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共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43000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共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共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内容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化跨文化交际研究。一观念上的差异(一) “泛食主义”VS“食(实) 用主义”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而在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二) “讲排场”VS“简单、随意”中国人请客吃饭重视饭菜本身,讲究排场

2、,酒菜要丰盛,一般的正式宴请至少要上七八道菜,这还不包括之前上的冷盘、小吃,中间上的甜点以及最后上的主食(面条、米饭等) 。在西方,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三) “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群箸齐下,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场景好不热闹,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而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却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

3、制,各人自付各人账。二宴会礼仪上的差异 (一) 餐具的差异:“筷子”VS“刀叉”中国人用筷子搛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食用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二) 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VS“准时”在中国,一般来说,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使人更倾向于“迟到”,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甚至更晚才“姗姗来迟”。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国家中,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10 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三) 座位安排的差异1.“南北”VS“左右”在中国,宴会中

4、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在古代西方社会,最尊贵的客人的座位是在主人的左边,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用右手握匕首,刺杀坐在左边的人。2.“男尊女卑”VS“女士优先、男女平等”在中国,尤其是在古代,正式的宴席上根本看不到女性的身影,从而也就无需考虑女性位置的安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致的。在西方“, 女士优先”是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礼仪规范。三饮食内容的差异(一) “求精、求美”VS“讲营养、重均衡”由于受到“泛食主义”文化倾向的影响,中华饮食文化内容丰富,迄今为止已经孕育产生了诸多菜系和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鲁、

5、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西方国家对此不得不甘拜下风。英国的传统饭菜比较单一乏味,烹饪技术与中国相比更是望尘莫及,至今许多菜式还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但是西方人却很重视饮食的营养价值,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二) 菜名的差异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做成的;与之相比,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得多,往往一目了然。以风靡全球的“肯德基”餐厅为例,光从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以及新近推出的墨西哥鸡肉卷、海鲜汤等,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或地名来命名的。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在观念、礼仪、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根源。当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具有相对性。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