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 炉 煮 炉 方 案.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909560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 炉 煮 炉 方 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锅 炉 煮 炉 方 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 炉 煮 炉 方 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 炉 煮 炉 方 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锅 炉 煮 炉 方 案东能化工热电站扩建 0 240 吨 锅炉安装工程 锅 炉 煮 炉 方 案 济宁迪尔建工 2022 年 7 月 1.设备概况: : 东能化工热电站扩建 240 吨锅炉工程是由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消费的 UG-240/9.8-M8 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构造,全钢架π型布置。在运转层 8m 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别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共三组空气预热器。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燃烧系统中,给煤

2、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受热面进展热交换。炉膛内的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碳粒子)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分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别离器之后,绝大局部物料被别离出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别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

3、出。由于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可以显著抑制 NO _ 的生成。其灰渣活性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因此它更能合适日益严格的国家环保要求。2.编制根据: : 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 电力建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锅炉机组篇) DL/T 5047-95 火力发电厂根本建立工程启动及开工验收规程 锅炉设计说明书 锅炉安装说明书 锅炉使用说明书 热力计算汇总 烟、空气阻力计算书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那么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火电工程序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蒸汽锅炉平安工作规程 电力技术法规 火力发电厂水汽质

4、量标准 电力根本建立热力设备化学监视导那么 电力建立平安作业规程 电力平安工作规程 3.试验目的 :为去除锅炉设备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残留的各类沉积物、油脂及腐蚀产物,改善锅炉整套启动时期的水汽品质,使之较快地到达标准,锅炉热传外表附着有相当薄的油脂或其分解物,将会严重阻碍热传递。结果造成金属温度的增加也许足以造成锅炉管件过热与起泡,最终在高负载时破管,为保证锅炉平安运行,为此锅炉水侧系统必须进展煮炉,系统范围包括汽包、水冷壁排管、下降管、三级省煤器、锅炉下部联箱。4.具备条件及所需药品:4.1 机组热力系统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且锅炉烘炉已经完毕,并经过验收签证合格。4.2 锅炉的附属设

5、备水位计、压力表、平安门、燃烧系统包括油燃烧器及点火装置,给煤机,各风机、给水系统、排、疏、放水系统、输煤系统、冷渣机系统、除尘系统经试运、试验正常,可随时投用,平安附件安装齐全。4.3 炉内各段工质、烟气、空气温度、压力及一、二次风、返料风等测量元件安装完毕,相应的信号回路检查试验、变送器检验合格。4.4 汽包内部汽水别离装置安装完毕,锅炉的放水、排废水渠道畅通。4.5检查锅炉内部和外部外表与辅助设备应去除所有废金属、钻孔废料、木材、工具、抹布与其它杂项材料。4.5 炉控室能与燃油泵房、化水车间、炉顶通讯设施齐全,联络可靠。4.6 炉内加药系统完好,计量泵及炉水取样装置经试运合格已具备投动条

6、件,化水化验分析p 条件具备。4.7 动力电、照明电稳定,临时照明齐全,道路畅通,平台扶梯无障碍物,护栏齐全完好。4.8 备好足够的床料、点火用油、升压用煤、除盐水及煮炉药品、工具、化学分析p 药品及器皿、医用沙布、碘酒、纯洁水、2硼酸、2高锰酸钾、磷酸三钠10020_Kg,氢氧化钠10020_, 暂定,应根据水容积的 3- - 5 计算加药量 4.9化学药剂应在参加锅炉前先溶解成溶液,防止以固态形式投入锅炉内。5.操作过程及参数:5.1 将 N a3 PO 4 、Na0H 参加疏水箱,搅拌溶解。5.2 关闭所有疏水排污门、放水门、各部排气门、省煤器放水门,开生火排汽门,关闭省煤器总给水门、紧

