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讲练通》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课件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人教版)ppt.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26116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讲练通》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课件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人教版)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课时讲练通》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课件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人教版)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讲练通》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课件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人教版)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讲练通》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课件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人教版)ppt.ppt(7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2.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周期律。3.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学习重点学习重点1.1.元素周期律的含义与实质。元素周期律的含义与实质。2.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自主预习自主预习】一、原子核外一、原子核外电电子的排布子的排布1.1.电电子子层层的划分:的划分:(1)(1)核外核外电电子的能量及运子的能量及运动动区域。区域。能量能量较较低

2、低能量能量较较高高能量不同能量不同(2)(2)电电子子层层及其与能量的关系。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电子层电子层序号序号(n)(n)1 12 23 34 45 56 67 7电子层电子层符号符号_O OP PQ Q离核距离核距离远近离远近电子能电子能量高低量高低K KL LM MN N2.2.核外核外电电子的排布子的排布规规律律:核外:核外电电子子总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层排排起起,当一当一层层充充满满后再填充下一后再填充下一层层。二、元素周期律二、元素周期律1.1.原子核外原子核外电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变化:化:(1)(1)图图示。示。(2)(2)规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律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递增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层电子数呈子数呈现现_的周期性的周期性变变化化(第第1 1周期除外周期除外)。由由1 1到到8 82.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变化:化:(1)(1)图图示。示。第第2 2周期第周期第3 3周期周期 (2)(2)规规律: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律: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递增增,元素原子半径呈元素原子半径呈现现_的周期性的周期性变变化。化。由大到小由大到小3.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变化:化:(1)(1)图图示。示。(2)(2)规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递增增,元素的最高正

4、化合价呈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现_,_,最低最低负负化合价呈化合价呈现现_的周期性的周期性变变化。化。+1+7+1+7-4-1-4-14.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变化:化:(1)(1)钠钠、镁镁、铝铝金属性金属性强强弱的比弱的比较较。方法方法a.a.钠钠、镁镁与水的反与水的反应应2Na+2H2Na+2H2 2O=2NaOH+HO=2NaOH+H2 2 Mg+2HMg+2H2 2O Mg(OH)O Mg(OH)2 2+H+H2 2 =b.b.镁镁、铝铝与与盐盐酸的反酸的反应应Mg+2HCl=MgClMg+2HCl=MgCl2 2+H+H2 2 2Al+6HC

5、l=2AlCl2Al+6HCl=2AlCl3 3+3H+3H2 2 c.c.钠钠、镁镁、铝铝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水化物的碱性碱性由碱性由强强到弱:到弱:_。结论结论金属性由金属性由强强到弱的到弱的顺顺序序为为_。NaOHMg(OH)NaOHMg(OH)2 2Al(OH)Al(OH)3 3NaMgAlNaMgAl(2)(2)硅、磷、硫、硅、磷、硫、氯氯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强弱的比弱的比较较。方法方法a.a.与与氢氢气化合气化合b.b.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水化物的酸性酸性由酸性由强强到弱的到弱的顺顺序序为为_。结论结论非金属性由非金属性由强强到弱的到弱

6、的顺顺序序为为_。(3)(3)同周期元素性同周期元素性质质的的递变规递变规律律(自左向右自左向右)。元素的元素的_。HClOHClO4 4HH2 2SOSO4 4HH3 3POPO4 4HH2 2SiOSiO3 3ClSPSiClSPSi金属性逐金属性逐渐渐减弱减弱,非金属性逐非金属性逐渐渐增增强强5.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布【自我小测自我小测】判断或回答下列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1.(判一判判一判)原子核外各原子核外各电电子子层层最多容最多容纳电纳电子数子数为为n n2 2。()()提示:提示:根据

7、前三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第一层最多根据前三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第一层最多为为2 2个个,第二层最多为第二层最多为8 8个个,故可知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应故可知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应是是2n2n2 2而不是而不是n n2 2。2.(2.(判一判判一判)某元素原子的某元素原子的M M电电子子层层上有上有2 2个个电电子子,则该则该元素是元素是镁镁。()()提示:提示:M M层上有层上有2 2个电子个电子,说明说明M M层是最外层层是最外层,且且K K层和层和L L层填满层填满,即即K K层层2 2个电子个电子,L,L层层8 8个电子个电子,故该原子核外共有故该原子核外共有121

