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4047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学年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 60 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

3、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依然严峻,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新挑战。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将对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2 -发展。

4、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摘编自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有删改)1.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 ,理解

5、正确的一项是A. 新一代人工智能引发了链式突破,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B.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正在谋求人工智能发展,是因为人工智能能有效保障国家安全。C.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国家竞争力D. 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会带来改变就业结构、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发展归因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B. 人工智能在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及深化供给侧

6、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影响C.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具备独特优势,主要是我国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世界领先,且与数据资源、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D. 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态势,以此说明我国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迈入新阶段,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B.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会给经济建设带来新机遇。- 3 -C. 人工智能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安全风险。D.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良好,基础设施、制度设计、标准化体系等软件、

7、硬件建设已经趋于完善。【答案】1. C 2. C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 项,未然和已然混淆。原文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B 项,可控的人工智能可以有效保障、维护国家安全,但这也不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谋求人工智能发展的唯一原因;D 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 。故选 C。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C 项, “主要是

8、我国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世界领先”理解错误,我国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并非世界领先。故选 C。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D项, “基础设施、制度设计、标准化体系等软件、硬件建设已经趋于完善”说法错误,我国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故选 D。点睛:这是一道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

9、别,确定答案。比如本题 D 项,我国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并不是如选项所说“已经趋于完善”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进攻堡垒(美)弗兰西斯帕克曼六年以前,有个名叫吉姆贝克沃思的人,一个有着法国、美国和黑人血统的混血儿,替皮货公司在克罗人的一个大村庄里做买卖。前一年夏天,吉姆贝克沃思待在圣路易斯。在克罗人看来,他是一个极其恶劣的流氓,阴险狡诈,杀人不眨眼,毫无廉耻和信义,这是他在大草原上的为人。然而,就他的情况而- 4 -言,做人的准则并不适用,因为尽管他会在一个人的睡梦中将其刺死,可是他也会做出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来,例如,像下面这样:他在

10、那个克罗人村庄里时,黑脚部落的一支作战部队,人数在三四十人之间,偷偷地穿过乡野窜来,杀死了路上孤单的行人,夺走了马匹。克罗人的战士在后面紧紧追赶,追得那么急,黑脚人逃脱不掉了,他们于是在一片悬崖绝壁下用大木头堆起了一道丰圆形的胸墙,冷静地等待着克罗人的到来。大木头和树枝堆了四五美尺高,在前面保护着他们。克罗人本来可以冲过胸墙,全歼敌人,但是尽管他们人数比对方多 10 倍,他们却做梦也没有想到直捣那个小防寨。这一行动和他们的作战概念是完全不相容的。他们呐喊、鼓噪,像魔鬼的化身那样从这边跳到那边,对着大木头发射出雨点般地枪弹和箭矢。黑脚人一个也没有受伤,可是有几个克罗人尽管又跳跃又躲闪,却被打翻了

11、。这场战斗就以这种幼稚的方式进行了一两个小时。不时,一名克罗战士在一阵忘我的英勇自负情绪中,会尖声唱着战歌,自诩是人类最勇敢、最伟大的人,拿起战斧,冲上前去,猛劈胸墙,接着向同伴方向選下阵来,在一阵雨点般的箭下倒地阵亡。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发出联合攻击。黑脚人在他们的阵地内仍旧很安全。最后,吉姆贝克沃思不耐烦起来。“你们全都是大傻瓜和老婆子。 ”他对克罗人说, “有种的跟着我来,我让你们看看该怎样打仗。他把捕兽人般的鹿皮上衣先脱摔,再把衣服脱个精光,像印第安人那样,又把步枪楸在地上,一手操起一柄轻便的斧子,奔过大草原,跑向右边,利用一片洼地掩藏起来,不让黑脚人看见。接着,他攀登上岩石,到了他们后面

12、那片悬崖的顶上。四五十名年轻的克罗战士跟着他。凭着下面传来的呐喊、号叫,他知道黑脚人正他的下面。他朝前跑去,跳下岩石,到了他们当中。在落地时,他一把揪住一个人松散的长发,把他掀翻用战斧砍死了他。随后,他又抓住另一个人的腰带,狠狠砍了他一斧,接着站起身来,高唱着克罗人的战歌。他把斧子在自己前后左右那么快地挥舞着,大吃一惊的黑脚人纷纷后退,空出地方来给他。他本来可以跳过胸墙,逃了出去,但是这并无必要,因为克罗战士凶神恶煞般鼓噪着连连翻过岩石,迅速跳到了他们的敌人当中。克罗人的大队人马也从正面响应了那片喊杀声,同时冲上前来。在胸墙内的那场殊死战斗是可怕的。有一刹那,黑脚人像被困住了的老虎那样喝叫、搏

