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二单元 (含答案).pdf

上传人:万家****客 文档编号:6930463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4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二单元 (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二单元 (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二单元 (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二单元 (含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二单元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二单元(含答案含答案)(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相应的汉字吗?(3 分)(1)后来发生了 fn q():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尽头一口 shu b ln ln()的鱼塘。(2)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 dn y(),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shn chn(),p p s s(),秋风中正开得 ln mn()。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

2、铁生。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周琦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修改:删除“正在”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 PM2.5 的首台空调。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C.春天的武汉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修改:把“成为”改为“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 1073R-1 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

3、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修改:删除“通过”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散步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C.咏雪写的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谢太傅”的女儿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D.散文诗二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5.古诗默写。(3 分)(1)当你沐浴后,湿发

4、披在两肩,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泰戈尔金色花)(2)母亲啊!你是,我是。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冰心荷叶母亲)(3)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兄女曰:“。”(刘义庆咏雪)6.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6 分)(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 分)(2)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4 分)7.综合性学习。(7 分)育苗中学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现邀请你参加。(1)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妙手回春B.

5、家和万事兴C.博古通今D.举天地之正气(2)下面有四位同学都说了各自的家庭,主持人要求他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家庭的特点。你最羡慕哪一位同学的家庭?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第一位说:相亲相爱第二位说:相依为命第三位说:相敬如宾第四位说:相安无事(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3 分)二、阅读与鉴赏。(42 分)(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 811 题。(13 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6、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解释加点的词。(4 分)(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3)下车引之:(4)陈太丘与友期行: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地进去了。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1.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7、(2 分)(二)(2016河南)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14 分)母亲养蜗牛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

8、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奶奶,你吃过蜗牛吗?”“吃?”“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可它们现在还小啊”“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愕然。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

9、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母亲默不作答。我

10、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一

11、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作者:梁晓声。有删改)12.“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2 分)(1),波澜顿起。(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3),波澜又起。1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14.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4 分)1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 分)(三)阅

12、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619 题。(15 分)平分生命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的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院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 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严肃地点头。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

13、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 10 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 100 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的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他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

14、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我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 50 年。”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16.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4 分)(1)(2)17.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了光彩”?(4 分)18.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19.第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具体描述男孩“一番深思熟虑”的内容。(4

15、 分)三、写作与表达。(50 分)20.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有许许多多的事,像一盏盏灯,照亮了你的心扉,给予你精神力量,指引你前进的方向。生活告诉了你:做人要诚实,面对困难要乐观,荣誉不仅仅属于自己,要关爱别人请你选取一件事,以“这件事告诉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要求:(1)选用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表达方式恰当。(4)字迹工整,书写格式规范;不少于 600 字。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1.(1)分歧水波粼粼(2)淡雅深沉泼泼洒洒烂漫2.C3.C4.C5

16、.(1)穿过金色花的林荫你会嗅到这花香(2)荷叶红莲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6.(1)一个小孩,生活水平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成为身心发育不均衡的畸形儿。(2)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却不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和品德培养。7.(1)B(2)示例:我最羡慕“相亲相爱”的家庭,因为家人之间只要相亲相爱就没有什么困难跨不过去。(3)示例:同学们,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有两位天使一直守护着我们。跌倒时,他们把我们扶起;受伤时,他们抚平我们的伤口;高兴时,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们齐声说:“我爱我家。”8.(1)舍弃(

17、2)通“否”(3)拉,牵拉(4)约定9.(1)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2)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10.B11.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12.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13.突出了母亲对蜗牛照料的精心,表现母亲对蜗牛的喜爱或突出蜗牛对于母亲的特殊意义。为下文写母亲舍不得这些蜗牛被吃掉等情节作铺垫。14.示例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表现人物心理。从儿子的话语中,表现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中,表现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

18、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二: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三: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15.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

19、注。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表现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写出任意两个方面,分析合理即可。)16.(1)给妹妹输血。(2)和妹妹平分生命。17.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18.舍己为人的品质。19.提示:围绕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想救妹妹的命去发挥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