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doc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693931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作者:韩玲样 审稿:黄小强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从第一个艾滋病日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遏制艾滋病的活动中。艾滋病病毒感染属于一项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2016年10月2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0.06%,即每1万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医护人员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最前沿,属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高风险人群,常

2、见的感染途径有注射、手术、实验室检测等。文献报道,经皮损伤接触HIV感染患者血液后的感染风险是0.32%,约等于每325次经皮暴露于HIV感染患者的血液就有一次感染。单次黏膜接触HIV感染患者血液后的感染风险估计为0.03%。其实不管是0.32%还是0.03% ,对于个体来说,要么是0,要么就是100%。有数据显示,10-15%的AIDS患者诊断明确,而85-90%的HIV感染者并没有被诊断出来,这意味着大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IV,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是感染源。所以说,一个看上去和健康人没啥两样的人,也非常有可能是HIV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很多医疗机构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检测到HIV阳性确

3、诊患者,而就诊的患者中还有多少没有进行该项目检测?又有多少患者已经感染但因为窗口期等其他原因没有被检测到呢?又有多少感染者隐瞒了自己的病史呢?据丁香园的一项调查显示,88%的患者在初诊时隐瞒了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史,而这些患者和您有过接触吗?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这里的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2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4、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记住:不仅仅是接触血源性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而是所有患者!所有患者!所有患者!(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尽管双层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但是可将里层手套被穿透的风险减少6倍

5、。缝合针上的血经过单层手套可以减少锐器表面46%-86%的血液,两层手套后血量会减少95%,从而减少经皮损伤污染的病毒载量。同时,请记住: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根据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 (APIC)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的可变性报道: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一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摘下手套后要立即洗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佩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

6、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值得注意的是:多份文献表明,眼部受体液暴露比例可达25-51% ,而大部分液体暴露常常未被发现。仅部分体液喷溅被手术者察觉,约18%喷溅的发生有时需在显微镜下检查面罩才被发现。腹腔镜手术后的面罩上50%可检测到体液 ,其体液喷溅主要发生在手术结束取出Trocar并解除气腹时。普通眼镜所起的防护作用十分有限,假人模拟骨科手术喷溅发现,普通眼镜起到的防护作用与无防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进行手术或者有可能喷溅到面部的其他操作时,一定要佩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罩。(3)手术或者其它操作中,怀疑或确认手套被刺破,应及时对手

7、套进行擦洗,一旦确认手术安全容许,应尽快更换手套。外科手术延长时,即使没有怀疑或确认手套被刺穿,手术人员及助理也应该定期更换手套。(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5)在手术缝合时使用工具而不是用手指来牵引或握持组织。传递器械时应建立“中立区”,提倡 “免用手”技术,而不是用手直接传递。推广缝合器、组织粘合剂替代缝合针以减少手术缝合时的职业暴露。装卸载刀片时使用持针器,而不是徒手。(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

8、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回套针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Gershon等的研究显示,回套针帽与锐器伤的发生率显著相关(OR=1.78,P=.016,95% CI:1.11-2.86)。因为在回套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针头错过或刺穿针帽扎到手,以及衔接不紧的针帽从持针的手滑落等情况。而且该操作所涉及到的器具多为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其中空芯带血的注射针头具有较大的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性。 禁止徒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头随意放置在床边、治疗车顶部等,禁止将没有分离针头的注射器丢入感染性医废之中,医疗废物满3/4时一定要正确封口。(7)提倡使用真空抽血

9、系统,抽血时应佩戴手套。(8)如果已知患者是HIV阳性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活动应从容不迫,避免因为慌张造成意外伤害。3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如何进行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温馨提示在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后,医院应当在2小时内向辖区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处置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处置工作,包括暴露级别和程度的评估。根据评估

10、,如需预防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2小时7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5随访时间和内容?在暴露后的24小时内及之后的第4、8、12周和第6个月抽血复查。如服用药物,应对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对于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延迟等特殊情况的,随访期可延长至1年。携手抗艾,重在预防!预防艾滋病,防护不容忽视!参考文献:1.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2.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国卫办疾控发【2015】3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S】.北京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5.William R .Jarvis.医院感染6.胡必杰等.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8.Mansour AA 3rd, Even JL, Phillips S, Halpern JL., Eye protection in orthopaedic surgery. An in vitro study of various forms of eye protection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9 May;91(5):1050-4. doi: 10.2106/JBJS.H.00460.9. Davies CG, Khan MN, Ghauri AS, Ranaboldo CJ.,Blood and body fluid splashes during surgery-the need for eye protection and masks.,Ann R Coll Surg Engl. 2007 Nov;89(8):770-2.图文编辑:小小牧童审稿:陈文森 卢先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