13、斗,然而屠杀工作一会儿就结束了,血肉模糊的尸体陈堆在悬崖脚下,一个黑脚人也没有逃脱。【注】吉姆贝克沃斯从代表草原文明的大草原来到一个代表农耕文明的大村庄做买卖,体现了两种文明的冲突和交融;他极富进攻性、自信、勇敢、有谋略、有担当的英雄行径也正- 5 -是他作为欧美混血儿的最好诠释。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黑脚部落与克罗人在悬崖绝壁冷战、对抗的情节,作者虽正面描写作为“他们”的克罗人,但实际上是对主人公的侧面描写和反衬。B. 本文唯一一处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表现在“吉姆贝克沃思不耐烦起来” 。C. 克罗人呐喊、鼓噪,像魔鬼的化身那样从这边跳到那边,对着大

14、木头发射出雨点般的枪弹和箭矢,充分说明克罗人英勇善战,不怕牺牲。D. 吉姆贝克沃思抓住另一个人的腰带,狠狠砍了他一斧,接着站起身来,高唱着克罗人的战歌。修饰语“克罗人的”表明作者对主人公的认同、一种身份与文化归属的认同,即从一个替皮货公司在克罗人的一个大村庄做买卖的混血儿变成了一个克罗人甚至是超越了克罗人的英雄。5. 文章开篇若意介绍吉姆贝克沃思的混血儿血统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 指在要冲地点做的坚固防御工事或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和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的人。标题“进攻堡垒”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C 5. 内容上:暗指主人公的血统天生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是文明与野蛮的融

15、合。体现在他作为混血儿在性格上对立、统一的一面。既是一个“极其恶劣的流氓”,又“会做出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来” 。结构上:为下文写他的英雄行为作铺垫,同时也为后文与黑脚部落的矛盾冲突埋下伏笔。 6. 指主人公对黑脚部落堆起的“一道半圆形的胸墙”和“悬崖峭壁”的进攻。指主人公对克罗人的进攻:克罗人懦弱、虚伪,而他则勇敢、率真并把克罗人的气势压了下去,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指主人公对自我堡垒的进攻。克罗人认为他流氓、阴险狡诈、杀人不眨眼、毫无廉耻和信义,他通过“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来改变自己、证明自己。指草原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进攻。主人公来自大草原,在克罗人的村庄做买卖。而克罗人的村庄是农耕文明的象征。【

16、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小说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充分说明克罗人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分析不正确,克罗人“尽管他们人数比对方多 10 倍,他们却做梦也没有想到直捣那个小防寨” ,也“始终没有发出联合攻击” ,尽管他们“他们呐喊、鼓噪,像魔鬼的化身那样从这边跳到那边,对着大木头发射出雨点般地枪弹和箭矢” ,也无法攻破堡垒,说明其指挥无方、战斗乏力。故选 C。- 6 -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文章开篇着意介绍吉姆贝克沃思的混血儿血统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能力。文章段落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是把握。通读文章,文章着

17、意写吉姆贝克沃思“一个有着法国、美国和黑人血统的混血儿”说他“在克罗人看来,他是一个极其恶劣的流氓,阴险狡诈,杀人不眨眼,毫无廉耻和信义”“然而,就他的情况而言,做人的准则并不适用,因为尽管他会在一个人的睡梦中将其刺死,可是他也会做出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来” ,而在美国人眼中,他们自己的血统是高贵,文明的,而黑人是野蛮和落后的。所以着意介绍介绍吉姆贝克沃思的“法国、美国和黑人血统”混血儿血统是暗指主人公的血统天生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是文明与野蛮的融合。体现在他作为混血儿在性格上对立、统一的一面。既是一个“极其恶劣的流氓” ,又“会做出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来” 。同时为下文写他带领克罗人,勇敢而又

18、奋不顾身跳进黑脚人防御胸墙内,杀死黑脚人的英雄行为作铺垫。点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 7 -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比如本文标题“进攻堡垒” ,表明上看是指主人公对黑脚部落堆起的“一道半圆形的胸墙”和“悬崖峭壁”的进攻。深层含义是指草原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进攻、主人公对克罗人的进攻以及主人公对自我堡垒的进攻(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 年中国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 1.4,远低于更替水平 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 1.3 的“低生育陷阱” 。从人口结构上看,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 2010 年的 13.3%提高到 2014 年的 15.5%,老人生活旅居问题在不断凸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但人口出生率开始持续走低,2004 年开始出现民工荒,从沿海城市迅速蔓廷到内地,此后再没有停止过,工资从那个时候开始上涨,也再没有停止过,而且是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20、,从 1982 年的 4.43 人缩减至 2010 年的 3.10 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 1.5 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计划生育政策自 1980 年开始强化,这分别体现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农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和 B 超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 1980 年的 107.4 上升到 2004 年的 12l.1。男女比例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