8、2个电子个电子,是镁是镁元素。元素。3.(3.(判一判判一判)短周期元素原子中短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外最外层电层电子数是次外子数是次外层电层电子数子数3 3倍的原子是氧原子。倍的原子是氧原子。()()提示:提示:因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因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8个个,故该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故该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可能为数不可能为8,8,只能为只能为2,2,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6,即为氧原即为氧原子。子。4.M4.M电电子子层层最多可容最多可容纳纳1818个个电电子子,为为什么什么钾钾原子的核外原子的核外电电子排子排布不是布不是 而是而是?提示:提示:若钾原子的若钾原子的

9、M M层排布层排布9 9个电子个电子,此时此时M M层就成为最外层层就成为最外层,这这和电子排布规律中的和电子排布规律中的“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 8个个”相矛盾相矛盾,不符合电子排布的规律不符合电子排布的规律,即即M M层不是最外层时可排层不是最外层时可排1818个个电子电子,而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而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 8个电子。个电子。5.5.硫酸硫酸为为强强酸酸,次次氯氯酸酸为为弱酸弱酸,据此能否确定非金属性硫大于据此能否确定非金属性硫大于氯氯?提示:提示:不能。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最高价氧化物不能。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最高

10、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而HClOHClO中氯元素不是最高价。中氯元素不是最高价。6.(6.(判一判判一判)气气态氢态氢化物的酸性越化物的酸性越强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强。()()提示:提示:气态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气态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然联系,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7.(7.(判一判判一判)元素性元素性质质的周期性的周期性变变化化,必然引起原子必然引起原子结结构上的周构上的周期性期性变变化。化。()()提示:提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

11、电子排布周期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即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元必然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释义链接释义链接】原子核外原子核外电电子排布的一般子排布的一般规规律律a.a.核外核外电电子子总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的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电子子层层里里,然后再排然后再排布在能量布在能量较较高的高的电电子子层层里。即里。即电电子最先排子最先排满满K K层层,当当K K层层排排满时满时再排布在再排布在L L层层中中,依次依次类类推。推。b.b.核外各核外各电电子子层层最多容最多容纳纳的

12、的电电子数目是子数目是2n2n2 2个个(n(n为电为电子子层层序数序数)。c.c.最外最外层电层电子数目不超子数目不超过过8 8个个(K(K层为层为最外最外层时层时不超不超过过2 2个个),),次外次外层层不超不超过过1818个个,倒数第三倒数第三层层不超不超过过3232个。个。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质a.a.元素原子核外元素原子核外电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变化决定了元素性化决定了元素性质质的周的周期性期性变变化化,也就是原子也就是原子结结构决定元素性构决定元素性质质。b.b.元素的性元素的性质质一般指的是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半一般指的是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

13、性、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它它们们随原子序数的随原子序数的递递增呈周期性增呈周期性变变化化,注意一些特殊情况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如F F无正价。无正价。一、原子一、原子结结构与元素的性构与元素的性质质1.1.原子最外原子最外层电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其化学性子数相等的元素其化学性质质一定相似一定相似吗吗?提示:提示:不一定。原子结构相似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但原子不一定。原子结构相似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不一定原子结构相似。例如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不一定原子结构相似。例如HeHe和和MgMg原子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是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是2 2个电子个电

14、子,但它们的原子结构差别很大但它们的原子结构差别很大,He,He只有一个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层,已达已达2 2电子稳定结构电子稳定结构,而而MgMg有有3 3个电子层个电子层,最外最外层未达稳定结构层未达稳定结构,故氦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别很大故氦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别很大,没没有相似性有相似性,而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而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结构相似结构相似,化学化学性质相似。性质相似。2.2.请请从原子从原子结结构构变变化的角度解化的角度解释释,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递增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强的原因。的原因。提示

15、:提示:因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因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原子序数依次增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大,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增强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故金属性依次减弱故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增强。3.3.试试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变化化规规律律,比比较较SiHSiH4 4、PHPH3 3、H H2 2S S和和HClHCl的的稳稳定性。定性。提示:提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元素元素,

