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详尽的波茨坦广场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34515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0.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为详尽的波茨坦广场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最为详尽的波茨坦广场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为详尽的波茨坦广场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为详尽的波茨坦广场分析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中心街区典例分析柏林波茨坦广场城市区位柏林市总体规划用地图城市用地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占到整个城市用地面积的40%左右,由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居住密度中心高,四周低,北高南低。水系柏林总面积8%为水,两条主要河流施普雷河与舍纳贝格乌弗河穿城而过。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公共广场重要的“东西轴线”,联系东西柏林。波茨坦广场巴黎广场亚历山大广场柏林中央车站恩斯特罗伊特广场城市背景柏林位于中欧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尔河口处,有750年历史,2000年成为德国的新首都。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是德国主要的工业城市,还是国际交通枢纽。从空中俯瞰柏林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市像一

2、片绿色的海洋。柏林周围布满了河流湖泊和森林。文化背景“批判性重建”是20世纪90年代初新上任负责建筑问题的官员汉斯施迪曼(HansStimmann)制定的城市建设原则。二战后的德国,人们在经历了贫瘠萧条的年代后,不禁纷纷追忆起战前的“黄金时代”,而由施迪曼制定并在柏林重建中广泛采用的“批判性重建”原则,其目标正是恢复柏林作为传统欧洲城市的风貌。柏林传统街区鸟瞰图新建街区立面“批判性重建”原则有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柏林历史上形成的道路格局和限定街道空间的街道立面应当得到尊重并尽可能重建,建筑形象以所谓古典的“柏林式建筑”(BerlinArchitecture)为主,其檐口线脚的高度为22m,屋顶

3、高度不超过30m。建筑立面由规整的窗洞和简化的装饰组成,材料以抹灰和石头为主。建筑用地以区块为单位。这意味着有着狭窄路段的现存历史街道肌理将被保留下来,并用限高的新建公寓住宅加以填充。这种建造方式在二战之前的柏林非常典型。通过这种方式,规划者想要创造一个能够些许反映欧洲传统混合街区的功能品质的城市肌理。沿街建筑立面划分方式新建街区立面柏林城市肌理“批判性重建”可总结为以下两点:霍勃瑞希特内城网格规划决定了柏林内城的“结构”;街区院落式的出租住宅决定了柏林内城的“肌理”。西柏林:受包豪斯理念影响,宽阔的街道,摩天办公楼,以及公寓楼街区。东柏林:受苏联斯大林主义建筑的影响,传统的古典主义风格。之后

4、受包豪斯理念影响,出现了大量板式住宅。汉莎小区卡尔马克思大街住区政治背景:德国重新统一后,将首都从波恩迁回柏林,而此时的柏林由于长时间的政治割据,城市呈现出东西两种形态,整合柏林成了新任政府首要的任务。而重建波茨坦广场,修补这块冷战中留下的最大疮疤,正是对于时任政府最为急迫的任务。经济背景:20世纪的前半叶,柏林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然而由于二战对城市的破坏以及冷战后的政治割据,柏林经济迅速下滑,再加上政府补贴金的削减,柏林政府不得不出售土地,进行大面积开发。同时,柏林要想迅速恢复经济,就必须先得到经济巨头的支持。二战后的波茨坦广场几乎是一片废墟,有大片的土地可供开发。因此,柏林政府决

5、定将波茨坦地区位于市中心的20公顷用地划分为四部分出售给四个公司进行重建。波茨坦广场 亚历山大广场(原东柏林城市中心)动物园(原西柏林城市中心)现柏林中心区域柏林城市中心分布图柏林城市中心分布图图片来源:根据2009年图底平面图(柏林城市发展部)整理波茨坦广场位于原东西柏林中心交接处,担负着弥合裂痕的重任。柏林市空间发展架构柏林市空间发展架构图片来源:根据2009年图底平面图(柏林城市发展部)整理放射状城际道路同心圆格网区级道路密集的城市支路城市交通整体结构无大变化中心地区高等级道路明显减少l德国城市中各级道路的比例较为合理,支路系统发达。在德国以至欧洲,道路面积在城市用地中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

