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927252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学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三小 彭书丁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根本素养,根本素养必须抓好学生的适应养成、智力开发、情感培养、意志锻炼等,使学生文化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生理素养都能得到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弄清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育中浸透性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悟神”,捕捉文章隐情,再提高学生认识时要把握“尺度”,最后留意坚持因文诱导,不搞僵硬“查比”,坚持感情陶冶,不空洞说教,如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就会到达最高境地。关键词: 教育的核心 浸透性 潜移默化 文道统一 神韵 诱导 情感陶冶 情理融于一炉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根本素

2、养,素养教育是根底教育的核心,过去根底教育主要抓双基。这因而重要,但不全面。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狭窄的根底观转变到全面的素养观,既抓紧落实“双基”,又要抓紧好适应养成、智力开发、情感培养、意志锻炼等,使学生文化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生理素养都能得到开展。如今我就语文课中思想品德素养教育谈些看法:一、弄清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育中浸透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进展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遭到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行和爱美的情趣。”因而,我们如今必须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弄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

3、育浸透性的特点。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用形象和图画说话,而不是以三段论说话,或空喊政治口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又是有限度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时“潜移默化”地进展的,仅仅是浸透。如哲理诗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言志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雪白在人间。“浸透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属性。如丰碑这篇课文,在环境恶劣,任务困难,装备简陋的情况下,军需处长掌管着军需物资,完全有理由有可能让本人穿上御寒的棉衣,而他却穿得十分薄弱,为了革命,在最困难的时候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本人被冻死了。课文对军需

4、处长牺牲的神态、动作等作了细致描写:“镇定自然的神情,”说明面对危险毫无惧色,“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表现出军需处长面对死亡泰然置之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座“晶莹的碑”,鼓舞后来人,他忠于革命,坚韧不屈的精神,永远为后人传颂。这确实是课文的“浸透性”所在。首先,思想品德教育可浸透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即浸透于识字、阅读、作文各种课型中及字、词、句、段、篇等根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其次,浸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即课堂教学、作文、考试之中识字教学能够结合字的形、义及构成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培养他们爱憎明晰的立场;阅读教学是浸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老师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教

5、育要素,找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进展系统的教育;作文教学能够从观察、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态度、审美情感及爱党、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作业中要对学生进展意志品行的训练,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并构成认真细心的适应,养成谦虚、不耻下征询的美德,考试中能够引导学生构成老实、慎独等优良质量。二、指导学生“悟神”,捕捉文章隐情。“神”乃文章之魂。阅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捕捉文章神韵的过程。既要透视显中之隐,又要品出弦外之音;既要体查文中之情,又要再现内心视象。文章的“神”具有“埋伏”“会摇尾巴”四个字中,就在摇尾巴的过程中,暴露了它的凶残的野性和愚蠢的狡诈。一

6、篇文章的“神”,能够包含许多方面,导致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的“多元性”“狼被人打死了,小羊得救了”,制造了“大团结”式的结局。这尽管符合中国“扬善惩恶”的传统思想观念,但是从思想品德教育的角度看,“准度”“凶残的恶人在做坏事时总要千方百计寻找借口,仁慈的人切不可受骗受骗”。假设设计“大团聚”的结局,学生的思想认识就落在了“仁慈会有好机遇的,是会有好报的”这个基点上,这对儿童的成长无疑设置了心理障碍。三、提高学生认识时要把握“尺度”。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中的详细课文,二是嘘唏语文的详细学生。每篇课文的思想教育有特别大的弹性,这就要确定适宜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学生

7、难以接受,低于这个“尺度”,达不到思想教育目的。在确定语文课思想教育“尺度”时,学生这个教学对象的参照价值尤为重要。同一篇课文,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会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思想品德教育“尺度”。这因而给老师的施教带来困难,但也给老师发挥制造才能以宽阔的空间,实现教学的灵敏性。在教手术台确实是阵地这一课时,抓住重点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找出“争分夺秒”与“仍然”两个关键词语,并在比拟中加深了对关键词语的领会和理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贯彻“文道统一”,让学生通过对词句的领会 去把握课文的中心,也确实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教学之中。”在确定“尺度”之后,

8、应当引导学生沿一定的梯度去到达这个“尺度”,这确实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如在教飞机遇险的时候时,把握好课文中的周总理当时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如何样的口气说,这个“尺度”去征询学生,让学生明白得:“飞机出现险情,小杨媚因没有降落伞包又急又怕,哭了起来,因而总理用鼓舞的口气。”工作人员互相推让伞包耽搁了时间,因而总理用命令的口气。如此思想教育的“尺度”进一步提高,同时进一步点拨:“当时时间紧迫,情况危急,危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大,我们的总理在这特定的情况下,沉着平复,一方面解包给小杨媚,并给予鼓舞,另一方面回绝工作人员送他的伞包,并命令他们抓紧预备,”如今,学生已领悟:总理在危险面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

9、外,想到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质量!四、要在语文课上进展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留意几点:1、坚持因文诱导,不搞僵硬“查比”。老师必须按照课文固有的德育要素,从“效度”着眼,从学生实际出发,加深感受,尽量缩短学生与课文的间隔。如此,语言文字理解了,思想品德教育也尽在其中。不能形而上学的认为,联络实际就必须让课文中的人与事与现实生活的人与事相对照,进而查比本人思想品德上的 错误、缺乏。事实上,生搬硬套,人为地拔高,堂堂对照课文查比,只会使学消费生逆反心理。2、坚持情感陶冶,不空洞说教。情感是认识转化行为的“催化剂”。教学中,老师只有用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动心,动情,才能在求知、练能

10、、开智中育德。反之,干巴巴灌输,单调无味的说教,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如教课文月光曲时,通过多媒体放出录象,并有声有色地进展配乐朗读,让学生沉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接着把描写月光曲的文字摘出来做画面分析,研究音乐的变化与音乐家情感的变化的内在联络,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找出贝多芬情感由平静到激昂的变化内因。学生自然地明白得贝多芬对穷苦人的同情,对不平社会的抗议。最后,同学生一同以饱满地感情朗读这段文字,把“情”与“理”融于一炉,让学生在情感冲动中自然地“晓理”,不做空洞说教。3、坚持计划施教,不搞时断时续。语文课文中思想教育既不能“信马由缰”,听其自然,也不能凭情绪好坏,时紧时松。需要的是自觉“传道”,贵在持久。教科书中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排的,都有特别强的教育性。要发挥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首先要总体设想,弄清全册书向学生进展哪些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要研究每组教材中各篇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联络。再次,从每篇课文入手,把握教材进展思想教育的固有要素。要课课落实,环环相扣,久而久之,就能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