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轮复习.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24815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轮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轮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轮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轮复习.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本节聚焦本节聚焦群落特征:群落特征:1、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3、空间结构、空间结构4、群落演替、群落演替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包括这个区域内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所有有生命的物质群落群落的的概念概念一、群落的物种组成一、群落的物种组成针叶林针叶林苔苔 原原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物种的组成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

2、落的重要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丰富度。不同群落其优势种不同。不同群落其优势种不同。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P75页采集方法:采集方法:取样器取样取样器取样丰富度统计方法:丰富度统计方法:1.记名计算法记名计算法2.目测估计法目测估计法种种内内关关系系种种间间关关系系种内互助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内斗争: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寄生寄生:竞争竞争:捕食捕食:护犊行为、护犊行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的行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的行为白蚁与鞭毛虫、白蚁与鞭毛虫、菟丝子与豆科植物、菟丝子与豆科植物、大小两个种的草履

3、虫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青蛙与昆虫、青蛙与昆虫、育雏行为育雏行为大豆与根瘤菌大豆与根瘤菌病毒与宿主病毒与宿主狼和羊狼和羊种间种间互助互助种间种间斗争斗争种间种间斗争、互助斗争、互助均有利于种群的均有利于种群的进化进化二、种内与种间关系二、种内与种间关系 1.1.捕食: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2.2.竞争: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3

4、.寄生: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的现象。4.4.互利共生: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三、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三、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捕食捕食生生物物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 A生物生物B BAB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数量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数量上上“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生物生

5、物A为被捕食者,生物为被捕食者,生物B为捕食者为捕食者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生生物物数数量量时间时间A 宿主(寄主)宿主(寄主)B 寄生虫寄生虫体表寄生体表寄生体内寄生体内寄生BABA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生生物物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CAB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生物A生物B生物数量时间ABAB切叶蚁与真菌切叶蚁与真菌切叶蚁与真菌切叶蚁与真菌地衣地衣 1 1、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

6、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捕食捕食竞争竞争迁移拓展迁移拓展2 2、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A.A.共生共生 B.B.竞争竞争 C.C.寄生寄生 D.D.捕食捕食3 3、采采蜜蜜的的蜜蜜蜂蜂回回巢巢后后便便围围绕绕蜂蜂房房以以跳跳舞舞的的方方式式将将发发现现的的蜜蜜源源告告诉诉同同伙伙,这这种种现现

7、象象在在生生物物学学上称(上称()A A种内互助种内互助 B B种内斗争种内斗争 C C互利共生互利共生 DD竞争竞争A AA A4 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 a、b b)的数量)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A A a a种群与种群与b b种群为捕食关系种群为捕食关系,a,a种群依赖于种群依赖于b b种种 B B a a种群与种群与b b种群为竞争关系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C a a为为S S型增长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D b b为为J J型增长型增长,

8、始终受到始终受到a a种群的制约种群的制约C C5 5、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关系,猫头鹰和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蛇之间既是 关系,又是关系,又是 关系。关系。竞争竞争竞争竞争捕食捕食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水平结构 植物植物:动物动物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栖息空间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食物条件 地形的变化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土壤湿度 盐碱度的差异盐碱度的差异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意义:意义: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

9、的生物种类和数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的能力。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特殊形式。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林冠林冠杜鹃等杜鹃等中层中层啄木鸟等啄木鸟等下层下层画眉等画眉等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

10、。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池塘生物群落中,荷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等则生长于水底水底。鲢鱼在。鲢鱼在水体水体浅层浅层、鲩鱼在、鲩鱼在中层中层、青鱼、虾、蚌等在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淤泥中泥中生活。生活。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

11、与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水平结构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造成的。垂直结构和水平

12、结构都是指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不同种生物的分的分布差异。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平结构。2 2、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A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1 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在森林群落中

13、,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们能()A.A.有效避免竞争有效避免竞争 B.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D.以上都正确以上都正确C CD D迁移拓展迁移拓展3 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D.

14、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4 4、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A.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 B.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C.C.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 D.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群落中物种的数目A AA A迁移拓展迁移拓展一、一、对群落的对群落的“动态发展观动态发展观”二、二、群落的演替类型群落的演替类型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群落的群落的演替演替18831883年年8 8月月7 7日,印度尼西亚某日,

15、印度尼西亚某岛火山爆发,碎屑及岩浆铺地岛火山爆发,碎屑及岩浆铺地厚达厚达60m60m。1883年年 裸地裸地1年后年后 稀疏的草稀疏的草 一个蜘蛛一个蜘蛛1909年年 200种动物种动物1961年年 621种动物种动物1984年年 880种动物种动物 小树林小树林群群落落是是一一个个动动态态系系统统,它它在在不不断断发发展展变变化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演替。群落的演替的类型群落的演替的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

16、方发生的演替。如: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上进行的演替。1 1、初生演替、初生演替(自然因素自然因素)2 2、次生演替、次生演替(以以“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为主为主)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只是

17、只是“优势取代优势取代”非非 “完全取代完全取代”初生演替初生演替过程:过程:裸岩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森林阶段例例光光裸的岩石裸的岩石上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长出森林:上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长出森林: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过程:过程:次生演替一般都比初生演替进行得快,这次生演替一般都比初生演替进行得快,这是因为是因为原来群落中的一些生物遗体和有机质遗原来群落中的一些生物遗体和有机质遗留下来,环境条件较好之故。留下来,环境条件较好之故。我国很多林区如云南西双

18、版纳热带雨林,我国很多林区如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几十年来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很快就有新的植几十年来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很快就有新的植物进入,开始新的演替,这就是次生演替。物进入,开始新的演替,这就是次生演替。一年生杂草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小灌木灌木林灌木林乔木(树林)乔木(树林)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 演替成树林吗演替成树林吗?比较弃耕农田上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两种演替的比较:两种演替的比较:创新方案创新方案P14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

19、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建起新的关系。(2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向进行。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因之一?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繁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