16、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故非金属性:性:SiPSCl,SiPSCl,所以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所以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SiHSiH4 4PHPH3 3HH2 2SHClSHCl。4.4.试试根据非金属性的根据非金属性的强强弱弱,比比较较H H3 3POPO4 4和和HNOHNO3 3的酸性的酸性强强弱弱?提示:提示:P P和和N N均为第均为第AA族元素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故故N N的非金属性强于的非金属性强于P P的非金属性的非金属性,根据根据“最高价氧最高价氧化物对

17、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反推可知反推可知HNOHNO3 3的的酸性强于酸性强于H H3 3POPO4 4。【探究提升探究提升】【知识点睛知识点睛】原子原子结结构与元素性构与元素性质质的周期性的周期性变变化化同周期同周期(从左至右从左至右)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相同相同逐渐递增逐渐递增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逐渐增多相同相同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减小(稀有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气体元素除外)逐渐增大逐渐增大金属单质与水或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酸置换出H H2 2的难易的难易易易难难难难易易同周期同周期(从左至右从左至右

18、)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从上到下)最高价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物对应水化物水化物酸性酸性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减弱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非金属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态氢化物形成难易形成难易难难易易易易难难稳定性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减弱【规律方法规律方法】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的递变规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的递变规律律(1)(1)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同周期)时时,核电荷数越大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外层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

19、电子的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半径越小,失电子能力越弱失电子能力越弱,而得电子而得电子能力越强能力越强,故随核电荷数的递增故随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增强。(2)(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主族同主族)时时,电子层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大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越易失电子越易失电子,元素的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弱。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对位置如表所示位置如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下面判断正确

20、的是()A.A.原子半径:丙原子半径:丙 丁丁 丙丙C.C.氢氢氧化物碱性:丙氧化物碱性:丙 丁丁 戊戊D.D.最外最外层电层电子数:甲子数:甲 乙乙甲甲乙乙丙丙丁丁戊戊【解析解析】选选C C。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至右是依次减小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至右是依次减小的,故故A A错错;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故故B B错错;同周期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越来越弱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越来越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的的,C,C正确正确;同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越来越多同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越来越多,故故D D

21、错。错。【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1)上上题题中中,丙是否一定能把甲从其丙是否一定能把甲从其盐盐溶液中置溶液中置换换出来出来?提示:提示:不一定。如果甲和丙位于第不一定。如果甲和丙位于第AA族族,则甲和丙分别是则甲和丙分别是LiLi和和Na,Na,则则NaNa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2)如果去掉如果去掉题题目中的限制条件目中的限制条件,几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几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相相对对位置位置变动变动如下如下,你能推断出你能推断出这这几种元素各是什么元素几种元素各是什么元素吗吗?提示:提示:能。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能。根据元素在周

22、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甲是可以判断甲是氦氦(He)(He)、乙是氟、乙是氟(F)(F)、丙是硫、丙是硫(S)(S)、丁是氯、丁是氯(Cl)(Cl)、戊是氩、戊是氩(Ar)(Ar)。【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1)(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则其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其金属性越则其金属性越强。强。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金属元素的单质与

23、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若A A置换出置换出B,B,则则A A的金属性强于的金属性强于B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者的金属性强于后者。前者的金属性强于后者。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元素的金属性越弱金属性越弱(注:注:FeFe的阳离子仅指的阳离子仅指FeFe2+2+)。(2)(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越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越容易进行易进行,则其非金属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

24、定性越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则其非金属性越强。越强。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若A A置换置换出出B,B,并且并且A A体现出氧化性体现出氧化性,则则A A的非金属性强于的非金属性强于B B。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较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25、,随核随核电电荷数的增加而荷数的增加而呈呈现规现规律性的律性的变变化化,如:如:碱碱金属金属元素元素元素元素符号符号LiLiNaNaK KRbRbCsCs原子原子半径半径(nm)(nm)0.1520.1520.1860.1860.2270.2270.2480.2480.2650.265第第3 3周期周期元素元素元素元素符号符号NaNaMgMgAlAlSiSiP PS SClCl原子原子半径半径(nm)(nm)0.1860.1860.1600.1600.1430.143 0.1170.117 0.1100.110 0.1020.102 0.0990.0991.1.分析分析总结总结上表中各元素原子

26、半径的上表中各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变化化规规律律,比比较较碳元素和碳元素和氟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氟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提示:提示:同主族元素随电子层数增加同主族元素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原子半径由小到大;同周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递增期元素随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由大到小。原子半径由大到小。C C和和F F是同周期元是同周期元素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碳原子半径大故碳原子半径大于氟于氟;O;O和和S S为同主族元素为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增大,所以硫原子