7、急放水门,保存一台玻璃管水位计使用,其它解除。5.3 启动疏水泵,将药品通过锅炉底部定排参加炉内。5.4以最小容量点火直到蒸汽经由汽包排气口排出,此时尽可能根据附图曲线与耐火泥要求之升温曲线,缓慢升压并保持炉膛出口温度低于535,适当的碱煮压力是根据锅炉的设计,应为33.5 Mpag。5.5碱煮的操作压力必须能提供锅炉的完好循环才能,并形成足够的水温以完好去除金属外表上的油脂。5.6除盐水泵与锅炉给水泵应准备好以补充给水至锅炉汽包。5.7在到达所规定的锅炉汽包压力之后,应持压8 至10 小时。在持压810 小时后,然后经由炉膛底部联箱与蒸发器联箱的疏水阀进展排污,化水取样化验油脂与二氧化硅浓度

8、。油脂10mmol/ L Po3-4 10mmol/ L 3-4 6 6 、 冲洗:此项 冲洗操作为锅炉停顿状态下 6.1 翻开所有炉膛底部联箱疏水阀,允许完全疏水。6.2 翻开所有蒸汽管路低点的疏水阀。6.3锅炉经由正常补水管道补水冲洗水至汽包液位计顶部,随后将碱性溶液完全的排放。6.4经由过热器二次减温注水站旁通阀或主蒸汽管之排汽阀补水至过热器,直到溢流至汽包并且汽包液位上升到达接近25mm。6.5锅炉疏水,经由以下途径将冲洗水排除; 炉膛底部联箱疏水阀 省煤器疏水阀 屏式过热器疏水阀 过热器出口疏水阀 6.6防止使用固体化学药剂处理过的水补水,沈积在过热器的固态物将影响热传与造成腐蚀,因

9、此在补水注入过热器之前,必须确认水质。冲洗水需为冷凝水质并注入氨剂以达PH 值为9.5 至10.5。6.7在碱煮后,当锅炉已冷却下来且已疏水完毕,应检查汽包并去除任何的沉积物。并应检验炉膛底部联箱。6.8除了检查有无泥沙外,应检查并确定内部金属外表无油脂附着。6.9在汽包与联箱皆被清理与检查后,锅炉系统应封闭。6.10汽包人孔应该换上新的垫片,所有的被切除的检查管头或管件应该被回复。7 7 、平安措施 7.1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力平安工作规程 电力建立平安作业规程 电力技术法规 7.2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煮炉方案 7.3 工作人员必须是该项工作指定人员 7.4 现场临时照明等齐全完备 7.

10、5 现场防护用品齐全,耐酸耐碱乳胶手套 、胶靴、防护眼镜、工作帽、平安帽、应急照明灯 7.6 处理碱性药品时,应慎重处理,防止与眼睛、皮肤与衣服接触。8 8 、炉水碱度、磷酸根分析p 方法 8.1 试剂:0.1酚酞指示、剂。1甲基橙指示剂。0.1H 2 SO 4 标准溶液。8.2 分析p 方法 取碱液 10ml,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加 2-3 滴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红色,用 0.1 H 2 SO 4 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下耗酸量 aml,再参加两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 0.1 H 2 SO 4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色为止,记下第二次耗酸量 bml不包括 a。8.3 计算:JD=0.

11、1N _(a+b)/V _1000mg-N-L PO3-4 =0.1N _b/V _1000mg/L 注:V-取碱液的毫升数。9 9.锅炉水容量:锅炉水压试验时 水容量约为 130m3 锅炉正常运行时 水容量约为 95m3 10.组织与分工:调试单位 负责煮炉措施的编制。参与煮炉期间的工作。煮炉前准备工作的督查。煮炉过程中的监视与指导,按照调试方案进展各项调试工作。建立单位 电厂应根据试运方案和工作的需要,装备运行人员、仪器仪表、专用工具和运行规程、记录报表等,并负责运行监盘操作、参数的控制调整、运行设备的巡回检查、有关运行参数的记录及代管设备。煮炉期间化学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经理论知识考试合格。安装单位 负责根据试运方案完成煮炉期间的临时措施的施工和煮炉期间存在问题及时的检修、消缺、维护及相关配合工作。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