年)的进出口价格统计资料,推算了原料和制成品的价格指数之比,进而统计资料,推算了原料和制成品的价格指数之比,进而得出原料与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得出处于外围的发展中得出原料与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得出处于外围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结论。恶化的原因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结论。恶化的原因:1.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衡。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衡。2.经济周期对中心和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