27、半径大于氧。所以硫原子半径大于氧。2.2.如何比如何比较较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以以SiSi、CaCa为为例例说说明。明。提示:提示:MgMg、SiSi处于同一周期处于同一周期,Mg,Mg的核电荷数小于的核电荷数小于SiSi的核电荷的核电荷数数,故故MgMg的原子半径大于的原子半径大于SiSi的原子半径。的原子半径。MgMg、CaCa处于同一主处于同一主族族,原子半径原子半径r(Ca)r(Mg),r(Ca)r(Mg),故故CaCa的原子半径大于的原子半径大于SiSi的原子半的原子半径径,即即r(Ca)r(Si)r(Ca)r(Si)。3.3

28、.如何比如何比较电较电子子层结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的半径大小构相同的微粒的半径大小?以以O O2-2-、F F-、NaNa+、MgMg2+2+、AlAl3+3+为为例例说说明。明。提示:提示:电子层结构相同时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外电子数必定相等核外电子数必定相等,其微粒半径其微粒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故离子半径:故离子半径:O O2-2-FF-NaNa+MgMg2+2+AlAl3+3+。4.4.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的半径大小如何判断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的半径大小如何判断?提示:提示: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半径越大。如F

29、eFe3+3+FeFe2+2+Fe,HFe,H+HHHH-,ClCl,ClrrMgMgrrAlAl。(2)(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递增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例原子半径增大。例如如,r,rLiLirrNaNarClLiCl。2.2.误认为核电荷数越多误认为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微粒半径与核电荷数和半径越小。微粒半径与核电荷数和电子层结构有关电子层结构有关,若忽略电子层数和电子层结构若忽略电子层数和电子层结构,只依据核电只依据核电荷数分析荷数分析,得不出正确结论。得不出正确结论。(双双选选)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较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Na

30、A.Na+MgMg2+2+AlAl3+3+OClCl-NaNa+AlAl3+3+C.NaMgAlSC.NaMgAlSD.NaKRbCsD.NaKRbCs【解析解析】选选B B、D D。A A项项,4,4种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种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随着核电荷随着核电荷数增多数增多,离子半径依次减小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即AlAl3+3+MgMg2+2+NaNa+OClCl-NaNa+AlAl3+3+。【变式训练变式训练】X X和和Y 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电子子层结层结构构,X,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Z和和

31、Y Y两元素的原两元素的原子核外子核外电电子子层层数相同数相同,Z,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 Y元素的原子半元素的原子半径。径。X X、Y Y、Z 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 B.YXZA.XYZ B.YXZC.ZXY D.ZYXC.ZXY D.ZYX【解析解析】选选D D。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核电荷数越大,半半径越小径越小,现现X 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故核电故核电荷数应是荷数应是YXYX。Z Z和和Y Y的电子层数相同的电子层数相同,

32、则它们在同一周期则它们在同一周期,随着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现现Z Z的原子半径小于的原子半径小于Y Y的原的原子半径子半径,则核电荷数则核电荷数ZYZY。综合以上关系得原子序数:。综合以上关系得原子序数:ZYXZYX。本题正确答案为本题正确答案为D D。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原子序数的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原子序数的变化B.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原子质量的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原子质量的变化C.C.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决定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33、决定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D.D.元素的所有性质都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元素的所有性质都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化【解析解析】选选C C。结构决定性质,正是由于原子结构发生了变。结构决定性质,正是由于原子结构发生了变化,才引起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这里的元素性质是指化,才引起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这里的元素性质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而并非所有性质,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而并非所有性质,如密度、熔沸点、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如密度、熔沸点、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2.2.(20132013泰州高一检测)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

34、元素周期律泰州高一检测)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的叙述正确的是()A.A.第第AA族元素铯有两种同位素,族元素铯有两种同位素,137137CsCs比比133133CsCs多多4 4个质子个质子B.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C.若若M M+和和R R2-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RMD.PD.P、S S、Cl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依次增强【解析解析】选选D D。137137

35、CsCs与与133133CsCs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前者比后者多前者比后者多4 4个,个,A A错;多电子原子中,能量较低的电子在错;多电子原子中,能量较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而能量较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而能量较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域运动,B B错;错;M M+和和R R2-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等,则数相等,则M M的核电荷数大于的核电荷数大于R R,C C错;错;P P、S S、ClCl为同周期元为同周期元素,其非金属性素,其非金属性PSClPSYXY,下列说法