6、。l柏林的城市面积约890平方公里,人口约340万,机动车拥有量约为140万辆,道路总长约5300公里,交通建设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15.2%,而中心区更达到了22.8%,在道路面积中大部分是城市支路。l柏林,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宽度不大,但路网密度却很大,其中3/4是限速30公里的城市支路。道路结构快速道路在中心城区几乎没有主要停车区域集中在中心城区向外蔓延的趋势l德国各个大城市的近郊电车、地铁和公共汽车都很发达,它们是德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三种主要形式l地铁是公共交通的骨干系统,用以解决城市内部的客运交通。柏林的地铁始建于1902年,是德国建设的第一个地铁系统l近郊电车是连接中心城市、郊区和卫星城的

7、铁路客运系统。目前柏林共有近郊电车线路17条,运营铁道近300公里l相对于线路明确、运量巨大的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属于支线系统。还保留了有轨电车公共交通结合了地铁和公共汽车的特点,建设和运营费用远低于地铁l自行车道多为暗红色,与人行道在同一标高,但也有位于机动车道一侧的。自行车道与其它车道不设隔离护栏。l柏林现在就有自行车道约780公里。l德国的火车一般都设有自行车车厢,自行车可自由上下,为自行车出行提供了方便。自行车交通城市绿地柏林是德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城市面积的l3以上是公园。草地、森林和原野。城市边缘有广阔的森林地带,市中心的大蒂尔加滕公园以及其他所有城区的各个公园都为柏林人及游客散步

8、、漫游和骑车出游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波茨坦广场北端的H-HERZ-公园西北向通过贝利弗街与柏林市区最大的绿地贝利弗公园相接.历史变迁19世纪以前,波茨坦广场只是弗里德 里 希 大 帝(King Frederick theGreat)规划下的柏林内城西南面的入口广场之一,是位于城墙外一片荒僻的场所。从1824年老城城墙拆除起,它便和与之相邻的莱比锡广场组成了相连的广场综合体。1778年波茨坦广场地区平面图波茨坦广场的起源1838年柏林在当时的市郊波茨坦广场建起了火车站,带动了波茨坦地区发展。19世纪下半叶,波茨坦广场被誉为繁华的“欧洲交叉口”。1929年弗朗获-汗索这样描述:“这不是一个广场,而是

9、巴黎人所说的交叉口路的交汇点、相交口或十字路口,可德语中没有这样的词。”波茨坦广场的兴盛20世纪中期,二战摧毁了波茨坦广场地区80以上的建筑。1961年,贯穿于此的柏林墙的建造,更使得波茨坦连同莱比锡广场成为了东西柏林间的一片雷区。1972年波茨坦广场地区的柏林墙两侧波茨坦广场的毁灭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德国将首都迁回柏林后,柏林政府决定将波茨坦广场的空地进行开发。波茨坦广场的重建时间时间事件事件背景背景14世纪柏林与它的姐妹城市科恩同时建立于施普雷河两岸19世纪以前内城入口弗里德里希大帝内城规划19世纪柏林成为德意志的首都,欧洲大都市19世纪中叶至下半叶欧洲交叉口波茨坦广场兴建

10、火车站,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期毁于二战盟军轰炸柏林,城市严重破坏1961年东西柏林 雷区柏林墙的建立1989年重建柏林墙推倒,冷战结束历史回顾旧城新生波茨坦广场位于东边的柏林行政中心与西边的商业中心之间,位于德国柏林市繁华地段布赖特沙伊德广场。波茨坦广场位置示意图政治动物园居住周边功能商业环绕着波茨坦大街、Ebert大街和Stresemann大街的交汇点,波茨坦广场的三个建筑区块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区块、索尼区块和ABB&T区块大致呈扇形分布,在交汇点的东侧是莱比锡广场,向北通过Ebert大街与勃兰登堡门相连,西北向通过贝利弗街与柏林市区最大的绿地贝利弗公园相接,它们共同构成了二战前的柏林市中

