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工程学神经工程学 (7).pdf

上传人:刘静 文档编号:6916440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工程学神经工程学 (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神经工程学神经工程学 (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工程学神经工程学 (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工程学神经工程学 (7).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生物电(Bioelectricity)生物电的发现生物电的早期发现-引申阅读(伽伐尼与伏打的争论)1786年,意大利波伦亚大学解剖学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 提出动物电的概念。1820年,由于电流计的发明,德国科学家 Du BoisReymond 测定了肌肉完好部位和损伤部位的电位差。损伤电位(Injury potential):为负值。提示: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差?困难:细胞这么小,如何测定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器官生物电器官水平的生物电临床应用: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胃电图,视网膜电图等。诊断心脏起搏器、电除颤,电针理

2、疗等。治疗细胞生物电细胞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伴有的电现象由带电离子(K+、Na+、Ca2+)跨细胞膜流动产生表现为跨膜电位(Transmembrane Potential)或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记录:细胞内方式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概念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内负外正。特点稳定的直流电位幅度范围不同细胞静息电位不同,范围在10100 mV。静息电位的测量1939年,英国 Hodgkin&Huxley 记录到枪乌贼巨大神经轴突内外电位差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1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扩散驱动力化学驱动力(Ch

3、emical Force)电驱动力(Electrical Force)电化学驱动力(Electrochemical Force)骨骼肌细胞静息时膜内外各离子的浓度离子膜内浓度(mmol/L)膜外浓度(mmol/L)K+155 4.5Na+12 145Cl-4.2 116Ca2+0.00011.0平衡电位(Equilibrium Potential):钾离子的平衡电位(EK)某种离子的平衡电位就是指当这种离子所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为0,不再做跨膜移动时的膜电位的值。静息电位产生机制=+ERTZFkikkln0ECF=CF+EF=0K+的净跨膜移动为0则RP=EK前提2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RP=

4、EK=-94 mV根据假设计算得=+ERTZFkikkln0科学假设: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只对K+通透RP=-90 mV通过实验测得:验证实验Hodgkin&Huxley改变细胞外液中K+浓度,RP值随之改变;改变外液中Na+浓度,RP值变化不大。结论RP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细胞膜只对K+的通透。即:膜对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大,RP也就越接近这种离子的平衡电位。静息电位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影响因素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膜外钾浓度。如细胞外高钾可使静息电位减小。1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如对K+的通透性增大,静息电位增大;如对Na+的通透性增大,则静息电位减小。2钠-钾泵活动的水平。活动增强,则静息电位增大。3=+ERTZFkikkln0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安静状态下以K+外流为主的多种离子转运的综合结果。总结:总结生物电的发现及意义静息电位的概念及测量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