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32066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一部编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如图所示印章可作为明太祖设立哪一机构的佐证材料()A.北庭都元帅府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锦衣卫D.东厂.如果准备撰写关于明代药物学的历史小论文,你主要查阅的著作是().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农业是立国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在明末,诞生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技著作是()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

2、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ADAB DDCBC DCDAA BDBCB CCADC二非选择题26.10 分(1)名称;三省六部制,完善;隋、唐。2分(2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2分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2分权力的分散与制衡,2分(3)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2分不断加强,到雍正帝时达到顶峰。2分27 .14 分(1)经济繁荣,国力雄厚。2分(2)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2分(3 ) 14051433年,2分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2分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到达范围广

3、2分 历史意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1)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并做出了伟大贡献。28.14 分(1)(1)祖国海疆安宁;抗击倭寇。4分(2)荷兰;元朝,澎湖巡检司。4分(3)中俄尼布楚条约2分俄国;2分康熙帝发起再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国,双方签订了双方签订(4)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杰出的民族英雄。2分29.12 分(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分因素: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分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加大。(2)清朝前期。

4、2分联系: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促进了湖广地区的开发,使湖广地区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成为重要的粮仓。2分(3)人口过快增长,导致耕地、粮食供给不足,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2分原因: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力增强,社会稳定;清朝以农业立国,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分B .长城B .长城C .大运河1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皇帝昏庸无能C.天灾人祸.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伐无道,诛暴秦C.高筑墙,缓称王,广积

5、粮C.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D.均田免赋2 .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政治腐败蝗灾连年赋税沉重各地农民起义爆发&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o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B.郑成功C.戚继光C.戚继光D.邓世昌9.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A.皇太极10.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有帝囚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 国设计有关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B.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D

6、.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1 .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B.焚毁不利书籍C.压制知识分子D.加强思想控制12 .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西域都护B.军机处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13 .下列战争发生于乾隆帝时期的是(A.靖难之役B.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4 .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册封五世班禅册封五世达赖设驻藏大臣设伊犁将军B.A.C.C.D15.右图

7、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B.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C.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D.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二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 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噂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以于朝, 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A .顺治帝.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设军机处组织雅克萨之战平定准嚼尔叛乱平定准嚼尔叛乱册封五世达赖册封五世班禅册封五世班禅确立金瓶掣签制度18.右图电影讲述了清朝乾隆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8、A.匈奴族的一支B.蒙古族的一支C.回族的一支D.维吾尔族的一支19 .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A.山海关之战B.邸城大捷C.雅克萨之战D.台州九捷20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闭关锁国政策表现来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来源:学*科*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网来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影响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A.B.C.D21.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B.封锁沿海港口C.严格限制

9、对外贸易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22.清朝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22.清朝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可见,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B.官商勾结,身份难以界定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化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化D.地方商业由官员垄断经营.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B.休养生息C.轻福薄赋D.重文轻武23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

10、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 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A.三国演义和秦腔B.水浒传和昆曲C.红楼梦和京剧D.西游记和汉调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0分,27题分,28题分,29题分).(10分)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11、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 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 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一摘编自明太祖实录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名称及完善的朝代。(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2分)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提 供佐证。(2分

1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 势。(2分)2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2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答问题。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座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家给人足, 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1)依据材料一说说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是什么?2分材料二: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材料二: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三:和下西洋概况表时间14051433年出发地点刘家港次数先后7次规模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人数每次出

13、海2.72.8万人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3)依据材料三,说说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最远到达地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有什么历史意义? 6分28. (14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郑成功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帝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14、?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于何时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 么?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清朝哪位统治者采取了什么举措?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29.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表材料二:湖广熟,天下足。年代耕地面积1661年(顺治十八年)5 493 576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6 078 4301724年(维止二年)6 837 914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7 414 495材料三: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乾隆时已经是“人民户口百倍 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 (D材料一从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哪些 因素导致的?(2)材料二这一现象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与材料一有何联系?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三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