11、心。波茨坦广场区位示意波茨坦广场总体规划获奖方案思路:先总体规划再分区开发总规方案:无大型综合体或摩天大厦土地被化分成小块用地带有柏林传统建筑特征(希尔默和萨特勒的方案)这一方案恢复了早先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莱比锡广场的八角形状并采用了整齐划一的传统街块模式。重建方案波茨坦广场总平面配置图索尼中心A+T综合建筑群戴比斯群体将基地分成三大片区进行进一步规划:波茨坦广场主区戴比斯群体(奔驰公司投资)、索尼中心(索尼公司投资)以 及 A+T综 合 建 筑 群(ABB公司投资)。分区规划功能定位波茨坦广场是一个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建设、实行综合开发的整体,其功能定位为一个重续文化娱乐特色的城市新中心,同

12、时也是一个以文化娱乐为特色、多种功能高度复合的新型CBD。波茨坦广场功能分区示意图居住办公商业文娱戴比斯群体与索尼中心功能相对混合,集居住、办公、商业与文娱为一体,A+T综合建筑群功能相对单一,均为办公性质建筑。功能分区区域内的空间体系建筑一空间关系波茨坦广场建筑一外部空间关系的模式为:以空间形态为主导,建筑为围合空间服务。城市空间本身是一个具有三维特质的积极要素,而建筑是构建空间的二维立面。1波茨坦广场项目技术指标:区位区位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戴比斯群体戴比斯群体SONY区块区块ABB&T区块区块总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ha)约13.65总建筑面积(万总建筑面积(万m2)54.75容积率容积率

13、555建筑密度(建筑密度(%)504257全区平均建筑密度全区平均建筑密度(%)402分区各建筑项目技术指标:区位区位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戴比斯群体戴比斯群体SONY区块区块ABB&T区块区块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a)6.82.651.65建建筑筑面面积积(万万m2)(地上部分)(地上部分)3413.257.5其其中中办公面积(万m2)178.085.25比例(%)506170居住面积(万m2)6.82.651.5比例(%)202020混合面积(万m2)10.22.520.75比例(%)301910广场内街道:主要分为三个等级,戴比斯群体和Sony区块之间的新波茨坦大街是城市级干道,道路中央设林荫

14、道;戴比斯群体内的老波茨坦大街是区域级道路;第三级指戴比斯群体内的其它小型街道。广场内绿地:包括北端与城市绿地Tier公园相邻的H-HERZ-公园、戴比斯群体和ABB&T之间的克罗那登公园以及南端的水景空间。景观绿地虽然集中,但规模维持在中等水平,故仍能够适应用地条件,同时保证与建筑的对话与融合。广场内庭院:街坊式布局的建筑通常设有内向庭院,波茨坦广场的庭院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公众开放的,如ABB&T区块的四个小街坊;另一类则仅服务于建筑使用者,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区块的大部分街坊式建筑。波茨坦广场项目中的四个广场空间有着不同的围合特性。从围合程度来看,从强到弱依次为索尼广场、芳汀广场、剧院广场和

15、波茨坦广场。波茨坦广场索尼广场芳汀广场剧院广场索尼广场是一个被地面、侧面和顶面三种元素共同限定的椭圆形广场,侧向由一组连续性较强的弧形和折线形建筑界面围合而成,在底层形成五个入口空间。巨伞形的顶棚限定了广场的高度,加强了广场的内向性。作为一个被明确定义的空间,论坛广场不仅是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与转换空间,同时也成为盛纳公共生活的容器和吸引公共活动的磁石。1.索尼广场芳汀广场由三栋建筑三面围合而成,一侧向科罗拉登公园绿地敞开,其间设有水池小品,作为一个面积较小的广场,这种做法既减少了空间的封闭感,又增加了空间的景观层次。中间与两翼的建筑物之间形成两个狭长通道,成为从老波茨坦大街进入方形广场的入口

