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6921157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6.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册.doc(1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学生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

2、,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

3、内容。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

4、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

5、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五、教学措施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

6、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充分利用教材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五、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周次日 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222.26第一单元1数据收集整理22练习一1第二单元1除法的初步认识122.293.41除法的初步认识433.73.111除法的初步认识1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43.143.18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3整理和复习1第三单元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53.213.252平移和旋转13实践活动:剪一剪14练习七163.284.1第四单元1

7、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2解决问题274.44.83整理和复习1第五单元1混合运算184.114.151混合运算32解决问题194.184.222解决问题13整理和复习1第六单元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2104.254.29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22解决问题2115.2.5.62解决问题13整理和复习14小小设计师1125.95.13第七单元11000以内数的认识4135.165.20210000以内数的认识4145.235.27210000以内数的认识2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155.306.33整理和复习1第八单元1认识克12认识千克13解决问题14练习二十1166.66.10第九单元

8、1猜一猜(一)11猜一猜(二)1第十单元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1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1176.136.17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1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1结束课程,复习迎考。186.206.24196.277.1207.47.8学期结束工作2015-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 学 进 度 表 杨玉霞通惠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师:杨玉霞2016年2月22日周次日期计 划 进 度课时备注一2.222.26数据收集整理 除法的初步认识4二2.29 3.4除法的初步认识4三3.73.11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四3.143.18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

9、理和复习4五3.213.25图形的运动(-)4六3.284.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4七4.44.8整理和复习 混合运算3八4.11-4.15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4九4.18-4.22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十4.254.29解决问题3十一5.25.6整理和复习 小小设计师1000以内数的认识4十二5.9-5.131000以内数的认识4十三5.16-5.201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4十四5.23-5.27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2十五5.30-6.3认识克 认识千克 解决问题4十六6.66.10练习二十 猜一猜(一)猜一猜(二)3十七6.136.17

10、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2十八6.206.24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2十九6.277.1总复习二十7.47.8期末考试教 学 工 作 计 划 表通惠小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师:杨玉霞2016年2月22日学生现状分 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学生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 务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

11、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7.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12、与组合数。教材的重点和难 点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 施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充分利用教材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2016年上期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

13、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

14、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1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课时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内容:调查记录和整理,教材1.2页。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

16、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

17、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

18、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

19、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

20、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参加( )小组的

21、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 黄 蓝 白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教学反思: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内容:教材3页例2.教学目标: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

22、为合理的判断。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教学用具:课件教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成绩

23、优秀。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二、互动新授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

24、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2)学习记录方法。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

25、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完成统计表。姓名张三李四票数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3)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2、教学例2.(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

26、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3、从

27、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二)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姓名张三李四票数教学反思:第3课时 练习一教学内容:教材4-6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28、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用具;课件。教法: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出示统计表。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

29、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二、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83312(3)回答问题。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

30、包车最少。)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回答问题(1)和(2)。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三、巩固迁移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图中1格代表( )份。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指名回答说出数据。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

31、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四、课堂小结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板书设计练习一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

32、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

33、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4.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1.平均分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材7-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

34、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7页情境放大图、糖果。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瞧,春天来了,花红了,草绿了,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唱着歌。让我们唱着歌一起去郊游吧!(课件出示风景画,放伴奏音乐)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郊游的目的地到了,请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坐好。聪聪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食品,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好吃的?”小朋友们,聪聪帮你们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食品,你们高兴吗?(高兴)你们高兴了,

35、可聪聪不高兴了,因为这么多东西它不知道怎么去分。你们能帮帮它吗?(能)(多媒体出示糖果图片)第二环节: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平均分”师:同学们,你们会分糖果吗?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必须把糖果分完。(每组糖果数量不等。)(1)学生动手分糖果,教师巡回指导,辅导个别学生(2)汇报与交流,各组派代表说明分配结果。(3)请大家说说听了各小组分的结果,你想说什么?(4)讨论公平的分配方案,得出“应该每份同样多。”(5)请学生重新分配,得出“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2、巩固“平均分”聪聪拿来了10个面包,可是要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 )个。谁能帮帮它。(1)让

36、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2)学生可以用10张面包图片代替面包分一分,也可以用书的面包图画一车,然后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填写的结果。3、探究平均分的方法聪聪准备了一些桔子。(出示课件,15个桔子)要求是平均分成5份。(1)请各组用实物图片分一分。(2)分完后交流。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学生汇报结果可能有:(先每个盘子里分1个桔子,再放1个桔子,直到分完。每个盘子里分3桔子。先每个盘子里分2个桔子,再放1个桔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桔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桔子,正好分完。)(3)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4)师生共同小结:一个一个的分仔细准确,多个多个的分节省时

37、间。同学们真聪明,想了很多种分法,但不管怎样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每个盘子里3个桔子。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时,可以是一个一个的分,还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等,直到分完。但必须每份同样多。4、强化平均分的方法 让学生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动手摆一摆。小组合作。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掌握新知1、教师:今天同学收获特别多,学会了平均分东西,那我们就来试一试。(课件显示:12枝花)每个花瓶里可以插几枝?(1)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

38、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瓶里。2、出示课本8页做一做。(1)让学生说一说是不是平均分?(2)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说说分的过程。第四环节:全课总结小结:今天的郊游,老师觉得真高兴,即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在你们的帮助下解决了问题,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三、练习1练习二的第1题。判断是不是平均分。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

39、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互相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教科书第9-10页的例题2、例3。)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

40、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二、新授课 1你有办法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6分吗?每份几个?请拿出图片分一分。说说分的过程。汇报结果。(我1个1个的分,分了3次分完,每份3个。3个3个的分,分了6分。)小结:不管怎样分,只要结果是6份,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就符合要求。请同学们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几盒?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课件出示教材9页做一做)学

41、生交流分法,教师指导。学生汇报: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5盒。2.例题3。把8个果冻每两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分一分。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学生用图片分一分,教师指导。 学生汇报:把8个果冻每两个人一份,可以分成4分; 教师:每份同样多吗?是平均分吗?2练习:教科书第10页的做一做。 独立解答,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3题。2完成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四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平均分的2种情况了吗? 板书设计: 平均分 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42、( )个, 每()个一份,分成()份。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平均分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练习二的第5-9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多样性。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体验。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获得试商的体验。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准备关于平均分,你知道了什么?二、新课一个具体的数平均分是不是只有一种结果?请把18个圆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平均分,同桌交流分法。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三、练习1练习二的第5题。(1)读题,看图。(2)交流。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43、(3)集体评价。2练习二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3练习二的第7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2)自己动手操作,请学生说一说。(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4.8-9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教学反思:2.除法的初步认识第四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内容: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3-14页的例题4。教学目标: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读法、写法和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难点:除法算式写法和读法。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小结:把12个竹笋,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