21、依然会长期存在;禁止胎儿性別鉴定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有效。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相对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材料二:方正证券测其的数据来看,在放开二胎后,未来 4 年内将最多新增加约 5212 万个新生婴儿。而自第 5 年开始,每年新增新生婴儿数量为 480 万左右。以 4000 万5200 万左右的保- 8 -守教字作为假设,按 16 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 20 万元粗略估算,二孩嬰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 1200 亿元-1600 亿元。短期内,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SUV 和 MPV) 、教育行业等的发展。中长期来看,

22、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2044 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 25-30 岁的时候就会面临首次买房置业需求。全而放开二孩政策还将会对我国烃济社会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材料三:201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普遍二孩”政策一公布,各方开始预言将迎来生育高峰。但据统计,申请生育二孩的人数只有 13%左右,呈现逐渐走低趋势,目前新增出生人口远低于各方预测数据。其实不是

23、政府允许生,老百姓就会生,社会竞争的激烈、抚养孩子成本太高了;相比 60 后、70 后,处在生育年龄的 80 后、90 后的生育观念已经完全转变,没有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观念;社会公共配套资源发展不平街不充分,如对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医疗服务水平、教育、住房的担忧,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对生育的积极性。7. 下列有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原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社会养老压力加大。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C. 我国家庭规模近年来在不断缩小,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

24、弱化。D. 生育数量限制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能有效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8. 下列有关“普遍二孩”政策实施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两项是A. 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化加剧以及瞻养压力增加等人口结构问题的政策调整。B. 短期显著促进消费服务业发展及相关领域投资,长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C. 从长远来看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 9 -D. 如果某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甚至多胞胎,根据相关规定可以生二胎。E. 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能够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可以拉动教育、医疗、住房等需求,带来相关投资机会。9. “普遍二孩”政策实施以后,会出

25、现预言那样的生育井喷式高潮吗?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7. D 8. DE 9. 不会出现井喷式高潮。原因:社会竞争激烈,抚养孩子成本太高。处在生育年龄人群的生育观念已经转变,“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观念弱化。对社会公共配套资源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育积极性。【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有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原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题干的关键点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原因” ,在选项中找出不是指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原因”一项。D 项, “生育数量限制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能有效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答非所问,并未指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故选 D

26、。8.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有关普遍二孩政策实施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D 项,不符合题目中对“普遍二孩”政策实施的意义的理解,材料三中指出“201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根据这项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故这一说法本身错误;E 项,说法过于绝对, “普遍二孩”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故选 DE。9.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普遍二孩政策实施以后,会出现预言那样的生育井喷式高潮吗?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答题时,先根据材料内容,回答是否会出现预言那样的生育井喷式高

27、潮,然后在文中找出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三中。根据材料三中“但据统计,申请生育二孩的人数只有 13%左右,呈现逐渐走低趋势,目前新增出生人口远低于各方预测数据。其实不是政府允许生,老百姓就会生”可以推断出不会出现预言那样的生育井喷式高潮。至于原因,在材料三中可以筛选出“社会竞争的激烈、抚养孩子成本太高了” “相比 60 后、70 后,处在生育年龄的 80 后、90 后的生育观念已经完全转变,没有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观念” “社会公共配套资源发展不平街不充分,如对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医疗服务水平、教育、住房的担忧,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对生育的积极性”等信息,根据这

28、些信息整合,分条概括不会- 10 -出现预言那样的生育井喷式高潮原因。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

29、。莽败,融以军降更始大司马赵萌,萌以为校尉,甚重之,荐融为巨鹿太守。融见更始新立,东方尚扰,不欲出关,图出河西。及更始败,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河西民俗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融等遥闻光武即位,而心欲东向,以河西隔远,未能自通。时隗嚣先称建武年号,融等从受正朔,嚣皆假其将军印绶。嚣外顺人望,内怀异心。五年夏,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帝见钧欢甚,礼飨毕,乃遣令还,赐融玺书。融既深知帝意,乃与隗嚣书责让之,嚣不纳。融被诏,即与诸郡守将兵入金城。帝以融信效著明,益嘉之。诏右扶风修理融父坟茔,祠以太牢。八年夏,车驾西征隗嚣,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两,

