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近期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913597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近期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临床医学-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近期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近期疗效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近期疗效观察.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近期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子宫动脉造影,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聚乙烯醇PVA和平阳霉素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临床病症及瘤体大小变化情况。结果 31例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临床病症全部缓解或恢复正常,35例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有效率为97%。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平安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不确切并有不良反响,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有

2、恐惧心理且伴有并发症,尤其是对要求保存子宫和生育能力的妇女更是难以接受。近10年来,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自2006年以来收治3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现将临床近期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已婚妇女均经临床病史、妇科检查及彩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年龄2648岁,平均38岁。34例有生育史,2例婚后未生育。临床病症有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31例,有痛经及腰痛14例。本组中单发性肌瘤27例,多发性肌瘤9例共22个肌瘤。病理分

3、型:壁间肌瘤24例,黏膜下肌瘤9例,浆膜下肌瘤3例。大局部病例经过24年间断性药物治疗,未见肌瘤缩小或有增大趋势。 12 栓塞方法 所有病例均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使用日本东芝大C形臂血管造影机监视,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右侧股动脉穿刺,以5F Cobra导管插管注入碘普罗胺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双侧子宫动脉的开口和走行,然后分别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及肌瘤的血供状况,并确定子宫动脉远端有无其它分支如阴道支、卵巢支等。在确认导管插入子宫动脉后,将500 m大小的聚乙烯醇PVA颗粒和8 mg平阳霉素缓慢注入,通过造影证实子宫动脉及其末梢分支被完全栓塞

4、。栓塞后拔出导管,局部加压包扎,按常规处理术后事宜。 13 疗效观察 全部病例术前均经彩超检查,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体积大小及数目。术后随访分别于3、6、1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病症经量、经期等,并行彩超观察子宫肌瘤的体积大小变化情况。根据临床疗效评估标准1:肌瘤体积缩小50%以上为显效;肌瘤体积缩小20%50%为有效;肌瘤体积缩小在20%以下为无效。子宫肌瘤体积按公式4abc/3 cm3计算a、b、c分别为肌瘤3个经线半径值。 2 结果 21 血管造影表现 36例子宫肌瘤均由子宫动脉供血,且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其中31例以一侧供血为主,5例两侧供血根本相同。患者子宫动脉均有不同程度增粗、迂曲、紊

5、乱,子宫动脉分出大量螺旋状小分支进入子宫肌瘤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分支血管呈放射状,肌瘤邻近血管被推移;实质期子宫肌瘤内见造影剂染色均匀。行UAE治疗后,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闭塞,瘤体染色消失,证实栓塞成功。 22 临床病症改变 本组36例患者,术前有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31例,经UAE治疗后13个月开始月经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术后6个月经量根本恢复正常,经期也缩短至正常范围内。14例痛经、腰痛患者在术后36个月病症明显减轻或消失。16例术后12个月随访未出现病症复发。 23 子宫肌瘤大小变化 36例术后3、6个月随访分别行彩超复查,与术前比拟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

6、为86%,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97%。另外1例为黏膜下肌瘤,肌瘤体积缩小为18%,视为无效表1。16例术后12个月复查,肌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进一步缩小。 24 术后反响及并发症 下腹部疼痛31例,占86%,一般在术后13 h内出现,持续210 h不等,有4例疼痛持续时间达36 d。29例疼痛能忍耐,口服镇痛药缓解,有2例剧痛者用静脉滴注镇痛剂缓解;发热9例,体温在37539,术后6 d内消失;恶心及呕吐8例,术后24 h内消失;下肢酸胀无力13例,在3 d3周内消失。 3 讨论 31 栓塞治疗的解剖学根底 子宫是一个由多血管供血的器官,血液供给丰富,主要来自双侧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7、,两侧血管之间又有吻合支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同时,子宫动脉是髂内动脉的众多分支之一,常迂曲且细小,分支部位变化多。子宫肌瘤的血供90%来源于子宫动脉,而且大局部来自两侧子宫动脉,在肌瘤处形成两组大小不同的血管网,两组血管网之间又有吻合支形成,血管非常丰富。其中外层血管网大血管网位于子宫肌瘤的外表,是由子宫动脉的分支血管构成,在血管造影DSA上表现为纵横交错的血管网络;内层血管网小血管网位于肌瘤的内部,是从外血管网上新生的细小动脉,向肌瘤的深部生长,为肌瘤提供血液,在血管造影DSA上表现为细小弥散的血管网。 因此,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必须先做子宫血管造影,熟悉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供血情况,以便合理地选择栓

