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生活让语文课精神起来.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926450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生活让语文课精神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生活让语文课精神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生活让语文课精神起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生活让语文课精神起来.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生活让语文课精神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展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杨再隋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如此写到:“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复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复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复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虚假的生活;师生是生活中真实的人,不是戴着面具的人,是真心真意、有真情实感的人。儿童应是本确实儿童,是生活中的儿童,是天真烂漫、幼稚可爱的儿童。老师应是本色的老师,教学回绝作态。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话语应是生活化的话语,动作表情应是生活化的动作表情。”可见,“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

2、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打破课堂教学封闭方式的新道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定走向。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三尺宽的讲台,固定的黑板,秧田形的桌椅,严肃的老师,尊敬的同学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无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质量、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例如:将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犹如家里,大家积极考虑,尽情交流,主动合作,学生怎会不思潮涌动;教室里,开拓贴近学生生活的图书角、生物角、科技角,让可爱的

3、小金鱼、小乌龟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漂亮的盆花、种子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让各式的玩具成为学生动脑动手的实验标本,让学生在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语文。此外,课堂还能够按照学习的需要,分阶段分主题进展布置,如“春色满园”、“夏日蛙鸣”、“硕果累累、“雪花飞舞”,乃至“一家商场”、“一辆火车”等。在如此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里学习,大家心情温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必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拓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尽管如今的教材编写已经留意了贴近儿童的生活,但由于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积累的相对贫乏,我们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展链接、拓展。1、引导观察,认识生活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

4、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才能,还能够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材料,调查访征询,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猫一文,猫关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理解猫特点的同学却不多,老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理解猫的性情、脾气等,如此,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火烧云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天空中白云的变化,理解它的姿势万千,变化多端,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参与生活,丰富内容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

5、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转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征询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这活的书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智慧的老师应该让学生用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生活这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中去学习语文,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第六册自选商场一文之前,布置如此一项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自商场,认识5个商品名称。小孩们听了这项作业,热情都特别高,自主学习动机立即被激活了。晚上,他们都兴致勃勃和父母一起去

6、逛超市、认名称。第二天一大早,小孩们都急于交流:“我昨天在自选商场里买了吃的,还认了好多生字呢!”“我也是,我不仅认识了食品名称,我还认识了许多学惯用品的名称!”“还有我”甚至有学生把商品包装袋拿出来,展示他认识的生字。确实,生活是一座“富矿”,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鲜活。3、唤醒生活,丰富内涵教学不应是简单的告知、传递、赠送,而应是沟通课堂与生活的间隔,有效诱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丰富了语文内涵。比方我在教庐山云雾时,首先通过本人讲述旅游的景点及感受,唤起学生对曾巡游过的风景点的回忆。这时,我顺水推舟:“同学们去过庐山没

7、有?想不想去,那我们今天就去巡游。”学完了本篇课文,学生会对庐山充满向往,趁如今机,我向学生提出一个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征询题:“你们都曾经到过不少地点,还有些同学到过名山,那你们能不能把你们把往常巡游过的地点的美景讲述出来与大家分享呢?”因而,学生纷纷把本人的生活经历、一路看到的美景描绘出来。讲述过后,再让学生把本人的巡游记录下来,这时,一篇篇的游记,一篇篇绝妙的美文,在学生的笔下生成了。4、融入生活,处理征询题语文是建立在生活根底之上的,处理生活中的许多征询题也必须依托语文。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络,校内外沟通,学科间交融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宽阔的空

8、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著名特级老师于永正教学招领启事确实是最好的例子。有一天早上,一个学生在校门外拾到一个钱包,将钱包交给了他,他在一上课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学生,征询学生该如何办?因而特别自然地引出写“招领启事”能处理征询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写“招领启事”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接下来就开场教学“招领启事”的写法,让学生开场写招领启事。这时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为了协助捡到东西的同学的忙,因而学得都特别投入,写得都特别认真,而完全没有单调的学习的感受。写完后,选择好的同学的作品张贴于校门外适宜的地点。过了几天,于老师又对同学们说,这个失主看到同学们写的“招领启事”后领回了东西,特别感激,他想写一封

9、感激信,但不明白如何写,想请同学们协助,因而又展开了“感激信”的教学。学生们学得有滋有味。又如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能够让学生拟写;师生在竞赛中获奖,能够让学生写贺信;商店有了新产品,能够让学生编广告词;学生面临毕业,让学生学写毕业赠言;元旦春节,还能够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 三、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模仿场景,再现生活如复述课文,假设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说给老师听,本人练说,同学间互说等),教学组织方式显然比拟单调,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分,更谈不上学生的兴趣。假设我们稍作调整,引进生活中父子俩讲故事的情境,复述由一人独白改为由“父亲”给“儿子”讲故事的方式进展(因而角色完

10、全能够由学生本人设定),如此教学的效果就会迥然不同。“说”者由于有了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同时特别自然地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则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响:提征询、猜想、反驳、赞同结果复述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因而,整个课堂都会沉醉在一种生动爽朗,如听相声似的活动之中,同时谁都乐于尝试。如此,教学活动就变得更加生动了。2、角色表演,体验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确实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复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因而在语

11、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化为本人的生活,而是要借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到达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才能地反响。如把课文编排成小型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能够把语言文字直截了当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如今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感悟。例如,西门豹有这么一个片段:“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教学中我们抓住“磕头求饶”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深化理解。即课堂中请几位同学以表演的方式补出官绅求饶悔过的言行,如:“哎呀大人,小的该死啊,给河伯娶媳妇这事都是小的瞎编的,小的是在谋财害命啊”随后老师趁势引导其余扮演百姓的学生:“这位大爷,您老有什么话说?”已经入

12、境的学生特别自然地学着老大爷的腔调说:“啊呀,我真糊涂啊,竟然会信了这群狗官!”“我的小孩死得冤啊!今天总算报了仇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人,他们在本人创设的情境里,深化地领悟了西门豹的机智既惩治了恶人,也唤醒了百姓。在如此的情境中,老师不必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已经意会,无需言传,学生轻松地到达真正理解。3、倡导多元,展示生活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能够按照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开展多元智能。如学习家乡的秋白梨,我们能够安排如此的实践活动:请学生当推销员。先通过本人画的图片,通过有声有色的介绍,把江湾的秋白梨推销出去。然后,试着推销本人家乡的特产。从推销课文中的特产到推销本人家乡的特产,这是生活认识愈来愈浓的表达。如此采纳多种方式的展示,不仅学生们学得有味,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征询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个万花筒,五彩绚丽,奇光异彩,是学习语文之源。将课内与课外相衔接,亲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络,让语文生活化,语文课堂必定会焕发无穷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