30、与大军会高平第一。融先遣从事问会见仪适,帝闻融先问礼仪,甚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会,引见融等,待以殊礼。拜弟友为奉车都尉,从弟士太中大夫。遂共进军,嚣众大溃,城邑皆降。及陇、蜀平,诏融与五郡太守奏事京师,官属宾客相随,驾乘千余两,马牛羊被野。融到,引见,就诸侯位,赏赐恩宠,倾动京师。数月,拜为冀州牧,十余日,又迁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帝以此愈亲厚之。融小心,久不自安,数辞让爵位,因侍中金迁口达至诚。后朝罢,逡巡席后,帝知欲有让,遂使左右传出。它日会见,迎诏融曰:“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故命公暑热且自便。今相见,宜论它事,勿得复言。 ”融不敢

31、重陈请。弟友为城门校尉,兄弟并典禁兵。融复乞骸骨,辄赐钱、帛,太官致珍奇。及友卒,帝愍融年衰,遣中常侍、中谒者即其卧内强进酒食。- 11 -(节选自后汉书窦融列传 ,有改动)10.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晏然富殖 晏:安定,安乐B. 嚣皆假其将军印绶 假:借助,利用C. 因侍中金迁转达至诚 因:通过,经由D. 帝愍融年衰 愍:怜悯,哀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年号,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文中的“建武” 。B.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不全备为“太牢” 。C. 从弟,古人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

32、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即堂弟。D. 乞骸骨,即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邺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窦融审时度势有远见。在王莽失败后,他带领军队向更始政权大司马赵萌投降,虽然赵萌很看重他,但他认为东方不安,遂往河西。B. 窦融一心向汉。光武帝即位后,他派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后又和各郡守带兵进驻金城,因为窦融的诚实和效用都很明显,光武帝更加赞赏他,于是下诏修饰整理窦融父亲的坟茔。C. 窦融心存敬畏谦卑。光武帝西征隗嚣时,窦融的行为深深感动皇帝,皇帝给予赞赏,待以殊礼,井授予其弟弟窦友奉车都尉一职,授予其堂弟窦士太中大夫一职。D. 窦融居功不

33、自傲。平定陇、蜀以后,窦融位列诸侯,被授予冀州牧,又升为大司空,他认为自己虽在功臣之下,但也特别谦抑恭敬,井多次辞让爵位。13.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融先遣从事问会见仪适,帝闻融先问礼仪,甚善之,以宣告百僚。(2)后朝罢,逡巡席后,帝知欲有让,遂使左右传出。【答案】10. B 11. B 12. D 13. (1)窦融先派遣从事先问会见礼仪,皇帝听说窦融先问礼仪,特别赞赏,因此拿他的做法宣示告知所有官员臣僚们。(2)后来在一次上完朝后,窦融又在坐席后欲进不进,光武帝知道窦融又想辞让,就让旁边的人传话让他出去了。【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题干

34、要求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2 -,B 项, “嚣皆假其将军印绶”意思是“隗嚣都授予他们将军印章。 ” 。所以“假”应解释为“授予” 。故选 B。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 B 项, “牛、羊、豕三牲不全备为牢 ”说法错误,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故选 B。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

35、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D 项, “他认为自己虽在功臣之下”说法错误,原文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 ,这里“右”意思是位在功臣之上。故选 D。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 (1)句中:“善”译为“赞赏” , “以宣告百僚” ,省略句,译为“因此拿他的做法宣示告知所有官员臣僚们” 。 (2)句中:“后朝罢”译为“后来在一次上完朝后” ,

36、 “逡巡席后”译为“窦融又在坐席后欲进不进” , “让”译为“辞让” , “左右”译为“旁边的人” , “传出”译为“传话让他出去”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窦融字周公,扶风郡平陵县人。王莽居摄年间,为强弩将军王俊的

37、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被封为建武男。王莽败,窦融率军降更始大司马赵萌,赵萌以窦融为校尉,很器重他,举荐窦融为钜鹿太守。窦融见更始新立,东方还在扰乱,不想出关,谋划西出河西。等到更始败,窦融是人们敬重归心的人,于是就推举窦融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职务。河西民俗朴实,而窦融等政治也宽和,上下相亲;安定富裕。窦融等远道听说光武即位,内心里都想着要归属东边的政权,因河西相隔遥远,无法沟通往来。那时隗翼先用建武年号,窦融等人接受了这一王朝正统,隗嚣都给他们授予了将军- 13 -印章。隗嚣表面上顺应人们的愿望,内心里却怀异心。建武五年夏,窦融派遣长史刘钧向光武帝呈上书信献上马匹。光武帝见到刘钧后非常