8、塞部位。 32 栓塞治疗的机制 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对子宫肌瘤治疗的利弊已经清楚。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尤其适用于病症性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一方面阻断了子宫肌瘤的血供,使对缺血缺氧较正常组织敏感性高的肌瘤组织发生缺血性病理改变,逐渐萎缩,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或消失,防止了手术切除,保存了子宫。另一方面,子宫动脉栓塞在很大程度上也阻断了子宫的供血,使子宫内膜生长受到抑制,月经量减少,经期恢复正常,贫血逐渐得到改善和恢复。但是,由于子宫的血供可由髂内动脉的邻近分支代偿,不会发生子宫壁的缺血性坏死。 本组36例血管造影显示,栓塞一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后,可见被栓塞一侧的肿瘤供

9、血血管闭塞,肿瘤染色消失,但对侧仍存在供血及肿瘤染色且向栓塞侧发出许多细小吻合支。因此,在栓塞术中必须做到双侧供血动脉同时栓塞才能获得疗效。 33 栓塞剂的应用 目前国内子宫肌瘤栓塞术使用的栓塞材料有多种,如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粉、白芨粉末、真丝线段、无水酒精、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等,在选择应用上各家意见不一,有的学者在多种栓塞剂的应用方面做过有益的探索2。本组病例选用PVA颗粒加平阳霉素,PVA的优点是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在体内有永久性的栓塞作用,栓塞后纤维组织可很快长入聚乙烯醇内,虽然其价格较高,但栓塞充分,疗效好,仍可考虑作为首先的长效栓塞剂3-4。同时,平样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

10、物,可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也是一种血管硬化剂,使血管变性机化,血管闭塞。 34 栓塞疗效评价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疗效评价,主要是观察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和临床病症改善情况。本组36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36月个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肌瘤体积缩小,其中6个月复查结果:显效率69%,有效率28%,总有效率97%,与国内黄文华等报道结果相近5。其中1例黏膜下肌瘤术后6个月体积缩小18%,效果不好,与肌瘤带蒂较长有关。在临床病症改善方面:术后36个月随访,绝大多数人患者月经量减少至正常,经期也恢复到正常。其他病症如疼痛、贫血等有明显改善。由于子宫肌瘤血供丰富,且多数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因此,必须施行双侧子

11、宫动脉栓塞才能保证疗效。 35 术后并发症 子宫动脉栓塞后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下腹部疼痛,本组病例发生率达86%,可在术后即可出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一般通过用镇痛药处理后能够缓解或消除。疼痛可能是子宫短暂性缺血性痉挛、肌瘤组织缺血坏死或累及局部正常组织所致。此外,有少数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病症,有人称之为栓塞后综合征,但通过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除。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的感染和坏死约占整个病例的1%6,因此,术后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必要的。 总之,子宫动脉栓塞术能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减少月经量,纠正贫血,而且创伤小,恢复快,为子宫肌瘤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效显著

12、的微创治疗方法,比手术治疗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及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对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刘萍.妇产科放射介入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3. 2 岳振东,闫景库,王文学,等.探讨3种栓塞剂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2279-2281. 3 Ryu RK.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current implications of embolic agent choice.J Vasc interv Radiol,20

13、05,16(11):1419-1422. 4 屈国林,徐晓明,张志虎,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随访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6):808-810. 5 黄文华,赵进委,蒋国民,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平安性.现代实用医学,2005,178:501-502. 6 Pelage JP,Dref OL,Beregi JP ,et al.Limited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with tris-acryl gelatin microspheres for uterine fibroids.J Vasc Interv Radiol,2003,1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