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卷1历史试题答案及详解.doc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6939180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全国卷1历史试题答案及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全国卷1历史试题答案及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全国卷1历史试题答案及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全国卷1历史试题答案及详解.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部分文综历史部分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A 项错误,君主专制从思想上看始于战国韩非子,从制度上看始于秦朝,而当时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更谈不上宗教权威;C 项错误,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有,与皇权至上不够成因果关系;D 项需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去判断,宗

2、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的整个中国长期存在,从秦朝到清朝,宗法制度突出表现在皇位的继承上仍是主要沿用嫡长子世袭,故与题干不相符,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项为 B。此外,还可借助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统治者的文化行为实质是为维护其政治统治服务的,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 B。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A 项表述太绝对,是错误的,如本题中尽管皇帝灭佛,但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因此

3、而消亡;B 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始,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并延续整个传统中国,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最大;佛教在魏南北朝时期就盛行,社会基础并不薄弱,故 D 项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选项为 C。此外,还可联系教材知识点“三教合一”,即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儒学虽然面临挑战,但最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宋明得以成熟,从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 C。26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本题审题很关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认识”,可明显排除

4、A、B 两项,A 项是战国时的孟子的人性观,B 项为战国时荀子的人性观;这说明它们都是古已有之的对人性的认识,不是“新的认识”。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宋明”,可排除 C,可举出一反例,即明朝理学家(心学也是理学)王阳明就继承了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故正确选项为 D。此外,可联系宋明理学的所学知识宋明理学家把伦理道德上升为宇宙哲学的高度,在方法论上,程朱理学主张向外(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向内(发明本心),但目标都指向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的本质是善,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 D。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

5、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注意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清初”那时的中国仍处于传统社会,不存在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故排除 B 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可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知识点帮助判断),故排除 C 项;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外国货币涌入中国,并没有涉及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朝统治内容,故 D 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另外,外来货币涌入,这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明显,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正确选项为 A。此外,联系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在中英

6、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这一知识点,可进一步肯定正确选项为 A。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读透题干本质意思很关键,该题干的本质意思是:英国商品在鸦片战争后仍然滞销,原因是什么?A 项符合史实,但无法解释原因,因为印度的经济同样受到破坏,甚至破坏程度更深;B 项不符合史实,是错误选项;C 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高于印度。故正确选项为 D。此外,可运用唯物史观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可帮助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 D。

7、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C、D 项表述均太绝对,不符合事实,首先排除;如 C 项,梁启超也是知识分子,并不是在政治上极为保守,而是主张改良;D 项可举一反例康有为的变法思想的突出特点便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至于 A、B 两项的取舍,可抓住本题的关键几处信息点“1898”联系戊戌变法、“百余举人”和“近万名举人”少数读书人赞成

8、和多数读书人反对,A 项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有百余人赞成;经综合判断,B 项更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 B 项。30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解析:本题适合学生的最佳解决办法是排除法。A、B、D 都无法真正回答题干中波及的比例的差异。故只能选择 C 项。虽然 C 项的所表达意思可能大多数人不太明白,但并不影响选出正确答案。

9、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很鲜明的特色。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国民京津的恢复解释:本题可明显排除 C、D 两项,因为 C 项中的“灾害”应发生于19591961年,不符合题干中的“一五计划”(1953-1957),D 项的时间是“一五”计划之前的事情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而这恰恰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A 项与题目无关,如果更改为“有利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正确选项。计划供应对于扩

10、大积累,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正确选项为 B 项。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解释:A 项应发生在古代罗马,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项不符合题干意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恰恰不需要获得批准,故排除。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获得批准”、“未经允许”,而不是“自杀”,换句话说,自杀是可以的,只是需要获得批准;故如果公民要自杀并提出申请,那么自杀是可以的。因此 C 项比 B 项更符合

11、题意。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解释:本题关键信息“自由人”和“其它人口”。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自由人”主要指白人,“其它人口”指的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故排除 D 项,而根据题意可明显排除 A 项(“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相对),C 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可确定正确选项为 B。另外,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宣言的内容:我们认为下面这些

12、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符合天赋人权的原则。故正确选项为 B。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解析:A、C 两项均以偏盖全,没有反映题干中的“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这一信息,犯了反映题干信息不完整的毛病,故排除。B 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指令的形成是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36

13、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因此也就谈不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故排除。因此正确选项为 D 项。此外,可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 D 项。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

14、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解析:B 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贸易壁垒”只能减少,不可能真正消除,故排除。D 项表述错误,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说是领导地位,今天处于领导地位的是美国,故排除。欧元主要是欧盟内部流通的货币,欧盟与欧盟之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对外贸易)的结算主要是用美元,所以,它的作用更突出的是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欧盟对外贸易方面,故正确选项为 A 项。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

15、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农民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出版,阐述了其后被

16、视作真理的物理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

17、出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

18、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请考生在第45、46、47、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

19、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请考生在第45、46、47、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 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

20、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规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

21、法律的影响。(7 分)46(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46(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 年(宣统二年)11 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 应即俯顺臣民之请 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旋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

22、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 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 人,其中皇族7 人,汉人仅4 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 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 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3、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

24、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伟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

25、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夏金代通史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人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自徐忠民包公叙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参考答案24.25.2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即可知他们认为人性本恶。2

26、7.28.29.30.【答案】D31.32.33.34.35.40.41.45.46.答案:47.48.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CDADBCBCBDA 40(25分)(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

27、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41(12分)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45(15分)(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46(15分)(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

28、机。(9分)(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6分)47(15分)(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5分)(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分)48(15分)(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