16、空间,通过入口所看到的广场中的情景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作用。适宜的围合感和良好的视野使芳汀广场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交往场所。新波茨坦大街老波茨坦大街小街道2.芳汀广场剧院广场作为老波茨坦大街的收头,可视为街道空间的扩大。它背靠着音乐剧院和娱乐场两栋建筑,面向老波茨坦大街敞开,广场空间本身的围合感和形体感很弱,并不着意于自身独立性的塑造,反而与街道空间融为一体,使得街道具有了带状广场的意味。3.剧院广场广场空间莱比锡广场重建后的波茨坦广场作为一个具体的空间节点,恢复历史上曾经扮演的角色:一个交通疏散广场。其围合感来自于各街角建筑,空间界定依赖于连续的点而非真实的面,再加以空间和建筑单体的尺度巨大,

17、故围合感较弱。4.波茨坦广场分区介绍索尼中心A+T综合建筑群戴比斯群体一个多功能商贸区,其功能主要有办公、居住、购物、餐饮、剧院、旅游住宿等。负责这一区域的设计师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遵循了希尔默和萨特勒的总体方案构想,并且与地块西南角的现状建筑一国家图书馆形成了良好的对话。它不仅延续了原有的波茨坦大街,而且新老步行街把地块分为几个部分并在老波茨坦大街的尽头形成了一个广场。戴比斯群体奔驰公司在原本规划为“公共性街道”的三条道路上方加盖了玻璃顶棚,连接起了六个先前规划为“传统欧洲城市风格”的街区。从而使其变成柏林最大的私有化的零售间阿卡丹,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在波茨坦广场上重新创造传

18、统城市品质的努力。阿卡丹位置示意图建筑配置示意图戴比斯广场水院赫尔穆特.杨(HelmutJahn)负责规划。包括索尼欧洲中心、办公楼、电影中心、宾馆等等。所有建筑围绕一个4000平方米的内向广场展开,建筑群紧凑鲜明,富于现代感和技术感。其中的建筑以其纯净透明的玻璃立面和“漂浮”在内部广场上的“富士山屋顶”在波茨坦广场地区成为独特的标志。索尼中心杨将索尼中心设计为一个大型综合体,综合体中所有的建筑部具有相同的由单一玻璃和铝板构成的立面。虽然总体方案规定了该地块未来发展的空间形态,但Sony公司终获得允许建造这块地区上最高的建筑物,并在平面格局上也与总体方案有很大的出入。索尼的项目包括办公楼、公寓

19、住宅、一些休闲设施餐厅以及德国电影和电视研究所,所有这些建筑聚集在一个壮观的覆以玻璃顶的广场周围。赫尔穆特.杨设计的索尼地块城市设计中标模型建筑配置示意图格拉西(GiorgioGrassi)担任主要设计者,面向波茨坦广场的建筑有进入广场地铁站的独立入口,与之毗邻的四个小街坊均为八层建筑且都有向附近开放空间敞开的院落。该规划充分体现了对德国建筑传统的尊重。建筑师用了五个u形、H形和水滴形的块体来组织全局,这些建筑体量除了在街角的水滴形办公楼高一些外形象统一、色彩一致,连开窗方式也均衡划一。A+T综合建筑群建筑配置示意图1 1、一号楼(施韦格)、一号楼(施韦格)2 2、二号楼(格拉西)、二号楼(格拉西)3 3、三号楼(格拉西)、三号楼(格拉西)4 4、四号楼(扎瓦德)、四号楼(扎瓦德)5 5、五号楼(迪纳)、五号楼(迪纳)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