38、高兴,行礼招待完毕后,又送走他,让他回去,并賜给窦融一封玺书。窦融已经深刻领会光武帝的用意,便写信给隗囂責问劝告他,隗嚣对窦融的劝告未予采纳。窦融接到诏书后,很快和各郡守带兵进驻金城。光武帝因为窦融的诚实和效用都很明显,从而对他更加看重。诏令右扶风修理窦融父亲的坟墓,用太牢祭祀。建武八年夏,光武帝西征隗嚣,窦融率五郡太守及羌人和西域的小月氏等,步骑兵共数万人,五千余辆物资车,与大军会师于高平第一城。窦融先派遣从事先问会见礼仪,皇帝听说窦融先问礼仪,特别赞赏,因此拿他的做法宣示告知所有官员臣僚们。于是大排酒宴举行盛大宴会,引见窦融等,待之以特殊礼节。封其弟窦友为奉车都尉,堂弟窦士为太中大夫。接着

39、共同进军,隗嚣部众大渍败,所有城邑都归降了。等到陇、蜀平定,诏窦融与五郡太守来京师奏事,官属宾客相随,车子千余辆,马牛羊遍野。窦融到京师后,皇帝接见他,让他到诸侯的位置上去,对他的恩宠赏賜,一下子使整个京师为之倾动。几个月后,封融为冀州牧。十余日,又迁升为大司空。窦融自认为自己不是老臣,一旦入朝,位列功臣之上,每次召会进见,容貌和说话口气卑恭到了极点,皇帝因此更加亲近厚爱他。窦融小心翼翼,心里始终不踏实,几次辞让爵位,并通过侍中金迁转达了十分的诚意。后来在一次上完朝后,窦融又在坐席后欲进不进,光武帝知道窦融又想辞让,就让旁边的人传话让他出去了。等到他日会见,光武帝迎过去对窦融说:“那日我知道你

40、是想辞退职务,归还封地,所以我才让你暑热回家自便休息。今日见面,最好讨论他事,不得再提辞让的事。 ”窦融因此不敢再提请求辞让的话了。窦融的弟弟窦友担任城门校尉,兄弟二人同时主管皇宫禁卫军。窦融又请求退职,皇帝立即赏赐给他钱帛,还让太官令送去好吃的食物。窦友死后,光武帝体谅窦融年衰,派中常侍、中谒者亲自到窦融的卧室,尽力让他喝点东西。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江村注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14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14.

4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 诗歌第一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村落的宁和清幽。B. 诗歌第二联描写燕子独飞,江上白鸥浮游,给人一种孤寂寥落之感。C. 第三联一句一景,主要描写杜甫来之不易的家庭生活场景。D. 尾联诗人从眼前的生活场景发出感叹,感叹止于对当下生活的满足。E. 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质朴自然,有强烈的画面感。15.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C 15. 对自然之景的喜爱;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对故友援助的感激;对过往苦难及壮志无望的悲慨。【解析】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 ,B 项

42、, “孤寂寥落”错,应为“闲适愉悦” 。D 项, “感叹止于对当下生活的满足”错,满足的同时,内心还有对过往苦难的余悸,以及对未来的不敢奢望。E 项,结尾两句并不“明快” ,显沉郁顿挫之风格。故选 AC。1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是考查爱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

43、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 ,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景的喜爱。五六句的人事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

44、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 ,就不能保证必- 15 -有;曰“更何求” ,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尾联既有对故友援助的感激;也是对过往苦难及壮志无望的悲慨,同时还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

45、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本题可以根据对诗歌具体内容的分析,得出其表达的情感。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被

46、围孤城的戍边将士寒夜突围,奇袭敌军的情景的诗句是:_,_。(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是:_。【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渺沧海之一粟 (3). 半卷红旗临易水 (4).霜重鼓寒声不起 (5). 家田输税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蜉蝣、渺、沧、粟、卷、输。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

47、到“三清” “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 “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 ,在理- 16 -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海航集

48、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向东认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要谨防肓目,时刻应有如履薄冰的态度。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以叛国罪被抓捕。面对审讯,川岛芳子能言善辩,拼命为自己辩白。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际涯,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区区百元闹得兄弟俩大动干戈,所幸当地派出所民警及时介入调解,让兄弟俩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扛起监督责任,履职监督不能一团和气。很多时候的不快乐,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感觉,一句非议,一件小事都让我们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让外界控制了我们的心情。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

49、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如履薄冰: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使用正确;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褒义词。此句应使用“巧舌如簧” ;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望文生义,使用错误;大动干戈:是指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比喻大费手脚,也指大打出手。使用正确;一团和气:本意为态度和蔼可亲,亦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使用正确;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与句中“心里”重复,使用错误。故选 D。点睛: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解答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