36、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 X对应的酸性弱于对应的酸性弱于Y Y对应的酸性对应的酸性B.B.在同一周期中在同一周期中X X位于位于Y Y的左边的左边C.Y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X 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XD.X与与Y Y形成的化合物中,形成的化合物中,X X显负价,显负价,Y Y显正价显正价【解析解析】选选D D。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XYXY,则原子序数,则原子序

37、数XYXY,即即X X位于位于Y Y的右边,的右边,B B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 X对应的酸性强对应的酸性强于于Y Y对应的酸性,对应的酸性,X X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Y Y的气态的气态氢化物,氢化物,C C错;错;X X的非金属性强,得电子能力强,则的非金属性强,得电子能力强,则X X与与Y Y形成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合物中,X X显负价,显负价,Y Y显正价,显正价,D D正确。正确。5.5.(双选)根据下表中几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分析,下(双选)根据下表中几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列判断正确的是()A.A

38、.氢化物的还原性:氢化物的还原性:DEDEB.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BABAC.BC.B3+3+与与C C2+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核外电子数相等D.AD.A、B B、D D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应元素元素A AB BC CD DE E原子半径原子半径/nm/nm0.1860.1860.1430.1430.0890.0890.1020.1020.0740.074主要化合价主要化合价+1+1+3+3+2+2+6+6、-2-2-2-2【解析解析】选选A A、D 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A A

39、为为NaNa,B B为为AlAl,C C为为BeBe,D D为为S S,E E为为O O。H H2 2S S易被氧化,其还原性比易被氧化,其还原性比H H2 2O O强,强,A A正确;正确;NaNa的金属性比的金属性比AlAl强,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强,与盐酸反应的速率NaAlNaAl,B B错;错;AlAl3+3+核核外共外共1010个电子,而个电子,而BeBe2+2+核外只有核外只有2 2个电子,个电子,C C错;错;NaOHNaOH、AlAl(OHOH)3 3、H H2 2SOSO4 4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D D正确。正确。6.X6.X、Y Y、Z Z、M M、R R、

40、Q 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示:X XY YZ ZM MR RQ Q原子半原子半径径/nm/nm0.1860.1860.0740.0740.0990.0990.1430.143主要主要化合价化合价-4,-4,+4+4-2-2-1,-1,+7+7+3+3其他其他阳离子阳离子核外无核外无电子电子无机非无机非金属材金属材料的主料的主角角焰色反焰色反应呈黄应呈黄色色(1 1)R 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35和和37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的关系是互为_;R 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

41、置是_。(2 2)Z 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3)Y Y与与R 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用元素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选填字母(选填字母序号)。序号)。a.a.常温下常温下Y Y的单质呈固态,的单质呈固态,R R的单质呈气态的单质呈气态b.b.稳定性稳定性XRYXXRYX4 4c.Yc.Y与与R R形成的化合物中形成的化合物中Y Y呈正价呈正价(4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 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_。【解析解析】根据题

42、给信息可知根据题给信息可知X X为为H H、Y Y为为SiSi、Z Z为为NaNa、M M为为O O、R R为为ClCl、Q Q为为AlAl。(1 1)3535ClCl和和3737ClCl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氯元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 3周期第周期第AA族。族。(2 2)Na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Na+2H2 2O=2NaOH+HO=2NaOH+H2 2。(3 3)SiSi和和ClCl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

43、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ClSi;ClSi;物质的状态不能作为物质的状态不能作为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而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而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强,SiSi和和ClCl形成的化合物中形成的化合物中SiSi呈正价,则呈正价,则ClCl呈负价,说明呈负价,说明ClCl得电子能力强于得电子能力强于SiSi,非金属性也强于,非金属性也强于SiSi。(4 4)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SiSi的原子的原子半径应介于半径应介于AlAl和和ClCl之间。之间。答案:答案:(1 1)同位素)同位素 第第3 3周期第周期第AA族族(2 2)2Na+2H2Na+2H2 2O=2NaOH+HO=2NaOH+H2 2(3 3)Cl bCl b、c c(4 4)0.099 nmr0.143 nm0.099 nmr0.143 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